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寺廟

 

印度朝聖——鹿野苑撷影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陀悟道之後,應梵天三次祈請決定開始弘法。他觀察因緣,發現過去跟隨自己苦行,現在在波羅奈斯國鹿野苑的憍陳如等五人可堪教化,於是前往鹿野苑。這五人因為佛陀放棄苦行而離開了他,當佛陀到達鹿野苑時,五位行者遠遠望見他,他們商定,對於這樣的懈怠者,不要去歡迎承侍他。然而隨著佛陀越走越近,他們不由自主的起身迎接。他們一開始並不了解佛陀已經證悟,因為在他們的觀念裡,苦行才是唯一的途徑,經過佛陀耐心的申明始才信服,成為最早的比丘。佛陀對他們宣講了《轉法輪經》,開示了四聖谛“苦、集、滅、道”的真理。這是佛陀第一次正式的說法,所以鹿野苑也成為佛陀初轉法輪地。

     在一個佛教典故中,菩薩化現為鹿王,為了保護鹿群,將自己獻給了國王,而國王也因此感動,而建立了公園,以保護鹿群。無量劫前佛陀曾是這裡的鹿王。



   鹿野苑遺址內最為高大的建築是達麥克塔(Dhāmekh stūpa),此塔依建築風格看(外塔)建於笈多時期,歷經劫難能存留至今實屬不易,每日繞塔的人很多。此塔依奘師記載為佛陀為彌勒菩薩授記處,法顯大師亦有記載。



   遺址園區中一些僧寺遺址,玄奘大師筆下“鹿野伽藍,區界八分,連垣周堵,層軒重閣。” 極盡莊嚴壯麗的鹿野苑,如今只能憑借斷壁殘垣展開我們的想象。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對鹿野苑有這樣的記載:

至鹿野伽藍。台觀連雲長廊四合。僧徒一千五百人。學小乘正量部。大院內有精捨。高百余尺。石階磚龛層級百數。皆隱起黃金佛像。室中有鋀石佛像。量等如來身作轉法輪狀。精捨東南有石窣堵波。無憂王所建。高百余尺。前有石柱。高七十余尺。是佛初轉法輪處。


  遺址公園內的阿育王石柱只有殘存的一部分,殘存的石柱上有婆羅迷文的阿育王銘文,記載了阿育王懲戒破壞僧團和合的賊住者的內容。原來的柱高達10多米,頭部雕有四面獅像,該獅像現被作為印度國徽的圖案。這段石柱的主要部分(2米多)目前保存在“鹿野苑考古博物館”中。




佛陀曾經住過的禅房

同行的師父





園內干活的印度女子






遺址公園附近的穆拉甘陀庫提精捨(Mulagandhakuti Vihara),亦稱根本香室,因為這裡是佛陀最早夏安居的地方。此精捨是斯裡蘭卡達摩波羅尊者所建,對於整個印度佛教聖地的恢復工作,尊者貢獻極大,正是在他的代理下,印度曾經荒蕪的佛教聖地才逐漸有了佛教氣息。尊者也圓寂於鹿野苑。此精捨另外值得關注之處是這裡收集了一些其他地方出土的捨利,分別來自塔克希拉古城(Taxila)和南印度的龍樹山(Nagarjunikonda)等地,十分珍貴。




   五比丘迎佛塔,塔在遺址公園南面500米左右。此塔是為了紀念五比丘迎接佛陀的地點而建立的,歷史上也曾經非常輝煌。特別要指出的是,塔上面的小房子和五比丘迎佛塔沒有半點關系,那是貝拿勒斯的地方官為了討好阿卡巴大帝(Akbar)為他父親胡馬雍(Humayun)修的紀念亭。


佛陀為五比丘宣講的《轉法輪經》,開示了四聖谛“苦、集、滅、道”的真理。這是佛陀第一次正式的說法


2014清夢雲水之旅,大家吉祥!


 

上一篇:印度朝聖——佛陀曾修行六年的苦行林和牧羊女古塔撷影
下一篇:智渡法師:抑郁症怎麼治療?學佛可以治療抑郁症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