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二十三頁:
疏【又前是性德,今是修德。前是自性清淨,今是離垢清淨。乃至性淨障盡等,互融不二,如教中說。】
這一段是這一科當中的總結,交代得很清楚。『前』是指序文第一段「明性」,明性是講『性德』,這一段是第二段「贊經」,贊經是講『修德』。明性一段裡面,文的確相當深,講的是『自性清淨』,句句話都是稱性而談。贊經這一段是講「修德」,性德雖然是本具,如果沒有修德,我們的性德不能現前,性德一定要靠修德才能現前,「性修不二」。要懂這個道理,決定不可以執理廢事,或者執事廢理。由此可知,念佛人不能不懂教義,不能不懂教理。「自性清淨心」是教理,也就是教體,一定要明了,然後才能真正斷惑證真。
演【又前是下,是總結兩節。性德、修德,出天台教。】
這段文是總結前面兩節經文,第一節是「明性」,第二節是「贊經」。第一節說的是教理,它貫通所有的經論,不但佛門經論都是從性德裡面流露出來,乃至於世出世間一切法,可以說是盡法界無有一法不是從性德裡面變現出來的。所以《華嚴》說:「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第一節非常的重要。
眾生雖然本具性德,如果沒有修德,性德始終被無明、煩惱纏縛,而不能夠現前。像我們現在一樣,我們哪一個人不具足性德?從性德上來說,《華嚴》、《圓覺》裡面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沒錯,確實是本來佛!天台大師六即佛裡面所說的「理即佛」,都是從性德上說的。雖然我們本性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可是我們現前這個境界是苦不堪言。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迷失了性德。佛菩薩是悟此性德,可見得性德沒有兩樣,只有迷悟不同。迷了就是六道凡夫,覺悟了就是諸佛菩薩。
我們現在已經迷了,要怎樣破迷開悟?這就要講『修德』。在修德裡面,蓮池大師在此地特別講「贊經」,換句話說,我們要想修行,經典與我們的關系最為密切。我們憑藉什麼修?依靠什麼?經典就是唯一的依靠。經典真能靠得住嗎?我們免不了要發生懷疑,第一節稍有一些體會,這個疑問就可以解決。經典是佛從性德裡面流露出來的,換句話說,我們依經典就是依性德。修德依性德起修,怎麼能夠說是不可以恢復性德?這就是文字的脈絡,說完性德之後,立刻接著說修德,道理在此地。
世尊垂寂的時候,教後來的弟子「四依法」,第一條是「依法不依人」。諸位要曉得,法是性德、是圓滿的,如來證到究竟極果,從圓滿果德當中流露出來的。為什麼不能依人?人修得再好,性德未能全彰。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無明未破,他所證的性德沒圓滿,道理是在此地。「出天台教」,性、修這兩個名詞,最初是天台大師所建立。
演【自性清淨,離垢清淨,出起信論。】
『自性清淨,離垢清淨』,出自《起信論》,馬鳴菩薩《大乘起信論》的兩句話,其實就是性德跟修德。從本性上說,「自性清淨」,本來不染,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不增不減,不垢不淨,這才是真正的清淨。「自性清淨」,就是天台家講的性德;「離垢清淨」,這與天台家所講的修德相同。「垢」是指煩惱,見思、塵沙、無明,它能夠染污本性。這個染污不是真正的染污,如果本性會被別的東西染污,就不叫做真性;這個是相似,不是真染污。好比陰天,太陽沒出來,太陽到哪裡去了?被雲遮蓋住。諸位想想,雲能夠遮蓋太陽嗎?不能遮蓋,太陽太大太大了。不能遮蓋,好像是遮蓋了。遮蓋什麼?遮蓋我們自己的眼睛,我們看不到太陽。有了這個障礙,我們自性清淨就不能現前。若要自性清淨現前,一定要離煩惱;不離煩惱,自性清淨永遠不能現前。自性清淨現前,就叫佛、就叫菩薩;不能現前,而被煩惱障礙住,就叫凡夫。這是千經萬論、無量法門裡面所說的原理原則,決定不能變更的。
