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佛法智慧之門問答33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目 錄

  (1)佛陀教導什麼?
  (2)佛陀有什麼特別的教育?
  (3)佛教中最簡要的根本思想是什麼?
  (4)如何修習不執著?
  (5)可以去哪兒學習?可以到哪兒研究?
  (6)可以用什麼比喻“法”?
  (7)在家人應該學習什麼?
  (8)什麼是“不死之法”?
  (9)佛陀最常強調的教示是什麼?
  (10)佛陀教我們應該相信誰?
  (11)怎樣可以看出凡夫和真正佛弟子的心境有何高低之別?
  (12)由修行構成的“道”中,哪一條是平常道,哪一條是又快又短的捷徑?
  (13)佛教所說的“業”是怎麼一回事?
  (14)佛陀如何描述後代的人?
  (15)佛陀禮敬誰?
  (16)哪裡能找到佛陀?!
  (17)此刻佛陀是否存在?
  (18)佛陀的業止息了嗎?
  (19)佛陀每天安住在怎樣的心境中?
  (20)為什麼會認為一切皆空?這個世界,每個世界都是“空”的嗎?
  (21)什麼是涅槃?
  (22)涅槃是在死後才能證得,或在今生此地就能證得? 
  (23)現在世間是否有阿羅漢?
  (24)證阿羅漢容易嗎?
  (25)我們能辨認出阿羅漢嗎?
  (26)我們在什麼地方可以找到阿羅漢?
  (27)在家人不能成為阿羅漢,是嗎?
  (28)世間充滿著什麼?
  (29)哪種善行功德大?哪種功德小?
  (30)最大的功德在哪裡?
  (31)樂土在哪裡?由哪裡可以進入樂土?
  (32)樂與苦源自何處?或苦從何來?
  (33)我們在何處可以止息苦?


  (1)佛陀教導什麼?

  這個問題最好引用佛陀所說的話回答:“比丘們!現在和從前一樣,我只有教導苦(dukkha)和苦的止息。”(泰本巴利藏第12冊,278頁)

  不管這回答是否符合你原來的想法,請好好思維它。我們當然也可用其它方式回答,但是在這段話中,佛陀確實已將自己的教導歸納得相當簡潔了。

  佛陀只教導“苦”和“苦的止息”,所有和止息苦沒有直接相關的問題就不回答,例如“死後會再投生嗎?”、“是什麼去投生呢?”這些問題可以日後再思考。

  所以,若有西方人問起這個問題,我們應依照這個准則回答:佛陀除了教導“苦”和“苦的止息”之外,再也沒有其他的了。


  (2)佛陀有什麼特別的教育?

  如果有人問起這問題,我們可以由許多不同角度來回答:

  首先我們可以這麼說:佛陀教導我們踐行不松不緊、不偏不倚的中道。一方面避免修禁欲的苦行,因為它只會帶來無謂的困擾和麻煩;另一方面也避免縱容感官的滿足,對於只愛享受感官樂趣的人,有一個相當貼切的反諷:“明天可能就要死了,好好地吃喝玩樂吧!”相反地,中道則主張不自我折磨,同時強調不沉溺在感官的滿足上。踐行中道能使生活、學習、修行和滅苦各方面都恰倒好處,它可廣泛地應用在許多不同的情況,而且讓你不會誤入歧途。踐行中道與“七知”——知因、知果、知己、知節、知時、知人、知眾,是並行不悖的,“七知”讓我們懂得踐行中道。這是一種回答方式。

  我們也可采用另一種回答:佛陀教導“自助”(self-help)。“自助”的意思你們可能都懂,似乎不必再作解釋。簡單地說,就是我們別想依賴運氣或命運,也不應該依賴天神和所謂的“上帝”,我們必須自己皈依自己,這在巴利文藏經中有記載。甚至有神論者也這麼說:“上帝只幫助願意幫助自己的人。”其他的宗教裡或多或少存在著“自助”的交易,但在佛教中則要完全“自助”。例如當一個人在悲慘、迷惑的處境中,身心遭受痛苦時,他必須“自助”。

  佛陀說:“諸佛只指出道路,用功則需要靠自己。”換句話說,佛陀教導“自助”。我們應謹記在心!

  另一種回答是:佛陀教導一切都是緣起,隨因緣而改變,有其自然的法則。這種敘述很像捨利弗出家前,由一位比丘那裡所得到的答案:“佛陀教導一切事物由因生起,必須認識現象的因和現象因的息滅。”這個教義在本質上相當科學,可以說符合科學原則。佛教是主張“依法不依人”的理性宗教。

  還有另一種可被用來實修的准則,佛陀如此教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三個在一起被稱為“別解脫教誡”(Ovada-patimokkha)意指“教誡總綱”(summary of all exhortations)。“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在此不需要诠釋,但是“自淨其意”的意義就不是那麼一目了然了。人一旦執著任何事(甚至善事),他的心就會混亂:害怕得不到善報或擔憂善報會消失,並執取一切為“我所有”,而這一切都會招致痛苦。所以,即使已成功地避免作惡事,也做了許多善事,仍必須知道如何放下。別執著任何事為“我”或“我所有”,否則它會帶來悲慘的結果,成為沉重的負擔和痛苦,就像背負或執著某種東西,一定會感到沉重或受苦一樣。換句話說,執著善或惡和背負珍寶或巖石是一樣的,雖然珍寶很有價值,但背在肩上或放在頭上,是同樣沉重的。因此不要背著巖石,也不要背著鑽石,別把巖石或鑽石放在自己的頭上(在此意指心中)!不論善或惡都不要執著,就是所謂的“自淨其意”。所以,“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即是佛陀的教導。

  另外,還有一種重要的教導提醒我們:一切因緣合和的事物都在不聽地流轉轉變,這就是“諸行無常”。各位同學雖然還年輕,但我希望你們能仔細聆聽,佛陀的教誨適合各年齡層的人,甚至不分性別,這是各位必須要明白的。希望大家不要放逸,所謂“不放逸”就是不與因緣假合的事物游戲,而沉迷其中,不然它將會咬你、打你,把你綁得緊緊的,你會不由自主地痛哭一場,甚至可能自殺而白白送掉生命。

  總結上面各種不同的回答方式,若有人問:“佛陀有那些特別的教導?”我們可以有系列的答案:

  他教導踐行中道; 
  他教導自助; 
  他教導正確認識因果法——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集世間。我們必須正確認識它的因,才能獲取想得到的結果。 
  他教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的實修原則; 
  他提醒我們: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變轉的,應自精勤,不可放逸!

  這個問題有這幾種不同的回答方式,若有人問起,可任選其中一種回答。 


  (3)佛教中最簡要的根本思想是什麼?

