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3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請掀開經本下冊,我們現在看人題:

  演明古杭雲棲寺沙門袾宏述】

  這是作《疏鈔》的人。蓮池大師寫《疏鈔》,他原本這個題上面是「後學古杭雲棲寺」的字樣。後來刻書的人,因為大師是明朝人,就將「後學」兩個字省略,換一個「明」字,一看就曉得他是明代的人。

  演人題中。學者,效也。後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故古人有大徹之後,乃終身居學地者。今大師自稱後學,亦此意也。】

  向下都是介紹蓮池大師。先說明「後學」的意思。「學」也是覺的意思,也是效法的意思。後覺的人,一定是效法先知先覺之所為,這個所為就是他求覺的方式。他是怎麼開悟,怎樣證果?這些值得我們模仿,值得我們來效法。古人留給我們修學的榜樣,大徹大悟之後他還像初學的人一樣,那麼樣的謙虛,那麼樣的好學,這就很難得。這一點更是我們應該要學習,一定不可以得少為足,學了一點點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就覺得自己在一切人之上,狂傲!那是障礙。真正有修有學的人一定非常謙虛,一直到如來地還是那麼樣的謙虛,你看哪一尊佛不謙虛!凡是帶著傲慢習氣決定沒成就。我們在一切經裡面沒有看到有傲慢的菩薩、傲慢的佛,連傲慢習氣都看不到,傲慢習氣是阿羅漢有,辟支佛以上都沒有,絕對不帶傲慢的習氣。後來的這些修學的人,我們常常能夠看到,特別是要檢點自己,往往是不知不覺好像學問增長一分,我慢也隨之增長一分,這個確確實實是有。

  甚至於我們還聽說,世間真的有這個事實,兒子瞧不起父親,父親不認識字,種田的。把這個兒子栽培到大學畢業,兒子自己覺得不得了,父親沒有知識、沒念過書,回到家來連父母都瞧不起。諸位想想,他那是什麼學問?作父母的後悔莫及,當年叫他種田就好,還曉得孝順父母。哪裡曉得學問愈大,眼睛慢慢長到頭頂上去,看不見人,煩惱習氣與日俱增,這不是學問;俗話常說「學問深時意氣平」,那是真正學問。當然更不是佛法裡面所講的覺悟,迷惑顛倒的人才會有貪瞋癡慢的習氣,覺悟的人決定不可能有。所以迷的樣子,覺的樣子,我們要能夠觀察得出來,特別是回光返照,看看自己是不是真正的覺了,還是一天比一天迷得深,這個要緊。蓮池大師是何等人物,不是佛再來也是菩薩再來,他的本地我們雖然不知道,確確實實不是普通人。他在世間成為一代祖師,還這麼謙虛,稱後學也是這個意思,仿效古大德自稱後學。

  人題裡面,原本是「後學」,後人把它改了,改了也對,因為在當時他稱後學是正確的,明朝亡了之後到清朝,必須冠上朝代,曉得他是什麼時候人,所以換成「明」,他是明朝時候人。

  演古杭,古稱杭州。】

  他的籍貫是杭州。古杭,古時候這個地方叫杭州。

  演南宋建都更名臨安。】

  宋朝原來的首都在汴梁,就是現在河南開封。那個時候金兵入侵,宋朝沒有辦法抵抗,宋高宗遷都到現在的杭州,歷史上稱為「南宋」,這就是岳飛那個時候。遷到這個地方來之後,把這個地方名改了,改成「臨安」。