演【性淨障盡,出圓覺經。】
『性淨障盡』,這句是出自《圓覺經》。以上三句,是從三種不同經論上為我們引證的。舉出這三種不同的經論,意思就是告訴我們千經萬論無不如是說,這就叫做佛法;如果違背這個原理原則,就不是佛法。與這個原理原則相應,叫做學佛;不與這個原理原則相應,叫做外道。所以我們自己必得要檢點自己的心行,有沒有與這個原理相應?我們天天修行,修的時候有沒有德?修德,這個德是性德,修的是性德。性德是什麼?「自性清淨」,「性淨障盡」。
我們每天在這裡修行,是不是煩惱一天一天減輕?煩惱一天一天少了,這個心在境界裡面果然一天一天清淨,這就叫修德,你這個修就有了得,得什麼?就是性德。煩惱分分減,性德就分分透。如果我們每天用功修行,煩惱不見得減少,性德沒透出來,雖然修,沒有德,白修了!雖修,拿不出成績。諸位如果明白這個原理,無論你是念佛、參禅、持咒、誦經、禮拜,方法、手段無量無邊,都不離這個原則,不管用什麼手段,總是要斷煩惱,要證自性清淨心。自性清淨就是大菩提心,要證大菩提。
演【互融一句,總頂上三種。互融不二者,謂全性起修,全修即性,性外無修,修外無性也。】
『互融不二』,這才是真正入門。在執持名號修念佛法門的人來說,這是理一心不亂的境界。事一心,性與修沒圓融,還是二,性德不是修德,修德不是性德;功夫成片以及事一心不亂都沒有圓融,圓融是理一心不亂。他為什麼不能圓融?《疏鈔》裡面,明性和贊經這兩段的意思,他不能夠明了通達。這麼說來,我們念佛人不能不研究經。其他經我們可以不研究,《阿彌陀經》不能不研究,而且要深入、透徹的了解它,透徹了解無過於這部《疏鈔演義》。
我們今天一展開《疏鈔》,得《演義》,這裡面博大精深我們才能夠體會得到。如果沒有這部《演義》,《疏鈔》還是太深了,這裡面許許多多微妙的義理我們還是看不出來。得《演義》,才是真正暢蓮池大師的本懷,也是暢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之本懷。這個注子確實具足無量無邊的功德,真正如開經偈所說「百千萬劫難遭遇」。所謂「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得到人身,也遇到了佛法,不但遇到,而且真正難得遇到了《疏鈔演義》,那麼在這一生當中,如果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就太辜負自己了。得這部《疏鈔》,不但往生,稍用一點力可以上品上生,為什麼?你所有的疑障都破除了。疑障破除,這一生得理一心不亂上品上生是決定可能的,那就是真正契入「性修不二」,達到這個境界。
『全性』是性德,『起修』是修德;『全修』是修德,『即性』是性德,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性外無修,修外無性』,這在前面我們講性德、修德,把這個意思已經透出來了,那就是心現識變,心識都是性德的作用。如果依《大方廣經》所講的體相用,性德是體,唯心所現是相,唯識所變是作用。體相用是一,互融不二,說體一定包括相用,說相一定包括體用,一而三,三而一,才真正契入「性外無修,修外無性」。這個時候,就是大經常說「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這個離,不是說把外面的相離掉。諸位要記住,外面的相是性德的實相,你怎麼能離得開?離的是我們心裡面的虛妄相,離這個。