  我們可以引用佛陀最簡短的一句話來回答:“一切都不要執著!”這句話是佛陀親口宣說的簡明格言。我們不必花時間到浩瀚的三藏(Tipitaka)中去尋找答案,因為佛陀已用這句話,把佛教教義描述地相當清楚。

  若把佛陀所有的教誨,乃至八萬四千法門歸結起來,就是這麼一句話——“一切都不要執著!”這句話提醒我們:執著只會帶來痛苦。當我們了悟這道理時,可以說已經明了了佛說的八萬四千法;當我們實踐這句話時,也可以說已實踐了一切法門。

  為什麼人會犯戒?因為他有所執著,如果沒有任何喜歡或討厭的執著,就不會犯戒。為什麼人的心會散亂不定?因為執著某些事物。為什麼人會沒有智慧?因為他愚癡而執著某些事物。如果一個人能修證到“一切都不執著”的地步,他當下便能悟道、證果,得到究竟涅槃。

  佛陀是個完完全全沒有執著的人,佛法教導“不執著”的“行”和“證”,僧伽是一群正在修行或已經修證“不執著”的出家眾。

  常有人問佛陀:“可否將你的全部教導歸納成最簡短的一句話?”佛陀回答:“可以!”接著說:“一切都不要執著!”


   (4)如何修習不執著?

  如果有人問起:“如何才能修習佛教的精髓——不執著?”我們可以再度引用佛陀的話,不必以自己的觀點回答。佛陀曾簡潔又完整地解釋如何修習:眼睛看到可見的對象時,只是看;耳朵聽到聲音時,只是聽;鼻子聞到氣味時,只是聞;舌頭嘗到味道時,只是嘗;身體有所接觸時,只是觸;當心中生起念頭,例如情緒等時,只是清楚知道它。

  我為不曾聽過的人再說一遍:看只是看,聽只是聽,聞只是聞,嘗只是嘗,觸只是觸,起念只是覺察,這表示不要造作出“自我”。佛陀教導我們:如果這樣修習,“自我”就不會存在,當“自我”不存在,苦也就止息了。

  “看只是看”這句話需要解釋:當所有的對象和眼睛接觸時,只要認清對象,知道應該如何去處理就好了,千萬別讓喜歡和討厭的念頭趁虛而入。如果你生起喜歡的念頭,就會想擁有它;如果生起討厭的念頭,就會厭棄它。如此一來,我們自己就成為那“喜歡的人”和“討厭的人”,這就是所謂的“自我”,走向“自我”就是走向痛苦和錯誤。所以當看東西時,保持了了分明,要有智慧遠離煩惱,清楚什麼動作是正確、適當的,如果是沒有必要的動作,就保持冷靜,不要去做它。如果想獲得某種成就,就得完全應用了了分明的心念去做,不讓“自我”產生,使用這種方法,你就能得到想要的結果,而且心中沒有苦惱。

  這是一個最好又簡潔的修行原則:看只是看,聽只是聽,嘗只是嘗,嗅只是嗅,觸只是觸,起念只是覺察。讓一切只停留在這個層次,當下就能產生智慧,可以正確又恰當地處理一切,讓心不能自主,也就無法具足智慧了。以上是佛陀為某比丘所作的開示。

  接下來,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我們討論最易證果的修行方法時,沒有提及戒、定、慧、行善、布施等呢?”實際上,這些都是輔行,而不是佛法的核心。行善、布施、持戒、修定和修慧,終究都是為了使我們成為“如如不動”的人,而修習看只是看、聽只是聽等等,就足以使我們成為“如如不動”的人——當接觸任何外境時,都不會產生“自我”,能保持平常心,而不被境轉。

  行善和布施是為了拔除“自我”,持戒和修定是為了調御“自我”,修慧則為破除“自我”。在此我不想多談,而只討論每天最迫切的事情——眼睛要看、耳朵要聽、鼻子要聞等等,只要守護六根就是已控制一切,修行圓滿了,這正是修習佛法的核心。如果有人問你修行的問題,就這樣回答他。


  (5)可以去哪兒學習?可以到哪兒研究?

  我們再一次引用佛陀的話來回答這個問題:“就在這結合心、想的六尺之軀內學習。”(泰本巴利藏第21冊,62頁),也就是在這結合“心”、“想”的身體中學習。這六尺之軀要隨著“心”、“想”活動才成為活生生的“人”,“心”存在就能思考、認知,“想”存在就能醒覺。

  如來(Tathagata)曾開示世間(world)、世間的起因、世間的滅盡,以及到達世間滅盡的修行之道。當他說到世間、世間的起因、世間的滅盡,以及到達世間滅盡的修行之道,就是指:一切法存在於結合“心”、“想”的活生生的六尺之軀中。就在這兒學習,而不是在學校、洞窟、森林、山上或寺院中學習,那些地方都是外在的!

  要把學校建在心裡,把大學設在身中,而後去學習、研究、分析、探索,去發現世間的實相;世間如何生起?世間如何引生痛苦?什麼是世間的滅盡?怎樣的修行道路能讓世間滅盡?這就是所謂的“四聖谛”。其中,佛陀有時用“世間”(world)這個詞,有時用“苦”(dukkha)這個字。

  “世間”或“苦”是什麼?“集”——苦的起因是什麼?“滅”——不苦,什麼是沒有動亂的世間?“道”——如何修行?這一切都得從身體中發現,不在其他地方。如果在書本、傳聞、文字等地方發現它,那時虛幻不實的。相反的,一旦在這結合“心”、“想”的六尺之軀中尋找、發現到它,那才是真實不虛的。

  所以,若被問及在哪兒學習,應說:“就在這結合“心”、“想”的六尺之軀中學習。” 

  (6)可以用什麼比喻“法”?

  佛陀說:““法”可比喻為筏。”他用“筏”這個字是因為當時普遍用筏渡河,以筏喻“法”很容易了解。這個比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因為它提醒我們,不應該去粘著“法”,以至忘了自己,而自高自大地以為我是老師、學者或哲學家。如果忘記“法”只是個筏,將會引生以上的危機。

  “法”是筏,是載我們度彼岸的工具,一旦到了彼岸,並且上了陸,我們就不可能還愚蠢地背著筏。這在教導我們要以正確的方法使用它,而不要因執著它,以至忘了自己。如果不理解筏的用處,我們就會用它互相誇耀、爭執,有時或許還用它來競賽呢!這一切毫無是處,只是徒然耗損精力罷了!“法”如筏,它應該被正確地應用於渡過河流。 

  “法”比喻為筏,“法”的智慧該用來渡過苦海,不應該以它為唇槍舌劍而相互傷害;不可執著它,甚至已到岸、登陸了,還背著筏,不願與它分手。“法”比喻為筏,還意味著不論在家人或出家人都一樣可以應用它。


  (7)在家人應該學習什麼?