  演今曰杭州復古也。】

  現在又稱為杭州,明朝就改過來,一直到現在都叫杭州,這是地名。

  演雲棲寺名。】

  這是大師的道場。

  演在五雲山之麓。】

  麓是山下,這個地方也在杭州。

  演先是山之顛,有五色瑞雲盤旋其上,因以名山已。】

  這是敘說五雲山得名來源,就是有五色祥雲常常在山頂,叫它做「五雲山」。

  演而五雲飛集山西塢中,經久不散,時人異之,號為雲棲塢。】

  塢就是山谷。雲從山頂上漸漸降到山谷,常常不散,五色祥雲,大家就叫那個山谷叫雲棲塢,好像雲它棲息在那地方,這是說明雲棲寺的來源。

  演宋時有志逢禅師建寺。】

  就建在這個地方,寺的名字就叫做雲棲寺。

  演號曰雲棲寺。歲久蕪廢,大師愛其岑寂,趺坐其間,時人為之構室,寺復興焉。】

  這個地方風景非常好,很寂靜,一般人都不到這個地方去,這個廟年久失修,沒人住。宋到明當中還隔一個元朝,大師是明朝末年的人,算算這個年代總有六百年以上,這個廟年久失修,已經荒蕪廢棄了。蓮池大師走到這個地方,喜歡這個地方的環境,環境非常寂靜,他自己沒有意思要把這個寺復興起來,他只是在廢墟裡頭搭茅蓬,在那裡住。以後被人發現,人家親近他,發現到真正是一個有道的高僧。於是親近的人愈來愈多,地方上長者、居士漸漸的都曉得了,大家發心把這個寺廟恢復,就是現在的雲棲寺,成為一個叢林道場。它裡面的大殿叫神運殿,是神力幫他建的。這在中國佛教史裡面很有名,這是大師德行感召。古人常講,「不怕沒有廟,只怕沒有道。」大師有道,雖然沒廟,有鬼神來幫他建立,感動四方的學人逐漸聚集這個道場,這個道場自自然然就復興。

  演沙門,此雲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沙門」,這也是大師謙虛的稱謂。沙門是梵語,翻成中文是「勤息」,意思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這就叫做沙門。沙門是古印度修行的人通稱。我們曉得印度在古代是宗教之國,佛經裡面常常提到九十六種外道。這個外道其中有相當高明的,他們功夫可以達到非想非非想處天,有神通、有禅定(四禅八定)。出家修行的很多,通稱為沙門。從這個地方來看,不但佛法要斷貪瞋癡,印度這些外道也斷貪瞋癡,跟佛法斷的一樣不一樣?不一樣。佛法是真斷,它那個只是伏斷,禅定功深,貪瞋癡不起現行,四禅八定都是伏斷。阿羅漢到第九定才真正斷,這一斷就出三界,超越生死輪回。生死輪回怎麼來的?貪瞋癡變現出來。我們要問:將來還要不要輪回?你不要問別人,問問自己還有沒有貪瞋癡?真沒有貪瞋癡,輪回就沒有了。貪瞋癡是因,六道輪回是果報,有因必有果,因斷了,果當然就沒有了。不斷貪瞋癡,決定免不了輪回,而且貪瞋癡相當麻煩,如果貪圖世間五欲六塵、名聞利養,果報多半在三途。如果貪圖佛法、貪圖善業,貪瞋癡沒斷,果報在三善道,出不了六道。要出六道一定要斷貪瞋癡,這是我們一定要牢牢的記住。「沙門」這個名稱到中國來之後,變成佛教出家人的通稱,其他中國這些外教不稱沙門。沙門,這是謙虛,是在學地上的稱呼,就好像作學生的稱呼。經裡面講沙門有四種不同,此地說出來:

  演有勝道、說道、活道、污道四種不同。】

  出家人可以分為這四類。

  演勝即佛菩薩等。】

  勝道沙門,「勝」是殊勝,最為殊勝的沙門,就是戒定慧圓圓滿滿,貪瞋癡消滅得干干淨淨。勝道沙門,這是佛、菩薩。諸位看到這個地方會覺得奇怪,佛怎麼在學地?藏教的佛、通教的佛、別教的佛都是學生,都不圓滿,因為他們是正等正覺,不是無上正等正覺。所以這三教的佛也可以稱為沙門,只有圓教的佛不稱,圓教佛真正是圓滿,無上正等正覺。等覺菩薩他還要修,他還沒圓滿,還是學生,圓教佛才真正是畢業、圓滿。

