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我們傳統文化的教誨,都是教導我們要行仁道,去愛護別人,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想一想,假如自己處在貧窮的狀態,人家瞧不起我們,還輕視我們,甚至以言語來數落我們,那我們當然很難受。這就違背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精神,而且一個不對的人生態度,隨時在折自己的福報。
我們一起學習過《了凡四訓》,明白到“一切福田不離方寸”,人一天當中,自己的福報都有加減乘除,我們要契入仁道才有福報,那怎麼契入仁道?仁愛的大道,首先要如孟子所說的,“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不斷的,哪怕是勉強自己,都要時時保持一個恕道,寬恕他人。包含這個“恕”字:如其心。上面一個“如”,下面一個“心”,如其心就是感同深受,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看到他貧窮了,體恤他的貧窮,看到他生病了,體恤他生病。
我們想到,新加坡有位很仁慈的長者,許哲女士,她活到一百一十多歲,他的母親也活到一百多歲,我們從這裡就看到“仁者壽”,仁慈的人長壽。她的自傳當中,回想到小的時候,家裡其實在汕頭,那時候生活也是非常困苦,吃得也不是很好。但常常會有這樣的情景,就是剛好要吃飯,母親跟兄弟姐妹突然聽到有人敲門,母親打開門一看,好幾個面黃肌瘦、餓了好多天的同胞,她母親馬上回來,把桌上的食物端出去給這些同胞吃,孩子們就跟著母親出去。許哲女士就回想到,當她看到這些同胞吃下食物,心中那種喜悅,還有對她母親、對他們那種感恩的心,她就非常歡喜。母親這種仁愛的行誼,深深影響著他們,所以他們兄弟姐妹,沒有一個不從事於社會公益的工作,都是盡力熱忱去幫助他人。所以遇貧窮之人,要體恤他們的心情,不可以“作驕態”。
人應該因行為而尊貴,因能夠符合上天好生之德而尊貴。我們從這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提醒我們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延伸開來,我們今天處在富貴的地位,也要常常能體恤貧窮人的痛苦、他的生活情況。比方今天你做大官,做大官是父母官,不能變成享受富貴,反而要深入民情,跟人民在一起,然後更好的去服務、去愛護人民。
包含我們少壯之時,見到老年人要格外的恭敬,體恤老年人的辛酸,能夠更細微的去體恤老人生活上的需要;你不能自己很強壯,反而嫌棄老人,這就非常非常不應該。事實上我們自己也要想一想,我們也有一天會老,“如是因,如是果”,今天我們尊重老人、照顧老人,鐵定感來的我們老年也受人家尊重、受人家照顧。天地之間它是一個循環,所謂“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你怎麼待人,感召來人家怎麼待你。
老天爺也用心良苦,讓人都能有回報別人恩德的機會,就以做人最重要的根本,“孝順”,我們受父母的恩,才能夠成長茁壯,才有今天,我們也要能夠回報父母的恩德,這樣我們才會覺得良心很安。我們孝順父母是因,又感得孩子學到了孝道,把這孝道一承傳,所以孝順父母,最後自己也感得子女的孝敬,都是循環。假如這一生不循環回報父母的恩,這樣的人生會覺得很空虛,所以你看古人給我們留一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人生很大的遺憾。
就像《詩經》裡面講到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勞”。他的父母已經去世了,他覺得很悲哀,沒有辦法孝順父母,回到家沒有父母奉養,好像沒有回到家一樣,所以他向著天地感歎,父母的恩像天地一樣的厚,想報都報不完,現在沒有機會了。當我們的父母年老,確實在父母身上,反而讓我們想起自己小時候的狀況,小時候父母照顧,現在父母老了,他生活能力差了,變成我們奉養他,就如同父母在我們小時候照顧我們,這是上天非常用心良苦的安排。
有段老人家的心裡話說到,“當我老了,不再是原來的我,請理解我,對我有一點耐心。”老人家可能在生活上動作比較慢,比方走路、吃飯,這些我們都要能設身處地。“當我把菜湯灑到自己的衣服上時,當我忘記怎樣系鞋帶時,請想一想當初我是如何手把手教你。”確實我們一聽到這段話,回想自己成長過程,吃飯不會吃,都是父母手把手這樣牽著我們的手,讓我們學會這些能力,包含系鞋帶都是父母教的。“當我一遍又一遍重復你早已聽膩的話語,請耐心的聽我說,不要打斷我;你小的時候,我不得不重復那講過千百遍的故事,直到你進入夢鄉。”我們的童年,就是有父母這樣的愛跟耐性,才能讓我們成長。“當我需要你幫我洗澡時,請不要嫌棄、不要指責我,還記得小時候我千方百計哄你洗澡的情形嗎?”“當我對新科技和新事物不知所措時,請不要嘲笑我,想一想當初我怎麼耐心的回答你的每一個為什麼。”“當我由於雙腿疲勞而無法行走時,請伸出你年輕有力的手攙扶我,就像你小時候學習走路時我扶你那樣。”我們學走路,不知失敗了多少次,都是父母的陪伴,才能夠走穩每一步,這都是我們該知恩報恩的時候。“當我忽然忘記我們談話的主題,請給我一些時間讓我回想,其實對我來說,談論什麼並不重要,只要你能在一旁陪我說,我就很滿足了。”“當你看著老去的我,請不要悲傷;理解我、支持我,就像你剛開始學習如何生活時,我對你那樣。”“當初我引領你走上人生的路,如今請陪伴我走完最後的路,給我你的愛和耐心,我會報以感激的微笑,這微笑中凝結著我對你無限的愛。”
我們念到這篇文章,內心非常感歎,假如讓我們的父母提出這樣的話語來,那真感覺自己太不孝了,一定是讓老人家很難受了,他才會說出這樣的話。假如我們真的感父母的恩,化為行動,就會非常體恤他生活的點滴,哪還讓老人家講這些無奈的話?我們效法東漢黃香,他那份細心、耐心,“冬則溫,夏則凊”,這樣體恤父母生活的需要。我們以體恤父母的心,進而把這個愛心延伸到愛自己的家人、愛鄰裡鄉黨、愛社會大眾,“凡是人,皆須愛”,再延伸到愛一切的生命。《朱子治家格言》後面有講,“勿貪口腹而恣殺牲禽”,這就是一個人孝心、愛心繼續的延續開來。
那這份愛、這份體恤能延伸開來,就時時能設身處地。比方我們現在有安定的生活,我們也去體恤正在患難當中的人群,我們每天把修學聖教的功德、福報,回向現在還在苦難當中的人民、人類,這都是落實了仁道,忠恕之道。包含我們處在一個旁觀者的立場,也能設身處地在其中的人的辛苦,所謂“事非經過不知難”。人不能設身處地,有時候講話就會苛刻,就會刻薄,就會把很難的事都說得很簡單,把有智慧的人都說得很愚笨,那這就不是忠恕之道了。忠恕之道應該是什麼?“忠”,盡心盡力去協助、幫助,不講風涼話,不批評;“恕”就是感同深受,這時候講出來的言語,都是體恤的言語,都是鼓舞人的言語,就不是批判的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