《佛說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祇陀園給孤獨精捨,時已深夜,有一天神殊勝光明遍照園中來至佛所,恭敬禮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眾天神與人,渴望得利益。思慮求幸福,請求最吉祥。」
世尊如是答言:
勿近愚癡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
居住適宜處,往昔有德行,置身於正道,是為最吉祥。
多聞工藝精,嚴持諸禁戒,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
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
布施好品德,幫助眾親眷,行為無瑕疵,是為最吉祥。
邪行須禁止,克己不飲酒,美德堅不移,是為最吉祥。
恭敬與謙讓,知足並感恩,及時聞教法,是為最吉祥。
忍耐與順從,得見眾沙門,適時論信仰,是為最吉祥。
自治淨生活,領悟八正道,實證涅盤法,是為最吉祥。
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污染,寧靜無煩惱,是為最吉祥。
依此行持者,無往而不勝,一切處得福,是為最吉祥。
本經經文很短,祇有幾句經文和偈語組合而成,稱得上是最短的佛經之一。經文的開端講述了佛陀講述《吉祥經》的因緣--佛陀在在捨衛祇陀園給孤獨精捨,正值深夜時分,有一天神來到佛陀的住所,向佛陀請教如何才能做到最吉祥。針對這一天神的請問,佛陀用偈語作了回答。
佛陀的回答,看似簡單,實際包含著深刻的內涵,若具體加以分析,包括以下內容:
一、遠離愚人,尊敬賢者
佛陀在回答天神如何才能做到最吉祥時說,一個人若能遠離愚癡之人,尊敬德才具備的賢者,那麼他就能得到吉祥。佛陀回答神人第一句偈語說「勿近愚癡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
佛教中所說的愚癡之人是指無法開啟其智慧的人。佛陀認為,愚癡之人是前世造作惡業所導致的果報,這樣的人難以度化。作為普通的學佛之人,本來就需要開啟自己本具的佛性,如果與愚癡之人交往過密,不僅道業不能得到長進,反而有可能因受到愚癡人的影響也變得愚癡,因此,佛陀主張一個學佛之人應當經常與有智慧的人往來,這樣你從智者那裡能夠得到很多教益。
中國有很多俗諺諸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著勤的沒懶的,跟著饞的沒攢的」、「跟著懶人學懶人,跟著師婆子下假神」等,都說明與甚麼樣的人交往時間久了,自己就變成甚麼樣的人了。中國古言也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也說明了同樣的道理。正是因為這種緣故,孔子說:「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孔子所說的「無友不如己者」,並不是讓我們看不起不如自己的人,而是要我們多與在各方面比我們好的人來往,我們能夠從他們身上學到我們不具備的優點。
佛陀在本偈中還告訴我們,要尊敬有德行的賢者。我們恭敬尊重賢者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從賢者身上學到更多的優點,改正自己的缺點。這與偈語的前兩句是相通的。孔子曾說:「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其意思就是讓我們見到有德行的賢者,應當想到向他看齊;遇到那些德行不如我們的人,應當反省自己,看自己有沒有這方面的缺點。祇有當一個人不斷從別人身上吸取優點之後,他的學問和人品才會變得更加完美。
二、擇居而住,置身正道
佛陀在偈語中還告訴天神,一個人能夠居住在適宜的處所,安住於正道,這是最為吉祥之事。佛陀在偈語中說:「居住適宜處,往昔有德行,置身於正道,是為最吉祥。」
佛陀之所以強調一個修行者居住於適宜的處所,是因為佛陀認為,環境對一個人的修行會有一定的影響。佛陀所說的居住適宜處,就是適合一個人居住修行的處所。適宜的處所因人而異,並沒有絕對的標准。就中國佛教史來看,有高僧主張住在遠離塵囂的山林之中修持。所謂「大廈之材,出於幽谷,終不向人間得也。」也有高僧主張修行要住於塵世之中,能夠「心遠地自偏」,這就是佛門常說的「小隱隱於山,大隱隱於世」的道理。不論居住在何種處所,祇要有利於自己的修行就是最好的環境。
