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下載 :佛曲

 

藥師經法與人間佛教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教本為了生死之學,「從上古人出家。本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為開示此事而已。非於生死外別有佛法。非於佛法外別有生死。」

  藥師法正是一種立足於現前,解脫生死之大法。《藥師經》是佛教的基本經典之一,自古以來在民間的流傳就是非常廣泛的。而藥師經法在所有佛教的經典和法門當中又是比較特別的一種。

  釋迦牟尼佛為解脫末法時代的眾生,特別開示了兩大法門:一為度亡之門,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凈土;另一則是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利生之門,它特別注重眾生現生的利益和解脫,對於現代社會以及人類的發展狀態而言,藥師法門可以說是非常當機的一個法門。宏揚藥師經法,不論對於佛教本身(如構建人間佛教等)還是社會大眾(如養生保鍵,提升智能等)皆有極大的利益。

  一、藥師經法的相關問題

  1、《藥師經》簡介

  《藥師經》全稱《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亦稱《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藥師本願功德經》、《藥師本願經》等,屬於佛教中凈土宗的重要典籍之一。歷史上翻譯成漢文的《藥師經》共有5種,其中南北朝慧簡法師所譯的《藥師琉璃光經》已失傳,僅在古大藏經目錄中載有篇名。因此,實際傳下來的《藥師經》漢譯本只有4種:

  1、東晉帛屍梨蜜多羅譯的《佛說灌頂拔除罪過生死得度經》;

  2、隋達摩笈多譯的《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

  3、唐玄奘法師譯的《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4、唐義凈法師譯的《藥師琉璃光七佛如來本願功德經》。

  其中以玄奘法師所譯的《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最為流行,以義凈法師所譯的《藥師琉璃光七佛如來本願功德經》最為完整。而有關《藥師經》的注疏,有唐窺基撰的《藥師經疏》一卷;靖邁撰的《藥師經疏》一卷;神泰撰的《藥師經疏》一卷;遁倫撰的《藥師經疏》一卷;憬與撰的《藥師經疏》一卷;凈挺撰的《藥師經燈焰》一卷;靈耀撰的《藥師經直解》一卷;附梵文神咒;善珠撰的《藥師經鈔》二卷;亮汰撰的《藥師經纂解》四卷;新羅太賢撰的《藥師經古跡》二卷等。到了近代,1934年太虛法師在浙江寧波阿育王寺曾講過一次《藥師經》;1954年印順法師在台灣省善導寺也講過一次;1981年演培法師又於新加坡佛教學院講過一次。他們3人各有弟子記錄成的《講記》出版。此外,1934年上海佛學書局出版了何培著的《藥師經旁解》。1990年11月,上海市佛教協會印出了金兆年、吳秋琴的《藥師經白話解釋》。1995年南懷瑾先生的講記《藥師經的濟世觀》出版。

  2、近代佛教高僧大德對藥師經法的評價

  對於藥師經法的偉大價值和深刻內含,近當代佛教界的高僧大德都是無比贊歎的。南懷瑾先生認為:「『藥師經』和『法華經』一樣,屬於大乘佛法中最上乘的秘密,是一切佛的秘密之教,不是普通密宗,是一切佛的最高秘密。」

  近代凈土宗大師印光法師在《藥師如來本願經重刻跋》亦寫到:「藥師如來本願經者,乃我釋迦世尊,憨念此界一切罪苦眾生,為說藥師如來因中果上,利生之事實,為究竟離苦得樂之無上妙法也。眾生果能發慈悲喜捨之大菩提心,受持此經此咒及此佛名號,推其功效,尚可以豁破無明,圓成佛道,況其余種種果位,種種福樂乎哉。」

