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自了法師:佛號不斷,常念不絕之要秘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釋自了法師: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第93集)

人人都會說「一句佛號念到底」,可是真正去念的時候,偏偏念不到底,常常中斷,還沒到底就斷了。

(一)情執

我們的佛號,往往被情執打斷,不能常念不絕。對人固然有情執,對事、對物也有情執。行策大師說:「倘若娑婆事業,在在萦懷,一暴十寒,心不專笃。遇五欲時,如膠如漆。遭逢逆境,結怨銜恨。而欲命終,彼佛接引,又必不可得之數,豈非難事?由此觀之,淨土法門,藥也;娑婆貪愛,忌也。眾生業病,教奉醫王,甫服其藥,復飽食其忌,可乎?及乎臨欲命終,重處偏墜,淨因微弱,難脫苦輪,翻謂醫王誤人,佛法無驗。悲夫!若輩顛倒極矣。曷不思匡廬法社十八高賢,暨百二十三人,俱留瑞應,具載方策。古今日月,古今山河,彼既丈夫,我豈不爾?當知不爾者,只是重處放捨不下故也。」

「吾觀今之富貴利達者,或貪粗敝聲色,不知苦本;或著蝸角勳名,不悟虛幻;或復愛殖貨利,會計經營。現在碌碌一生,將來隨業流轉。彼佛剎中,依正莊嚴,無量勝妙樂事,不聞不知,從生至死,未曾發一念向往之心。反不如窮愚困厄之夫,多能念佛,從冥入明,轉生勝處也。故今敬勸諸友,既各標名蓮社,便是火宅優昙。必也具真實願,發忻厭心,視三界如牢獄,視家園如桎梏,視聲色如鸩毒,視名利如缰鎖,視數十年窮通際遇如同昨夢,視娑婆一期報命如在逆旅,信宿捨離,惟以歸家為務。如意亦得,不如意亦得,捨得寸陰,一心念佛。果能如是,若不生淨土者,諸佛皆成诳語矣,願共勉之!」

(二)外緣

我們的佛號,往往被外緣打斷,不能常念不絕。以前有一位居士,他真是個大好人,組織很多念佛團,勸很多人念佛。可是他自己沒有時間念佛,每天都有人請他去布置道場、請他去關懷病人、請他去弘法利生。整天東奔西跑,外緣非常多,常常忙到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那時有人敬告他:你再不靜下來念佛,你會死得很難看!等到他想拒絕外緣,關門靜修的時候,根本沒辦法靜下來。有一次他生病,心想正好趁養病的時間在家裡安靜幾天念佛,沒料電話從早到晚不停的響。把電話關掉,卻馬上有人敲門來找他,絡繹不絕,外緣到了拒絕不掉的地步。最後,他在外出途中一次意外突然死去,死的時候身邊一個親人或道友都沒有,死後隨即被送到醫院太平間冷凍。等他的親人趕到的時候,打開蒙在他臉上的紗布,正應了之前別人提醒他的那句話「死得很難看」。

這給我們一個深刻的前車之鑒,希望我們不要重蹈覆轍。很多人忙忙碌碌,什麼才是我今生最大最重要的事情?自己心裡要主次分明。上根人固然能夠在一切外緣境界中常念不絕,可我們是下根人,想要成就,心必須要狠,暫先隔絕外緣。沒有外緣最好,不要主動去攀緣,外緣一旦沾染,弄到你無法擺脫。因此《西方確指》雲:「只『強順人情,勉就世故』八個字,誤卻你一生大事。道業未成,無常至速。急宜斂跡韬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誤。」