一個人所處的環境對一個人會產生很大影響,中國有很多古人為了給子女創造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多次搬遷住所。「孟母三遷」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據說孟子小時候家離墓地很近,常常玩辦理喪事的游戲,他母親說:「這不是我可以用來安頓兒子的地方。」於是搬遷到集市旁邊,孟子又做學商人賣東西的游戲。他母親說:「這也不是我可以用來安頓兒子的地方。」又搬家到學堂旁邊。於是,孟子變得喜歡讀書、講究禮儀,他母親說:「這裡可以用來安頓我的兒子。」他們就在那裡住了下來。等孟子長大成人後,學成六藝,獲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為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結果。
作為佛教信徒,如果有適合自己的處所,再加上自己發揚自己的德行,安住於正道之中,就會得到別人的尊崇,這就是最為吉祥之事。
三、嚴持淨戒,言語悅人
佛陀在偈語中告訴天神說:「多聞工藝精,嚴持諸禁戒,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佛陀認為,一個能夠謙虛多聞的人,他不管學甚麼技藝都能夠精煉成熟。因為能夠多聞的人,一定會十分用心記住別人的言教,容易很快成功。
佛陀還說,對一個修行者來說,要做到最吉祥,就應當嚴格持守各種戒律。戒律是長養一個人法身慧命的保證,也是令人不犯各種過患的准繩。如果能夠嚴持淨戒,修行就能保證正確的方向,才能取得修行的成功。
佛陀還談到言語方面應當注意的問題。佛陀認為言語一定要溫和柔順,取悅於人。切不可妄自尊大,目中無人,口出狂言,傷害他人。佛陀在經典中強調了語言的重要性,在談到口業時,佛陀要求弟子不說妄語、绮語,不兩舌、不惡口。這些都是讓弟子時時守護自己的口業,不說傷害別人或使人不高興的話。為了說話不傷害別人,我們在說話前都要先考慮一下,切忌口無遮攔地到處亂說,否則就會引起是非之語,給自己和別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我們在說話時,盡量要取悅於人,不要傷害別人的自尊。
四、恪盡人倫,從業無害
佛陀在偈語中說:「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在這句偈語中,佛陀講述了一個人應當盡到世間的責任,而且要從事正當的職業來謀生。
作為子女,應當對父母奉行孝道,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來奉養恭敬父母,讓他們在晚年之時能夠做到衣食無憂,精神愉悅。對於孝養父母,佛陀一直十分重視,並在諸多經典中加以論述。比如《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佛說盂蘭盆經》、《地藏菩薩本願經》等諸多經典中,都講述了孝道。佛陀在淨業三福中也特別提到要「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
尊敬孝養父母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史上有很多關於孝道的故事和言論。比如在中國流傳久遠的「二十四孝」的故事,都說明了子女對父母的孝心。除了這些故事之外,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還特別強調了供養父母時,對父母態度的恭敬。孔子說:「今之孝者是為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說,奉養父母關鍵要有一顆恭敬的心,如果心不恭敬,雖然供給父母衣食之需,與養狗和馬沒有甚麼兩樣。
佛陀認為,作為人夫人父,應當愛護自己的妻子和兒女,讓他們感受到你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在一般的家庭中,丈夫是家庭的支柱,在家庭中承擔著重要的責任。丈夫在家庭中是妻子和兒女的堅實依靠,所以,他應當多吃苦,也要讓家人過得快樂。佛陀在很多經典中都談到丈夫對妻子應當盡到的義務,如佛在《善生經》中說:「善生,夫之敬妻,亦有五事。雲何為五?一者相待以禮,二者威嚴不阙,三者衣食隨時,四者莊嚴以時,五者委付家內。」
