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恥大有功於性。”所以羞恥心對於保護自己的本善性德是有相當大的作用。“恥心發現”,這個恥心一起作用,“即是天良”,就是天性良知啟動、警覺了,“即是明德基本。”是恢復明德、恢復本善最重要的基礎。“孟子曰:恥之於人大矣”,羞恥對一個人的人生實在是太重要了,“不恥不若人”,“不若人”就是比不上人。不以趕不上人、趕不上古人為羞恥的話,“何若人有。”怎麼會趕得上人?而我們這一代人的德行,比起五千年的聖者,甚至讀書人,確確實實差得太遠。我們在處世當中有沒有想到,人家孔子是怎麼做的,孟子是怎麼做的,我怎麼差這麼遠,然後哭半個小時的?這是恥起作用。我們現在羞恥用錯方向了,那不是真正的恥。真正的恥是有惡念、惡行,警覺,改過;現在誤會了,好面子以為是有羞恥心。
人家長這麼漂亮,我沒她那麼漂亮,很難過,還要去整容。請問大家,整容是不是有羞恥心?不是,那是好面子,愛虛榮。他不相信我,我好難過,是不是羞恥心?不是,那是得失心。我們覺得好丟臉,大部分都是因為虛榮心,把羞恥體會錯了。
一次考試考不好,難過好幾天,這是好面子,患得患失。我以前就是這樣,有一次考英文,考了九十八分,哭了兩個小時,最後打電話給我爸,“爸,我考九十八,差兩分,很難過。”因為初中的時候要編特優班,我很在意,一定要編進去,所以少一分就很難過。這個患得患失的心起來,麻煩,污染人的性德。就像一滴墨汁滴到水裡,很快,不到一秒鐘;把墨汁從水裡清出來,要比滴進去花幾倍的時間。所以為什麼叫童蒙養正?蒙以養正是最神聖的工作。不讓孩子受這些習性污染,他從小根基就牢,有免疫力,這些邪的東西進不了他的身。進去了,再去掉這些習染,真難!幸好我父母沒有這份得失的態度,常常我得失心起作用,都是父母安撫我。慢慢地我就覺得,怎麼常常都是我在大驚小怪,父母都平常心對待?漸漸地也效法、學習父母處世的態度。所以恥不如堯舜,恥不能提升德行,這是羞恥。假如覺得才華、外在的享受比不上別人,那不是羞恥,那是虛榮心作祟,那是攀比心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