  「須知藥師一經及與佛號,並其神咒,即釋迦藥師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凡至誠受持者,即是以佛莊嚴而自莊嚴也。故玉琳繡國師常持此經,及此佛號,以是禅教律凈之總持法門。故受持者或生凈琉璃世界或生極樂世界,待至豁破凡情,圓成聖智,則直契寂光,東西俱泯,而復東公歷然。隨願往生,則與彌陀、藥師同歸秘藏,是名諸,佛甚深行處。」

  近代律宗的弘一大師舉出了它的四大利益: 「一、維持世法;二、輔助戒律;三、決定生西;四、速得成佛」,並認為「藥師法門甚為廣大,上所述者(四大利益),不過是我常對人講的幾樣意思。」「藥師法門,惟是一乘速得成佛的法門。」

  筆者認為從這些評價當中可以概括出兩點:一是藥師經法利益之廣,功德之大難以言說,惟證者可知;二是藥師經法內義甚深,直指成佛,非行者不能曉。

  3、藥師佛法門與阿彌陀佛法門興衰之分析

  從佛經上所指出的方位來看,藥師佛是屬於東方凈琉璃廿士界,而阿彌陀佛是屬於西方極樂世界,正好是兩個相反的方向。從《易經》的道理來看,東方主生長,而西方主消亡。藥師法門正為利生之法門,注重眾生的現生利益;而阿彌陀佛的法門正是度亡之門,注重的是眾生死後的超脫。兩者本是生死平等,應該同樣的為人們所重視。

  且藥師法門更重現實民生,由此理推之,藥師法門應該更加流行才是。但事實上,彌陀法門在民間的流行程度卻遠勝於藥師佛的法門。世人有不知藥師佛之名號者,但大多知道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那麼,何以會形成如此現狀呢?筆者曾就此疑問請教過一位修習凈土宗的出家人,彼以阿彌陀佛與此土眾生更加有緣答復於我。然此種答復並不能讓筆者完全滿意。

  筆者認為現代藥師法門不如凈土法門興盛主要有以下幾個重要原因:

  首先,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重死而輕生」的觀念。「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生只是人們在這個世界上的一個寄宿,死後才是人們最終的歸宿。因此人們更重視死後的世界而忽略了現世的修行。

  其次,藥師法門主張現世修持既得到佛法的利益,而由於人們修持的程度不夠,很多人沒有得到他們所希望得到的,於是便反過來將這種怨恨,失望發洩在藥師經法上,認為它不靈驗;而阿彌陀佛的法門是主張人們死後往升西方極樂世界,亡後之事少有人知道,人們便覺得很神秘,更易相信。

  南懷瑾先生亦認為:「大家對這本經典,對這位佛(藥師佛),都沒有很誠懇的念,不像西方凈土的阿彌陀佛那麼誠懇。因為阿彌陀佛究竟怎麼樣,搞不清楚,越搞不清楚的事,越有興趣相信。已經告訴你是『消災延壽』,稍微了解一點意思,你就難以相信了。」

  再次,對於一般大眾來說,小說,電視,電影也許是他們接觸最多的文化傳播方式了。現在的一些文藝作品,包括小說,電影等等對藥師佛佛號很少提及。而人們對阿彌陀佛的佛號早已經是耳熟能詳了。此亦是一大原因。

  通過以上幾點的分析,我們就不難得出藥師,彌陀這兩大法門在當今社會盛衰的原因了。其實不論藥師彌陀,東方西方,一切平等,我們不用妄加分別,更不要強立高下。然而我們需要反思的是,西方凈土的弘揚,一向為教界所重視,相關典籍可謂汗牛充棟;而東方藥師法門卻鮮少有人提倡,這方面的著述更寥寥無幾。

  這一現象會使得社會對佛教產生了越來越多的誤會,「認為信佛但求來世快樂而不重視現世的人生,甚至認為佛教乃逃避現實的宗教。近代佛教領袖太虛大師為改變人們這種錯誤認識,曾大力提倡人間佛教,並親自講解過《藥師經》,認為可以依藥師法門創建人間凈土。所以說,藥師法門的弘揚是很有現實意義的。」