  我們不必浪費時間自己去想答案,若有人要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沒人會阻止他。但如果依據佛陀所教的回答,我們必須說:“在家人應該學習所有如來(Tathagata)宣說有關“空”(sunnata)的教示(suttanta)。“素旦答”(suttanta)是佛陀所有教誨的核心,是經系統化且完整、妥善地結集而成,這就稱為“素旦答”。

  Sutta指的是經典,anta的意思是究竟,因此“素旦答”(suttanta)是完整又系統化,將最精華的部分結集而成的經典。它就像“吠檀多”(vedanta)這個字,“吠陀”(veda)的意思是知識,“吠檀多”是知識中的精華,是將知識作最完整而有系統化的結集。 
  請記住“素旦答”這個詞!所有“素旦答”都是如來所說,是如來所教,而且都與“空”相應。關於這點,有人問佛陀要如何修法,才能獲得永恆安樂的利益,佛陀回答:“所有“素旦答”是如來所說,與“空”相應,義理奧妙深遠,超越世間。”這句話的重點在於“與空相應”。 

  “空”(sunnata)這個字,你聽起來也許會覺得有些奇怪,但先不要退縮,因為它正是佛教最重要的字眼。請注意聽:“空”字或可譯為“空無一切”,它有好幾個用法與意義,佛所說的“空”,不是指什麼東西都沒有的“物質空”。這裡的“空”,是指智慧的“空”,因為所有事物仍然存在,也許會多到充塞整個世界,但佛陀說它們是“空”或“空性”,因為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我”、“我所有”。我再說一次,這些都是為了教我們不要去執取任何事物。 
  在家人尤其應該學習佛陀所說“空”的教示。一般說來,普遍的人都誤解“空”,以為它對在家人而言是太過高遠的理論,究其原因,是因他們沒有聽聞過佛陀對“空”的教示。所以請好好記在心裡,不只是出家人,即使是在家人也必須學習“空”、理解“空”、踐行“空”。

  佛陀開示過這句話:“在家人應該學習與“空”相應的事。”(泰本巴利藏19冊,512頁),期望你們不要再害怕“空”或與“空”有關的事。 

  請跨出你的腳步,多去了解“空”。若要深入、詳盡地解釋“空”,那會花相當多的時間,在此,我們只討論它的核心及實質,也就是空掉“我”及“我所有”的感覺——空性,這樣就足夠了。心若沒有任何“我”、“我所有”的感覺,這心就是“空”的,“世間空”就是這個意思。


 (8)什麼是“不死之法”?

  “阿馬答”(amata)的意思是“不死”,“阿馬答達磨”(amatadhamma)則為“不死之法”。那是什麼呢?有次佛陀說道:“貪、嗔、癡止息是不死之法、不死之境。”內心一生起貪、嗔、癡,就是“有死之境”(mortal state),就會痛苦,有“自我”就會有生、老、病、死、苦。當貪、嗔、癡止息,不再因感覺有“我”而起惑,就不會死亡,因為沒有了“我”,哪有什麼將會死亡呢?所以人如果要追尋不死之境——不死之法,就必須尋求貪、嗔、癡止息的境界。這是佛陀所教導的“不死之法”,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佛陀最究竟、無上的教誡。其他的“不死”(undying)與這“不死”(amata)是不同的,如前所說,無上的“不死之法”是貪、嗔、癡的止息。

  最高、最深奧的“法”,有各種名稱,假使有人提出這個問題:“至高至深,能超越世間與死亡的“法”稱為什麼?”佛陀稱它為“空相應法”(sunnatappatisamyutta)或“空”( sunnata),“空相應法”至高至深,它能超越世間和死亡,也就是“不死之法”。


  (9)佛陀最常強調的教示是什麼?

  我再次引用佛陀的話回答:“五蘊(khandha)無常、無我(anatta)”。每個個體都是由五種積聚——五蘊組成。身的積聚稱為“色”(rupa),樂、苦等感受的積聚稱為“受”(vedana),記憶與醒覺稱為“想”(sanna),造作思考稱為“行”(sankhara),能透過六根而認知稱為“識”(vinnana)。如此,色、受、想、行、識被稱為五聚或五蘊。

  五蘊無常、無我,這是在所有教義中,佛陀最常強調的部分。五蘊無常,因它們持續地流動、變轉著;五蘊無我,因它們始終轉流變化,任何人都不能將它們執取為“我”或“我所有”。

  我再歸納一次,請各位把這主題的要點銘記在心:佛陀最常強調——所有事物都是無常的,而且沒有任何一物可以當作是“我”、“我所有”。


 
 (10)佛陀教我們應該相信誰?

  假如有人問你這個問題,那麼你可以在葛拉瑪經(Kalama Sutta)裡找到佛陀所說的答案——要相信親自所“看清楚”的是什麼。現在我們有必要了解“看清楚”的意義,“看清楚”意思是不需推論、不需思索、不需假設,如同我們將眼前的物體看清楚一樣,只要這樣做,就有效果了,這就是“看清楚”的定義,它不需要依靠任何理由或想象。

  佛教教導我們除非已親自“看清楚”,否則不要相信任何人、任何事。我們可以由下面的問題知道這個定義,為什麼不要相信三藏經典(Tipitaka)、不要相信導師、不要相信研究報告或傳說、不要相信常識、不要相信邏輯推理?這是幫助我們建立正見的原則,因為所有盲目的相信是迷信,例如我們翻開三藏經典,閱讀了幾頁,沒有經過思考,沒有經過試驗,沒有經過任何評論,便相信它,那就是我們對三藏經典的迷信,這是佛陀所喝止的。

  “相信導師”是指盲目地相信導師的每一句話,而沒有經過思考、試驗,親自去“看清楚”,這就是所謂的“相信導師”。

  以此類推,“相信邏輯推理”是指學習使用前提,或熟練地運用前提作正確的推理,並且從這前提推論出結論。但這還是不夠的。也不可依賴這類的推論。

  請聽清楚這一點:以上的說法不是禁止我們去閱讀三藏經典,去問導師求教,去聽研究報告和傳說,或去運用邏輯性的推理。它的意思是:雖然我們會閱讀、會聽,但不要輕易接受以這些方式所提供的一切訊息,除非我們已經深入地探討、思維它,而有所領悟,直到親自“看清楚”它真的是如此為止。

  舉例來說,佛陀教導貪、嗔、癡是引起痛苦的原因,假如我們自己不熟悉貪、嗔、癡,就不能相信這個說法,如果我們相信,那就是迷信。但是當我們親自體驗貪、嗔、癡是怎麼一回事——當它在心中生起,我們就會像被火燒灼一樣痛苦,這就是所謂親自“看清楚”的“相信”。

  在三藏經典中,不論佛陀教導什麼,當讀到或聽到時,我們必須要研究、思考,直到“看清楚”為止。假如我們還沒有“看清楚”,就勢必會重新回到推論,如果這樣,則不妨暫時放下,先相信和踐行已“看清楚”的部分,那就足夠了。不必害怕,逐漸地,我們就會愈來愈信,且愈看越清楚,這是佛陀所說非常盛行的葛拉瑪經教法。 
  如果你需要對外國人演講,請務必正確地解釋“不要相信”這句話,假如你解釋錯誤,就是冒犯了佛陀。不可相信三藏經典,不可相信他是導師,不可相信研究報告或傳說,不可相信邏輯,隱藏其中的深義,我們必須去發現它。
  立即相信就是迷信,佛陀曾如此堅定而明確地喝止,甚至縱使是如來所說的也不要相信,必須經過思考、試驗,直到“看清楚”時,我們才可相信。立即相信就是迷信,“看清楚”後再相信才是正信,這是佛教徒的“相信”。不要愚蠢地相信人、經典、推測或推論,而是要相信親自所“看清楚”的是什麼,這就是佛教所說的正信,身為佛教徒的我們也要這樣相信。


  (11)怎樣可以看出凡夫和真正佛弟子的心境有何高低之別?

