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想,法王如意寶完全具足這些功德:智慧照見三界一切,視世間欲妙如唾液一般,對人們羨慕的對境沒有絲毫貪執,一輩子就是為了佛法苦行,其精進跟得上前輩大德的足跡。所以,不管從加持、智慧、證悟哪方面來講,我們的上師都無與倫比,即生中遇到這樣的上師,確實非常榮幸、極其難得。
在具有如此超勝功德的根本上師足下,三門恭恭敬敬地頂禮,發自內心地祈禱:願上師相續中前行與正行所攝的一切境界,盡快融入我的相續,令我也獲得大恩上師的果位。
我曾提過很多次,在修行的時候,不能離開祈禱和發願。最近大家也在學《前行備忘錄》,有些比喻雖然有點難懂,但它是開悟者的智慧流露,其意義遠遠超過世間尋伺者所寫的文章,如果你有誠摯的信心和清淨的智慧,肯定能獲得相應的證悟境界。其實我們看一本書,作者的境界非常重要,假如作者有大悲心、無常觀,對萬法本性有所證悟,那麼讀者一定會有受益,得到不同程度的境界。所以,這次修加行的同時,我要求大家共同學習《前行備忘錄》,這樣一來,相信很多人的相續能變得更加充實完善:以前剛強難化的性格,逐漸會變得柔和、調柔,對佛法的信心越來越增上,對世間萬物沒有太大貪執,即使人與人之間發生沖突矛盾,自己也很容易化解。
其實,修行融入內心與否,關鍵要靠自己。如果法義沒有貫徹於心,表面上的學習,就會像世間人讀大學一樣,只是在文字上打轉轉,從來沒想過調伏內心。這次我傳《前行》的方式,完全是一種實修引導,給大家宣說得也非常廣。其實裡面還有很多甚深寶藏,但自己“工具”有限,沒辦法再深入下去,只是盡可能地挖出來一部分(我自己覺得很珍貴),與有緣的道友分享。我實在無能為力的那一部分,待你們通過自己的信心和智慧去了解。
下面所講的觀無常十分重要,大家在修學的過程中不要忘記祈禱和發願,同時要把其中內容逐字逐句記得清清楚楚,然後再進行思維和觀修,這即是所謂的觀察修和安住修。作為初學者,剛開始肯定不能直接安住,所以在修每一個引導時,首先應該觀察修,然後觀察與安住輪番修,最後才能自然安住——修什麼樣的法都要這樣,麥彭仁波切在《定解寶燈論》中講得很清楚。有些人做不到時時觀無常,這說明你還沒有達到安住的境界,此時應當再三地看書、再三地思維,這種字面上的分析探索,實際上也叫修行,是通過觀察的方式深入內涵,故而也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