諸位如果讀過《唯識論》,這個話就好講,也容易懂。唯識裡面給我們說明,心心所都有四分,八個心王各有四分,五十一個心所法也有四分,有自證分、證自證分、見分、相分。我們離一切相,離的是心心所的相分,不是離外面的境界相。可是諸位要知道,這心心所的相分是第七識以下的。因為八識的相分是親相分,八識的相分是性德的相分,這個沒法子離,唯識家稱之為「本質相」,這就是經上所講的「諸法實相」。離是離虛妄相,七轉識以及五十一個心所裡面的相分,這是虛妄相,那不是真的。離這一切相,即一切法,那個即一切法,就是一切法的本質相見到了,諸法實相見到了,是這個意思。到這個時候,才能真正悟入性修不二、萬法一如。
演【又舊雲:性淨障盡,互融不二者。】
『性』本來就是清淨的,就是自性清淨;『障』就是二障,煩惱障、所知障,也就是見思、塵沙、無明,障也盡了。這個時候,不但理事圓融,又如《華嚴經》上說「事事圓融」,就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互融不二。
演【以全性起修時,破全性之無明,斷全性之生死,終日本體,終日工夫,性淨即障盡也。】
這是究竟即佛的境界。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生相無明沒斷,障沒有斷干淨,性沒有全淨;要到「性淨障盡」才是我們學佛目標圓滿達到,那就是無上正等正覺,而不是正等正覺,這是理一心功夫達到極處。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就是理一心不亂。同樣是證得理一心,功夫淺深差別很大,從圓教初住到等覺菩薩都叫做理一心。大師在此地給我們提示這個原則,換句話說,幫助我們在一生當中,成就理一心不亂,成就無上菩提,那就是障要盡,性圓滿的清淨。
這一句佛號,最要緊的就是提起這個認知:要覺悟!這一覺,煩惱就沒有了,無明也沒有了。無明跟煩惱從哪裡來的?不覺心動而有無明。從無明如果繼續再迷,愈迷愈深才出三細相,出六粗相。我們在境界裡愈迷愈深,這一句阿彌陀佛提醒我們覺悟,覺而不迷。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翻成中文是「皈依無量覺」。這一句佛號,不但與西方導師阿彌陀佛心心相印,那是取得他力必要的條件(這個法門叫二力法門),更重要的是自力,自力就是念念喚醒自性覺。覺了,性就淨;覺了,障就斷了。
如何叫這句阿彌陀佛念在口裡是聲聲自性覺?古人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是什麼?無明、煩惱。我們今天暫且不談無明,那個相太細了,我們連見思都沒斷,怎能談斷無明?功夫是循序漸進的,先伏見思,得功夫成片;再斷見思,得事一心不亂;最後再破無明,成就理一心不亂。這一生當中可以做到的,可是你要會念。不會念的人,雖然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壓不住煩惱。煩惱是迷,他這個佛號不覺,他這個佛號還是迷,迷不能破迷,悟才能破迷。他就是一天十萬聲佛號,不能破迷,這樣念法不能往生。
什麼是迷?心裡起心動念就迷了。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無論起的是善念或是惡念,一起念就是無明、就是迷;因為自性清淨心中,本來無一物,沒有念頭。一有念頭,馬上要覺悟,立刻「南無阿彌陀佛」。為什麼?一起念頭,自己曉得迷了,南無阿彌陀佛,我又覺了,一覺,妄念就沒有了。所以初步用功夫,一起念,馬上用「阿彌陀佛」代替它。因為你起了個念,是迷、是煩惱,這一句阿彌陀佛是悟、是覺,把煩惱立刻伏住,這念的方法就得法。
用這一句佛號取代一切妄念,所有分別、執著、妄想統統用這一句佛號把它換掉,這一句佛號就能伏住分別、執著、妄想。真正能伏半年,你的功夫就成片。伏三年,事一心不亂決定可以得到,你已經證得念佛三昧,這就是真正功夫。這個理論就是這一段文所講的。修德是從性德建立的,更何況性修不二!這個方法就是「全性起修」,為什麼?阿彌陀佛這個名號就是性德的名稱,就是性德的名號,我們念這一句名號,念這一句阿彌陀佛,那就是修德的全體。全性是南無阿彌陀佛,全修也是南無阿彌陀佛,諸位一定要能夠體會到這個意思。