  現在我們要注意的這個重點,將會在凡夫和真正佛弟子的心境有別方面,給我們一些看法。凡夫是指從來沒有成為完全的佛弟子,且對真正的佛教一無所知的人。凡夫依循父母的信仰而成為佛教徒,充其量只是符合記錄與注冊的“名字佛教徒”而已,這表示他一直是個凡夫。

  現在,要成為真正的佛弟子、聖人(ariyan),就必須對身旁種種事物具足正見,那種高度的知見遠超過凡夫所擁有的。佛陀幽默地說:“聖人和凡夫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泰本巴利藏第21冊,547頁)。例如在聖人的眼中或在聖戒裡,唱歌與哭泣是同樣的事,跳舞是瘋子滑稽的動作,開懷地笑是未成年兒童的行為(泰本巴利藏第21冊,547頁)

  凡夫嘻嘻哈哈自得其樂地唱歌、歡笑,不會覺得疲倦,但在聖戒中,唱歌被視同哭泣。假如我們見到一個人聲嘶力竭地唱歌、喊叫,在聖人的眼中看起來不僅與哭泣相同,它比哭泣更是出自相同的情緒。

  至於跳舞,更是瘋子的行為。當我們起舞時,如果稍加留意,就會明白,我們必定至少有百分之十五的瘋狂,否則就不會去做它,但我們不會以為那是瘋子的行為,因為一般人都認為它是快樂的事。

  有些人喜歡笑,笑是快樂的,即使沒有理由或適當時機,人還是常常笑。但在聖戒中,笑被認為是未成年兒童的行為,所以假如我們能笑得少一點,將會是一件好事,若完全不笑,那就是更好了。

  這例證顯示聖戒不同於凡夫的習俗,依照凡夫的習俗,唱歌、跳舞、歡笑,沒什麼大不了,且稀松平常;而在聖戒裡,則被視為可憐的行為,且與前面的評斷相同。有這種觀點的人,心境是高超的。

  佛陀並沒有禁止我們去做上述的事情,只是要我們認識到行為的表現方式有高或低的層次,因此不需去做不必要的事。當我們還不是聖人時,可能會想要嘗試較低的行為方式,但假如真的去嘗試,我們將會明了:它偶爾使人快樂,但是到最後,我們會厭倦它。於是,我們以自我提升到符合聖戒的聖人境界。

  有些人不喜歡聽到戒律,他們擔心那會約束自己並導致痛苦。無論如何,嘗試控制自己不要隨著情緒走,在佛教中是個很重要的原則。調伏身心,使它們不會隨著情緒走,那並不是受苦,反之,它是克服苦的方法。我們必須找到一些方法以避免遭受自私或煩惱的壓迫,安住自己的心,不許煩惱引誘我們、主宰我們。當跳舞時,注意觀察有多少煩惱刺激、主宰我們,使我們在它們的控制之下,這是解脫自在嗎?“

  以上的討論,多少引發我們想到應該提升自己的地位,不要永遠只當凡夫,自願加入聖人的行列,就能擁有智慧,痛苦自然減少。避免給自己制造無謂的困擾,也不要做徒勞的事,你將獲得如下的成果:從凡夫的階層提升為真正的佛弟子,安住於聖戒之中。佛陀希望有更多人成為聖人,別永遠只是凡夫俗子。


  (12)由修行構成的“道”中,哪一條是平常道,哪一條是又快又短的捷徑?

  我們可能回答:“八正道”,那就是你已經聽過的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這些稱為“八正道”,它是最有條理,最有系統的平常道,由戒、定、慧三學組成,是為無法走捷徑的人所設的“道”。它是正道,但在平常道的層次上修行,需要花較長的時間。

  佛陀說當我們不再執取六根(ayatana)以及與六根相關的任何一種為“自我”,那麼八正道將會在當下同時生起,這是最重要的、基礎的法則。

  首先,我們必須記住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在六根中的每一根都有五個方面。例如眼根,第一是眼根本身;第二是色塵,它與眼根相接;第三是眼識(vinnana),能知道色塵與眼根相接;第四是觸(phassa),它是由眼識、眼根、色塵三者和合而生;第五是受(vedana),它是由接觸而生起的樂受或苦受,就是這五個方面。眼根有這五個方面,耳根也有五個方面,鼻根也有五個,舌、身、意根都是如此。

  其中每一個都會導致我們失念,而執取它們為“自我”。因為我們能看到、能感覺,就會執取透過眼根而見、而知的“識”,驟然論斷它必定是“自我”,同樣地,我們執著眼識為“我”,執著眼觸為“我”,執著苦、樂受為“我”。當優美的旋律飄進耳根,我們就執著對這旋律的知覺——耳識為“我”;當美味送到舌根,我們可能就把對味道的知覺——舌識執著為“我”。

  六根中的每一根都有五個方面,一共有三十個方面,其中的任何一個都可能被執著為“我”,僅僅一天中,很容易就會產生無數次的“我”,我們一執著它,痛苦就產生了。這是錯誤的,也讓自己沉淪在苦聚中,而無法走上修行的道路。

  無論如何,佛陀說認清一切不是“自我”而不執著,當下八正道就在我們心中,在那一刻就存在著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不執持六根當下就能生起八正道,這是佛陀認為的捷徑。

  在一次討論中,佛陀教導最快的捷徑——空(泰本巴利藏第14冊,523頁),不要執著眼、耳、鼻、舌、身、意為“自我”,就能使八正道瞬間圓滿生起。假如我們不願意走捷徑,那麼我們就學戒、定、慧的八正道吧!從頭開始修習,慢慢地、漸次地走,但很多時間就這樣耗光了。如此我們會發現在佛教裡有一條平常道,也有一條又快又短的捷徑。


  (13)佛教所說的“業”是怎麼一回事?

  許多西方人寫了很多談論佛教的書,他們對討論“業與再生”的篇章似乎很引以為傲,但他們在每本書裡對這方面的解釋都十分錯誤。那些西方人公開解釋業(kamma)時,都說善業是好的,惡業是不好的,除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再也沒有提到其他的了。這樣的說法正與每個宗教的教義相同,但這不是佛教所教導的業。

  “再生”也是如此,他們一再強調,好象確實曾親眼見到正是那一個相同的“主體”再生。這種主張對佛陀所說沒有“人”及沒有“主體”存在的教導,作了不正確的說明。即使我現在坐在這裡,也沒有一個“自我”會被發現,如果沒有“人”存在,那有什麼會去死!什麼會再生!佛陀教導我們時時刻刻都要覺察沒有“主體”或“人”的存在,“生”只是一種假象。把自己的著作定名為佛書的作者們,對“業與再生”的解釋,通常錯得很離譜!