  二、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十二大願

  佛教認為,學佛之人,想要修行證果,了脫生死,必須發大願,行難行。發願時要把自己的身心投入進去,才能與法界相感應。「如果沒有行願,見地是不會徹底的;沒有真正的行願,修證功夫是不會進步的。但我們最易忽略的,就是行願這方面,」

  所以要真正從藥師經法中求得生死解脫,首先必須要認真體悟實踐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十二大願。這十二大願是: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好,莊嚴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凈無瑕穢。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網莊嚴,過於日月。幽冥眾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能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聲聞、獨覺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無量無邊有情,於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設有毀犯,聞我名己,還得清凈,不墮惡趣。

  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丑陋頑愚,盲聾喑啞,攣蹙背偻,白癞癫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

  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女百惡之所逼惱,極生厭離,願捨女身。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轉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九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令諸有情,出魔胃網,解脫一切外道纏縛。若墮種種惡見稠林,皆當引攝置於正見,漸令修習諸菩薩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第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王法所錄,繩縛鞭撻,系閉牢獄,或當刑戮,及余無量災難陵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若聞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

  第十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饑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得聞我名,專念受持。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以上十二大願,每願皆有甚為深廣之含義,限於篇幅,本文不展開討論。

  但是從藥師佛的十二大願中,我們可以深深的感覺到它與一般佛教主張出世類的經典的不同。它特別關注現世人的生活,從生活中求解脫,與現在所提倡的人問佛教有很多相關之處,對於構建人間佛教亦有莫大的啟示。

  吳立民先生認為:「藥師佛的願不但重衣服,飲食這些物質生活方面,而且還注意到了教育,健康正常的娛樂以達到我們全人類和樂生存。」

  「從藥師十二願我們也可以看到,學佛不是死後才有好處的,不是讓我們等著死,等著往生,對現實不顧。佛法在現實的人類生活當中,就能夠幫助我們提高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所以曾有許多大德,包括太虛大師,趙樸老在內,都提倡人問佛教這樣一個指導思想,是完全正確的。

  佛法到今天,出世是根本精神的一面,但只有這一面不行,出世還得入世,世法,出世法要圓融。」「藥師法就是要我們在現實物質生活,精神生活都已經得到滿足的基礎上,發大乘心來修菩薩行,像藥師佛那樣發願來利益眾生。」

  三、藥師佛的修證法門

  關於藥師佛的修證法門,在佛教各宗派當中皆有不同。從大的方面講有顯教與密教之差別,而從小的方面說各種傳承亦是有所不同。筆者簡單的把它分為六大類,即:持念佛號,持藥師咒,誦經,修藥師定,禮敬供養,秘密法門等(或還有它法,此處不錄)。以這六個方面的法門比較常見。限於篇幅,下面僅就持念佛號的法門和修藥師定的法門做簡略說明。

  1、持念藥師佛聖號的法門

  在所有修藥師佛的法門中,以持念藥師佛的聖號為最簡易。弘一法師認為:「經屢雲聞名持名,其法最為簡易其所獲之益亦最為廣大也。」

  持名念佛也是顯教常用的一種方法。弘一法師還根據《藥師經》舉出了念藥師佛的十種利益:「

  一,速得成佛,經中屢言之。

  二,行邪道者令入正道,行小乘者令人大乘。

  三,能得種種戒,又犯戒者還得清凈不墮惡趣。

  四,得長壽富饒官位男女等。

  五,得無盡,所受用物無所乏少。

  六,一切痛苦皆除,水火刀兵盜賊刑戮諸災難等悉免。

  七,轉女成男。

  八,產時無苦,生子聰明少病。

  九,命終後隨其所願往生。(人中,得大富貴;天上,不復更生諸惡趣;西方極樂世界,有八大菩薩接引;東方凈琉璃世界。)

  十,在惡趣中暫聞佛名即生人道修諸善行速證菩提。」

  那麼,簡單的念佛何以有如此多的利益呢?人們多從宗教信仰角度出發來分析這個問題,或信而不論。實則此中大有奧義,非自身體證者難明其理。南懷瑾先生的在《凈土究竟論》中的一段話可供有心者參究:「何以持名念佛,一心不亂,即可往生凈土?