  演說謂說正法者。】

  說道沙門,就是講經說法的法師。這些法師他沒有成無上道,他也是在學地,將他自己所修、所學、所證得的境界,提供給初學同修來做參考,幫助他們修學,這是說正法者,說道沙門。

  演活謂修善品者。】

  活道沙門,「謂修善品者」,就是依照佛經的理論、方法真正修行的人。

  演污謂諸邪行者。】

  污道沙門,這一類的沙門雖然他出家,他不懂得佛法的道理,也不曉得修行的方法,反而是邪知邪見,落在名聞利養裡面。

  我們不要去看別人,問題是我們自己屬於哪一類。無論是出家、在家,要想成就要真修。這四種,勝道不必談,是沒問題的。我們要問:說道的,說正法者,他修不修行?說道一定修道,先修後說,不是說了不修。他修了,他真正證到這個境界,他對理論方法沒有懷疑,他才能說,他才能肯定的來說,毫無疑惑的來給我們介紹。如果自己沒證道,所謂是道聽塗說,聽別人這麼講,我也這麼講,沒把握,自己沒見道。古時候講經說法都是有修有證,所以說道在修道的上一層,修道未必能說道,說道決定修道。

  污道,罪業就深重。一般眾生墮地獄機會不多,諸位想想,五逆十惡有幾個人去做?五逆罪是「殺父、殺母」,幾個人殺父、殺母?沒有人;「出佛身血」,也沒人;「殺阿羅漢」,阿羅漢在哪裡你也不曉得;「破和合僧」,這都不可能的事情。可是最容易墮阿鼻地獄是誰?污道沙門,這就是經裡常講:「譬如獅子蟲,還噬獅子肉」,進到佛門裡面來,破壞佛法,這個罪業太重太重。

  演袾宏,是法諱。】

  這個名字是大師他老人家的法名。『袾』有兩個讀音,也念ㄕㄨ,殊勝的「殊」。原來大師這個名字就是用殊勝這個「殊」,因為專制時代怕人家給你戴上一頂毀謗的帽子,那個麻煩就大了。明朝的皇帝姓朱,你用殊勝的「殊」,人家到皇帝那裡告發:這個人心術不正,瞧不起皇帝,「歹朱」。這個麻煩大,必定又要興文字獄。所以他老人家把它改成「衣」字邊。

  演號蓮池,仁和人。】

  「仁和」,這個地方也在現在的杭州。在漢朝時候這個地方叫錢塘,到五代時候吳越王將這個地方改名叫錢江縣,與錢塘合並稱作杭州。宋朝時候這個地方改名「仁和」,現在稱為杭縣,民國建立後是浙江省會所在處,我們通稱為杭州,就是杭州的一個區,這是地名古今沿革不同。下面是說他出家一段事跡。

  演從性天和尚祝發。】

  祝發就是剃度,他的剃度師是性天和尚。

  演遍參知識。】

  剃度之後,剃度師是接引你入佛門,「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在佛門裡面最重要的老師是得法的老師,得法在禅宗就是開悟,你在哪一個法師會下開悟,這個老師對你非常重要,為什麼?法身慧命是從他這裡得來,稱之為法子,法子比徒弟重要得多,直接是得法的。在淨土宗它這個水准沒那麼高,淨土宗只要真正建立信願行,這就得法,而不是得理一心不亂,不是的。因為淨土真正具足信願行三資糧決定往生,這一往生是一生當中決定成佛,這是非常的殊勝,哪怕是下品下生都是成就,這就是一切法門所不能及的地方,所不能比的。

  「遍參知識」就是去求學,到處去參訪。參訪要曉得,遇到一個真正的老師就要留下來,不能夠離開,這個地方真正能夠成就人,怎麼可以離開?如果這個地方很苦,飯都沒得吃,你是為了吃飯而來,還是為了修道而來,他這裡有道沒飯吃,這個時候怎麼辦?這個時候餓死也得要學道,要有這樣的決心,決定不能離開。為什麼?法身慧命要緊,身命不要緊。法身慧命要緊,古人重視這一點,所以遇到真正有道的所在,他是決定不捨棄的。不像我們現在,我們現在看哪個地方過得舒服自在,就去了。那個地方太苦,不能去,太苦了。不管它有道沒道,先打聽一下環境怎麼樣、生活怎麼樣、待遇怎麼樣,他談這個而來,這就很難有成就。

