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揚諸佛功德經》雲: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命欲終時,一心信樂,念不忘捨,阿彌陀佛將諸眾僧,住其人前,魔終不能壞斯等正覺之心」
印光祖師、嘉祥法師:自力、佛力、清淨心、伏煩惱
印光祖師:淨土既是唯心所造,當雲唯心,不當又言淨土。又言所造。既是唯心所造之淨土,何得祗是唯心,別無淨土之外境乎。唯心淨土者,以清淨心,念佛求生淨土。及至臨終,由己之淨心,感佛接引往生西方。如此方是唯心淨土《三編·復顧宗況居士書》
三論宗祖師嘉祥大師《勝蔓經寶窟上》雲:“清淨心,淨者信也,起淨信之心,又不雜煩惱心,名為淨心。”
淨土宗第十一祖省庵祖師開示:
《淨土文》雲:‘身無病苦,心不顛倒。’當知身無病苦,則求在於佛。心不顛倒,則求在於我。在於佛者,非我敢必。在於我者,安可不自勉焉?設使臨終一念顛倒,非唯九品不生,抑亦三途難免。佛雖大慈,救我不得,奈何奈何?是故修淨業人,不可一念遠離善友,亦不可一念生顛倒心也。”
印光大師開示:自力感召佛力的往生原理是“水清月現”
大師在《初機淨業指南》序中,以月喻阿彌陀佛接引—切念佛眾生之理。他說:
“眾生之心如水,阿彌陀佛如月。眾生信願具足,至誠感佛,則佛應之,如水清月現也。若心不清淨,不至誠,與貪、嗔、癡相應,與佛相背,如水濁而動,月雖不遺照臨,而不能昭彰影現也。月乃世間色法,尚有如此之妙。況阿彌陀佛,煩惑淨盡,福慧具足,心包太虛,量周法界者乎?”
◎ 復黃涵之居士書三念佛之法,重在信願。信願真切,雖未能心中清淨,亦得往生。何以故?以心中有佛為能感,故致彌陀即能應耳。如江海中水,未能了無動相。但無狂風巨浪,則中天明月,即得了了影現矣。感應道交,如母子相憶。彼專重自力,不仗佛力者,由於不知此義故也。
印光祖師、幽溪大師:念佛進入觀行位能感淨土現前
印光祖師:心清月現,何可死執以論。須知凡夫有凡夫之清現,聲聞有聲聞之清現,菩薩有菩薩之清現,唯成佛方為究竟清現也。若如法說,其余一切皆非清現,唯佛方是清現。蓮池大師所說,便成錯謬。不知自己完全未開正眼,故有此種盲論也。何苦如此。凡夫之清現,乃觀行之清現。聲聞斷見思,乃相似之清現。菩薩在內凡位,從初信至七信,亦與聲聞同。八九十信破塵沙,證法空,何可雲破法空乎。初住即破無明,證法身,此分證位之初位。至十信,十行,十回向,等覺,四十一位,乃分證之清現。唯佛方為究竟清現。
幽溪大師:念佛進入圓伏五住觀行位境界,能感淨土現前。原文見下
“極樂稱為淨土。惟其心淨。而後佛土淨。但心淨土淨。其義甚通。圓伏五住。圓破三惑。皆名心淨。而此心淨。感佛土淨。則圓該四土。今是同居淨土。”。
幽溪大師:自力與佛力
1、是則雖由慈光外攝。而又全憑念力至心。
2、娑婆眾生,雖能念佛,浩浩見思,實未伏斷,而能垂終心不顛倒者,原非自力,而能主持,乃全仗彌陀,而來拔濟。雖非正念,而能正念。故得心不顛倒,即得往生。
知禮大師妙宗鈔開示:下輩下生念佛只需落實名字位十念相續清淨心即可。伏惑為觀行位境界。原文見下
“今何判位在名字初。屬下下品。答理觀事定相即修者。心雖不二。事雜凡情。故未伏惑。事定可成。理觀忘情。伏惑方發。故別惑初伏名觀行位見法界理。”
智者大師開示說:下輩下生念佛人臨終已經暫伏煩惱,原文見下
”具縛凡夫,惡業厚重,一切煩惱,一毫未斷。西方淨土出過三界,具縛凡夫雲何得生?淨土亦爾,雖是無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發無上菩提心,求生淨土,常念佛故伏滅煩惱,得生淨土。”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傳印法師談“名字位伏煩惱與觀行位圓伏惑業”:
