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中,以大慈大悲,無私無我,利樂眾生為己任者被稱為菩薩。這種無私無我的慈悲利眾精神,就是菩薩精神。這種菩薩精神是大乘佛教的根本,所以大乘佛教也叫菩薩乘。”乘”是運載工具之意。佛法是運載眾生超越煩惱苦海的救生航船,故稱“乘”,根據修行眾生的慈悲心量廣狹,佛法分為大小二乘。以自身解脫為目標,不具備利眾大悲心者為小乘入;以大慈大悲精神救度眾生,使眾生脫離苦海到達彼岸樂土為己任者,為大乘人。
這種大慈大悲利眾精神是人類歷史上大乘佛教獨有的道德精神。為什麼說這是大乘佛教獨有的道德精神呢?因為“仁慈”或者“仁愛”各個宗教都講,但從心量和性質上看,小乘佛教和其他宗教的仁慈仁愛都有對象和條件的限制。如有的宗教將施仁慈的對象限制在人類的范圍內,排除了陸地和海洋動物類眾生:有的宗教將施仁慈的對象限制在同一信仰的人群,將不同信仰的人類排斥在外;小乘佛教的宗旨雖然不傷蛾蟻在內的一切眾生,但缺乏慈悲利眾的責任感;唯有大乘佛教主張一切有情眾生平等,以無緣慈悲救助眾生離苦得樂為己任。別的一些慈善宗教雖然有不殺人的戒律,都沒有不殺生的戒律。佛教的不殺生是禁止殺害一切動物、魚類鳥類眾生,並且在佛律中規定四眾弟子不破壞自然環境,不污染水源。
根據佛教保護環境資源,保護野生動物的戒律,藏傳佛教在歷史上,在保護生態環境,森林草原,保護泉池河流,野生動物,魚類鳥類方面曾起到過積極的作用。它曾以佛教名義制定過保護森林草原,保護神山柿湖,禁止采金開礦,禁止捕殺野生動物等許多宗教法規。在從全球面臨嚴重生態危機的當今世界來看,佛教具有超前預見,也只有現在才能認識到佛教保護生態環境的重大意義。
佛教是世界上現有宗教中歷史最悠久的宗教。佛教產生兩千五百多年來,其影響不是逐漸縮小,而是日益擴大。把科學當作“上帝”,在金錢物欲的洪流中沉浮的現代社會中,佛教得到越來越多的東西方人士認同,其信仰地位日益增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它那博大精深的思想理念和無私無我、大慈大悲利樂眾生的道德價值觀念。
人類社會以人為本,人是主體。人是有思想理念的高級生命。思想理念和價值取向主宰著人類的一切行為。正確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行為對小至個人家庭,大至國家社會乃至全人類帶來良好的結果;錯誤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行為對個人家庭,乃至全社會全人類造成災難性的後果,這在歷史和現實中不乏其例。從人類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興衰中可以預見國家和社會的興衰,從社會的興衰中也可以洞察思想理念和道德的深層底蘊。道德道德,無道“德”從何而產生。“道”是思想信仰和哲學理念, “德”是思想理念支配下的品德行為。因此,人類有怎樣的思想理念,就有怎樣的品德行為,品德行為是思想理念的表現。有人以冰山形容社會危機,認為社會上的犯罪行為是“浮在海面上的冰峰”,道德墮落,精神空虛是“冰山”的水下部分,若不從社會犯罪的底蘊根治,制止犯罪就像爆破露在海面的“冰峰”,你不斷爆破,它就會不斷上升。
在《金光明經》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古印度大午國王的三太子大勇,具有與眾不同的慈悲心,有一次他到森林中游玩,看到山洞中有一只饑餓得瘦弱不堪的母虎和生下不久、缺乏母乳而恹恹一息的五只可愛的小虎。大勇太子見此慘狀,大動悲心,流淚滿面,脫去衣服,用干柴棒刺破頸部血管,躺在了虎窩旁邊……就這樣把自己年僅弱冠的寶貴生命和肉體獻給了饑餓的虎母和虎子。
印度尚保存著王子捨生飼虎的遺址,供朝聖者瞻仰。敦煌莫高窟完好無損地保存著王太子捨身飼虎的壁畫。很多外國人看了此壁畫,聽了導游的解說後,心靈受到震撼,眼中湧出淚花。有人說:“人類需要這種精神!"
是的,人類社會發展到現在,在物質方面可以說應有盡有,幾乎什麼都不缺,但互相打打殺殺,你爭我斗,全球無寧日,人心無平靜之時,歸根結底,人類就是缺乏這種無私無我的平等慈悲心——即愛心。如果人類都有熱愛眾生,平等對待眾生,互諒互讓、互相幫助、捨己為人、無私奉獻,事事處處為別人的生存幸福,為廣大眾生的生存安樂著想的慈悲,則人類社會小至家庭,大至國家,乃至全球都會減少許多麻煩,過上安寧幸福的日子。
真正學佛修行的人,不是為了自己往生極樂世界,不是追求自己今世和來世的幸福,而是為了無量眾生脫離苦難,享受幸福快樂的生活。立志做菩薩,發揚大慈大悲、無我利眾的菩薩精神,以完成眾生同舟共濟,把人間地獄變成幸福天堂的菩薩心願,這樣的立志就是發菩提心。這種利眾菩提心被稱作“寶心”。有這種利眾菩提心,就是菩薩。若無此菩提心,雖然生到極樂世界,甚至出世解脫,也只是一個小乘道人或者小乘羅漢。所以信佛學佛的人,培養菩提心,學習菩薩利眾精神,是最根本的一條修行原則。佛陀在《般若經》中說:“獲得一法,就等於獲得一切法,這一法是什麼呢?就是大悲心啊。”
佛教經典是行為實踐的教科書,而不是空洞的說教。因此,學佛不是為了念念經文咒語,拜拜佛像佛塔,而是為了實踐佛菩薩、高僧大德、善知識的教導,即從思想行為上改變自己,完善自己。人的行為分為思想行為。言論動作行為兩種。前者指思想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等等,後者指具體的言論動作行為。學佛就要從以上兩種行為所包括的一切行為方面實踐佛菩薩的教導。
大乘佛教所說的“善行”,就是利樂眾生,把眾生的利益放在首位。為眾生的利益做無私無我的奉獻,是大乘佛教的真正目的。
—切信仰佛教的人,應責無旁貸地履行行善利眾的神聖職責,投入到利益眾生的實際工作中去。
人類面臨著生態和社會兩大危機,以利益眾生為宗旨的佛教及信眾怎能袖手旁觀,只念經不做事呢?我們應該繼承發揚佛教優良傳統,保護人類共同的生態環境,保護野生動物,保護鳥類和魚類,以便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瀕臨滅絕的“人類伙伴”——各種動物,得到拯救。
道德敗壞和饑餓貧困是社會犯罪行為泛濫不止的主要原因之一。佛教界除了用教化的手段拯救墮落的靈魂,修復和加固預防犯罪的道德防線,在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世界和平方面應發揮積極的作用而外,還應當發揮救苦救難的大慈大悲精神,興辦慈善事業,對那些社會上需要救助的人:如無依無靠的老年人,病人,殘疾人,婦女和兒童,以及生存缺乏最低保障而需要救助的一切眾生,提供所需各種救助。為此,既要發心,又要付諸實踐。
要讓佛教的慈悲利眾精神,在人類共建地球幸福樂園的事業中發揮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