《心經》到最後把般若歸結起來,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我最怕諸位一聽到這個咒,馬上就學密去了,那你一定誤會了,路子走岔了。咒,梵語叫陀羅尼,意思是總一切法、持一切義。我特別提醒大家,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是不是陀羅尼?這一句是不是總一切法、持一切義?一點都沒錯。比《般若心經》還要高明,《般若心經》是大神咒,這一句阿彌陀佛是無上大神咒,是無上無等等咒,你一天到晚念這句阿彌陀佛,你是修無上密乘,不要再去搞別的密宗了。
有這樣的認知,我們在一生當中,功夫快的人,三年可以得念佛三昧,相當於禅定;五年、十年就可以證得理一心不亂,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就可以分破無明。如果你會用的話,《彌陀經疏鈔演義》這些理論、方法、境界你都會了,完全能夠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把這一部《彌陀經疏鈔演義》變成自己的生活,那就是全性起修,全破無明。你在一生當中,那是實報莊嚴土裡面的上品上生。一生圓滿菩提,這在理論上講不是不可能的。事上講行不行?行!事上講也講得通。問題就是你對於教義是不是真的了解?是不是徹底了解?是不是都能把你所了解的變成自己的生活?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無不是!這才叫「全性起修」,這才叫『終日本體,終日工夫』。這句阿彌陀佛,開始是伏煩惱、斷煩惱,終極的目的是清淨心現前。觀照、功夫一定要會交互運用,這個進展就快速。底下這一句談到交互。
演【以全修即性時,雖破無明,破無所破。雖斷生死,斷無所斷。終日工夫,終日本體,障盡即性淨也。】
這兩句一合起來,就是功夫交互的運用。我們得要把這個話說清楚,如何交互法?不要被這些文字搞迷惑了。第一層的意思,佛號的功夫是在起心動念的時候馬上把它伏住,立刻把它換掉。第二層,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決定用真心,不用妄心。真心就是清淨心,以清淨的眼見外面清淨色。我們是以眼識,見的是色塵,為什麼?眼識不清淨。眼識何以不清淨?眼識裡頭有四分,有眼識的見分、眼識的相分,所以它不清淨。離一切相,我們以清淨眼見清淨色,以清淨耳聞清淨聲,這是教給你如何用清淨心見外面清淨的境界,這就是第二層的意思。
如果我這個說法,你還是搞不清楚,那麼你最簡單記住一個原則:待人接物用真誠,決不欺騙,決不虛假。別人欺騙我們,我們待人還是要真誠,為什麼?他在迷,他不曉得修德,我們是已經覺悟,我們要全性起修,全修即性。全性是什麼?真誠的心就是全性。對待一切人、一切境界,真心是清淨心、平等心。如果你在境界裡有分別,這個心不清淨;如果你在境界裡面不平等,這個心不清淨。清淨心的相一定是平等的、一定是無分別的。你能夠懂得這個原理,在日常生活當中,從早到晚、一年到頭在境界裡就練這個就行了。用這個方法幫助你念這一句佛號,佛號是提起你的覺心,用一句佛號又幫助你如是用心,用真心。真正能這樣修學,沒有一個不成就,正是古德所謂「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會落空,這個原理是性淨就障盡。我再舉個比喻,比得最粗的,「性淨」就是真性、真誠,「障」就是業障、罪業。我們不是天天講要消業障嗎?用真誠的心,業障就消除;業障消除,真心就顯,就這麼回事情。