  又何以佛光能來接引?欲明此義,須先取自然科學中之光學、力學,參酌佛法,自可會通。首須了解,佛之一名,涵有體用之義。佛之體,乃法身如來藏性,即宇宙萬有之本體。佛之用,即報身、化身,如釋迦、彌陀之各別應身。次須了解,如來藏性之為力為明。初有常寂光,此光無相無形,具含於宇宙萬有法界之塵塵物物。世界形器有壞,此光不滅。凈明初動,快速無比,乃發光明,於是有色之光得以生起。粗看無形,實則光波隨時自在振動。其速度之快,科學家稱之為光年。地球高空以外進入黑暗,然黑暗亦為有色光之一種,其振動當亦存在。

  唯速度之快,尚非今日科學所知。過此黑暗光層,必另有一色光之境。太虛之間,純為光照。無論光色不同,其為光則一。光能發熱,同時與力並具,而光與力,皆依本體這法爾(自然)功能所生,涵於常寂光中。萬有眾生之心身性命,皆為如來藏中之一環。此心具足力之與光。念念專精得至一心不亂,則光力專精統一,自可與佛之常寂光接流。加以自他二力互相憶引,臨命終時,形器毀壞,常光現前……願力相應,自然不消彈指之間,乘彼常寂心光之無比速度,往生凈十矣。」

  對於藥師佛名號的念法,一般有兩種,即:「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和「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弘一法師認為:「今人持名者皆日『消災延壽藥師佛』似未盡善,佛名惟舉「藥師」二字未能具足。佛德惟舉「消災延壽」四字亦多所缺略,故須依據經文而日『藥師琉璃光如來』斯為最妥善矣。」

  南懷瑾先生則認為:「經典上有藥師如來的咒語,念『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或『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都可以,可是一定要結這個手印。誠誠懇懇地去祈求、去念。」(南先生所說的手印乃藥師印。手印為密教身密的修法,其意甚奧,暫不論述)

  筆者認為,比較來說,「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念法更加全面。但不論念哪個佛號,念佛之時皆不可帶功利之心。重點即是藥師經上所說的「至心受持」這四個字,惟至誠一心者,乃得深入。

  2、藥師定的修持方法

  藥師定的修證方法亦是藥師法門當中一個殊勝的方法。「定」即「祥定」也。禅定的種類很多,《瑜伽師地論》卷十一《三摩多地》中將之歸納為四類,即 「靜慮、解脫、等持、等至。」「靜慮」,為梵語「禅那」之漢譯,即於一所緣境系念寂靜、正審思慮之意。靜慮有四種,就是通常所說的四禅。(初禅,離生喜樂;二禅,定生喜樂;三禅,離喜妙樂;四禅,捨念清凈。)「解脫」類定,包括了八解脫(有色觀諸色解脫;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凈解脫身作證具足住;空無邊處解脫;識無邊處解脫:無所有處解脫;非想非非想處解脫;想受滅解脫)八勝處、十遍處(地、水、火、風、青、黃、赤、白、空無邊、識無邊)三種。「等持」,梵語「三摩地」。即平等持心之意。此通攝一切有心位中「心一境性」,亦通散位定,如欲界定。(有關「等持」,《瑜伽師地論》卷十二中說有十種,文繁不錄。)

  「等至」,梵語「三摩缽底」,是等引(指勝定地,離昏沉、掉舉等,平等能引諸功德)之果,故名等至。此通指一切有心、無心諸定位中所有定體,包括了五現見等至、八勝處、十遍處、四無色定、二無心定(無想定和滅盡定)等。以上四大類型的禅定,其中四靜慮是最基本的,它遍通於有漏無漏、大乘小乘,又是其它三類禅定的基礎。

