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上到「出則弟」裡面有一句經文叫「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這位老師她本身是在航空站上班,也沒有受過什麼師范學院的訓練,但是因為有這分善心,這分教育的愛心,所以她自己會花很多時間去揣摩這句話怎麼教。很多的心境是必須透過實際的行為付出才感受得到,她就買了一籠的荔枝,然後就回到她的故鄉,跟孩子上這一句「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她跟學生說,我們學完「入則孝」,已經了解到為人父母非常辛苦、辛勞,所以我們要尊敬自己的父母。相同的,別人的父母同樣也很辛苦,也很辛勞,所以我們面對所有的父母跟長輩;不只是別人的父母,所有的老人也都用他的青春奉獻了這個社會,我們都應該尊敬他們。所以「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
講完這堂課,她就跟學生講:我們現在拿著這些荔枝去給我們村落裡面的長輩吃,你們拿給他們的時候要很有禮貌,要跟他們行禮問好。孩子聽完也很高興,馬上這些孩子就一窩蜂在這個村落裡面就跑來跑去,整個村落很熱鬧。整個村落彌漫著什麼樣的氣氛?敬老尊賢,敬老愛幼的氣氛。相信每一位長輩、長者接到這個荔枝的時候,內心一定是非常喜悅。而當孩子看到這些長者喜悅的表情,一定會烙印在他的心中,往後他在對人恭敬他會生歡喜心。那天過後,他的父親隔天給她打了電話,就對他女兒說,他說:女兒,整個村落裡面,很多長輩都打電話到家裡來,這些長者說我們家鄉嫁出去的女兒,從來沒有一個人這麼樣愛護自己的家鄉。已經嫁出去了,還這麼關心自己家鄉,所以這些長輩都很感動。
諸位朋友,她的父親內心是什麼樣的感受?覺得引以為光榮,這是養父母之志。他的父親接著跟她說:女兒,你能找到人生的價值,父親很替你高興。諸位朋友,女兒的這個行為,帶給父親的喜悅是一天還是兩天?是多久?是一輩子的安慰,跟我們拿一包好吃的東西給父母吃,那是截然不同。所以,我們在學習「晨則省,昏則定」,我們要善於去體會,把這樣對父母的關懷,延伸到生活的點點滴滴,延伸到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
資料摘自: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2005年幸福人生講座-細講《弟子規》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八集) 2005/2/17 台灣台南淨宗學會 檔名:52-116-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