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乘佛教所共的生命觀
1、三世輪回──識苦修道
由於我們受到太多外在環境的影響,而忘記要面對自己的生死,因此而長期輪回於生死之中無法出離。所以佛教告訴我們,生命乃是由一念一念不停的意志,加上這個意志所推動的語言與行動所結合而成「業」,去成就為生命無量無邊的輪回「因緣」,這就是所謂的生命「緣起觀」;而其中,促成眾生輪回不停的根本因緣就是「我愛」或說「我執」。我們常常因為我執而起惡心,造了很多惡業;也常因為善心而做了很多善事,而這些善、惡業力會隨著各種緣而現前。就如同一顆種子,如果放在桌上,便無法長不出稻子;但是如果放在泥土裡,加上水、空氣、陽光等助緣,它就會長出來。種子是「因」,泥土、水等等是「緣」,有因有緣最後才能結出果來。眾生因為有「我愛」的因,復又造作各種善業與惡業的緣,因此就有輪回生死的「果報」。只是所造的那些業因是否必然在今生感報?那就必須視所造業力的輕重與我們今生的作為而定。如果我們的心很壞,那就更容易招感更多的惡緣與不好的果報;譬如一個老是擺著老K臉對待周圍的人,周圍的人對他一樣不會有好感,也可能處處找他的麻煩。所以「緣」的產生除了過去世所造之外,主要還是由今生的心念所招感。佛陀教導我們如果要超越輪回,那就要好好地利用自己今生的生命去「知命轉運」:過去所造作的善、惡業,要用佛法的智能去了知它,並用正確的意志去轉它,這稱為知命轉運。這是生命現象的真實問題,也是佛法要我們首先去理解與面對的。
其次,因為我們有存活的意志,而使得我們在潛意識中時時有「想要活下去」的力量,甚至到了臨終的那一剎那還是想要活下去,因此會繼續招感下一期的生命,這就是「業感緣起」;所謂「三世因果」,就是如此。因為有無止盡的求生意志,所以想要擁有一個必須活下去的未來,因而每一剎那我們都在為「存活」而努力,這就是三世因果的起因。三世因果不是佛定的,是我們無明(沒有智能)、我執的生命自然去追尋與完成的。為什幺會投胎成為人或投胎成為豬、狗?這是因為所造的業與那一道的眾生相應,於是他就投胎到那裡,然後繼續延續下一期的生命。前面已說到,三世因果是依著生命的「我愛」為根本,因為有我愛,所以追尋能活下去的下一世,而每下一世的追尋都還是有「我愛」。我愛是一種自私,這種自私使得我們不得犧牲別人來獲取自己的所需,但同時別人也要犧牲我們,因此整個生命就充滿了一種貪取,因貪取而無有止息的相互攻擊、搾取。由於我們每一世的輪回都在滿足這種自我愛、追求自我愛、都在犧牲別人、損傷別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將會造作無邊的生死因緣,於是我們也就一世一世的輪回不休了。
佛陀告訴我們,如果能夠放棄我愛,將會得到生命的自在,得到最大的快樂。但是要放棄我愛,首先要識苦修道。眾生有我愛,因而造業受苦,永遠輪回;即使是往生天上成為天人,亦復如是,總是處在無常變動不居的三界中輪回,這是一種輪回的苦。如果要脫苦,我們就必須超越我愛,唯有徹底的超越我愛,才能超越自私,才能識苦而修道,這是一種自力增上的努力,也是大乘佛法共同的生命觀。
2、生死一如──徹見實相
以大乘佛法的立場說,而當我們超越了我執以及對「法」的執取之後,就會證得「生死一如」。死亡,佛教一般都稱為「往生」。往生有聖與凡的差別,聖人的往生再也沒有輪回,出離輪回;那就是所謂的「解脫」。只是解脫不一定是指死亡而言,也不是到了極樂世界才可以解脫,而是現在活著的時候,當下能遠離我執,看透生命的實相,並超越對法的執取,那時候生命就自在了,這才是解脫的真義。然而解脫仍有大小乘的分別,大乘的聖人不會像小乘人那樣大「不受後有,不再輪回」為解脫;剛好相反,當他證到生死一如的實相時,由於他更超越了法的執取,因此他更會累世累劫的再來人間,然而他是「來而不來、不來而來」,他的「來」和我們的來是不一樣的。我們的來是隨「業報」而來,我們被生命的籠子關住,不自由、自私、痛苦、沒有智能、傷害別人獲取自己的利益,一次次不自主的來到世界(還不一定都是以「人身」而來),只是來受苦、受報而已。但是佛、菩薩是以不貪染一切,又能不捨一切眾生的智能與悲願為推動而來,這樣的來一方而既履行了自己的大乘心願,同時也成就了無邊的大乘功德,這是大乘的風光。這才是大乘佛法中「生死一如」的真義。
3、不捨世間──淑世利生
而今天就是要教各位學大乘法、修大乘行,不然大家就是入寶山空手而回。因為小乘不究竟,雖然小乘表面上已解決了「自己」的問題,但是事實上還是沒有究竟解決更為深刻的死生問題。小乘行者誤認或著執「真」有生死,所以才要「離」生死,他不知道生死是畢竟空,根本沒有一個「實在的生死」可離。因此小乘行者不是真實正見空性,因為畢竟空性是生死一如的。大乘行者體證生死一如,所以不須要說它是「無」生死,也不須要說它是「有」生死。他不怕生死,而再入生死;雖再入生死,卻也不受輪回的生死所困,這樣的生命價值才是最究竟的,這才是大乘佛法「終極關懷」。
大乘行人一方面既能不貪著世間,同時又能不捨世間、利益有情,這樣稱為「淑世利生」,這是大乘佛法無限利他的誓願與悲願。孔夫子也重視淑世,但是大乘佛教的「淑世」,是徹底生死一如的解脫,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淑世利生」,而淨土教正是立足於這樣的前提下而開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