你想真正消業障,要用真心待人接物。別人用假心對我,我還用真心待人。別人要增加罪業,我這個罪業也不能減少,好像我的罪業減少了,對不起那些天天增加罪業的人,這不叫顛倒,什麼叫顛倒!所以覺悟的人就像佛菩薩一樣,佛菩薩到這個世間來度化眾生,世間人以什麼樣的眼光對佛菩薩?佛菩薩難道也跟世間人一樣嗎?那不但不能度眾生,一定都被眾生度去了。所以一定要覺悟,決定不能跟一般人一樣的見解,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那麼再問,這些人他以惡心待我、以惡意待我、以一切惡行加諸於我,我怎麼辦?給諸位說,正因為一切眾生有惡心、惡意、惡行加諸於你,你以真誠心對待他,你無始劫以來的業障統統消除了。如果沒有這些惡人、惡事,你的業障怎能消除?你的真心從哪裡顯示得出來?修行無過於歷事煉心,在境界、事相裡面煉你的清淨心,煉什麼?煉我以真心待人,就煉這個,這叫真修行,這叫真念佛。
真心待人處世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因為南無阿彌陀佛是無量覺,樣樣都要覺、事事都要覺、時時要覺、處處要覺,覺而不迷,這就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是一句口號,要把這個口號變作事實、變作我們的心理、變作我們的行為,這個佛號才是性修不二、才是理事圓融,名是事,境界是理,這叫真念佛人。諸位想想,我們過去這個佛號是不是這樣念的?如果與這些理事不相應,難怪念了這麼多年,連個消息都沒有。能夠如理如法去念,哪有不得消息?得到消息之後,自己信心具足,往生西方決定有把握,毫無懷疑,這個時候前途呈現一片光明,一天到晚法喜充滿。這種果報從哪裡來的?性修不二得來的。
序文第二大段「贊經」,這一段是總贊,下面一段是別贊。序文第一段「明性」是講教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的那些經,所依據的原理,他是依什麼說的,憑什麼而說的,就是第一段的五句文,教理。總贊是講教義。會聽經的人聽教理,因為教理聽懂了,一切經就貫通,所謂「一經通一切經通」,這是最上等的人。沒有這個功夫怎麼辦?不得已而求其次,這就是教義。教義雖然不及教理,但是能夠通一類的經,能夠通一大部分,也了不起,通於一宗或者通於好幾宗。
經文從開頭一直講到這一段,都是說原理原則,教理、教義。這兩段經文,很像《華嚴經》所講的,「一佛法輪海,一切佛法輪海」,那就是前面講的明性;「一佛修多羅,一切佛修多羅」,那就是總贊裡頭所說的。所以一切經確實是互相貫通的,一部經的意思明白了,你再去看看一切經,都不出這個原理原則,統統都能夠會通。我們再看下面別贊,別贊就是著重於這部經。
【二、別贊】
下面有四小科,四小段:
【初先出說經所以,二統論淨土功德,三特示持名為要,四廣顯持名所被(ㄆ一)。】
序【故我世尊,乍說三乘,終歸一實,等頒珍賜,更錫殊恩。】
這幾句說明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講經說法。
演【故我世尊乍說三乘者,故字,承上妙用來。】
『故』這個字是承前啟後。
演【我者,親之之辭。】
這個字隨順世間法而說的,佛法無我,決定沒有我見、我執,這是不得已隨順世間言辭來說。對眾生來講,因為眾生是有情,有情眾生,這個說法特別有一種親切之感。『我世尊』,我們的世尊,我們的佛,親切之辭。
演【乍說三乘,指華嚴之後,法華之前,四十年所說之法。】
「乍說」是暫時說,是權說,不是真實說。「三乘」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華嚴之後,法華之前,佛講阿含十二年,方等八年,般若二十二年,四十年所說之法,這就是三乘法。《華嚴》是一乘法,《法華》也是一乘法,「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這才是世尊出世度生的本懷、本意。為什麼說三乘?眾生迷得太深,說一乘法我們不能接受,世尊這才用一些善巧方便法來誘導,逐漸把我們的程度、境界向上提升,要提升到一乘的境界才算是達到他度生本懷、教化眾生的目標。譬如,老師想叫學生成就圓滿的智慧,得到最高的博士學位,沒法子叫這小孩一下就念博士班,不得已才設小學、中學、大學,這三乘都是方便法,幫助他提升境界,最後拿到博士學位才算是教學的目標達到。佛對眾生就像這樣的方式。