  演於笑巖處有所契入。】

  「笑巖」就是遍融禅師。這位禅師怎麼教他的?這個禅師在當時很有名氣,是一位高僧。他那時候作學生,出家沒多久,到他那裡去參訪他,三步一拜,非常的虔誠,拜到老和尚座下。老和尚給他說什麼法,使他開悟?傳記上記載得很清楚,老和尚說的法是老生常談,沒一句話稀奇。老和尚告訴他:「你年輕人不錯,記住!這一生不要被名聞利養害了。」他就在這一句話上悟入。當時在座聽老和尚講,聽了之後都笑笑,有這麼虔誠的人來,老和尚一定給他說妙法,哪裡曉得是老生常談。那麼多人同時聽,都得不到受用,只有他得受用,這就是古人所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那些人同樣在聽,為什麼得不到受用?沒有誠敬心、沒有恭敬心,雖然聽了,不得受用。蓮池大師說:「這個老和尚是真正善知識,他跟我講的話非常平實,我一生一定要把它做到。他不欺騙人,不談玄說妙故意抬高自己身分,他老老實實的。」這把我們末世學人弊病一句話道破,點醒我們。他一生得力,得力在老和尚這句話。能捨名聞利養,就能辦到。有一絲毫名聞利養,名聞利養好像毒藥,我這一壺醍醐裡頭摻一點毒藥,全部都變成毒藥,醍醐裡頭摻不得一絲毫的毒藥。有所契入,他在這裡悟入。

  演遂結茅深谷主張淨土。】

  就是在雲棲塢,古時候的雲棲寺,在廢墟那個地方搭個茅蓬在那裡面進修。他是專修念佛法門,傳記裡面看到,他沒有做過佛事,什麼都不會,一天到晚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有一年地方上鬧旱災,很久不下雨,有些人說他的道德高,是真正有道的高僧,請他出來求雨。他什麼儀規都不懂,好吧!求雨,你們大家就跟我一起,他在前面拿著引磬,在田埂上就念阿彌陀佛。說也奇怪,他走到哪個地方,雨就下到哪裡,真有感應。什麼儀規也沒有,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哪裡雨就下到哪裡,感應道交,不可思議!

  演僧臘五旬。】

  僧臘是指出家的年數,他出家五十年。

  演世壽八十。】

  諸位一看就曉得,他三十歲出家,八十歲圓寂。

  演化緣既畢,念佛而逝。】

  他是淨土宗第八代祖師,在歷代祖師裡面他的成就非常的殊勝,最難得的是這部《疏鈔》,可以說是把《彌陀經》博大精深的教義完全給我們解釋出來,使我們能夠真正認識淨土法門不可思議。

  演述者,傳述也。】

  「述」這個字,也是非常的謙虛。實際上這是他的著作,他不說他「著」,他說「述」,述而不作,敘述古聖先賢所說,我只把它說出來而已,不是自己作,這是謙虛的話。

  演樂記雲,知禮樂之情能作。】

  『知』,真正通達明了,可以制禮作樂。『禮樂』是規范心行的教學。「禮」是約束我們身體,一舉一動、一言一笑要合禮,禮是行為的標准。「樂」是調心,調養性情,喜怒哀樂得其中,不要過分。孔老夫子教學,他用禮樂做為教學的手段。佛門裡面也不例外,對禮樂非常重視。戒就是禮,梵呗就是樂。如果禮樂都失掉,教育的功效就達不到,教學的工具沒有了。經文是講理論、方法,必須用手段把這些理論、方法來實行,實行的方法就是禮樂,在佛門就是戒律跟梵呗,所以這兩樣東西很重要。作不容易,述也不簡單。

