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認為在追求解脫的道路上,最矛盾和最難修行的人就是居士。僧人不管是沙彌還是比丘,只要三餐吃飽就可以按照佛教的修行次第進行修學,內心沒有任何牽掛,獲得成就後,可以弘揚佛法,使佛法永駐,功德只能用不可思議來描述。而在家人只能說比不信仰佛教的人殊勝,從修行的角度來說,各方面都無法與出家人相比,而且要真修行是難於上青天。因為對於初學的我們來說,佛法就是要求我們先捨棄世間法,只有內心完全的捨棄了,才會有出世間的功德。但是居士的修行時間本來就少的可憐,每日必須要和世間法接觸長達八到十二個小時,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從心裡捨棄是非常困難的。因為無始的串習力和現在的繼續增上力,使我們不得不在世俗中染污,內心不能得到片刻的安寧,即使心中充滿對世俗的不滿意,依然執著於自己未來的幸福。有些人會說自己對世俗已經厭倦了,永遠不想在這個世間逗留了。如果沒有經過修行的人說這樣的話,一般都是因為遭受生活的磨難、願望沒有得到滿足而說的,等到自己一切順利時又會忘記追求解脫的必要性。有些人真的想追求解脫,但是因為自己有家庭責任或者自己出家的信心沒有完全建立的原因,暫時不能放棄一切,處於矛盾兩難的地步難以修行。本人在這裡說點愚見,有不當之處請各位指正。
一、學佛先做好人
學佛人的一切根本基礎,就是一個賢善的人品,沒有一個很好的人品,佛法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麥彭仁波切說,沒有很好的人品,世間法和出世間法都不能成就。現在很多居士,最大的特點就是還沒做好人,就准備成佛做主。很多居士只是看了幾本書,就覺得自己已經通達和圓融了佛教,善知識也不需要依止,修學的次第也不需要,自己相信自己就行了,別人說什麼也都是耳旁風,堅信只有自己的看法才是真理。更可惡的是,他還把自己的邪見到處傳播給相信自己的人,真是害人害己。還有很多居士對基本的出離心、菩提心不感興趣,就執著空性,還說自己什麼也不執著,告訴別人也不要執著,可是若讓他吃毒藥他肯定是執著不吃的。這些主要是因為自己的傲慢和愚昧造成的,這樣下去即使是原來很好的人也會漸漸變得惡劣,再者這種表現屬於無慚無愧,很難說是有一個好的人品。
很多居士在生活中的確讓人覺得有點神經質:與老板也不和,跟同事也不融洽,鄰居之間也有矛盾,與父母之間也是隔閡重重,而且總是埋怨別人,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其實這些都是因為自己人品不善良導致的,所以總是覺得別人不如法,只有自己是正確的。看見別人吃肉就說人家下地獄,看見別人打麻將就說別人浪費生命,總之時時刻刻中都是看別人的缺點了,而就是沒有觀察自己。這樣的人怎麼能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利益呢?
一個人格賢善的人,總是會照顧別人的感受,會與自己的老板、同事、家人、朋友都和睦相處,走到哪裡都能給別人帶去歡樂以及可信賴的感覺。這樣自己的信仰也會得到大家的認同,大家也會和你一起學習佛教。這樣的人肯定有很好的人格。
我們學佛人不可能不與外人接觸。所有的佛都是因為有眾生才成就的,如果沒有眾生,所有的布施、忍辱等都無法建立。一個賢善的人,在生活中可以觀察自己的內心,嚴格持戒,時刻利益他人,這樣即使沒有出家,修行也是日日增上,否則就是一日不如一日。
華智仁波切說:我們應該語言隨順於親友,衣飾隨順於當地,自心相應於佛法。所以我們沒有必要每天說別人的缺點,而應該時刻懷著利益別人的心,合理隨順別人的行為。這樣就是完善自己的人格,就是修行的進步。《勝利道歌》雲:“若欲長久利己者,暫時利他乃竅決。”所以,居士的修行就是要先做好人,做一個賢善的人。
二、生活中如何行持佛法
1、放生。如果具有賢善的人品,也就懂得了如何在與人交往中修行,在此基礎上應該利益一切有情眾生。根據自己的能力,每個月當中應該安排合理的放生。至少在每月的初一、十五、二十五、三十這些殊勝的日子組織或者自己去放生,哪怕救護一條生命也是有意義的,因為在所有功德中沒有比能救護生命的行為更可貴,在挽救生命的同時給動物種下善趣的種子,使其未來世獲得人身並終究能獲得佛果。尤其在末法時代,放生對於個人和整個世界都有廣大的利益。所以我們應該至少每個月都救護一些生命。
2、在持五戒的基礎上,每個月都應該受持一次八關齋戒。
、聞思和弘揚佛法。自己通過聞思明白佛教的道理,雖然沒有如法師那樣的講修能力,至少可以盡力為別人介紹佛教書籍和施印經書。還有為閉關的人提供糧食、想方設法讓別人聽聞佛法,承侍、供養、協助講法的上師等等。
4、自己至少每日堅持念誦一本經,如《金剛經》。
5、以《普賢行願品》發願以及回向。
三、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所有的佛及後來的善知識,都著重弘揚往生法。我們臨死必須選擇往生的地方,在所有的清淨剎土中,唯有西方極樂世界最容易往生。只要我們對阿彌陀佛信願具足,就可以往生。修淨土不一定就不能修其它的法,只要我們把所有修出離心、菩提心的功德以及一切善業都回向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就是一門專修。只要我們做每件善業的目的是為了利益眾生而求往生,那麼就一定能實現。具體淨土的殊勝,我們可以聞思淨土的五經一論,及《藏傳淨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