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說的二苦、三苦、四苦、八苦,這些「分類不同,均表苦類眾多。菩薩了達一切諸苦,皆是虛妄,畢竟不可得。故能安忍,住於平等。故曰不計眾苦」。苦惱的事情太多了,尤其是我們生在這個時代,感受特別的深。佛菩薩說法教人,總是先說果後說因,因為果報我們已經受到了,感觸就很深。然後再告訴我們,這些苦果從哪裡來的,能夠提醒我們的警覺,讓我們很快能夠覺察到。果沒有法子改變,只有承受,所以經教裡面常講「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造因他不知道,果報現前他害怕了;菩薩知道,所以在因上他就非常謹慎,果報就避免了。這是一個遲鈍、一個覺悟,兩種不相同的人。苦再多,菩薩了達,了是明了,達是通達,明了通達一切諸苦皆是虛妄,確確實實了解一切法不可得。真正通達明了,就不會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所以他能夠安忍,安是平安,忍是忍受,平平安安的在忍受,住於平等。我們的經題「清淨平等覺」,諸佛菩薩都是住在清淨平等覺中。這叫不計眾苦,不計較一切苦,覺悟愈深,離苦愈徹底。所以有苦的感受,確實分別執著沒放下,才有這個感受;分別執著放下,這種感受就沒有了。
下面說少欲,「少欲者,不多求也」。人要學無求於世,一切都聽其自然,有很好,沒有也很好,這個人就得自在。有,不需要太多,吃飽穿暖,有個小地方可以遮蔽風雨,足了,就非常滿足,知足常樂,樂在其中;不知足者永遠是苦,他沒有樂。這個道理是真的,不是假的,叫真理。「知足者,所得雖少而不惱恨」。我們身體在這個世間,足以能養身夠了,絕不多求,多求就怎麼?多求苦就來了。有多的趕快布施,不多求。
...知足,《涅盤經》上說,「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不悔恨」。這是一個學佛的人,無論在家出家,必須要修學的。我們如果能像諸佛菩薩一樣常生歡喜心,法喜充滿,從哪來的?從少欲知足來的。人心地清淨,少煩、少惱、少憂、少慮,充滿了智慧,見色聞聲就能夠了達義趣,這裡頭有樂趣。「又《遺教經》雲:少欲之人,則無谄曲以求人意」,這句話用我們俗話來說,少欲的人不會巴結人。為什麼?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心是定的,不會被外面境界所轉,這樣的人才能夠自度度他。為外境所轉,那就有麻煩,那很難成就。今天你所遇的這個外境,是很小叫小風小浪,你都受不了,你都被外頭境界所轉,你將來肯定遇到大風大浪,你怎麼辦?還能把持得住嗎?我們自己都以為行,我能把持得住,為什麼自古至今很多人遇到大風大浪把不住?那他不如我。如果我們有這種念頭、這樣的看法,我們肯定會被淘汰掉。為什麼?孔子說的那句話真理,一點都不錯,他用的比喻話來說,「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我們有驕慢的心,那些淘汰的人當然不如我,就有這個心,這個心是傲慢;有這一點點慢,到那個時候恐怕自己保不住。所以注意留心觀察人,發現他有絲毫傲慢就知道,不要說,慢慢看,你看他十年、看他二十年,然後你就了解聖人所說的話,那都是經驗之談。看到過去、看到當今,能夠預測到未來。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二0集) 2012/3/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220
沒有覺悟,沒有離開六道輪回,就有善惡果報。脫離六道輪回了,轉識成智,不但超越六道,而且超越十法界,生實報莊嚴土。這些果報有沒有?果報沒有了。雖然沒有了,遇到緣還會起現行,雖起現行,不昧因果。由於這個事實真相,我們起心動念決定不能有違背性德的,這就是百丈大師所說的「大修行人,不昧因果」,對於因果報應很清楚、很明白。現前,惡報現前接受,善的果報現前也接受,不放在心上,為什麼?它不是真的。雖有受,沒有苦樂,善的果報現前沒有樂的感受,惡的苦報現前沒有苦的感受,為什麼?他不放在心上,平平淡淡處理掉了。