  演識禮樂之文能述。】

  『識』是認識,對古人的作品你能看得懂,真正能體會他的意思,你可以傳道,你可以傳述。

  演作者謂之聖,述者謂之賢。】

  聖賢人。

  演此經雖有古疏數家行世。】

  《彌陀經》在古時候有人作注解。

  演詞雖切而太簡,理微露而不彰。】

  你想想窺基大師的注子,那在蓮池大師之前,窺基大師唐朝人,蓮池大師明朝人。窺基大師注解一直流傳到現在,當然蓮池大師也看過,那在《彌陀經》注子裡面算是很好的注解。真的,『詞雖切而太簡,理微露而不彰』。「彰」是明顯,道理有,含在裡面,高人才看得出來,我們一般人讀的時候看不出來。就是說不太明顯,或者說不夠明顯,在他沒有問題,可是後人煩惱業障深重,程度淺的人看不出來。這是說古大德《彌陀經》的注解,在《卍續藏》裡面有不少種,確實很簡單扼要,不夠詳細,初學的人讀起來還是困難。

  演今茲疏鈔。】

  這就說到他老人家這個著作,跟古人不一樣,不一樣在哪裡?底下說:

  演合天台、賢首,會性相二宗,事理雙融,宗說兼暢,言先聖之欲言,發前賢之未發,可謂千古獨創。今言述者,乃謙詞也。】

  他老人家謙虛,不說「著」,他說「述」。這一段非常重要,我們要特別留意,你才曉得《疏鈔》的價值,真正不可思議。『天台』是智者大師所建立法華宗,『賢首』是華嚴宗,這在中國是教下裡面最主要的兩個學派,這兩個學派對於佛教的貢獻實在是太大。《疏鈔》是依這兩個學派的教義,讀這部《疏鈔》,就將天台、賢首都融合在一起。『會性相二宗』,「會」是融會,「性」、「相」兩宗是整個佛法。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法把它分類,不外乎一個性宗、一個相宗。古人注《彌陀經》不是這個注法,說真的,他是把釋迦牟尼一代佛法的精華,都用在《彌陀經》去發揮,所以這一部《彌陀經》注解就代表了整個佛法。我當年在台中修學的時候,李老師講:「如果不讀半部《大藏經》,你就決定看不懂蕅益大師的《要解》。」這是真的,他們兩個人都是把整個佛法融會在《彌陀經》裡頭,在《彌陀經》注解裡面全部發揮。

  『理事雙融,宗說兼暢』。「宗」是宗門,禅宗的宗旨,「說」是教下,宗門、教下統統融合在這個注解裡。『言先聖之欲言』,「聖」是佛菩薩,佛菩薩度化眾生就是這個意思。『發前賢之未發』,發是發明,前賢,賢是注解的人。「聖」是說經的人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說這個經就是這個意思。而古來注解的人確實沒有能夠充分的發明,一直到蓮池大師真是暢佛之本懷,釋迦牟尼佛說《阿彌陀經》,他是完完全全領悟、了解,更難得的是把它發明出來,讓每一位修學淨土的同修們都能得到無上的利益,這個難!古德法師在此地的贊歎,一點都不過分。『可謂千古獨創』,這個贊歎對蓮池大師來說不過分,確實是如此。我們沒有讀《演義》,單單看《疏鈔》還是看不出這個意思。文到此地,將蓮池大師簡單為我們介紹,而且介紹蓮池大師注《彌陀經疏鈔》大略的情形,我們曉得之後,對於這個注解才會重視,否則的話擺在面前不識貨,當面錯過,那真是太可惜了。

  疏此經疏鈔,大文分三:初通序大意,二開章釋文,三結釋咒意。為順諸經序、正、流通三分,亦順淨業信行願故。】

  上冊《疏鈔》是蓮池大師的著作,下冊《演義》是古德法師聽講的筆記,也就是《疏鈔》的注解,我們得到這一法寶,對於《疏鈔》理解更為透徹。這個文字哪些是蓮池大師寫的,哪些是他的弟子所作,我們要認識清楚。我們再看《演義》裡面的注解,這兩行首先敘述他作注解的體例,就是體裁。

