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戀這個世界是愚癡!為什麼?盡虛空遍法界都是自己造的。譬如,你造了這棟大樓,整棟大樓都是你的,你卻偏愛一個小房間,認為這個小房間是自己的,別的地方都不要。《華嚴》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西方極樂世界是你自己心變現的,娑婆世界也是自心變現的,華藏世界還是自心變現的,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所變的這個身體,有清淨的部分,有污穢的地方,清淨的地方他不要,他很愛污穢的地方,這個人不是愚癡嗎?只要有所偏,就是毛病。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十三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013
不明理的人,他這個執著很堅固,他不能夠打破,也就是我們常講自私自利的這個觀念,有這個觀念就是迷、就是不覺。他不知道整個宇宙十法界依正莊嚴原本是一個自己,是一個不是兩個。果然他體認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那就是清淨法身。法是一切萬法,一切萬法都是自己,這就證得法身,法身不是我們這一個身。承認所有一切萬法都是自己,你對於任何一法哪有不愛護的道理?我們那個私心就沒有了。證得法身,沒有私心!我執破了,法執也破了。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一七三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173
怎麼樣才叫開悟?開悟有小悟、有大悟、有徹悟,像小悟我們同修每個人都有,譬如說你平常念經,念念念念,這一句的意思忽然覺得有味道了,好像自己明白了,那叫小悟,這個現象很好,不用去理會它。常常有小悟,小悟多了以後就會有大悟,大悟多了之後就會有徹悟。但是我們為什麼不悟?是因為我們煩惱、習氣太重,憂慮、牽掛太多,只要能把這個東西統統捨掉,那小悟、大悟天天都有,這很平常。因為你天天都有悟處,這個人才歡喜,好像學東西天天有成績,天天有成就,歡喜,法喜充滿,你學東西不會枯燥,每天都有進展。每天見不到進展,沒有悟處,天天都是一樣,甚至於還退步了,這個原因實在講就是煩惱、習氣、憂愁、牽掛太多了,這個東西是最大的障礙,在家同修不能不注意。
出家人我也常說,財、色、名、利這四樣東西,你要常常貪圖,想辦法去求得,這是出家人不能開悟的原因。所以要把這些病根拔除,把這些障礙捨得干干淨淨,那種快樂利益絕對不是名聞利養能夠相比,這是真實話。一定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破了,無明也破一品,這叫大徹大悟,見性,明心見性。這個地位是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你就證到這個果位。到這個果位就見本性佛,見性,性就是佛,佛就是性。《華嚴經》上有一句很有名的話,但是一般人念起來都不懂,「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情是有情,我們今天講動物,無情是植物、礦物,同圓種智就是統統都成佛了。什麼時候我們這張桌子成佛?什麼時候我們前面那個香爐會成佛?它怎麼成佛?怎麼個成法?這個話問題就來了。假如你要念到心開見本性佛,這個問題就沒有了。怎麼沒有了?桌子是真如本性,香爐也是真如本性,情與無情哪一樣不是真如本性?見性成佛,那不是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嗎?
我自己覺得我講得很清楚了,可是我看看你們都沒有聽懂。沒聽懂,我們從比喻上來說,我想在座每個同修都會作夢,可能一天晚上不止作一個夢。當你作夢醒過來的時候,那個夢裡面的境界還能記得很清楚,還沒有忘掉。你醒來的時候你不妨去想一想,剛才夢中,夢中當然有自己,一定有自己,還夢到很多人,也有很多物質,也有山河大地。你想想那些東西是什麼?那是什麼?那就是你的心變現的。夢是心變現的,心統統變成夢境了,夢中所有境界都是你的心,夢中哪一樣不是你的自心?沒錯,果然是的。夢中我喜歡的也是自性變的,不喜歡的還是自性變的,虛空大地還是自性變的。全妄即真,真的是心,妄是什麼?妄是夢中的境界,全妄就是真,全真即妄,真的心整個變成夢境,夢境就是心。所以,心境一如,心境不二,是一不是二。
