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很委屈的樣子,我跟她說:你當初做這件事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讓先生、讓家人更健康。那請問你,現在達到這個目的了嗎?人很多時候目標都正確,但是路走到一半都忘記了,都在中途意氣用事。我就跟她說:你要讓一個人接受一個觀念,不是一下子的功夫,你要做得不露痕跡。比方說這個禮拜煮三樣肉,下個禮拜把它變成兩樣,再下個月變一樣,慢慢減少,讓先生沒有察覺。但是你把肉拿完了,端上來的菜要很好吃,所以你要趕快去跟別人學習,如何把素食做得比肉還好吃。你先生一邊吃說:這道菜是什麼?怎麼這麼好吃?你說這個叫素食什麼什麼菜,他會對素食就更能接受。
另外,這些正確的觀念,你要常常一點一點去跟他溝通。比方說,我們女人就可以發揮我們的溫柔,就跟先生說:你的健康是我一輩子的幸福,所以你的健康太重要,怎麼吃得健康?雷久南博士這本書寫得很好,或者哪個專家寫得很好,裡面有什麼觀念,你就一句、兩句慢慢給他灌輸進去,他就很能接受。我接著又跟她建議,我說:有時候你就帶你先生一起來上課,上完課中午就留著跟大家(我們中心這些老師)一起吃飯。他就會覺得,你也吃素,他也吃素,他就不會覺得吃素是很希奇的事情。邊吃的時候,旁邊的老師就會跟他說:素食不錯吧!他先生就會說:不錯,不錯!慢慢就有團體的氣氛。後來她先生兩、三個月以後,也很自然就吃素了。
所以,我們在關懷父母、關懷家人,也都不能操之過急。當然你要關懷別人的健康,首先你自己的知識要足夠,所謂知識就是力量。很多人他在某些方面的知識特別豐富,都是在生活當中需要的時候才會提升。比方說媽媽的身體有點狀況了,我們才懂得趕快去研究這些學問,我們不要等到家人身體出狀況了才學,這個時候你就會覺得比較辛苦了。我們現在先好好學,好好把這些觀念帶到家庭當中,這是「養父母之身」。
再來,「養父母之心」,讓父母心裡面能夠常常很歡喜、很自在。這裡有個前提,就是我們所作所為一定要讓他安心、放心。假如我們的德行不好,縱使你每天都供養父母很好吃的飯菜,父母吃了之後會不會快樂?也不會;他可能邊吃還邊幫我們提心吊膽。中國的父母比較含蓄,他心裡面的感受,有時候不會在言語當中流露,所以我們要善於去體會父母的心境,父母的需要。
《論語》裡面有說,君子要有「九思」,要有九個常常懂得觀照的一些態度。哪九個?第一個是「視思明」,第二個是「聽思聰」,要能從父母的言談當中,聽出他們心裡的需求。比方說我們很久沒跟父母打電話,母親打過來,還等父母打給我們,我們已經太失禮了。父母過來跟你問問你現在的工作狀況,雖然是在問你的工作狀況,事實上我們應該能聽出來,他已經在想念我們,甚至於是想念孫子。我們聽得出來,我們就不等父母開口,主動要回家去探望。其實人只要上了六十歲以上,老得就會愈來愈明顯,當我們一、兩個月沒看到父母,一回去一看到會有什麼感覺?怎麼老這麼多!所以我們要珍惜跟父母相處的機會,善體親心,常常去關懷、去問候。這是「養父母之心」。
再來要「養父母之志」,父母的心願。《孝經》裡面有一句話,「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所以我們把身體照顧好,這是孝道首要的工作。「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假如我們用自己的德行,對家庭、對社會有所貢獻,最高興、最滿足的是誰?是父母,還有老師。這是養父母之志。因為每個人其實都有一分善心,希望能對社會有所貢獻。很多父母因為全心全意栽培孩子,在很多社會方面他想盡力有時候心有余而力不足;而當他的孩子能夠對社會有更大的貢獻,他會覺得很欣慰。
所以我們在海口有位老師,她學《弟子規》學了三個多月,而且她是早晚一定念一遍。三個多月以後,她主動走過來跟我說,她說:蔡老師,這麼好的東西,不能只有我跟我的孩子得利益,應該讓更多的孩子能夠聞到聖賢的教誨。所以,她決定要回她的故鄉去推廣《弟子規》。她有這樣的志向,俗話說「人有善願,天必從之」,人要勇於去承擔、去付出。當她那一步跨出去的時候,她不用怕自己站得不穩,因為她那一步一跨出去,旁邊一定會有人幫她扶住,因為怕她把事情搞砸了,因為那是好事。所以她主動提出來,我們中心很多老師馬上把他的教學經驗跟她分享。我馬上就把一套《德育課本》七百多個聖哲的故事就送給他,她也很歡喜,就開始教了。
資料恭摘: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2005年幸福人生講座-細講《弟子規》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八集) 2005/2/17 台灣台南淨宗學會 檔名:52-116-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