  演科中通序大意者含二義。】

  「科中」,在佛法稱為科判,第一段是講通序大意。什麼叫通序大意?通序大意裡頭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

  演一、通序一經大意。】

  序是敘述,「通」是當一般講,對後面別序來說。通序就是這種體例可以能夠貫一切經。

  演以明性贊經二科,發揮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為修持之本。】

  這一句很重要,一開端就說出淨土法門修學所依據的最高原理;沒有理論做依據的,我們不能相信。它確確實實有理論的依據,這都在通序大意裡面發明。這個經一共是四卷,第一卷就是通序大意。通序大意後面就是玄義;序占了半卷,十門開啟占了半卷。所以前面一卷沒有經文,但是特別的重要。「明性,贊經」,這是通序裡面的兩大段。通序一共有五大段,前面兩大段它的主意就是「發揮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這個與天台、賢首、性相兩宗有密切不能分的關系,這個難得。完全明白之後,才曉得這個法門怎樣修學,才知道這一句阿彌陀佛應該怎麼念法。這一句彌陀名號裡面含無量無邊的功德,為什麼?它與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相應,這是理論的依據。

  演然後依解起行,執持名號,求願往生。】

  談到修行,「依解起行,執持名號,求願往生」,這個非常非常重要。所以念佛人不是說不要解,「我只要老實念佛就行」,話說得沒錯,問題在哪裡?老實做不到。自己以為老實,不行!那正是不老實,自以為老實就是不老實。什麼是老實人?道理真正明白,一個妄念都沒有,才叫老實。「我只要念阿彌陀佛,我不要求解」,他還有這個妄念存在,這就不老實。所以老實不容易,不是那麼簡單。老實念佛,決定成就。簡單的說,沒有是非人我,是老實人;還有是非人我,算什麼老實人!有是非人我那個人算老實,那哪一個不老實?個個都老實。我們想想,我們是非人我斷掉沒有?一定要求解,依解起行,這個解在此地可以專指這一部《疏鈔》,加上《演義》。我們要認真來研究它,把它搞明白、搞清楚,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執持名號,求願往生。執持名號是行,求願往生是我們的目的,是我們的成就。

  演其鈍根者,單由事相,專持名號亦得往生。】

  這幾句有必要!它講得太深,合天台、賢首、性相二宗的精華,怎麼不深?實在是有相當的深度,所以你看前面的通序,往往比看後面的注解還要深。我們根性遲鈍、愚癡,我們看也看不懂,聽也聽不懂,這沒希望了嗎?行,還是有希望。有這個機會去讀、去聽,不要放棄,不要認為「我遲鈍,聽也聽不懂,算了,不要聽了」,這就錯了。聽不懂也得要聽,看不懂還要看,這才行。聽多了就懂,看多了就懂,古人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試問你有沒有念一千遍?沒有。沒有,那你慢慢去念。一定要多讀、多聽,這個機會絕不放過,這叫菩薩。辦法就是「單由事相」,專持名號也能往生,這叫事持。執持名號有事、有理。事持,他是因為理不明,我們這一句佛號念下去,理不是完全不明,是不能透徹,理沒有透徹,但是這一句佛號還是能夠降伏煩惱。這是很淺顯的道理,這個一定要懂得。我們心裡面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才起心動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把念頭給伏住,壓下去。這個不難懂,中下根性的人都懂。

  如何與「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相應,這個難懂。這個不懂不怕,就單從事相上來持,我念念都能夠伏貪瞋癡,念念都能夠伏分別、執著、妄想,念念裡面有信願行,這就行了,就可以往生,可以念到功夫成片,可以念到事一心不亂,理一心達不到,那就很不錯,就很難得。如果這些理論統統搞明白,你這一句阿彌陀佛叫理持。理裡面有事,事裡頭理不明,理裡頭一定有事,不會說是他理明之後他不念佛,沒有這個道理,那就大錯特錯,那是執理廢事,執理廢事的人一定落空,古人所謂「說食數寶」,你沒修行!凡是明理的人,他這一句佛號二六時中絕不中斷,一定比事持的人還要來得勤快、還要來得認真,真修行!他識貨。凡是理上懂了,事上不肯干,他未必是真正識貨,他是冒充識貨,那是假的,自欺欺人。諸位要曉得,理持決定不廢事持。