一個真正明心見性的人,他見到山河大地、一切眾生,都是自性變現出來的,就跟夢裡頭一下恍然覺悟:我是在作夢。全夢就是自己,除了自己之外,沒有一樣東西可得。所以,見性人眼光裡面,沒有一樣東西不是性。我們今天看到這個不是那個,那個不是這個,沒見性。見性的時候,你看到天地萬物是平等的,是不二的,就好比是「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們到銀樓裡面看那些首飾,花樣千千萬萬種,什麼東西做的?黃金,除黃金之外,什麼也沒有。你說哪個是黃金?隨便拈一個都是的,諸位細細去想這個道理。什麼時候自己見性?自己對於山河大地、一切眾生跟自己完全平等,決定沒有分別,決定沒有執著,曉得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這叫見性。虛空法界是自性變現出來的,所以禅家見性人講,「盡虛空遍法界,是沙門一只眼」,沙門是出家人,是我一個眼睛,這個意思就是確確實實肯定虛空法界是自己,無二無別。
我們今天還有人我是非,這是沒見性的,見性的人沒有人我是非,見性的人沒有什麼叫真、什麼叫假,剛才講理一心超越了相對,沒有相對的觀念,超越了。真妄沒有了,邪正沒有了,是非沒有了,善惡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一裡面哪裡還有二?二才有真假,才有是非、邪正,一什麼都說不上,什麼都加不上。這是我把那個樣子用夢境跟諸位提示提示,諸位去想一想見性的樣子,不要起誤會。
阿彌陀經要解研習報告 (第九集) 1991 新加坡 檔名:01-008-0009
【法—人生宇宙一切物相理事之總名。】
『法』是什麼?「法」這個字是個代名詞。『人生宇宙』,「人生」是自己,除自己以外,都是「宇宙」。宇宙就是時空,時空裡面包括著森羅萬象。『一切物相理事之總名』,總代名詞,我們用「法」作代名詞。「法」就是「覺」的對象,就是我們知覺的對象,所以知覺是能覺,能知能覺,法是我們所知所覺,就對於宇宙間的一切我們都明了,都是很正確的明了它,一點也不迷惑。但是佛與法如果真的一個是能、一個是所,能與所是對立的,那這就變成哲學,所以有人說「佛法是最高的哲學」,從什麼地方看?就是能所對立,可是佛法不是如此,佛法這個能所是一不是二,所以後頭講能所不二。
不但能知能覺的是自己,所知所覺的還是自己,這個話咱們不懂,這就搞不清楚了。我今天能見的是眼,這個眼睛是我?我所見的蠟燭,蠟燭明明是在外面,怎麼會是我?能見、所見確實是對立的,怎麼會不二?佛法裡要給我們談這個問題。如果能與所是二,六祖說得好,「二就不是佛法」。今天為什麼不能恢復你的大智大覺?就是因為你有能有所,對立了,對立是迷,是不覺,這是愚不是智。佛法還沒到中國來,中國古聖先賢就已經發覺這個道理,你看老子所說的「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這兩句話跟佛法裡面的意思就非常接近。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這是非常難懂的事情,難接受的事情,難也要搞清楚,不能接受就不能入門,就入不了佛法的門。佛門稱為「不二門」,二是什麼?能所就是二,我們今天講相對的,相對的就是二,二就入不了佛門,幾時到不二,那你就入門了。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不二門。
這個地方我們要用比喻來說,希望諸位從比喻當中能夠體會到這一點消息,如果從比喻當中開悟,那你的受用就大了。你們同學,我來問一問,你們有哪一位從小到現在都沒有作過夢?舉手給我看,從來沒有作過夢的,我來看一看,「都作過夢,沒有人沒有作過夢」,你們都有作夢的經驗。當作夢的時候,你醒過來了,有沒有去想一想?夢裡頭當然有自己,不會作個夢,夢裡面沒有自己的,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夢裡面一定有自己,也有別人,有你認識的人,也有陌生人,你不認識的,也有山河大地,也有虛空,也有一些動、植、礦物,你都會夢到。你醒來之後想一想夢裡面那些人從哪來的?從什麼地方來的?如果找不到他的來處,你有沒有想到夢裡面所有的境界都是你自己的心變現出來的,全是自心變現出來的,既然統統是你心裡變現出來的,夢中你自己是自己,夢裡頭的別人是不是自己?夢裡面的山河大地是不是自己?夢中哪一樣東西不是自己?你才曉得這是不二。能變夢境的心是自己,所變的夢境還是自己,這就超出哲學的范圍。能變、所變全是自己,這是夢境時間短,你醒得快,容易覺察到,現前這個生活你就迷了,就覺察不到。
