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大師雲,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
...蕅益大師說的是《阿彌陀經》,我們今天研究的是《無量壽經》,因此我們必須要曉得《阿彌陀經》跟《無量壽經》的關系,否則的話,為什麼把《阿彌陀經》的注解扯到這上來說?蓮池大師講了,《阿彌陀經》跟《無量壽經》是同部,就是它是一部經。《無量壽經》是細說,說得詳細,《阿彌陀經》是略說,說得簡單。所以他老人家講,這兩部叫大本、小本;也就是說,《彌陀經》的大本就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的小本就是《阿彌陀經》。因此,《阿彌陀經》裡面的注解可以拿來注解《無量壽經》,因為它是同一部的。
從蕅益大師這幾句話我們就曉得,這部經真實不可思議,確實超越《華嚴》、《法華》之上。若能谛信,依教奉行,《華嚴》、《法華》都應該放下才對。現在有不少人找我,希望我講《華嚴經》,這個東西應當要放下。為什麼還要去探討《華嚴》?實在說,就是《無量壽經》跟《阿彌陀經》太深。我們每天雖然讀誦,有些人讀誦超過一萬遍,有沒有用處?我看沒用。為什麼沒用?一天到晚還愁眉苦臉,煩惱重重,這就是沒用。他真要念懂了,我們剛才講了,即使不入,他能夠理解,他都法喜充滿。他的人會變樣子,相貌會變,體質會變,這是我們世法裡頭也講相隨心轉,佛法講的依報隨著正報轉,他會得受用。果然解悟,明白、了解了,剛才講了,雖不入其境,他生歡喜心。道理明白了,佛法懂了,但是現在還沒做到,歡喜心生出來了;歡喜心生出來,人的相貌就變了,何況能夠實行!要能實行,他就是阿彌陀佛,他就是佛的化身,他要能做到的話。即使做不到,他的相貌也會變,體質也會變。
如果我們在相貌、體質上都沒有改變,我們的佛法,實在講只住在「名字位」中。天台大師講的六即佛,我們是什麼佛?有名無實,雖然念了一萬遍也是有名無實,沒去做。如果認真去做,那叫「觀行位」。觀行就是我們修行的總綱領、總原則,觀行兩個字,觀是觀念,剛才講,觀念修正過來了;行是行為,生活行為改變了,你真正用功。佛法的修學,諸位同修必須要記住,如果不能落實在生活上,這個佛法是假的,沒用處。要曉得,佛法就是我們現實的生活,學了馬上就管用,就轉境界,確實是煩惱輕、智慧長,我們功夫才能得力,佛法的利益立刻就得到,這是不能不知道的。如果把佛法,就是學佛跟生活脫節,認為是兩樁事情,那就完全錯了。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三集) 1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