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了這麼多「反身」的句子,雖是在「君道」當中強調的一個重點,假如我不是一國之君,也不是團體的領導者,這些教誨,我也能這麼樣去奉行嗎?現在天下亂了也是我的責任嗎?整個社會我們堅信,人之初,性本善,各個行業、各個角色有好的榜樣,都能把人的善心喚醒。我們對民族、對人類有責任,應該帶個好頭,給他們好的影響這也是我們的本分。我們現在扮演好每個角色,不就給他最好的示范了嗎?這也是對天下最大的貢獻。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每個人都可以對天下有極大的利益,怎麼可以說天下安危跟我們沒有關係?
我們看胡小林董事長他一個企業家,現在帶動了無數的企業家,那天下的安危他就做了很好的示范,來扭轉整個商道。
台灣有一位女士叫陳樹菊,當選了「時代雜誌」百大影響力人物,好像也當選了「富比士」慈善英雄,兩個世界性的大獎。她從事哪個行業?賣菜的。從十三歲等於是小學一畢業,上了初中沒多久她母親去世了,整個家的重擔就壓在她的身上,十三歲的孩子。後來她人生體會到,沒有錢給親人治病,後來親人去世了,這是她人生的遺憾。她把這個遺憾變成動力,特別困難的人,她會盡力在經濟當中去幫助他。她一個賣菜的女士捐了一千多萬台幣,所以她慈善的心是盡心竭力,是完全的奉獻,沒有絲毫為自己的。她有一句話很有哲理,她說錢在不需要的人手上只是數字而已,它沒有發揮價值;可是錢在非常危難的人手上,它就可以產生很大的價值了。
「時代雜誌」選她是百大影響力人物,她覺得她很平凡,她不去參加頒獎。台灣的政府去拜託她,所以她是被拜託去參加的,因為她自己覺得那都是她該做的事情,而且是三百六十五天都歡歡喜喜的在賣菜。她說她最喜歡賺錢,重點在後面,因為賺愈多幫助的人愈多。決定不是賺很多錢然後去揮霍,不是,她非常樸實。
而且在台灣報導她的事件之後,整個社會出現一個現象,小額捐款的人快速增加,因為受到她的感召,覺得我們的經濟都比她還好,她卻是竭盡全力的為這個社會奉獻,我們跟她比差多了。所以一個女子帶動了整個行善風氣,怎麼可以說一個人的力量小?
在大陸白方禮老先生他的經濟,他的體力、能力,幾乎所有的人都比他高,可是他卻成為行善最好的榜樣。為了下一代能有書讀,老人家繞赤道十八圈,捐了三十幾萬人民幣,感動了無數的人。後來還拍成電影,把這個精神傳承下去。
所以各行各業都有人力行仁義忠恕,都可以帶動一方的風氣。而陳樹菊女士變成台灣的精神,告訴大家有一點很重要,她每天必看師長講經,這是個重點。所以我們覺得師長老人家教學太有價值了,他的學生在各行各業當中,依照他的教誨去做,都可以成為各行業的榜樣。所以陳女士可以,胡小林老師可以,我們也「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只要把天下的安危放在心上,這些經句我們就可以用上。
恭錄自《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八集) 2011/8/13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