佛告訴我們,山河大地、虛空世界、一切萬物,都是我們自己心裡頭變出來的,《華嚴》上說「盡虛空遍法界,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與識是一個。心,就像電視螢幕一樣,它什麼都沒有,它能顯像。識就是心起作用,心起作用能夠變化,像螢幕裡面能夠千變萬化叫你看不厭。虛空世界,佛經裡面講「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哪裡來的?自己心裡變現的,所以能變的是自己,所變的還是自己,為什麼佛菩薩看眾生跟自己一樣?就是這個道理。他真正覺悟、真正明白,就好像在作夢,夢中忽然一下覺悟了,我現在在作夢,夢裡面所有的人物統統是自己,在一切萬物當中生起真正的平等心、真正的慈悲心,曉得自他不二。人曉得愛自己,他自然就會愛別人,自然就能愛萬物,是從這個基礎上建立的,這個在佛法裡面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體」就是自己的本性,佛法裡面講本性、真性、佛性,統統都是說的這個,現在哲學裡面講「宇宙萬有的本體」,但是宇宙萬有的本體,雖然中外哲學家都在追求,一直到今天也找不到,唯有佛法裡面講得清楚明白,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這是講到「能所不二」,這個非常重要,如果不能在這個地方建立一個嶄新的人生宇宙觀,那佛門就入不進去,縱然研究也只是懂得一點佛法的皮毛常識而已,真實的受用決定得不到,所以首先要了解什麼叫做「佛法」。
由此可知,佛法實在講並不是釋迦牟尼佛想出來的、創造出來的學說來傳授給我們,佛法講的是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就是我們的自性、覺性,所以佛法不講別人,佛法講自己,佛就是自己,自己真性顯露,真心現前,在佛教裡就稱你作「佛」。佛就是大智大覺的人,就是這個意思,對於宇宙人生徹底明了、徹底覺悟,這個叫做「佛」。
因此,佛法實際上來說,它不是宗教,把佛法變成宗教,這是迷惑顛倒,大錯特錯,這是諸位一定要了解的。把佛法看作宗教,這個歷史很短,大概不超過兩百年,也不過就是一百多年的歷史。這個誤會是從哪裡生起?還不是中國人,是日本人引進西洋的宗教,把佛教也稱為宗教,於是這就傳染了中國,中國人也把佛教當作宗教,這誤會得太深太大。
佛法究竟是什麼?佛法是教育。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跟孔子的態度完全相同,是到處教學。孔老夫子周游列國回來只有教學。釋迦牟尼佛是到處游學,哪個地方請到哪裡去教,所以佛教是佛陀的教育,如果從內容上來說,它是智慧的教育、覺悟的教育,教學的目的是教人破迷開悟、教人覺而不迷,意義在此地。
阿彌陀經要解大意 (第一集) 1986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1-006-0001
【大疏雲,若一室之千燈,光光相涉。】
『一室』是一個房間,一個房間點一千盞燈,這是比喻多。我們現在這個講堂有十幾盞燈,也就不少了。每一盞燈的燈光跟其余的燈光它相涉,『光光相涉』,可是每一盞燈雖然跟它相涉,各個還是獨立的。我們息一盞燈,這一盞燈的燈光滅了,沒有干涉到其他的燈。《疏鈔》裡面講這些意思,都是說我們真性互相融攝,說明《華嚴經》上所講的四無礙的法界,特別是形容事事無礙,確實沒有障礙。障礙發生在哪裡?障礙都在妄想分別執著。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諸位想想,哪裡有障礙?這個意思我們說得過分的省略,如果說得詳細一點,像清涼大師在《疏鈔》裡為我們講的,譬如我們舉一個例子,佛有十身,通常我們只講三身,法身、報身、應身,這是大乘經上常講的。《華嚴》講十身,十身,每個身又有十身,這就變成百身;這一百個身,每一身裡頭又有百身。所以這個身,相涉是無量無邊,這些都是事實。可是我們很難懂,我們這個身跟一切眾生的身,不但有情眾生,還有無情眾生,怎麼可能相涉?實在講,現代科學家給我們幫了很大的忙,從前科學不發達,那些人讀《華嚴》能夠悟入,我們真佩服,佩服的五體投地。
現在我們曉得,我們這個身體,這個色身是許多細胞組織成的。細胞用分子再分析到原子,分析到電子,分析到基本粒子,是這些東西組織的,所有一切萬事萬物統統是這個組織成的。我們身基本的粒子它不會消滅的,離開我們這裡,會跑到別的身上去,確實是這個現象。我們每天在飲食裡頭攝取無量的粒子,也有無量的粒子從我們身體跑出去。我們的熱能、光,我們肉眼看不見,確實有,練過氣功的人,他看到人身上有氣,那是我們這個能力往外面,向外散發,我們在飲食裡頭吸收。這是科學告訴我們一個事實的現象,跟《華嚴經》上講的一樣。所以你說哪一個細胞是我的?可能我這個細胞過幾天到別人身上去,也可能到畜生身上去,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
