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得失這種二分法的概念把它放下,也就是說,不要從得和失這樣的觀點去看一件事,將你們自己的心攤開來檢查一下,檢查什麼呢?檢查你是為了什麼做這件事情,是為了獲得生存的條件?還是為了獲得美好的名聲?還是為了利益大眾?檢討一下。
當你的出發點是單純的為了自己,那麼要你放下得失之心、不從得失的觀點去看事情,是緣木求魚、渺不可得;但是,當你的行為是為了利益大眾,那麼你對於得失這件事就能比較輕易地釋懷。
這一類的事情我們應該要著重的是它的過程,而非它的結果;一切的訓練學習,都在於它的過程而非它的結果。所以不只是得失,還有成敗、好壞、快慢等等,把這些二元性的概念放下,單純的、直接的面對自己的內心。
那我們舉一個比較簡單的例子,譬如說,當你捐款的時候,有些人捐了一百萬、一千萬,為的什麼呢?為了能夠少交一點稅、能夠博得美好的名聲等等,這樣的行為有什麼樣的結果呢?第一個,你幫助了很多的存在解決了他們生存的問題,這樣是有福報的,但是,就你個人而言,這種所謂的福報,從比較高遠的層次來看,其實是不夠的、是很少的。如果說你的捐款甚至只是少到一塊錢,但是卻能用一種純然的、奉獻的心去做這件事情,那麼你的福報將會非常、非常的大,這就是發心不同,結果會不同。
以往從因到果要經過很久的時間,但是,在這樣的時代,因與果之間,時間上,就是從你們的觀點來看,時間上是很短的,也就是你將面對什麼樣的情境,它所顯化的狀態很快,也許是一、二十年,也許是一、二年,也許是一、二個月,甚至一、二個小時。當然我不得不提醒各位,這樣所獲得的只是福報,更重要的,我們要能夠獲得智慧,有智慧的指引你的慈悲才能走對方向。
譬如說,我們再舉個例子,你或者是某位親近的朋友或者家人,他陷入一種自怨、自哀、自憐的情境,而你和他一起、陪著他陷入這種自哀自憐的情境當中,這或許表示你很有慈悲心、悲憫心,但是大家一起陷落、一起苦惱的這一種行為,是不是具有智慧呢?這是值得商榷的。我們應該做的是什麼?是讓這個客體能夠脫離這樣的狀態,那到底要用什麼樣的方法呢?就有賴於智慧的指導。所以同情心是好的,但是泛濫的同情心就不太好。
將那種同樣陷落的悲壯之情改變一下,運用你的智慧,把這樣的情況轉變成皆大歡喜、同步提升,這樣不是很好嗎?但是詳細情況要如何做呢?這就是需要鍛煉的智慧,生活的智慧、生命的智慧。如何獲得這樣的智慧?第一個必要的訓練就是你經歷過這樣的情境,所以你能夠很真切地了解,陷在這種情境當中,那種深刻的感受,並從這樣的狀態當中超脫,當你有了這樣的經驗之後或者說智慧之後,你遇到了同樣的情境的那些存有,你才能夠具備協助對方的能力,也才能夠把事情處理的圓滿。這些就是各位生生世世在這紅塵打滾,所獲得的最大的利益,就是生活的智慧、生命的智慧。
道理人人會說,特別是尖刻的批評,人人能說,而且都說地非常的好,但是坐而言怎麼能比的上起而行呢?口口聲聲說要慈悲、要有同理心、同情心,即使你喊了十年、一千年、一萬年,還不如實際去行動一次、一個鐘頭、五分鐘,不是有一句話“聽其言,觀其行”,光說是不夠的,實踐才是最後的真理。在你們這樣的世界當中,誰具有最大的實踐力,誰就是各位應該要學習的對象。
但是我也要提醒,因為每個人的特質、才能各不相同,有些人甚至連照顧自己都很困難,那他只要能把自己顧好,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有些人他能夠服千百人、億萬人之務,那麼,如果他只服務了十個、三個、兩個、一個,這些都是不及格的,強調的重點就是你的能力和你所做的事要相稱,這就是之前所說的量力而為。
不用和任何人比較,因為天生具備的才能各不相同,有人生下來就具備了音樂的天賦,有些人天生就是畫家、有些人天生就是科學家,這些沒有什麼好比,有些人生下來四肢不全或者智力不足等等。你們所身帶所被賦與的能力,都和你們這一世、那一世的學習目標有極大、極大的關聯,這裡面並沒有高低、好壞的區別,就只是因為各人學習不同、面對的情境不同,所以配備也就不同。不要以為自己有多麼的了不起,以為自己有多麼超人一等的能力。這樣的觀念要時時刻刻自我檢討,謹記在心!很簡單,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