  請密切注意業的問題,身為佛教徒要說明它,必須討論業的止息,不象所有其他宗教只是討論業的本身和它的影響力,如果是佛陀的教法,必須討論業的止息。

  Sabbakammakkhayam-patto意思是一位成功止息所有業的人,佛陀教導業的止息就是貪(raga)、嗔(dosa)、癡(moha)的止息(泰本巴利藏第21冊,473頁)。這很容易記住,貪、嗔、癡的止息就是業的終止,那就是心中煩惱的止息。假如貪、嗔、癡不止息,業就不會止息,當貪、嗔、癡止息,舊業和新業就會止息,沒有造作現在的業,也沒有造作未來的業,如此,過去、現在、未來的業就會止息,當一個人止息了貪、嗔、癡,業便止息了。必須如此解釋業,只有這樣說明業,才是佛教的說法。

  所以,我們發現了第三種業,許多人只知道二種業——善業和惡業,他們還不知道什麼是第三種業。佛陀稱第一種業為黑業(black kamma)或惡業(evil kamma),第二種業為白業(white kamma)或善業(good kamma),還有一種業稱為非黑非白業(neither-black-nor-white kamma),它可以止息黑業與白業,第三種業就是能完全停止黑、白二業的工具(佛陀使用黑業、白業、非黑非白業等名詞)。這第三種業是佛教的業,是符合佛教原則的業。就如前面所說,止息貪、嗔、癡就能止息業,如此第三種業就是使貪、嗔、癡止息的業。換句話說,它就是八正道,當我們的行為與修行符合於八正道時,那就是第三種業,它不是黑業,也不是白業,它止息了黑業和白業,它超越於善、惡業之上,是出世間(lokuttara)的。


  在西方人所著《業與再生》(Kamma and Rebirth)一書的篇章中,作者從來沒有討論到第三種業,他們的理解完全錯誤,對經典所作的解釋根本不是佛教的。身為佛教徒,就應該討論可以止息貪、嗔、癡的第三種業,那麼,包括黑業與白業的所有舊業都會止息。


  現在,讓我們多談一點第三種業。在這方面,佛陀說:“透過自己無上的智慧,我已覺悟了“業””(泰本巴利藏第21冊,314頁)這個顯然不同的第三種業,不是從其他宗教得來,而是佛陀透過自己的智慧發現,然後將它教給眾生。所以我們必須謹記在心,第三種業才是真正佛教對業的教導,如果要寫有關佛教徒“業與再生”的書籍,都應當以這樣正確的方法來寫,你們要仔細研讀並且關心佛教如何解釋“業”的問題。

  我們可以在所有宗教裡,發現善惡和惡業的說明,佛教裡也有,它告訴我們做善事是好的,做惡事是不好的,它們都教導著這同一件事。但佛陀說只造善業,並無法完全、絕對地減除精神的痛苦,因為人一直會被善業所迷且執著善業,換句話說,善業仍然會使人們不斷地在善趣的生死中打滾,它不是完全地止息、清涼、涅槃(nibbana)。

  所以佛陀對“業”有一種專有的教法,就是除掉所有業而使貪、嗔、癡止息的第三種業,透過第三種業,行者就可以達到涅槃。


  (14)佛陀如何描述後代的人?

  在一次說法中,佛陀說:“現代(意指佛世直到現在的每個時代)的人喜歡在非法中尋歡作樂,過分貪婪且尋求邪說。”(泰本巴利藏第21冊,496頁)。他們在非法中尋求歡樂,也就是說,受強烈的“自我”所左右,他們完全缺乏醒覺,任貪欲過度泛濫;因為完全受控於煩惱,他們就尋求邪說——錯誤的法。

  二千多年前,佛陀就如此敘述,還使用“後代的人”這個詞。這些敘述所描寫的現象從世尊觀察時,一直延續到現代,在此,我們有責任看看身處現代的自己。今天我們不正是在非法中尋歡作樂、過度貪婪自私和尋求邪說嗎?你看現代人顯然變得太離譜了!要是他們能根據佛陀所制的方式,過正道的生活,即使他們會由色、聲、香、味中獲得樂趣,也必然會自我警惕而不過度貪婪。這意思是:他們除了基本需要外,不會在色、聲、香、味、觸中過度尋求。

  “過度”就是超過需要,單單這個詞就已經是使目前世界顛覆、困擾和動蕩的原因。

  我曾講過基督教的書,他們認為一個人過度需求是有罪的,是個“罪人”。人只因所求多於所需,就被基督教當成罪人,而我們也許並不以為自己是罪人,因我們認為自己還不過分,也沒有什麼過分的啊!這個問題只能與忠於自己的人討論。

  在一則非常好的西藏寓言中描述著:所有的鳥兒聚集在一起,對“如何修行才能帶來快樂”的問題提出意見和看法,每種鳥都說出自己的心意。最後,所有的鳥兒一直決議出根本原則:“我們不要尋求超過自己需要的糧食。”之後,他們要求所有出席者,除基本需要外,不要尋求更多糧食。

  我們應該想想“過度需求”,它不僅帶給自己痛苦和折磨,也是全世界其他人困擾的根源。好好地想一想把! 
  “尋求邪說”是指對某事認知錯誤,冀求不正常的事而不會感到害怕或慚愧,因為煩惱占了優勢且壓倒一切,當人尋求邪說時,他自然會與“法”對立,也就是很難契入“放”。所以,我們若想解脫痛苦,就必須回歸於“法”。


  (15)佛陀禮敬誰?

  佛陀自己的答案是:“禮敬法,也禮敬如法如律的僧團。”(泰本巴利藏第21冊,27頁)。行止如律、修行如法就是具有如法如律的實質,佛陀因此禮敬“法”和如法如律的“僧團”。值得我們深思的是:佛陀也有禮敬的對象——“法”和行止如律、修行如法的“僧團”。

  這種禮敬可應用於現在泰國或世界各地,也就是我們必得禮敬“法”,連最尊貴的人(佛陀)都禮敬“戒律”和如法的“僧團”,我們當然也該如此。


  (16)哪裡能找到佛陀?!

  佛陀說:“見法即見如來(Tathagate),未見法的人無法見如來。一個未見法的人,即使他緊抓如來的袈裟,也無法見到如來。”(泰本巴利藏第25冊,300頁)。

  這意思是佛陀不存在於色身,而存在於佛心中的德行——“法”,必須先見到“法”,我們才可以說找到佛。

  當我們禮拜佛像,洞察佛像所象征的內涵當下,就超越佛身,看到佛心。進一步直透佛心所代表的德行——清淨、光明、寂靜、無執著的“法”,也就是圓滿“空性”,那麼就可以說:我們找到佛了。


  (17)此刻佛陀是否存在?

  如果有人問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引用佛陀的這段話來回答:“阿難!在我入滅後,應把我為你們建立的法和律,當作是你們的導師。”

  即使現在,我們仍依著“法”和“律”而解,而行,而證,可見佛陀仍然存在,這是佛陀入滅前所說的眾所皆知的一段話。請特別注意,它告訴我們,佛陀仍然存在。


  (18)佛陀的業止息了嗎?