元朝初年,趙孟俯的夫人寫了一首詞,「你侬我侬」,好像唱的人很多,就是那個意思。那個意思就是《華嚴經》上所講的,佛的十身、百身、千百億化身,就那個意思。所以要從哲學裡面講,那裡頭意思很深,《華嚴經》的教義跟那個非常相似,非常接近。知道這個道理,諸佛大菩薩知道,所以對於一切眾生沒有分別,自他不二,生佛不二。凡是跟自他、人我分開的,那是迷惑顛倒,不了解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不但一切有情眾生跟自己有不能分的關系,植物、礦物統統一樣,所有一切的相分都沒有辦法分割,是一個整體。這是《華嚴》說得詳細,《華嚴》說得透徹。明白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大慈悲心自然就生,不是要人勸的,自然就生了。知道什麼?盡虛空遍法界原來就是一個自己,諸佛菩薩是自己善的種子現行的,三惡道的眾生是自己惡的種子現行的,除了自性種子之外什麼都沒有。所以,一切現象無非是因果相續的幻相而已,《金剛般若》裡頭說的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是說明它雖有,並不存在,相雖然是有,但是確實它不存在;雖不存在,它確實有現象。這是比較難懂一點的,但是這是事實,這是真相。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十九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19
我在這裡透一點消息,後頭還要詳細講到。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我們凡夫不知道,凡夫總認為自己跟別人是對立的,不是的。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這是真相。你能夠見到,你能夠肯定了,這在佛經上講,你就證得清淨法身。證得清淨法身就成佛了,最低限度是圓教初住菩薩,圓教初住菩薩就成佛了。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他成的是真佛,不是假佛。天台大師判教裡面講「分證即佛」,雖不是圓滿,分證即佛,他真的,不是假的。那麼我們講證得什麼?他承認、肯定,盡虛空遍法界都是自己,所以大慈悲心生起來。大慈悲是對一切眾生沒有條件,無緣大慈;那個緣叫條件,沒有條件。慈是什麼?關懷、愛護、尊重,全心全力去照顧,沒有條件,對待一切眾生。同體大悲,悲是看到眾生有苦難,幫助他脫離苦難、脫離困難。為什麼?也沒有條件,同體,所有一切眾生跟自己同體。一心一法界,所以法界叫一真。
大乘無量壽經 (第五集) 1998/4/18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005
你入了這個境界,你才曉得一切法沒有離開自性,一切法就是自性。就像我們作夢,你忽然如果覺悟我在作夢,整個夢境就是你的心,心變成夢境,我心在哪裡?這個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境界現前,它變成境界了。全夢即心,全心就是夢。你說這個夢裡頭,哪一個不是自己?全是的。夢裡面當然有自己,我是自己,夢裡頭也有別人,別人還是自己。自己夢變現的,絕對不是你自己心外會有個東西跑到你夢裡去,沒這回事情。夢裡面也有山河大地,夢裡面也有虛空,全是你自性變現的。你覺悟到,原來夢中沒有一法不是自己,這就叫開悟了。
我們今天人迷惑顛倒,不曉得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諸佛菩薩知道,知道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所以他的心清淨,他的心平等,他在一切境界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為什麼?全是自己一位,用一個清淨平等心來對待,對於一切迷惑顛倒的眾生,用大慈悲心來幫助他,幫助他就是幫助自己,自他不二。所謂是同體大悲,同一個自性,自性是一,不是二;所謂是生佛不二,眾生跟佛是一,不是二,萬法一如,這都是說明性體是一個。
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第十一集) 1989/1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03-0011
演【故三法相即,無有差別。】
是一而三、三而一,沒有差別,這是真理。正因為真實的理事如是,所以當你成佛的時候,你一定見到大地眾生同成正覺,這是事實真相。如果你覺得自己成佛了,別的人還有好多可憐的眾生,那麼證明你自己決定沒有成佛。成佛就是平等心現前,你還有生佛的差別,你是凡夫、是眾生。你幾時到三無差別,無差別就平等了,你就叫佛,就是這麼個意思。所以我們明白這個道理,要常常在日常生活當中勘驗自己,我們功夫有沒有進步?我們的境界有沒有提升?那就是說,在一切不平等的境界裡面,我們這個心是不是逐漸接近平等?逐漸把差別拉近?這就叫功夫得力。如果這個差距愈來愈大,那就壞了,那就顛倒了。這是經裡頭這麼一段意思。
