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故事

 

愛不是占有,放手不是拋棄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古代有個很有名的關於“放手的愛”的公案,說有兩個婦人在爭一個兩歲大的孩子,她們都說孩子是自己的,誰也不願意讓給另外一個。最後鬧到了公堂之上,辦案的官老爺為此也很傷腦筋,後來,師爺給他出了個主意,說讓兩個婦人用力拉這個孩子,誰若把孩子先拉到自己那邊就把孩子斷給她。

  兩個婦人果然開始用力拉扯孩子,誰都想把孩子拉到自己身邊,結果,小小的孩子受不了拉扯,開始喊疼,最後大哭起來,這時,其中的一個婦人聽到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她倏然停住了拉扯,接著含悲放開了自己的手。任憑另一個婦人得意地把孩子拉了過去。

  這時候,辦案的官老爺一拍驚堂木,把那個拉到了孩子的婦人給予重罰,而把孩子判給了那個放開孩子手臂的婦人。因為只有對孩子深愛著的母親才會不忍心看到孩子受苦,甚至寧願犧牲自己的愛。

  這個故事至今讀來仍是讓人感到唏噓不已,為那位母親的至愛和放棄。

  我有一個朋友,他現在就讀於西安的一所法學院,明年就可以戴上碩士研究生的方帽子了。他曾經給我講述過他的一段感情經歷:

  在就讀法學院之前,他一直在一家工廠裡打工。他的家境很清貧,因而他工作得很努力,再加上他天資聰慧,所以很快就被提拔為班長。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廠長的女兒,他們興趣相投,在一起很談得來,不久相互心生愛慕。但是他們的戀情遭到了女方家庭的堅決反對,他們的理由很簡單,就是因為朋友的家境太過貧寒,他們擔心女兒嫁給他以後會吃苦。

  女孩不願和他分開,他們偷偷地繼續約會見面。後來被女孩的父母發現後,女孩被嚴加看管起來。他們只能以手機來相互聯系,女孩每次打電話都會哀傷地啜泣,而他的心情也久久不能恢復過來。

  終於有一天,朋友再也忍受不住這種折磨了,他果斷地做了一個決定:離開那裡,讓女孩盡快的忘記他,以便開始重新生活。

  在後來的日子裡,他堅持一邊打工一邊考研,三年以後,他就讀到了西安的那所法學院。朋友說:“我雖然離開了她,但是我的心中依然愛她,正是因為這份愛,所以我放手,因為我不願意看到她為我飽受痛苦的折磨。”

  我問朋友:“你們後來再沒有見過面嗎?”

  朋友搖搖頭,說:“我從以前的工友那裡得知她已經嫁人了,那人的條件很不錯,他們現在已經有一個兒子了,生活得很幸福。”

  “你後悔嗎?放棄自己心愛的人。”我又問他。

  朋友說:“為什麼要後悔呢?我愛她就希望她幸福,既然現在娶她的人和我一樣的愛她,我的心裡已經很滿足了,因為愛並不是一定要占有,有時候愛就是讓你愛的那個人感到幸福。”

  朋友的話讓我很感動,也讓我對於愛的涵義又有了一種新的認知。

  其實在佛教裡也有這樣動人的故事:

  我國著名的禅宗史上有寒山和拾得二位“和合二仙”,相傳他們是文殊、普賢菩薩的化身。他們在出家前是情同手足的好朋友,他們同時愛上了一位姑娘,由於拾得和姑娘年齡相仿,所以姑娘便將芳心暗許於他,但是姑娘的家人卻將她許配給了寒山。

  一次偶然的機會,寒山得知了姑娘是拾得的心上人後,心中很是為難,因為他也深愛著那位姑娘,但是當他看到姑娘和拾得在一起有說有笑的甜蜜幸福的樣子,他毅然打定主意離開,來成全拾得的姻緣。

  沒想到當拾得知道寒山是為了讓他和姑娘能生活在一起而出家時,他為寒山的真情厚義而打動,便決定放棄自己和姑娘的姻緣而讓寒山和姑娘成親,於是他踏遍千山萬水去尋找寒山回來,結果終於在蘇州楓橋旁邊的一座寺院裡見到了寒山,但此時寒山出家的意願已決,拾得百勸無用之下,自己也毅然斷去諸般煩惱,入了佛門,從此二人互敬互助,更加親密無間。而這一段佳話也在民間廣為流傳,他們被後人稱為“和合二仙”,是相親相愛、情深義長的見證,也是祥和、圓滿的象征。

  在這則故事裡,同樣說明了一個道理:愛不是占有,放手不是拋棄;愛,是為了讓所愛的人得到幸福。

  可是在現代的社會裡我卻常常聽到有人說“愛是自私的,愛就是得到和擁有”,也曾在報端見到諸如為了愛和情而自殺或殺人的新聞,我想,這些思想和行為都陷入了偏執的妄念之中, 因為我們有了寶貴的生命是為了生活,如今卻因為要處心積慮地想得到和占有,而完全遺忘了生活本身,為了愛而否定或犧牲了生活的樂趣乃至生命,這完全是錯誤的。

  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愛的同時,也要有承擔自己遭遇的勇氣和豁達的心胸,可以追求幸福但不要追求完美。禅家認為一個心地穩健的人,總有一副好肚腸,他們能接納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事物,正是因為接納,才能夠看清楚事物的本質,從而盡量避免人為地制造痛苦。

  愛,就是慈悲平等,意味著付出和奉獻,當一個人達到了“至愛無求”的思想境界時,他的人性一定得到提升,心靈也就達到了禅悟的境界,必然能找到生命的圓覺之路。

 

上一篇:達真堪布:打掃衛生的時候轉念業消
下一篇:低調才能長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