  如果有人問這個問題,我們不要因太粗心或太輕率地回答而亵渎了佛陀。事實上,我們根本貶損不了佛陀,但我們的語言卻可能貶抑他的價值。佛陀的業已完全止息——“業盡”,他超越一切業,煩惱也已蕩盡無余,正是這個事實成就他的德望,令他聲名遠播。

  聖人瞿壇已成為sabbakammakkhayam-patto,即是成功止息所有業的人,這個消息傳遍全印度,也遍及其他教派和宗教的擁護者,例如婆羅門波婆犁(bavari)就派遣十六位上首弟子,向佛陀請法或考驗佛陀,因為聖人瞿壇止息所有業的消息,令當時的印度人充滿仰慕(泰本巴利藏第25冊,525頁)。佛陀成功止息所有業的德行傳到每個角落,人們對這一點非常感興趣,現在的我們,對“佛陀止息了業”也要特別關注。


 (19)佛陀每天安住在怎樣的心境中?

  佛陀曾談到自己:“如來住於空性殿堂(sunnata-vihara)(泰本巴利藏第14冊,226頁)。”這裡的“殿堂”是心法而非色法,心法本身也是一種住處,就是心境,“空性殿堂”是一種當下空掉“我”、“我所有”的心境。佛陀這樣對自己說:“如來安住於空性殿堂,每天都有無上的喜悅。”安住“空性殿堂”,就是安住於面對一切事物時都能空掉“自我”的感覺。


  (20)為什麼會認為一切皆空?這個世界,每個世界都是“空”的嗎?

  其他宗教的信徒將會問你這個問題:“為什麼你要說這個充滿著心、物及各種產品的世界是“空”的呢?”因為它們不是“我”,也非“我所有”。亦即心、物及各種產品都沒有實體可被執著為“我”、“我所有”。佛陀強調一切皆空,除了指空掉“我”及“我所有”的感覺之外,沒有其他意思。為什麼稱有這種知覺的心為“空心”呢?

  有段經文說:“貪、嗔、癡空就是真實的空,心空掉貪、嗔、癡,便是“空心”(無掛礙、無拘束、解脫自在。”(泰本巴利藏第30冊,551頁)

  不論用什麼方法或手段,心空掉貪、嗔、癡時,就可以說是“空心”。這裡所指的不是什麼都不做的“空心”,例如人熟睡時,心也是“空”的,那情況象是一種真空狀態,但若不去行動、不用心作事,就不是在修行佛法的“空”。“空心”並不屬於這類“空”。

  假如我們用功修行某種法門,直到心空掉貪、嗔、癡,即使只是一剎那,就可稱為“空心”,之中“空心”可以漸次增進,直到“畢竟空”。阿羅漢(arahant)完全處於“空”,次等聖人常常處於“空”,而凡夫偶爾也能處於“空”。

  不論何時,只要心空掉貪、嗔、癡,當下就沒有“自我”的感覺,這就是所謂的“空心”。


  (21)什麼是涅槃?

  假如你遇見一個人,他堅持提出這個問題,你可回答:“涅槃是不死的“界”(元素amatadhatu)。”經典說涅槃是“不死的“界”,所有其他的“界”(元素)會死亡,但只有這個不會死亡,因它是貪空、嗔空、癡空(貪欲滅盡、嗔罣滅盡,愚癡滅盡)。當癡空了,就沒有“自我”,也不會執為“自我”,因此就“不死”。 

  因為涅槃是死亡止息之處,而被稱為不死的“界”(元素),這不死的“界”(元素)是死亡至此之處。


  
(22)涅槃是在死後才能證得,或在今生此地就能證得?

  涅槃有如下的說法:一是“現證涅槃”(行者親自體證的涅槃sandithika-nibbana),無色界定(arupa-jhana)中,所經驗到充滿喜悅的狀態裡,就是“現證涅槃”或“現法涅槃”。但現在我們必須了解,這些情況是獲得涅槃前的體驗,它們擁有涅槃的滋味,但是仍不同於真正的涅槃。因為那種狀態是不圓滿、不究竟的,它們被稱為“現證涅槃”和“現法涅槃”(泰本巴利藏第23冊,475頁)

  還有比這些更好的說法,在一次場合裡,佛陀描述了貪、嗔、癡的止息,那就是“直接體證(sanditthikam),當下可以得到成果(akalikam),請大家一起來看(ehipassikam),向內觀照(opanayikam),智者親自體證(paccattam veditabbam vinnuhi), 這些措辭意味著一個活生生的人,他能明了、感覺、體味到涅槃,而且可以呼朋喚友同來欣賞。如此清楚地顯示他還沒有死,但他的內心卻已知道涅槃的滋味。

  這也可以用其他方式表達——“無取著般涅槃“(anupada-parinibbana),它是現生自證的,“般涅槃”是根除痛苦和煩惱(泰本巴利藏第32冊,75頁),而五蘊不會消失或崩散,也就是說,肉體不需要死亡。

  現在把“涅槃”定義成“清涼”,也就是沒有煩惱、痛苦。因此我想請各位思維我國祖先的智慧,他們說:“涅槃是死亡前的死亡(Nibbanas dying before death),你可能從來沒聽過這句格言,但它是鄉下農民常說的一句話,它們說:

  死屍中見美色
  施捨中見善行
  真誠中見天神
  死亡前的死亡見涅槃

  身為子孫的我們,比祖先更聰明或更愚笨呢?請慎重思維這句格言:“涅槃是(肉體)死亡前的(我執)死亡”,肉體不必死,但是我執必定要消除,這稱為“涅槃”。能了解它的人,就能得到無上及不可言喻的悅樂,這是另一種樂,而他依然繼續活著。


  (23)現在世間是否有阿羅漢?

  這點可以引用佛陀的話回答,佛陀在入滅當天說道:“如果所有比丘過正道的生活,世上就不會缺少阿羅漢。”(泰本巴利藏第10冊,167頁)

  若有人對現今是否有阿羅漢起疑或與問,不要只回答“有”或“沒有”,這是嚴重的錯誤。你必須引佛陀的話回答:“如果比丘過正道的生活,世上就不會缺少阿羅漢。“

  這裡留下一個問題:“什麼是過正道的生活?”

  正道的生活聽起來似乎非常容易,其實它有獨特的含義,正道的生活方式不讓煩惱得到滋養,或不因造作而起煩惱。因此,除了始終以“空心”生活之外,就沒有其他的了,即是以“空心”看整個世間,不執取任何事物為“我”或“我所有”。

  因此,雖然繼續要說,要想,要做,要尋找、使用、消耗物品,卻不執取其中任何一事一物為“我”或“我所以”,只是持續醒覺地、智慧地去做,亦即時時起觀照而行——這就是所謂“過正道的生活”。換句話說,過正道的生活是以一種使煩惱無法生起、無法滋長的方式生活。

  過正道的生活就是遵循八正道的生活,因為八正道之首的“正見”,即是如實地認知、知見、洞察沒有什麼好執著的,不論是賣力工作、言談或行動,就這樣單單純純、無執無著,所以是正道的生活。如此過正道的生活,煩惱就會營養不良、消瘦憔悴,自動消失直到滅盡,這時煩惱再也無法生起,因為讓它生起的習氣已經沒有了。

  這點非常重要,我們天性中的這個習氣叫“隨眠”(anusaya),它只不過是一種習慣而已,但人往往無知地視煩惱為永恆的實體或“自我”認為煩惱有個實體酣睡在天性中,因而陷入錯謬的常見(sassata-ditthi)。

  那些以法義原則為基礎,開發出智慧及正見的人,則不會把煩惱當成恆常的實體或“自我”。它們(煩惱)是依緣起法而生,只因生起得太頻繁,人就習以為常,認為它們永恆地酣睡在天性中,隨時待命。請務必了解:“隨眠”只是習氣,我們早已習慣成自然,這就是為什麼用“隨眠”這個詞來表示的原因。


  (24)證阿羅漢容易嗎?