大師在此地為我們發明,『蓋心即是佛,佛即是眾生』,因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說『諸佛心內眾生,念眾生心中諸佛』。這個意思再說得明白一點,阿彌陀佛跟我們自己是一體,我們是阿彌陀佛心中之眾生,我們現在念佛是念我們心中的阿彌陀佛,是一不是二。阿彌陀佛與我們是一體,對於這句話、這樁事,你要是肯定了、認識了,然後你再想想,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是不是阿彌陀佛心中眾生?一切念佛人是不是都念自性當中的阿彌陀佛?於是我們又明白了一樁事情,那就是《華嚴經》所講的,情與無情同一體。你要是能悟入情與無情同一體,大概你不久就可以證得清淨法身,你確確實實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六七一轉,阿賴耶變成大圓鏡智,前五識變成成所作智;阿賴耶變成了法身,妙觀察、平等性變成了報身,前五識變成了千百億化身,轉八識成四智。這是真正悟入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三十一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031
演【佛者覺也。真性之體靈靈不昧,了了常知,普照諸法,而無能所,自性佛也。】
能知、所知是一,能照、所照也是一,這個不容易體會,因為在一般觀念當中,能知是心,所知的是物,心有知、物無知。我們有知跟無知對立,能知跟所知對立,永遠不能夠合而為一,這就是障礙、就是迷。始終有能所,有能所就是有對立,圓不過來。無能所的那個境界不可思議!無能所,諸位想想,盡虛空遍法界變成一個自己,自己跟自己就沒有能所,自己跟別人就有能所。不知道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這是我們迷人很難體會的,無量劫以來就迷在這境界裡,怎麼知道這個事實真相?
我們常常拿作夢來比喻,整個夢境是不是自己一個人變的?夢裡頭有自己,也有別人,也有虛空,也有山河大地,全是自己一個人變的。如果恍然大悟,整個夢境就是我自己,你這個知見就圓了。佛告訴我們,事實真相確實是如此,這才叫真正自覺,所以盡虛空遍法界沒有一樣不知道,沒有一樣不覺悟,才真正明了《華嚴》上「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是性體靈覺。體是靈明覺知,體所現的一切物相也是靈明覺知。自己心地到一念不生的時候,別人心裡起心動念你知道,為什麼?你障礙沒有了。別人心裡起心動念,我為什麼知道?因為別人跟自己是一不是二,就這麼一回事情。到我自己一念不生,別人起心動念,他的事情我怎麼會知道?自他是一不是二。我們這裡起心動念,凡夫不知道,我起念頭你不曉得,你起念頭我不曉得,佛菩薩都知道。佛菩薩為什麼都知道?佛菩薩當中障礙去掉了,沒有了。我們當中有障礙,我不是你,你不是我,這就是有障礙。有了障礙,你的念頭我不曉得,我的念頭你也不曉得。障礙一去除的時候,盡虛空遍法界沒有一樣不知道,不但人起個念頭,連螞蟻起個念頭也知道,他障礙沒有了,道理就在此地。曉得這個原理,才知道佛法不是談玄說妙,沒有什麼奇奇怪怪的,它的確有理論在。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一七二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172
諸位如果要問,什麼時候我得理一心?真正得理一心,你的觀念變了,怎麼變?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這是正知正見;絕對不會再有人我是非,不可能再有這個錯誤的觀念。
鈔【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是智外無如;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是如外無智。非如非智,故惟一心。】
這個境界是: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心,《華嚴經》上所講,盡虛空遍法界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就是這個境界,這個時候是法身大士,這不是普通人,這就叫成佛。雖然不是究竟佛,他是分證佛,天台家講六即裡的分證佛,所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二二九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