蕅益大師的修證,據他自己說是“名字即佛”位。不過,從他的實際實行看,恐怕不止於此位。若按通常的理解,修行人當他徹悟(得名字即佛位)以後,必定不會仍然停留在原地;肯定要愈益精進地加功用行,歷事煉心,降伏煩惱,直至於完全到達“圓伏五住惑”的地位——觀行即佛位。
藕益祖師及《妙宗鈔》開示:名字位尚未伏惑,觀行位則圓伏惑業。
藕益大師:淨土的旨全在《妙宗》一書。---與周洗心
藕益大師:《妙宗鈔》一書,不可動一字。---復唐宜之
《妙宗鈔》:今何判位在名字初。屬下下品。答理觀事定相即修 者。心雖不二。事雜凡情。故未伏惑。事定可成。理 觀忘情。伏惑方發。故別惑初伏名觀行位見法界理。深 伏乃名相似位見。分斷方得真見法界。今之行者觀 日觀氷及觀瑠璃。雖用法界心境而觀。而惑全未伏。 凡情尚濃方得名字見法界日。非觀行位。作此判者。 蓋約鈍根 於日等觀。且得定心假想之益。故在名字也。若利根者法界日顯便能圓伏。
若此三心但能圓伏即中三品。若全未伏當下三品。
黃念祖居士談:自力與佛力
更重要的是臨命終時。所以“一向專念,信願持名”,在前頭這“信”和“願”都提過了,實際就暗攝在念佛裡頭了。知道一向專念的人,他就是從信願出發的嗎!那麼這樣到臨命終的時候,能夠往生,這可不是靠自己的力量,在臨終的時候(不是在念佛的時候),這時你的身體的“四大”(地、火、水、風)分離,非常痛苦,心力極微弱。而這時你要是能念佛的話,這可不是你平常鍛煉的結果!所以很多人以為我要鍛煉到這一步才成,這個如果是這樣那就不是易行道了!信和願才是你能達到佛來接引的條件。佛來接引,也就是我常說的一個比方:你上這個大學是500分考取,我上那個學校200分考取,這個可以,如果零分不可能,極樂世界這個學校就是200分能考取,考取之後沒有降級,沒有留班,各個是愛因斯坦水平的畢業生,所以最終都要成佛的。就是這麼一個特殊的學校。盡管如此,可你這200分還得要的嗎!所以你要達到佛這個願力,要接引你,你果然要信哪!願哪!你願意往生,你在願裡頭,而且你還肯念佛,並且一向是如此。
“臨命終時,聖眾現前”一向如此,所以在臨終的時候,佛就和許多大菩薩,許多聖眾以及與你有緣的往生者都來接引你,這是很多人都證明了的!有很多人在往生的時候看見自己家裡頭過去已經往生了的人,跟著佛一塊來接了,大家來到將要臨終的人面前。
“慈悲加佑,令心不亂”。《阿彌陀經》有兩種譯本,一種是鸠摩羅什譯的;一種是玄奘大師譯的。這兩句話是在玄奘法師的譯本裡頭有的。
對於已有的《阿彌陀經》,玄奘老法師為什麼要再翻譯一遍?這都是有原因的!這樣的大德時間都是很寶貴的。鸠摩羅什法師的翻譯本,大家都願意念,都願意念這個秦譯本。而玄奘大師,大家都知道他翻譯准確、翻譯的好,可是沒誰肯念,因為念起來繞口。但是他還是要翻譯,重要的是這裡有“慈悲加佑,令心不亂”。是佛的慈悲力來庇護你、加持你,才使你心不亂。這個“令”字的份量很重,叫臨終人的心不亂,使得他不亂。還有的經上說,佛在這時候是入了特殊的“三昧”,而且讓亡者也進入到另一種“三昧”中。亡者此時與佛的加持入在“三昧”之中,因此他就能念佛號了!所以,這個是靠什麼?靠的是他力,也就是佛力!往生法門、淨土法門是“他力門”,如果你不相信他力,只相信自力,這是不夠的。他力就是彌陀的願力,所以彌陀稱為“大願之王、佛中之王”。他的願力特別殊勝。你一定要信願持名,願意往生,“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些條件符合了,在你最後的時候,佛和聖眾就現在你眼前。這是佛的力量。這裡說的簡單一點,別的經上說的,在《大經解》上都有。
淨土十疑論(節錄) 智者大師關於念佛伏煩惱與往生之間的關系:
1、具縛凡夫,惡業厚重,一切煩惱,一毫未斷。西方淨土出過三界,具縛凡夫雲何得生?