  藥師定,即藥師佛修法之定,是此類藥師修證法門的根本。吳立民先生認為:「藥師法的本質就是藥師定。藥師經是藥師法的說明,藥師法是藥師定的作用,而藥師定的本質就是色、息、心法。人為色、息、心之一具,修藥師定者,教人明乎自己色息心之所由具,以及如何用此色息心之所具而做頂天立地之人也。亦即教人如何在生活中了生死,而又在了生死中生活也。

  所以藥師經法是教人生活做人之大法,是教人即身認識人身人生而改造人身人生之大法也。釋迦為人問之本師,藥師為人道之本尊,大日為天道之本尊。修密教者,修人道也。而修藥師法者,是正修人道,以人合人,以人合天,天人合一也。

  故藥師經法,是人間佛教正信正念、正知正見、正定正命之正法也。」吳先生認為,禅定的修法,不外乎色法,息法,心法三門。佛教八萬四千法門,「攝之不外如來禅、祖師禅、秘密禅三大類。如來禅以安般入手,都攝六根,較側重於息法;祖師禅以觀心為本體,較側重於心法;秘密禅以六大四曼三密為體相用,較側重於色法。

  故如來禅為破惑證真之禅,祖師禅為明心見性之禅,秘密禅為即身成佛之禅。」而「色,息,心」在生活中即對應「飲食、呼吸、睡眠」三大活動,由此可見,藥師法正是為我們現實的人生所立,非常的平易但又深不可測。

  「會做人生活者,會通藥師法。而不會做人生活者,必不會藥師法。所以修學藥師法必需做人第一,學會生活。」

  吳立民先生的《藥師經法研究》把藥師定的修持要點歸納如下:

  「一、上座推開尾闾(色法) 單、雙盤為好,鼻吸口呼數分鐘。

  二、誦咒大咒一遍,心咒七遍。

  三、視鼻端白(心法) 內視,用神照顧一下鼻頭,心息相依。

  四,安那般那(息法)數息1,2,……10,1,2,……10,1,2……鼻吸鼻呼,呼吸勻靜、細長。防止:

  (1)散亂:攀緣心;(2)昏沉:打瞌睡;(3)無記:失念。

  五,下座鼻吸口呼數分鐘(與上座時間相同)。」此中最值得注意的便是息法。

  藥師定包括色法,息法,心法,把它們融合在一起,但重點還是在息法中。息法在四大(地,水,火,風)中屬於風風大,是交融體內物質(比如骨胳,排洩,消化等)和精神(如思維等)的地方。我們的消化,排洩,循環都靠呼吸(息)來推動,所以息法是修法中的樞紐。「藥師定的功法在息,藥師定的本體在色,藥師定的妙用在心。」「息是色,心的交融點,心是息色的生化機,色是心息的依止處,這就是藥師經精要的地方。」

  三、簡短的結論

  佛教號稱有八萬四千法門,無非是為了對治人們的八萬四千煩惱。生死問題正是人們的一大根本煩惱。藥師經法在解脫人們的生死方面不僅自成體系,而且有其獨特的一面,即在現世求解脫,在生活中解脫,不尚空談,立地起修。這是它殊勝之處,正是非常符合當今時代特點的當機法門。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人們必將越來越認清它的價值。

  藥師佛之十二大願,猶如琉璃光一般,照耀著我們的世界,凈化著我們的靈魂。近代大德所提倡的人間佛教的思想,就是要我們人人都發藥師大願,行藥師法門,轉此娑婆世界為人間凈土。藥師經法的宏揚必將給人類一個光明的未來。

 

 

上一篇:藥師經直解
下一篇:平日拜觀音念大悲咒,撞車奇跡毫發無損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