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智渡法師:復興文化之要津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離俗脫俗、在俗言俗。據說,2011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是我們未來文化事業發展的指南;教內也普遍組織了學習,作為因事在外之補遺,學人智渡也在此談點學習體會。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中華民族的子民,尤其是生活在中國大陸的、自認為自己尚是知識分子的人們,更“要充分認識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因緣具足者,則應該為建設、復興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體系作貢獻。

  這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如何全面認識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如何讓這一復興文化事業的願望如願以償。這,必須把握津要,方能四兩而撥千斤。為此,學人內心潛藏的愛國思想萌動,欲妄作建議:

  一、從家庭教育入手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什麼樣的細胞群體就會組成什麼樣的相應組織,形成其相應的文化內涵和特色。

  文化革命後,尤其是倡導部分富裕以來,形成了許許多多的“金錢奴才”細胞群體,這些群體中的家庭、以及家庭中的成員,以貪婪為聖旨,只要能抓到“老鼠”不惜一切手段;自然地,什麼道德、理念、法律和政策,或無知無覺,或拋向腦後,或熟視無睹,甚至肆意踐踏。如果說文化革命破壞了傳統文化的軀體,讓人們成為“金錢奴才”的黑白好貓,則毫無忌憚地吞嗤著傳統文化的靈魂--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

  由於家庭教育的蒼白,加之宣傳媒體的低俗內容的負面誘導,使得少年犯罪成了社會問題。中國有句古話:“子不教、父之過”。家庭教育是社會教育的基礎,也是第一要素和重點中的重點,而家庭教育的重點則在於培養子女的廉恥心。人格的保障不在於法律和書本上的種種規范,僅僅在於這簡單的兩個字“廉恥”;父母對子女的最大責任就在於培養子女的廉恥之心。反之,父母的最大過失,也在於沒有培養子女的廉恥心。對祖先而言,也是“無後”、是最大的不孝。“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後”應指此意,也就是美德有續的意思。

  培養子女的廉恥心,不需要多高的文化知識,只要父母具有家庭責任心、具有道德理念即可。中國漢地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越是人們認為的經濟不發達地區,越能保存這華夏子民的驕傲,因為那裡的人們的良知還沒有被“貓”徹底吞嗤。

  其實,發展經濟並非要如此發狠地以放棄傳統道德為代價,所謂“君子生財、取之有道”。何況每個人的一切享受和擁有,都是憑借自身往昔所積累的福報,只要創造相應的令福報顯現的條件即可,不必操之過急的。急功近利的心態,在子女的培養上就會拔苗助長。在許多利欲熏心的廣告的誘導下,在逃避心理、擔憂的無奈、以及望子成龍等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許多年輕的父母過早地讓孩子學習太多的技巧知識,卻完全放棄了做父母的本職教育責任,也讓子女過早地將“好奇心”資源使用殆盡;加上一味地顛倒順從,不作美德上的引導,一旦發現子女的行為和心態發展到玩世不恭的時候,父母們才怵目驚心。許多做父母的在後悔、抱怨和無奈的驅使下,又會走上更加迷信的道路,盲目地求神拜佛,總是心向外求、以消極的心態對待子女。這種情況的普及,使得那些邪命圖財之人紛紛披上“信佛”外衣乃至使用佛門尊稱(如活佛、仁波切、大師、菩薩化身等等),甚至混入寺庵,在“合法”場所的掩蓋下,敲詐盲目燒高香的信眾。問題父母們很容易遇上這些附佛的外道邪眾,因為他們在等待、在招攬。於是,勞命傷財肯定不在話下,但願無奈的問題父母們因此破財能夠消災,至少不要招災。

  從教育的意義上說,父母們應當早日反省自己,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孔子說,人當一日三省,佛門提倡時刻覺知當下,時常保持警惕,及時檢討自己。問題父母的問題,不在子女、而在於自身。要解決子女的問題,首先要解決好自身的消極問題、推托問題、抱怨問題、虛榮問題......等等美德缺失問題。只要將自身問題解決好了,家庭這個社會細胞也就會健康起來,全社會的正氣和道德文化才能得以發揚。

  二、輔以宗族文化

  繼承傳統文化和家庭教育的有力支柱是宗族文化。中國各大民族的文明及其文化能夠得以繼承和延續,各個族姓及其代代承襲、分布以及在道德上相互攀比、聯系和促進的宗族觀念,起到了經緯和凝聚作用。“光宗耀祖”思想就是其中的精華所在,宗族觀念根深蒂固。

  宗族既是家庭教育、家庭調解的“靠山”,也是社會安定的民間保障和義務工作機構,應該成為政府工作的重要協作者。有了宗族在理念上的支撐,既能讓問題父母有了就近的精神支持,家庭教育和社會美德將得以推動和氛圍上的約束,父母們無助、社區不便過早間入的狀態將會得到改變。

  在家庭教育和愛國思想已顯蒼白的環境中,宗族觀念一旦動搖,中華文化就會砰然可危。因為,宗族觀念是孝心和精忠報國思想的必要橋梁;此三者構成了中華傳統文化、即華夏文明的支柱、基石和棟梁,他們凝聚起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厚基礎,是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支撐。

  因此,以尋根問祖等方式,堅持保護利用、普及弘揚宗族文化,是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價值的挖掘和闡發,是維護中華民族文化的基本要素,這將促使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新時代鼓舞人民前進的精神力量。

  三、社會普及推動

  弘揚和發展文化事業能夠得到中央全會的高度重視,說明中央領導開始有了明見,因為文化尤其是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中華之魂。在傳統文化頻臨滅絕之前,能夠得以拯救,也將是中國之福、民族之福,應該得到全社會的響應和普及。

  總之,我們佛門人士應該加強自身修為,盡可能地為民眾們營造一片寧靜的精神世界,配合政府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的生活內涵,為廣泛開展富有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普及教育活動,發揮出家人在文化傳承上的基礎作用,增進各地優秀傳統文化的亮點內容,加強同香港、澳門、台灣的傳統文化交流合作,加強與國際華人區和漢語愛好者在佛教文化上的多種形式交流,采取“請進來、弘出去”方式的,弘揚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

 

上一篇:淨空法師:遇到難處的境界,要想到這些環境人事都是佛菩薩加持
下一篇:智渡法師:相傳釋迦菩提樹下頓悟,放下一切執念,然,為何仍執著於渡他,是否,這依然是一種執念?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