淨土亦爾,雖是無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發無上菩提心,求生淨土,常念佛故伏滅煩惱,得生淨土。
2、眾生無始以來,造無量業,今生一形不逢善知識,又復作一切罪業,無惡不造,雲何臨終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過三界結業之事,雲何可通?
又如有人,一生以來,修十善業,應得生天,臨終之時,起一念決定邪見,即墮阿鼻地獄,惡業虛妄,以猛利故,尚能排一生之善業,令墮惡道,豈況臨終猛心念佛,真實無間善業,不能排無始惡業,得生淨土,無有是處。又雲,一念念佛,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為念佛時心猛利故,伏滅惡業決定得生,不須疑也。
藕益祖師開示:“試自簡點:若身心世界猶未放下,貪嗔癡念猶自現起,是非人我猶
自掛懷,間斷夾雜猶未除盡,妄想馳逐猶未永滅,種種他歧猶能惑志;便不為真念
佛也。”
印光祖師:生同居,由信願而念佛,蒙佛接引而生。蓋彼雖未斷煩惑,由內承心佛
自性之力,外蒙彌陀慈悲之力,感應道交。雖未斷煩惑,而煩惑不復用事,故得往
生最極清淨之同居土。(文鈔三編卷一復恆慚法師書一)
歷代祖師對散心、一心的定義差距很大,佛教徒若不明此事,則會感覺祖師開示處處相互矛盾。祖師開示見下:
歷代祖師對散心、一心的定義差距很大,佛教徒若不明此事,則會感覺祖師開示處處相互矛盾。祖師開示見下:
佛陀十大弟子之論議第一迦旃延子尊者開示:欲界定或未到定念佛為散心境界
關於欲界是否有定,有種種議論。或以欲界無禅定,唯有散心,故所謂欲界定,系指未至定,即入於初禅定之前的階段。或以欲界雖多散心,仍有少部分定心,取此少部分之定,稱為欲界定。以其定心不永續,消滅甚速,故又稱電光定。然成實論卷十一,則謂欲界有確實之禅定,能發出無動智。〔阿毘昙毘婆沙論卷四十一、七帖見聞卷三末。迦旃延子尊者造,五百阿羅漢釋。〕
蕅益大師《靈峰宗論》開示:生滅類散心念佛不能往生,原文見下
問,大本有一念定生彼國,疏中不及。豈以此經七日入定乃生,故揀去剎那生滅之一念邪。若釋一以義不以數,大本不應系十念後。若止如經文,作一念喜愛,何不動如來佛剎,不以愛戀得生。
答,按寶王論,利根之士,元只一念往生。鈍根之人,臨終十念脫苦。一念者,一心不亂之一念也。當知十念,七日十日七七日九十日等,究竟亦唯一念。此一念,斷非剎那生滅之散心,亦不必四禅四空之禅定,故雲一念喜愛。阿閦經喜戀心,本指欲染。
藕益祖師親自印證的《妙宗鈔》開示:下輩下生“十念相續念佛境界”是未成事定但亦為定所攝之念佛“。具體內容見下:
據下 經說。下下品人以苦逼故不遑念佛。但十念頃稱彼佛名。心雖相續終不可類見日定心。因何同在第九品位。答彼由造逆及作眾惡。臨終苦逼得遇善友為說妙法。雖不 能念彼佛三身。怖地獄故。苦切稱名具足十念。既絕後惡即乘此念。托彼蓮中名下下品。今論始行樂習三昧親善知識。聞法了心。本具淨土依正諸法。標心具修十六 觀法。故先觀日令心堅住。望後諸觀此當末品。彼人雖即不成事定。而能十念稱佛不散。亦為定攝復兼臨終勇決之力。故得預於第九品也。
藕益祖師對《妙宗鈔》的評價見下:
藕益大師:淨土的旨全在《妙宗》一書。---與周洗心
藕益大師:《妙宗鈔》一書,不可動一字。---復唐宜之
藕益祖師關於散心、定心的開示: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欲決定生極樂世界,莫如以信為前導,願為後鞭,信得真,願得切,雖散心念佛,亦必往生。
藕益祖師開示:貪嗔癡念猶自現起,便不為真念佛。原文見下
“試自簡點:若身心世界猶未放下,貪嗔癡念猶自現起,是非人我猶自掛懷,間斷夾雜猶未除盡,妄想馳逐猶未永滅,種種他歧猶能惑志;便不為真念也。”。
龍樹菩薩大智度論卷八十三:“問曰。彈指頃六十念。念念生滅。雲何一心常念薩婆若。不令余念得入。答曰。心有二種。一者念念生滅心。二者相續次第生。總名一心。以相續次第生故。雖多名為一心。是時不令貪恚等心相續得入。”