平滿,比喻平等圓滿。『無欲』,欲是欲望。在中國古聖先賢也把它放在第一個,《大學》八目裡頭,格物,物是什麼?物欲,跟這個地方欲是同一個意思,欲就是物欲。「《大乘義章》曰:染愛塵境,名之為欲」。塵境是物,你在這些物裡頭起什麼?起貪瞋癡慢,這就是欲,你貪愛它是欲,你瞋恨它也是欲。這些欲要捨掉,為什麼?它是煩惱。「又曰:於緣欲受,稱欲」。遇到緣,遇到緣起什麼?受想行識。受是感受,有樂受、有苦受,這是身體,身的感受。心裡面有憂的感受、有喜的感受,喜怒哀樂。這都是欲受,一定要把它看破,欲是個幻相,不是真實。「又《俱捨論》雲:欲,謂希求所作事業」。也是欲望,我想做些什麼。
佛教我們離欲,儒教我們格物,格是什麼?格是格斗,就是打仗。跟誰打仗?跟欲望打仗。如果打勝了,我這一關通過了,把欲望真正放下,不受它干擾了,這叫格物。因為物欲障礙性德,我們自性裡面的智慧、德相不能現前,就是受它的障礙。我能把它克服,這個障礙沒有了,障礙沒有了,智慧就現前。所以,格物而後致知,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現前了,這個智慧不是從外來的,是自己本有的。智慧現前意才誠,意誠之後心才正,它有連帶關系,我們不能不知道。所以,傳統文化裡面的,佛經上都有解釋,而且比它解釋得還透徹,講得還清楚。格物千萬不能當做研究講,中國有人用這個來解釋,這個解釋錯了。司馬光是個佛教徒,司馬光的解釋就是格除物欲,跟佛經是一個意思,就是斷煩惱。致知就是學法門,煩惱不斷不能學法門,煩惱斷了,學法門,智慧就開了。這個東西要從這裡學起。所做事業能不能做?能。大乘,不著空、不著有,做事,不著空,但是做了之後不放在心上,不著有。這就高明,這就是中道,二邊不立,二邊又不離,你看,多圓融。不立是自利,不捨是利他,自利利他統統都顧到了。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二五集) 2012/7/1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425
《玄義》裡面說,《法華經玄義》,「謂無明與法性,如冰是水,如水是冰。因冰水一如,故無縛脫」。這是佛眼睛裡看的,看到真相。你在無間地獄,跟你在實報莊嚴土,佛菩薩看到是一,不二。可是你自己不知道,你要是迷了,你感覺得在極樂世界是樂,在地獄是苦,你有很明顯的感覺,那是什麼?那是你虛妄的執著。你本來沒有苦,你以為你很苦,苦不苦?真苦。苦從哪裡來的?妄念來的。你要覺得妄念是假的,這個東西不是真的,妄念不起,苦樂二邊都沒有,那叫真樂。有樂的感受是錯誤的,是妄念,跟有苦的感受是一樣的境界,平等的。二邊都沒有了,這叫中道,這是真的。根本就不存在,沒有起心動念這叫真樂,這是真性現前。像水一樣沒有染污、沒有動搖,它是清淨平等的,它起作用,照見,像一面鏡子一樣,外面境界照得清清楚楚,表這個意思。但是比喻總是比喻,沒有辦法比喻得恰到好處,只能比喻到彷佛。水這個比喻,照,它見了;沒照的?沒有照的我們的真心也見,照不照它統見。水照才見,不照就不能見。所以,沒有辦法比到恰到好處,這個做不到,讓我們在這個地方去覺悟。
下面再說「無諸分別」,這些都是我們要學的。我們現在最大的麻煩,見色聞聲立刻就分別,隨著分別馬上就執著。這個事情很麻煩,這就是煩惱、習氣。真正用功、真正用心,要學見色不分別,聞聲也不分別。不分別就不起煩惱,分別就起煩惱,這煩惱不嚴重。分別上再加上執著,這個煩惱就嚴重了,嚴重到什麼程度?結果,果就是六道輪回,果就是人、天、修羅,下面是地獄、畜生、餓鬼,這是果報。果報從哪裡來的?執著來的。為什麼會執著?分別來的。所以真正修行人,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學不分別、不執著,真功夫。為什麼?假的,你分別它干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沒有分別的必要。不但佛菩薩不分別,阿羅漢也不分別,所以阿羅漢不執著。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一一集) 2013/11/1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