對於關心愛護子女,《善生經》中認為,父母應當引導教育子女,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要培養子女良好的品行,並對他們的優點適當加以贊歎;父母對子女的愛要體貼入微。
五、布施助人,行為無瑕
佛教六度是一個人修行菩薩道的基礎,六度中的布施度,是讓人捨棄悭貪的劣行。佛教認為,布施是為自己修福的最好途徑。布施於人可以獲得很大的功德,將來能夠得到大富大貴的果報。對於一個修行人來說,布施是一種最好的品行,能夠布施的人是具有慈悲心的人,而且他還能因為布施得到幫助別人的心理愉悅。他會憐憫眾生的痛苦,幫助眾生度過急難,這種品格正是佛教對學佛者的要求。佛陀在本經中所說的布施,不僅是對學佛者而言,而且要求普通的人都應當做到。
佛陀還要求一個人在六親眷屬遇到各種困難的時候,應當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們度過暫時的生活難關。這種幫助其實也是布施於人的一種表現。能夠幫助六親眷屬是一個人對其他人行布施的基礎。在人情淡漠的現代社會,很多人對別人的冷暖漠不關心,也有很多人因為各種利益甚至與最親近的人反目成仇,這種缺乏人道的行為給人留下了揪心的回憶。所以,能夠幫助眾親眷,布施他人,也是一種人性的回歸。
佛在經中還強調一個人要品行端正,不能有各種被人诟病的瑕疵行為。雖然,從世間角度來講,「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但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是在不斷克服各種缺點和過錯中培養自己的品行的。「行為無瑕疵」要求一個人在平時生活中,從言行舉止等各方面都要嚴格要求自己,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品德高尚的人。這正是佛在偈語中說的「布施好品德,幫助眾親眷,行為無瑕疵,是為最吉祥」的內涵所在。
六、遠離邪行,美德不移
佛在偈語中還說:「邪行須禁止,克己不飲酒,美德堅不移,是為最吉祥。」佛說,一個人能夠做到以上三點,也稱得上是吉祥之事了。佛陀首先要求一個人要遠離邪惡的行為。佛教五戒十善主張一個人要嚴守戒律,多做善業,遠離惡行。如果一個人做了邪行之事,不僅觸犯了戒律,有的還會觸犯法律,受到法律的制裁。
有人認為,小的邪行對人構不成多大的危害,因而造作了他們也不在意。殊不知,大的罪惡之事都是從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累積起來的。劉備曾教育兒子劉禅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都是警世名言,值得引起我們深思。所以,一個人應當遠離生活中的任何不善行為,祇有防微杜漸,才能永遠不會做惡業。
佛陀在偈語中還指出,一個人還應當克制自己,做到不飲酒。對於飲酒的過患,經典中有很多描述,也有很多佛教故事說明了因飲酒引起的悲劇。酒對人的危害,人人都心知肚明,毋庸多加解釋。不飲酒不僅對身體有益,而且還可避免各種惡行。
當一個人能夠遠離諸邪行,戒除飲酒的嗜好,那麼他的德行一定會受到別人的稱贊了。
七、謙恭感恩,聽聞正法
佛在偈語中說:「恭敬與謙讓,知足並感恩,及時聞教法,是為最吉祥。」這幾句偈語教人待人接物所應當具有的態度。對人恭敬與謙讓是一個人謙虛謹慎的表現。對於比我們好的人,我們對他們懷有恭敬與謙讓的心態,能夠從他們身上學到我們所不具有的優點;對那些不如我們的人,我們對他們恭敬謙讓,能夠贏得別人的尊重與愛戴。我們都知道,沒有人會喜歡那些雖有才華或官位,但驕傲自大的人。其實,恭敬與謙讓的態度是每一個人處世時都應當具有的態度。古往今來的很多大思想家、大學問家,都是以這種態度贏得別人的尊重的。
在對待生活的態度上,我們還要知足感恩。這種知足感恩就是對我們現在所擁有的生活要知足,對我們所享受的別人的勞動成果要有感恩的心。也許你現在的生活與人相比並不盡如人意。如果你不知足,你就會有很多抱怨,當你自己不能夠改變現狀時,你的這種怨恨就會變為痛苦,使你生活得不快樂。如果你能做到知足感恩,你會感恩你所擁有的一切,從而會有一種好的心境。你還會經常想想很多不如你的人,他們過得還不如你,這樣你會對你的生活感到知足。如果你再能通過自身的努力改變自己的生活,你就會感覺到生活的樂趣。