  對這問題,幾乎每個人都會回答“極端困難”,沒有人敢想或趕敢說“容易”!在此,我們再度保持不給絕對答案的原則,任何人給予絕對答案,如說“有”或“沒有”、“容易”或“困難”,他就不是追隨佛陀的人。佛陀的原則是“緣起法則”,如果我們正確地遵行緣起法則,成為阿羅漢(arahant)是容易的,如果我們違反了緣起法則,想成為阿羅漢就會極端困難。 

  只因為我們已習慣安住於煩惱中,於是想成為阿羅漢就顯得異常困難。在此,我們應回想佛陀所說的話:“只要過正道的生活,世上就不會缺少阿羅漢。”

  過正道的生活並不難,是我們能辦得到的。怎麼說呢?只要我們能封鎖住煩惱,不讓它得到滋養,就像我們想殺死老虎,只要把它關起來,不給它食物,它就會自然死亡,不必進到籠裡去面對它,而讓它有機會咬我們、撕裂我們。這是一種我們可以做得到的技術,就是前面所說,我們能力所及的意思。因此,成為阿羅漢究竟是難、是易,全看所用的方法是對或錯而定,如果我們遵循佛陀的教導——“過正道的生活,世上就不會缺少阿羅漢”,那麼,想要成為阿羅漢就不困難了。


  (25)我們能辨認出阿羅漢嗎?

  一般人非常喜歡問這個問題,例如有些人懷疑:我們是否能辨認出目前在世間的阿羅漢?若有個阿羅漢迎面而來,我們是否能辨認出他是阿羅漢?這時我們可以回答:如果我們無法辨認出他是不是阿羅漢,那麼連阿羅漢本身,也同樣可能無法辨認出彼此。

  據說長老捨利弗(Elder Sariputta)不知道羅婆那跋提(Lakuntakabhaddiya)是位阿羅漢,而不斷向他說法,目的是想使他證得阿羅漢。這表示捨利弗並不知道羅婆那跋提是阿羅漢(泰本巴利藏第25冊,178頁)。

  但如果我們真的能認出阿羅漢,則連非阿羅漢的梵天也必定能認出誰是阿羅漢,同時他也能預言誰將能死前就證涅槃,或未證涅槃就死去(泰本巴利藏第23冊,77頁)。

  因此,若我們被問到能否辨認出阿羅漢,我們要回答:“或許可以,或許不能,要視情況而定,有時甚至連阿羅漢本身也可能無法彼此辨認。”所以,我們不應該給予絕對的答案,說“可以”或“不能”。


  (26)我們在什麼地方可以找到阿羅漢?

  我們必須在煩惱止息處找到阿羅漢。不要忙著到森林、寺院、洞窟、高山、鄉村、城市或禅修中心尋找,要到煩惱止息處尋找阿羅漢。所以,不論是任何證明、尋找、實驗,都要認識煩惱的止息,如果無法做到,就不必費心搜查、尋覓,你自己認識自己就好了。

  煩惱止息處就有阿羅漢,我們必須掌握這最中道的原則。


  (27)在家人不能成為阿羅漢,是嗎?

  對這問題也不要給予“能”或“不能”的絕對答案,而必須這麼回答:“阿羅漢是超越僧俗的。”然而一般人都說在家人一證悟成為阿羅漢,就得在七天內趕快出家,否則將會死亡,這是後期的人在論、疏或其他作品中,過分自大、武斷的說法。

  阿羅漢一定都是超越僧俗的,沒有人能夠把阿羅漢變成俗人。因此,不要去宣稱阿羅漢會不會在俗,縱使抓了個阿羅漢,強迫他過在家生活,使阿羅漢成為居士,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已經超越僧俗了。


  (28)世間充滿著什麼?

  有些人以這樣的角度回答:“時間充滿著苦”,他們說世間只有苦的生起、苦的安住、苦的熄滅。這樣的說法沒有錯,但另人難以理解。

  這個問題應像佛陀一樣回答:“世間充滿著“空”。世間都是“空”的,沒有什麼是“我”或“人”。”因此,不要只滿意“世間只有苦,沒有什麼不是苦”的回答,而認為這說法是對的。這說法確實是正確的,但太過含糊,一不小心就錯了,因為只要對一切事物都不執著,就一點也不苦了。


  要充分了解世間和構成世間的任何東西,本身並不是苦,是人們起了執著才有苦,如果沒有執著就無苦。因此不可以說生命是“苦”或“不苦”,若只說“生命是苦”,那麼是太膚淺,且太過簡化了。

  有執著的生命是苦的,若不執著就不苦了。生命不是毫無意義的,它有價值,喜歡說生命沒有價值的人,是因為他們不知如何讓它有價值。

  如果我們知道怎樣把“生命當成工具”,用它來認知世間、世間的起因、世間的滅盡和到達世間滅盡的修行之道,那麼生命就有價值了,它已成為學習、修行和獲取成果的根據地,同時也是用來了解人類所能達到的至高無上境界——涅槃的基地。所以請記住!生命真地有意義,但是對於不會利用它的傻瓜而言,生命一點價值也沒有。

  世間充滿著什麼?從某個角度看,你會說它充滿著“苦”,或簡單地說“它是苦”,但從較高層次的角度看,你可以說它什麼都不是,只有無止盡的生、住、滅,生、住、滅,如果我們執著它,就會產生痛苦;如果我們不去執著,它只是繼續生、住、滅罷了。所以,已解脫和證阿羅漢果的人,不會把這些當成痛苦或快樂,他們清淨的五蘊(Pancakkhandha)只是隨著因緣而轉流變化,那不能說是苦的。

  世間充滿著什麼?充滿著生、住、滅的事物,執著就苦,不執著就不苦。


  (29)哪種善行功德大?哪種功德小?