  演三根普被,上下兼收,作末法最後方便。為一經大旨也。】

  佛經滅盡的時候,《彌陀經》還能夠留一百年,《彌陀經》最後滅,所以作末法最後方便。法滅垂盡最後一百年,你要是見到《彌陀經》,執持名號還是能往生,還是能成就。所以這部經,不單釋迦牟尼佛,是諸佛徹底悲心,真正是能度一切眾生。不像其他的法門,其他法門說老實話,大多數都是給你作結緣,阿賴耶識裡頭薰習一個佛法的種子,想一生得度談何容易!要想一生得度,只有這個法門。所以諸位要認識清楚,這部經是佛法裡面第一經,捨這個法門沒救。我們在一生當中能遇到這個法門,算是你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緣,你才會遇到。遇到一個當生成佛的法門,這到哪裡去找!遇到之後真正認識,抓住決定不放松,一切法門可以捨棄,這個法門萬萬不能捨棄,這是我們真正幸運。無量劫以來都沒能抓得到,沒能夠遇得到,縱然遇到,遇到也不識貨,那等於沒遇到。這一生我們有蓮池大師、古德大師為我們這介紹,我們的心眼開了,識貨了。如果沒有這兩位大善知識幫助我們,在旁邊給我們講解、說明,我們還是不識貨。這是一經宗旨,《彌陀經》宗旨所在。第二個意思:

  演二、通序作疏大意。】

  前面是講一經大意,是說經,這一段是敘說蓮池大師作注解的意思。

  演以感時述意二科,明此一經,事理雙融,性相通備。】

  「感時,述意」,這是通序五大段當中的兩段。「感時」,感慨時節因緣。我們現在在末法時期,蓮池大師是末法,進入到末法時期,末法時期除了淨土之外,其他的法門很難成就。佛在《大集經》裡面講,「正法時期,戒律成就;像法時期,禅定成就;末法時期,淨土成就」。我們生在末法時期,修學淨土法門正是依教奉行,是佛的好學生。我們學其他的法門,那是不聽話,那沒法子,這個責任要我們自己負,佛都給我們說清楚。「述意」是敘說他自己的意思,注這個《疏鈔》的意思。這兩大段,說明這部經「事理雙融,性相通備」。備是具備、具足的意思。由此可知,蓮池大師並不是把天台、賢首、性相,把它融合起來在這個經裡頭發揮,實際上這個經裡頭對於各宗各派它統統具足,它本來具足,大師不過是發明而已,給我們點出來。這個經與天台、賢首、性宗、相宗確實相通,到以後處處都在《疏鈔》裡面為我們指出。

  演時機執性執相,各滯一邊。】

  「時」是指現在這個時代,「機」是指一些學佛的眾生,就是現代人、學佛的人,執著!執著性的就參禅去了,執著相的去學教,都偏在一邊,都不能夠圓融。

  演至令廣大法門,迷而不覺。】

  這是真正可惜,太可惜了。無上的珍寶當面錯過,一生成佛的因緣在面前不認識,你說多可惜,不曉得取法。

  演故竭思累載,數易韋編,作此疏鈔也。】

  蓮池大師憐憫末法時期這些眾生,無上法門、無上的珍寶當面錯過太可惜,所以他花了好多年的時間,「數易韋編」就是稿子改了再改,改了好多遍,才完成這一部《疏鈔》的著作。這一段解釋大師《疏鈔》前面這兩行所敘說的體例,經過古德法師這樣一發明,我們對這個意思就很容易明白。今天就講到此地。

資料恭摘: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三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003

 

上一篇:淨空法師:大修行人的功夫,不是躲在山上、躲在山洞裡頭,就在日常生活當中!
下一篇:教育孩子,要順應天道規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