同時,佛陀還告訴天神,一個修行者還應當以感恩知足的心來聽聞教法,不斷地思惟修行,他會得到更大的快樂,若能按照上面所說去做,就是最為吉祥之事。
八、忍耐順從,樹立正信
佛在偈語中勸人要修忍辱與順從的品格。佛說:「忍耐與順從,得見眾沙門,適時論信仰,是為最吉祥。」忍耐與順從的品格是一個學佛者必須具備的品格。從佛陀到歷代祖師,在他們修行過程中,都要修忍辱之行,如果不經過這些磨難,一個人便很難有所成就。我們都知道,世事變幻無常,世上不符合自己意願的事情太多了,對於不如自己意願的人事,我們就要學會忍耐與順從,並盡可能加以改變。普賢菩薩在十大願王中也告訴我們要恆順眾生,學會順從眾生了,你才會與人建立好的人緣。
有了忍耐與順從的品格之後,我們才能夠跟從眾沙門來修道學佛。與沙門談論有關信仰的眾多問題,得到沙門的正確指導。從而得到佛法甘霖的滋潤,樹立對佛法的正信。這對一位學佛人來說,當是最為吉祥之事了。
九、領悟正道,實證涅盤
佛陀在偈語中還談到了具體的修行方法的問題。佛說:「自治淨生活,領悟八正道,實證涅盤法,是為最吉祥。」佛在本偈語中談到一個人應當善於約束自己,過清淨無染的生活。在平時生活中,還要經常修習佛法,體悟佛教八正道的道理。還應按照修習涅盤之法的要求來修行用功。
佛教中的八正道是八種求取涅盤的正道,又作八聖道,是三十七道品中最能代表佛教之實踐法門,即八種通向涅盤解脫之正確方法或途徑。八正道的內容包括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釋迦世尊在轉法輪時,所說離樂欲及苦行之二邊,趨向中道,即指此八正道。佛學者若能真正如法修持了八種正道,便可趨證涅盤之果。
十、心不外求,無憂無惱
佛陀還勸人要做到心不外求,不被外境所惑,時刻保持一顆清淨之心,生活平淡幸福,無憂無惱,便是一種最為吉祥的生活。佛在偈語中雲:「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污染,寧靜無煩惱,是為最吉祥。」
佛教的修行,有時候是修的一種心境。在我們的世間,有很多誘惑在吸引著我們,讓我們那顆浮躁騷動的心難以平靜,心動引起人欲望的增加,當欲望無法實現時,便給人帶來了更多的痛苦。若能保持一顆平靜的心,便能夠少欲少惱,你也就能夠品味出生活的味道。
上述偈語中的八風是指吾人生活上所遇到的「稱、譏、毀、譽、利、衰、苦、樂」等八種境界,能影響人之情緒,故形容為風。
關於「八風不動心」,佛教史上還有則著名的典故。故事說,宋朝蘇東坡居士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職,和江南金山寺祇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師經常談禅論道。一日,自覺修持有得,撰詩一首,派遣書僮過江,送給佛印禅師印證,詩雲: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禅師從書僮手中接看之後,拿筆批了兩個字,就叫書僮帶回去。蘇東坡以為禅師一定會贊賞自己修行參禅的境界,急忙打開禅師之批示,一看,祇見上面寫著「放屁」兩個字,不禁無名火起,於是乘船過江找禅師理論。
船快到金山寺時,佛印禅師早站在江邊等待蘇東坡,蘇東坡一見禅師就氣呼呼地說:「禅師!我們是至交道友,我的詩,我的修行,你不贊賞也就罷了,怎可罵人呢?」
禅師若無其事地說:「罵你甚麼呀?」
蘇東坡把詩上批的「放屁」兩字拿給禅師看。
禅師呵呵大笑說:「哦!你不是說『八風吹不動』嗎?怎麼『一屁就打過江』了呢?」 蘇東坡慚愧不已。
後人把這段趣事戲稱為:「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修行,不是口上說的,行到才是功夫。
以上是佛陀針對天神如何求得最吉祥的請問,分別從十個不同方面向天神講述了求得吉祥的方法。佛陀在偈語最後總結說,「依此行持者,無往而不勝,一切處得福,是為最吉祥。」佛陀告訴天神,若人能夠按照他偈語中所說的如法行持,他就能夠無往不勝,處處得到福德,從而達到最吉祥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