  佛陀教導:“不淨施的功德,不及行慈(metta)功德的十六次方分之一。”(泰本巴利藏第25冊,244頁)

  “不淨施”指的是為得名聞,為上天堂,為來生貌美財富,或為獲得五欲享樂而布施,這種貪染的布施不外是執著罷了!有執著的布施雖然仍稱為布施,但它的功德不及行慈功德的十六分之一。

  “行慈”不是基於自利,而是為了利他,普遍關愛所有的人。由慈悲心而生的功德才是大功德,而不淨施的功德不及行慈功德的十六的十六次方分之一。 
44
  當想要顯示兩者在數量上有極大差別時,巴利語常用之中表達方式:第十六份被分十六次。假設我們有一單位的東西,先把它分成十六等份,再取其中一份分成十六等份,然後又取其中一份再分成十六等份,再取一份再分。如此總共分十六次,就能得十六的十六次方分之一。


  (30)最大的功德在哪裡?

  佛陀曾說:“只要彈指頃觀無常,成就無常想(aniccasanna),它的功德勝過供養以佛陀為首的整個僧團。”(泰本巴利藏第23冊,406頁)

  這句話的意思是:即使我們以食物供養所有的僧伽,包括僧伽之首的佛陀,所獲得的功德仍不如彈指頃成就無常想的功德,這點是最基本的。

  我們可以從佛陀所說的經典中看到他的清淨心,他甚至勇敢地以自己作為比較的標准。啊!這一點是多麼值得景仰,我滿懷的敬意簡直無法表達!請注意!寺院中一般人所謂“供僧”的大功德,實際上只是五欲的追求而已,而真正的大功德是如佛陀所說的——彈指頃修成無常想,這樣的功德遠超過供僧。


  (31)樂土在哪裡?由哪裡可以進入樂土?

  有段經文談到天神(davata)壽量竭盡、壽命將盡,也談到他們想到達樂土及想知道哪裡能找到樂土的願望。最後他們得到結論:樂土在人間。天神歡喜地說:“祝你們如願抵達人間樂土!”

  “樂土在人間”象征人間比天界更容易察覺無常、苦、無我。人間有覺者,有阿羅漢,佛、法、僧三寶具足,而充滿感官享受的天界沒有這些。因此天神來到人間樂土,所有天神都同聲歡喜祝福,但這裡的人欲想到天界找尋樂土,這真是件滑, 稽的事!到底誰對誰錯呢?有些人行善布施,甚至變賣家產,建設寺院作為投資,只為了來生能上天堂。請大家想一想,真正的樂土在哪裡?


  (32)樂與苦源自何處?或苦從何來?

  一般認為,快樂和痛苦是由前業引起的,這答案只對了一點點。苦是由許多種類的因緣條件產生,無明是因、愛是因、取是因,而業也是因,一切都是苦的因緣。

  談到苦來自於業,大家應該還記得新業——現在的業,它是這一生造作的無明、愛、取,現在就把這些當作苦因及苦來思考。我們必須了解舊業是敵不過新業的,因為我們有能力可以造第三種業。第三種業能完全革除舊業,舊業只由善、惡業組成,除此之外,就沒有別種了。

  新業可以是三種業的任何一種,第三種業就是八正道,當我們使它生起,它就能熄滅第一、第二種業。所以,如果我們能完全過正道的生活,就可徹底止息煩惱。新業就是正道,它能完全控制舊業,這是上面所說的舊業敵不過新業。

  因此,我們應該注意“正道”。前面我曾說過,如果修習平常道會怎麼樣,修習捷徑又是怎麼樣,走捷徑的修行法是直接觀照,以摧毀對“我”、“我所有”的執著。這種業是最有利的新業,它一旦生起就會像剃刀一樣銳利,能夠摧毀大量持久不衰的舊業。

  苦是由新業——今天的無明、愛取所生。才只是昨天和前天的見色、聞聲、嗅香、嘗味,就會生起無明、愛、取,而感到苦。因此,我們必須要迅速地造作新業(第三種業),才可以摧毀它們。 
  不要錯以為苦全由舊業產生,事實上,舊業有它的起因,就必須要回到過去才能斷苦,但那已經過去的要如何斷除呢?因此,這比不上新業——第三種業,它可以徹底地止息舊業。


  (33)我們在何處可以止息苦?

  我們不可能在寺院、森林、家裡、高山等地方止息痛苦,而必須在苦本身的起因去止息。我們要做的是,每天在自己的身上檢查並去發現:苦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苦從何來?而後必須切斷它們各自的因。昨天的苦已經事過境遷了,它不會再回來,而今天、現在起的苦,才是真正的問題。明天可能生起得苦還不是問題,但今日、現在所生的苦,則必須根絕。那麼,它可以從那裡根絕呢?它必須從“因”根絕。如佛陀所說,我們必須在生活中學習,直到我們了解苦的生起只是單純地由於“執著”。

  生、老、死是苦,通常被說得非常誇張而含糊,容易引起誤解。事實上,若不執著“我的生”、“我的老”、“我的死”,生就不是苦,老也不是苦,死更不是苦。此刻,我們執著生、老、死是“我們的”,如果我們不執著,它們就不是苦,它們只是身體的變化罷了。當身體這樣變化,我們稱它為“生”;當身體那樣變化,我們稱它為“老”;而當身體又這樣變化時,我們稱它為“死”。但我們不只把它當作是身體的變化,而把它看作是“真的生”,甚至還稱它為“我的生”、“我的老”、“我的死”。

  這多重的假象,是由“我”的假象開始,進一步對身體的變化生出“我的生”、“我的老”等假象,使我們無法把這些只看作是身體的變化。現在當我們把這些當作只是單純的身體變化,生、老、死的假象就會消失,同時“我”的假象也就不見了,不在有任何“我”,這情形就不苦了。

  佛陀說:“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大部分的人——實際上幾乎全部的人,都誤解了佛陀的意思,他們說生、老、死的現象是苦,有些人根本沒辦法解釋;有些人則猶豫,不肯定,解釋得支支吾吾、含含糊糊。這是因為他們忘了佛陀曾說:“取著五蘊是苦。”(sankittenapancupadanakkhandha dukkha),五蘊即是身和心,身、心組合而成為人,若執著其中任何一個為“我”或“我所有”,則五蘊是苦、是重擔、是苦源、是熱火。所以,取著五蘊是苦。

  現在,假設我們的五蘊處在“老”的狀態中,若我們的心不執著五蘊為“老”、或“我老”,那麼它們就不是苦了。我們應視色是空、受是空、想是空、行是空、識是空,諸行旋轉流動的現象也是空,一切皆空,就不可能苦了。這樣的五蘊是清淨的五蘊(pancakkhandha),我們把它當作是阿羅漢的五蘊,事實上,阿羅漢不會成為五蘊的主人,因為這種心境,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把五蘊執著為“我所有”,但五蘊可以說正是阿羅漢德行的容器,我們姑且稱它為“阿羅漢清淨的五蘊”(pancakkhandha of an arahant)。

  何處才可以止息苦?我們必須從苦因(執取某種事物)滅苦,苦由執取金錢而來,就得在執取的那兒滅苦;若由執取權利、聲望、榮譽、名氣而來,也得在執取的那兒滅苦。其實金錢、權利、聲望本身並不是苦。當發現苦從何來,就在那兒止息它,古代有句法語說:“它怎麼起,就叫它那麼落!”

 

上一篇:達真堪布:愛評價別人
下一篇:一位士兵遇到的超度真實故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