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程聆聽余秋雨演講。(圖片來源:鳳凰佛教攝影:妙開)
3月6日,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風靡華人世界、撫慰無數靈魂的知名人文學者余秋雨,在高雄佛光山如來殿舉辦第三場系列講座“慈悲智慧·行君子之道”。他直言,佛教的空性主張,大大減輕君子肩上的沉重包袱;佛法的慈悲為懷,讓君子之道獲得升華;佛法東傳,不僅挖深、加寬儒家君子的內涵,更有助於深化精神養分,延續中華文化命脈。
余秋雨的夫人、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馬蘭,現場清唱余秋雨作詞的“尋找”。(圖片來源:鳳凰佛教攝影:妙開)
文化名流到場聆聽 夫人馬蘭現場“獻聲”
余秋雨延續《文化苦旅》時期對中國文化人格的苦苦探尋與標舉,近日歸結出中華文化的集體人格,即是“君子之道”,而完成《君子之道》新作。繼新北、台中兩場談論“良善社會”、“文明美學”和君子的關系後,余秋雨在高雄長暢談佛法和君子的相互輝映,可謂系列講座的壓軸,也是他走遍世界古文明現場後的終極結論。精辟的論點,吸引近2千聽眾,連走道也坐滿人,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以及高雄地區的各級學校校長都到場聆聽。
余秋雨的夫人、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馬蘭,不僅在會場“現身”,更“獻聲”清唱余秋雨作詞的“尋找”,聽眾隨著“跋涉萬裡,風塵僕僕,只為尋找那菩提樹”唱詞,恍如尾隨作家的腳步,來到佛陀悟道的菩提伽耶,尋索宇宙最高真理。余秋雨緊接著說,數年前走遍古文明發祥地,只見災難遍地的殘破廢墟;後來發現,拯救文明的答案,數千年前佛陀已在菩提樹下對弟子叮咛過,那就是免除爭斗、仇恨、憤怒。
余秋雨在高雄佛光山如來殿,暢談佛法和君子的相互輝映。也是他走遍世界古文明現場後的終極結論。(圖片來源:鳳凰佛教攝影:妙開)
君子人格華人靈魂原鄉
余秋雨認為,華夏文明能逃過消亡命運的關鍵,在於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君子之道”思維。他借用榮格“文化集體人格”理論,說明集體人格來自“集體潛意識”,是族群靈魂的原鄉,而中國文化的集體人格即是對君子的崇仰與追求。
“只要是華人,若被稱為君子就感到高興。”余秋雨戲稱,“做個君子,不做小人”已成中國文化最有價值的“有效遺囑”,可見孔子對君子的論述對華人影響深遠,已內化為華人文化集體人格。
溫文爾雅體現君子人格
至於君子之道的核心條件,余秋雨歸納為:成人之美,促成他人好事的美德;周而不比,團結而不勾結的人際關系;提倡中庸,拒絕一切極端主義;溫文爾雅,以光、熱、親切感染人的風范。
余秋雨特別強調,走極端者往往喊出讓人痛快的口號,卻會壞事,有如走在懸崖峭壁的英雄,只為滿足表演欲,除了自己危險,更會讓追隨者也置身險境,只有走中道,才能走出一條可行的路,也是自保且救人的最高道德。
佛教思維克服君子弱點
如果君子之道已在華夏扎根,佛教何以能在中國立足?甚至成為民間社會主要信仰?余秋雨坦言,源自印度的佛教,有超越諸子百家的思維,足以補強君子之道的先天缺陷,引領君子走出困境。
把生老病死的人生當嚴肅課題認真研究、表述方式簡潔痛快明白、讓人感受真實存在的戒律、紀律嚴謹的僧團組織,余秋雨認為,這些佛教的思維方式,可幫助君子之道克服弱點,兩者結合為精神洪流,讓中國人在亂世中懂佛理、也落實君子之道。
空性慈悲生命清朗自在
“佛教幫了我大忙。”余秋雨感性地說,多年讀《心經》,“緣起性空”讓他涵養出不避、不入、不應的處事態度,平安走過災難紛擾。他認為,當君子若不徹底,很容易陷於“太在乎自己”的我執痛苦,這時,“空”是唯一解藥,有了“空”的自覺,生命會重獲清朗自在,慈悲也油然而生,願意引導更多人去到美好的彼岸。
余秋雨表示,為他播下善種子的,是不識字的祖母。祖母因為常到寺廟誦經,無形中建構「行善積德」的中心思想。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祖母有個行事准則,自家孩子可飲生水,卻堅持提供開水讓難民孩子喝,因為自家人拉肚子有郎中治,難民孩子則沒錢找郎中。中國民間社會有許多像祖母這樣源自佛教信仰的美好善行,在兵荒馬亂的時代中,君子之道的文明方得以延續。
儒釋輝映創造大唐氣象
“只有君子之道,文明無法顯現大氣象。”余秋雨大力推薦聽眾重讀北魏孝文帝的歷史,他是鮮卑人,是佛教徒,也是君子之道的踐行者,一手打造融合希臘、巴比倫、波斯、印度文化的“雲岡石窟”,廣納世界文明的氣魄,為大唐氣象奏出序曲。
“綜觀歷史,真正的大君子,一定親近佛教;真正的佛學大師,對君子人格也不陌生。”和星雲大師相交多年的余秋雨表示,在大師身上可看見兩者的高度結合,大師早已超越一般意義的“佛學大師”,更具備傳統儒家的“君子之風”。
余秋雨以“一個提倡君子之道的人拜見大君子”形容這場演講,是此趟台灣系列演講圓滿的終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