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故事

 

不彰別人的短處,不炫自己的長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不彰別人的短處,不炫自己的長處

  不要彰揚別人的短處,應該要為他極力的隱瞞;不要炫耀自己的長處,更要韬光養晦,涵養自己的德性。

  【分析】

  聽到看到別人的短處,就像我們聽到了父母的名稱,耳朵雖然可以聽聞,嘴巴卻是不可以說出來啊!然而嘴巴固然不可以說出來,而耳朵也可以不去聽聞,那麼不就更好了嗎!要知道那一個人沒有缺點呢?如果把別人的缺點彰揚出來,則不免就會傳播出去,減損了他人的聲望,而又墮落了他人的操持,這種的罪過,究竟是誰該負責呢?如果不是肆無忌憚的小人,是絕對不做這種事情的啊!

  自己的優點長處,就應該像有智慧的商人一樣,把他的錢財都深藏不露;如果將錢財露出來,就會有危險啊!人生在世,每個人都必定會有他的長處和優點;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懂得韬光養晦,涵養德性,這樣日新又新,然後才可以成就自己的德行。老子說:“有盛德的人,他們的容貌看起來,往往就像笨笨的樣子。”子思在中庸也講:“君子的為人之道,外表不顯露,而美在其中,久而久之,就自然一天天的彰顯起來。”這些聖人的訓誨,是如此的清楚明白,因此我們都應當要仔細的好好的反省啊!

  故事一:

  春秋時代的楚莊王,有一天晚上邀宴群臣,宴會進行到一半,蠟燭突然熄滅了;有位臣子喝醉了,就趁著黑暗,拉了一下莊王愛妾的衣服,趁機吃豆腐;莊王的愛妾,立即就把這位臣子的帽帶拉斷做為證據;並且向楚莊王報告,莊王聽了之後就說:“我賜宴群臣的目的,就是希望臣子們都能夠喝的盡興;現在有人喝醉了,犯了過失,如果要我突顯愛妾的節操,而彰顯了臣子的過失,這種的事情,我是絕對不會去做的啊!”

  於是莊王就命令左右的侍者,不准點火;並且傳話:“與寡人飲宴,若是不把自己的帽帶拉斷,就表示你今天晚上沒有盡興啊!”群臣聽了楚莊王的話以後,全都把帽帶給拉斷了,也就盡歡而散了。後來楚莊王與晉國軍隊作戰的時候,被晉軍團團的圍困住,戰況激烈,十分的危急;這時候,莊王看見一個勇士毫不怕死,拼命的向前和晉軍作戰,因此而解除了莊王被困的危機;楚莊王一問之下,才知道這位勇士,就是那天夜裡喝醉之後,被自己的愛妾拉斷帽帶的那位臣子蔣雄啊!

  【嘉言】

  張拱辰先生說:“毋輕棄人之善,毋輕信人之言;毋輕快人之意,毋輕談人之短。”這些都是忠厚自持的方法,而彰顯別人的短處,尤其是刻薄奸險的根本。

  故事二:

  宋朝的歐陽修,文章寫得非常好,是歷史上有名的大文學家,可是他對待客人,總是多談朝廷施政的事情,而不談及文章。而蔡襄則精通政事,但是蔡襄對待客人,也是多談文章,而不談及政事。這兩位先生都是非常的善於韬光養晦,不會在別人的面前,炫耀自己的長處,所以在歷史上都能夠享有盛名,而且官也做到了極其顯貴的地位。

  故事三:

  唐朝永淳年間,盧照鄰、駱賓王、王勃、楊炯,這四位名士,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唐初四傑,這四個人都是以文章而享有盛名。當時的人們都認為他們四個人的才華蓋世,而且年紀又輕,將來從政做官,一定可以做到非常顯貴的地位。可是裴行儉見到了他們四個人卻說:“讀書人以後能不能夠發達久遠,鴻圖大展;應該是先要看他有沒有寬宏的器識,其次才是他的文章啊!王勃他們四個人,文章雖然好,但是多顯得浮躁淺薄,喜歡炫耀自己的才華,這不是享有爵祿福報的根器啊!楊炯這個人還稍微顯得沉靜收斂一些,他能夠善終,就算是十分的幸運了啊!”後來這四個人的命運,果然如裴行儉所說的一樣。盧照鄰、王勃、駱賓王三個人都是早死,只有楊炯活的比較久些。

  【結語】

  所以從這些事實可以看出,才能不如學術,氣節不如德量,文章不如行誼。從前的人,早就把這種道理說的很清楚了,所以炫耀自己的長處,是君子所不為的啊!尤其是現代人,常常把“值得驕傲”這句話掛在嘴邊,大家聽了也習以為常,並且不認為是錯的;要知道滿招損謙受益,惟有謙虛的人,才能夠真正的享有福報啊!

  摘自《集福消災之道—感應篇匯編白話節選本》

 

上一篇:大虛法師:皈依戒體,怎樣算破?
下一篇:大虛法師:全力以赴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