演【終歸一實者。】
『實』就是真實,可見得三乘都是權、方便門,是權巧方便的,不是真實。所以古大德判經,判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經論,判作圓教一乘只有兩部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妙法蓮華經》,別教一乘是《梵網經》,所以一乘經總共只有三部。諸位不要因此而認為《彌陀經》不是一乘經,須知《彌陀經》是一乘經典的尖端,古人雖沒說,可是一乘經上有。《華嚴經》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就是會到《阿彌陀經》。換句話說,《阿彌陀經》是一乘經的最高峰,你自己要認識!古人說話非常含蓄,不像我們現在說得這麼粗顯。《華嚴經》到最後,普賢菩薩率領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念佛求生西方淨土,足見《阿彌陀經》是最上一乘法,是一乘經的最高峰。
演【指法華經,此經蕩化城之執教。】
此地講終歸一實,這是指佛末後所講的《法華經》。『執教』就是所知障,佛講經講什麼理他就執著這個理,講什麼法門他就執著這個法門。
演【解草庵之滯情,開方便之權門,示真實之妙理故。】
《法華經》稱之為「開權顯實」,到這個時候才說真實話,過去四十年所講的都是方便法。為什麼從前不講真實?以前程度不夠,沒有定力、沒有智慧,縱然佛說了,他不能相信,說了等於沒說。到這個時候有四十年的修養,相當的定功,相當的智慧,佛說這個我們可以相信,可以能夠接受,這才開權顯實,講真的。
演【等頒珍賜者,如諸子出宅,等賜大車,其車高廣,眾寶莊校等。】
這是《法華經》裡面的比喻。『等』是平等,『珍』是珍寶。『莊』是莊嚴,『校』是校飾、裝飾。這是說明佛心是清淨的、是平等的,對待一切眾生決定沒有差別。我們今天修學佛法,在佛法裡所得到的,無論解與行或者證,有種種差別不一樣,這是我們自己接受有差別,不是佛的教學給我們的有差別。我們這個心愈真誠愈清淨,所獲得的功德愈殊勝。你還是用分別心,還有執著,還有人我是非,你所獲得的當然有限。
演【更錫殊恩者,殊恩言異常之恩,因上有如是至妙之用,故於一代時教中復出此經也。】
「殊」是特殊,「恩」是恩德。『更錫殊恩』就是指的本經。這是明顯的說出,《阿彌陀經》在《華嚴》、《法華》之上。《華嚴》、《法華》是「等頒珍賜」,《阿彌陀經》是「更錫殊恩」到了無以復加,贊經把這個經捧到尖端,再沒有超越的。諸位要記住,這決不是蓮池大師與古德法師「老王賣瓜,自賣自誇」,你要是用這種態度看大師這個疏注,那就錯了,無上的珍寶你當面錯過!
這個注解流通得很廣,看的人很多,幾個人看到能真正受到感動,一心一意去念佛?為什麼不能感動?當面錯過!如果真正覺悟到,看出佛祖這種苦口婆心,沒有不受感動的,而將世緣放下,一切經論、一切法門統統放下,專修這個法門。為什麼?這個法門是無上法門,第一法門,在《華嚴》、《法華》之上,能幫助你一生證得無上菩提;只有這個法門,除這個法門之外,任何一個法門都達不到。這算你真正認識,看清楚了。這部經花四年時間把它講一遍,值得!用四年功夫聽這部經,不長!今天時間到了。
資料恭摘: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二十一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