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法師說,孩子是父母的未來——因為中國的父母在孩子身上寄托了太多的愛、心血和希望;法師還說,父母更是孩子的未來——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待孩子的態度、模式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習慣和命運,最終對孩子的一生產生不可磨滅的作用。但現在,絕大多數的中國父母總是把聚焦點放在孩子身上,不停的關注著孩子的好與不好,竭盡全力、想方設法地想要改變孩子。而中國著名靈性導師張德芬卻看到父母這些行為背後的真相,並以一個媽媽的身份覺知並找到了真正對孩子成長有益的方法。
孩子生來是幫助父母成長的,我真的相信。
我出去演講的時候,常常會碰到憂心忡忡的家長,看到我的書中描述我們每個人小時候是如何地被制約、被壓抑,而禍害一生,因此都會問:我們怎麼樣幫助孩子讓他不要從小遭受那麼多的創傷?
我的回答一般都是:把你自己修好,孩子就沒問題啦!其實,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全心接納,如此而已。可是,哪個父母不覺得對面的柱子長得比咱們家孩子高,跑得也快,隔壁的薇薇比咱們家女兒聰明,你看你班上的王大頭,每次都考一百分,王叔叔的嬸嬸的表姨的小姑的女兒,拿了什麼什麼競賽第一名。哪個父母不曾管教自己的孩子:你看你,手這麼髒還抓東西吃,一點衛生觀念都沒有。你看你,一點小事就哭,哪像個男孩子。
從小,在這種“轟炸”之下,每個孩子的潛意識裡,都覺得自己不夠好。而這個“不夠好”和“不配得”的情結,就是造成我們大半輩子無法真正快樂的主因。因為我下意識覺得不夠好,所以容不得別人說我。因為我隱隱約約覺得自己不如所有人,因此我必須強出頭,在各方面都要有所表現,來安慰自己。因為我覺得自己不配得,所以很多事情我不會去爭取,或是不自覺地破壞快到手的成功或是快樂。
有一天早上,我難得跟孩子們一起用早餐(平時是練瑜伽啦,不是賴床——你看,怕你們覺得我不夠好,所以要解釋,呵呵!)。我和女兒吃了很久,十二歲的兒子還在樓上他的房間裡東摸摸西搞搞。那天心情不佳,意識層次較低,負面情緒較多,怎麼看他就是不順眼。催了他好幾次,總算姗姗來遲,我很不高興地開始數落他。
“你看看,你動作這麼慢!早上起來在樓上磨蹭那麼久,我應該送你回台灣去當兵,把你訓練得動作快一點!”孩子聽了我的數落,感受到我對他的不滿,開始很不高興的反駁我,“哪有慢,今天要穿制服,還要打領帶,很復雜耶!”我還是很不高興地抱怨,一直唠唠叨叨不休。這時,我有了一些覺察,看到自己在試圖讓貓學狗叫,而且還振振有辭的為自己辯護。
其實,我兒子就是一個動作不利索的人,這是事實。不過,顯然並沒有誤事,至少每天早上我雖然沒有陪他們吃早餐,但是他們都准時趕上校車上學了。問題在那裡?在那個看不慣別人動作慢的人,就是我,也是他的母親。利用自己是母親的身份掩護,盡量投射自己的負面東西在孩子的身上。
很多時候,我們藉由“管教孩子”為名,把自己不喜歡或是看不慣的東西發洩在孩子身上,美其名為“對他好”,但是卻傷害了孩子的心。那天早上,我就聽到我兒子大聲叱責他妹妹,讓她趕快出門,語氣充滿了不耐煩和怒氣。惹得我又不高興,感覺很毛躁,也很想出言阻止他。但是,我立刻又察覺到:這是誰教他的?誰以身作則地教他對人不耐煩和憤怒時如何表達?誰讓他一大早就怒氣沖沖的出門?因此一念之轉後,那一刻,我體會到的是一個慚悔的母親的感受。
也許你會說,孩子總有做不對的時候,教總得教吧?當然,孩子絕對需要界限,否則他們會非常迷失的,而且感覺不被愛。但是,重點在於管教時的態度。如果,孩子的行為和言語沒有觸動你自己內在的舊傷或是情結的話,你管教他的態度和品質是截然不同的。不是嗎?
我以前很重視孩子的睡眠。規定他們九點一定要上床睡覺,這是我的“規矩”。因為我覺得他們睡不夠就會生病,生病就會找一堆麻煩。所以,每次看他們很晚還不睡的時候,我就會抓狂。有一次,我兒子晚上十點半跑到我房裡來,說他睡不著。要是以前,我就會很生氣的叱責他,要他趕快回房睡覺。但是,學了拜倫凱蒂的一念之轉之後,我看到了我的思想,於是我開始問自己:為什麼生氣?
答:因為睡不夠就會生病。
問:真的嗎?
答:嗯,不一定啦。
問:當你有這種想法的時候,你是什麼樣的媽媽?
答:是一個憂心忡忡,而且看到孩子這麼晚跑來我房裡時,就會抓狂的母親。
問:沒有這種想法的時候,你又會如何?
答:我是一個愛孩子的母親。心平氣和。
問:所以,你看得出來,你的抓狂生氣,和孩子的行為沒有關系。讓你生氣的是你的思想,它奪走了你的平安,和做母親的愛心。
當我看到這個,我就能放下我的“故事”(孩子睡不夠就會生病,生病就會很麻煩-這是真的嗎?),而以平常心的眼光看著十點半跑來我房裡的兒子。他是那麼的英俊,長得超像我,嘴巴嘟嘟的,因為睡不著而感到沮喪。我開心的擁他入懷,讓他睡在我旁邊,安慰他。過一會兒,我柔聲問他:媽媽陪你回房睡好嗎?他點點頭,我就高高興興地(他也是很受安慰地)送他回房間。
所以,我說了,把自己修好就好了。只要不把孩子當成我們的“投射板”,孩子多半就會有個快樂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