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宏正法師:念佛人要發菩提心才能保證得生淨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西方極樂世界是我們所有念佛人所向往的地方,更是大家念佛動力之所在。求生淨土在佛法的修持法門中被歸類為易行道,因為簡易快捷而吸引了很多有緣的善男子、善女人,也因此很多菩薩在弘傳淨土法門。或許是為了吸引大眾,有部份弘揚淨土者又將本就簡單易行的法門更加簡單化,甚至有的人已經將淨土法門與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上帝天堂法門混為一談。這就讓外道生起譏嫌,於是有人認為淨土法門和外道法門一樣,而改換門庭歸信外道去了。因此必須對淨土有正確的體認並依之而實踐,才能體現出淨土法門的殊勝,才能使念佛人不會走偏而白費功夫。

  大家都知道,往生西方有三要素,即信願行三。對求生淨土者來說,這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信”與“願”是所有念佛人都具備的,因為如果不具備這二要素,也就不會在此念佛了。至於要素“行”,確有些不同的理解。我不敢妄議對錯,今天僅從個人看經所理解的角度來解讀一下這點要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念佛應如何念?“念”的正體字應該是“唸”。究竟該用哪個字呢?念佛時如果心念而口不念,應該用“念”;若心念口也念,就應該用“唸”;只有口念而心不念,那就是“吟”。那麼到底是“念佛”“唸佛”還是“吟佛”?這是我們要認識清楚的問題。如何才能保證念佛時能“淨念相繼”?心不見了,從何“念”起?

  我們知道念佛的方法有大聲的金剛念、小聲或默念等等,但決不能忽略《阿彌陀經》中所講到的“一心不亂”。又或《三時系念》中的譬喻:“念佛就如同將一顆清珠投到濁水之中,濁水不得不清,念佛投與亂心,亂心不得不佛。”這就點出念佛首先要淨心,要能即心即佛、心佛不二,才是念佛的最高境界,也才是經文中所講的正確念佛。不要變成“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而成誦經吟佛了。

  這裡其實還指出不能念佛時才思佛憶佛,心中念佛,此心即是佛心,表現出來的也會是佛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不要進了佛殿念佛,出了佛殿念人(罵人)。我們常在電影或電視裡看到這樣的畫面:有人拿著佛珠在數,可是他卻在教導他的部屬去殺人放火;或是手裡拿著佛珠,心裡卻在盤算如何獲取別人的財產。

  也許有人會問:“如何知道我心裡有沒有佛呢?”最簡單的檢測就是:當我們做惡夢時,能不能夠當下提起佛的名號來對治惡夢。如果我們在作惡夢時,卻不知提起佛的名號,說明我們的功夫還不夠,還要多用功;如果我們能提起佛的名號,就證明我們真正有在唸佛了。

  如何才能往生淨土?《阿彌陀經》中講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善根是什麼?是清淨智慧之抉擇力,即是對淨土要有深固的信心,了解為什麼要往生西方以及西方淨土的種種殊勝,因此而生起希求西方淨土和乘願再來之心。具有善根的人才能有此信心與願心,才能真正區分淨土與天堂的差異,才能生起智慧的抉擇。

  即使善根已具足,是否就可以往生淨土呢?答案是否定的,只有善根之因還不行,必須還要有福德之緣。所以在《觀無量壽經》中說到要修褔,所謂一要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要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要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就是我們所說的拜忏、誦經、放生、持戒、行善等等修行之事,實際上就是修褔德之事。

  或許有人要問:藕益大師只講信願與持名而已,沒有講到所謂的要專修福德啊?不錯,大師只講持名,因為大師以佛是福德智慧圓滿的覺悟者,是萬德莊嚴的,佛的功德智慧是不可思議的,因此佛名也不可思議。因為執持佛的名號就能念念憶佛名號,所以說只要持佛的名號就已經具諸功德了。

  而我對大師“持名”的理解是這樣的:一個真正執持佛的名號的人,他的內心是與佛相應的,他的一言一行也是與佛相應的,所言所行都是在如法的實踐佛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那麼他不就是在培植福德嗎?如果一個人說自己是唸佛人,而他卻出口成“髒”,一幅令人恐怖的形象,與人爭名爭利,干盡世間之壞事,我們能相信他是個念佛人嗎?譬如我們開車時,路上看到一只被壓死的動物,我們會怎麼做?是心生憐憫念一句阿彌陀佛?還是心裡想到“我真倒霉”?又或者走路時,看到有人掉了一堆錢,是撿起來交還失主?還是趕緊藏到口袋裡?

  一個真正持佛名號的人應該做的是唸佛回向給壓死的動物,甚至還會下車把它埋掉;同樣的,唸佛的人會將錢撿起來交還失主。因為他們是真正的持名唸佛,口與心時刻都在持佛名號。因為心中有佛,自然而然在持名唸佛者身上就處處體現出佛的慈悲喜捨,當然也種下不少福德之緣了。佛法講因緣果,生淨土是果,而這果是來自於因和緣,所以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善根即因,福德即緣,因緣具足,必得生淨土之果。

  求生淨土是雙行道而不是單行道,是有去有回的,而不是一去不回頭的。很多人因為體認到娑婆世界的無常之苦,而發心求生淨土。他們誤以為西方淨土是一個可以逃避無常的世外桃源,就想一去不回頭。正因為這個錯誤的想法,導致很多人不能往生淨土。只有發願回來度眾生的人才能到淨土,這就是求生淨土要發菩提心的原因。阿彌陀佛所弘揚的是大乘淨土法門,不是小乘法門。

  阿彌陀佛以他的慈悲以及大願力而變現出淨土,目的是讓眾生在此專心用功,證得不退轉,再回娑婆世界度化苦難眾生。菩提心就是大乘心,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如果不發菩提心,就代表我們沒有下化眾生的心,自然就不能生到大乘淨土中。所以每個念佛人都要發菩提心,做好倒駕慈航、乘願再來的准備,這樣才能保證得生淨土。因為只有具備菩提心的人才能發此大願,這個世界還有很多苦難眾生等我們去救度。

 

上一篇:三個讓你開悟的布施故事
下一篇:這樣的大便可能是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