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孔明“虛心納谏”,他很謙虛。孔明先生二十七歲就輔佐劉備,而且當時到吳國去的時候 “舌戰群儒”,吳國最有學問的人聚集一堂,他二十七歲的人,可以應對所有人對他言語上的攻擊、對他的責難,他能談笑用兵,您就看他對經典、還有歷史多麼通達。他有這樣的學問、這樣的能力,能力高到什麼程度?高到他的對手都說他是奇才。司馬懿跟他打仗,最後,“真是天下的奇才!”服了他了。
可是在歷史當中,他自稱自己的秉賦“賦性拙直”,他覺得自己很鈍、很差,從這裡也知道他為什麼有這麼好的學問跟能力,因為他太謙虛,他時時在學習、時時在檢討自己。所以在很多歷史記載,他是“集眾思,廣忠益”,他廣納好的意見,而且要求干部們要“勤攻吾之阙”,要非常用心的、努力的找出他的問題,點出他的問題點。這納谏的那種胸懷,不希望給國家添一絲一毫的錯誤。然後,人家點出他的問題,他還“布所失於天下”,把他的錯誤公告天下,然後自己處罰自己,降自己的職。這種反省的態度不簡單,這是虛心納谏的特質。
諸葛孔明這種“智聖”,就是他智慧很厲害,但他卻是這麼謙虛,我們就可以理解到,六十四卦裡面,只有一卦六爻皆吉,“謙卦”,六爻皆吉,很有道理。這也是他之所以能成為“智聖孔明”最重要的人格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