天台智者大師《觀音義疏卷上》雲:“若用心存念,念念相續,余心不間,故名一心。”
龍樹菩薩大智度論卷八十三:“問曰。彈指頃六十念。念念生滅。雲何一心常念薩婆若。不令余念得入。答曰。心有二種。一者念念生滅心。二者相續次第生。總名一心。以相續次第生故。雖多名為一心。是時不令貪恚等心相續得入。”
天台智者大師《觀音義疏卷上》雲:“若用心存念,念念相續,余心不間,故名一心。”
蓮池大師《佛說阿彌陀佛經疏鈔》開示:
〔疏〕其往生者。繇上一心不亂。作三九因。更細分之。亦應無量
〔鈔〕三九者。大本三輩。觀經九品也。以一心分事理。 事理亦復各分勝劣。後得往生。如其本因而為品位也。
一,三輩者。如大本謂:
(1)上輩者。發菩提心。專念阿彌陀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命欲終時。佛興聖眾。現其人前。便於七寶池內。蓮華化生。住不退轉。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所居七寶宮宇。在虛空中。去佛為近。是名上輩生者。配前則雙得事理一心者也。
(2)中輩者。不能大修功德。而亦發菩提心。專念回心。命終生彼。功德智慧。次於上輩。是名中輩生者。配前。則得事有余。得理不足者也。
(3)下輩生者。不能作諸功德。而亦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乃至十念。生彼宮宇。惟在於地。又次中輩。是名下輩生者。配前。則僅得乎事。未得乎理者也。
二,九品者。觀經所雲上之三品:
(1)有生彼即得百千陀羅尼門者。有經一小劫。得無生忍者。有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者。配前。則雙得事理一心。而有深淺。故成三品。例上輩也。
(2)中之三品。有生彼國。即得阿羅漢者。有生彼半劫。得阿羅漢者。有生彼一劫。得阿羅漢者。配前。則事盈理歉。亦以深淺。故成三品。例中輩也。
(3)下之三品。有往生彼國。經十小劫。得入初地者。有經於六劫。蓮華乃開。發無上道心者。有十二大劫。發菩提心者。配前。則有事無理。亦以深淺。故成三品。例下輩也。
細分者。如前階品中。分之又分。則百千萬億無盡輩品。皆以事理所得深淺。而為次第也
"念念念佛。更無雜念。是名一心。夫無雜念者。止得事之一心。”
“又雲雖念亦無能念可念。皆指理一心也。”
“論雲專念阿彌陀佛。即得往生者。此雙含事理而言也。”
“今謂至心者。即一心也。”
-----明古杭雲棲寺沙門袾宏述《佛說阿彌陀經疏鈔》
憨山大師:念佛容易信心難 心口不一總是閒 口念彌陀心散亂 喉嚨喊破也徒然
幽溪大師:是持名非一心。即散心持名。雖是佛乘緣種。亦非往生正因。
蓮池大師開示:
或有人問:“今天看見世間念佛的人多,而能往生西方成佛的人少,這是為什麼?”這裡有三個原因:
一、口雖念佛,而心懷不善,因此不得往生。奉勸世人,既然念佛,就要依照佛的教導行持,要積德修福,要孝順父母,要忠事君王,要兄弟相愛,要夫妻相敬,要至誠忠信,要柔和忍耐,要公平正直,要陰德方便,要慈悲惠濟一切,不殺害生命。不凌辱下人。不欺壓平民。只要有不好的念頭生起來,就著力念佛,一定要念退這不好的心。這樣才是真正念佛的人,一定得成佛。
二、口雖念佛,心中卻胡思亂想,因此不得往生。奉勸世人,念佛的時候,按定心猿意馬,字字分明,心心照管。好像自己在西方淨土面對彌陀,不敢散亂。這樣才是真正念佛的人,一定得成佛。
三、口雖念佛,而心中只願求來生富貴,或者認為我是凡夫,西方沒有我的份,只圖來世不失人身就滿足了。這不符合佛心,佛指引你生西方,你卻自己不願意往生,因此不得往生。奉勸世人,凡是念佛的人,都要決心求往生,不要懷疑。況且即使像天宮那樣的富貴,福報享盡,也還是要墮落的。何況人間富貴,能有多少時間呢?如果說你是凡夫,西方無份。但聖賢都是凡夫做的,怎麼知道你不能生西方呢?這樣可以發廣大心,立堅定志。誓願往生,見佛聞法,得無上果,廣度眾生。這樣才是真正念佛的人,一定得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