省庵大師在世有一位茅靜遠居士,他是一般人所贊歎的大慈善家,省庵大師寫了一封信勸他念佛。《與茅靜遠居士書》:「足下造橋事畢,可謂莫大之功。然居士之心好善無倦,一善甫完,復作一善。美則美矣,其如生死大事何?苟不以生死大事為急,而孳孳為善,所作善事如須彌山,皆生死業緣,有何了日?善事彌多,生死彌廣,一念愛心,萬劫纏縛,可不懼耶!居士世間公案久已參透,西方淨業久已修習,然而生死心不切,家緣撇不下,人情謝不去,念佛心不專,何也?將名根不斷耶?抑愛念牽纏耶?於此二者,宜加審察。苟不把家緣世事一刀斬斷,六字洪名盡力提起,欲望娑婆之脫,安養之生,難矣。不生安養而欲脫生死,不脫生死而欲免墮落,抑又難矣。縱一生、兩生不失人身,濟得甚麼事?嗟乎!居士慧心如此明利,家緣如此豐足,繼嗣如此賢能,事事適意,尚不能放下萬緣,一心念佛,為天負人耶?為人負天耶?不以念佛為急,而以世間小善為急;不以生死大事為先,而以人天福報為先,是不知先後也。居士今日要務,唯當謝絕人事,一心念佛。加以齋戒二字,尤為盡美。大抵西方佛國,非悠悠散善所能致。萬劫生死,非因循怠惰所能脫。無常迅速,旦暮即至,安得不為之早辦耶!」

(三)妄想

我們的佛號,往往被妄想打斷,不能常念不絕。「人在世間,不能超凡入聖、了生脫死者,皆由妄念所致。今於念佛時,即作已死未往生想。於念念中,所有世間一切情念,悉皆置之度外。除一句佛號外,無有一念可得。何以能令如此?以我已死矣,所有一切妄念,皆用不著。能如是念,必有大益。」印光大師說的。「倘平日有過頭妄想,欲得神通,得名譽,得緣法,得道等。如是完全以妄想為自己本心,越精進勇猛,此種妄想越多越大。若不覺照,永息此妄,則後來還會著魔發狂,豈但妄想而已乎!固宜汲汲息此過頭妄想也。」「凡有忿怒、YIN欲、好勝、賭氣等念,偶爾萌動,即作念雲:『我念佛人,何可起此種心念乎?』念起即息,久則凡一切勞神損身之念,皆無由而起。終日由佛不思議功德,加持身心,敢保不須十日,即見大效。若只偶爾念一句、二句,便欲見效,則是自欺欺人。」

蓮池大師曰:「妄念是病,念佛是藥。久病非片劑所能療,積妄非暫念所能除,其理一也。莫管他妄念紛飛,只貴在念佛精切。字字分明,句句接續,極力執持,方有趨向分。所謂真積力久,而一旦豁然,喻如磨杵作針、煉鐵作鋼者,定不誣也。入道多門,唯此一門最為捷徑。不可忽,不可忽!」

(四)喜怒

我們的佛號,往往被喜怒打斷,不能常念不絕。再看一段紫柏大師的開示:「念佛法門,最為簡便。但如今念佛之人,都無定志。所以千百人念佛,無有一兩人成就者。這一句佛,一切菩薩、一切天、一切人,若生西方者,莫不因此這一句阿彌陀佛,而度苦海。然念佛心真不真,勘驗關頭,直在歡喜、煩惱兩處取證,其真假之心,歷然可辨。大抵真心念佛人,於歡喜、煩惱中,必然念念不間斷。是以煩惱也動他不得,歡喜也動他不得。煩惱、歡喜既不能動,死生境上自然不驚怖。今人念佛,些小喜怒到前,阿彌陀佛便撇在腦後,如何能得念佛靈驗?若依我念佛,果能於愛憎關頭不昧此句阿彌陀佛,而現在不得受用、臨終不得往生,我舌根必然破爛。你若不依我法行,則念佛無有靈驗,過仍在汝,與我無干。」

四、常念不絕即是「如子憶母」

印光大師開示:大勢至菩薩以「如子憶母」為喻。子心中只念其母,其余之境,皆非己心中事,故能感應道交。譬如小兒念母,一日之中,無時不想念其母也。縱睡眠、洗澡、抽解之時,豈能令心中完全忘卻念佛之事?既記得無礙,則心中默念亦無礙也。修習淨土,隨分隨力,豈必屏除萬緣,方能修持乎?譬如孝子思慈親,YIN人思美女,雖日用百忙中,此一念固無時或忘也。修淨土人,亦復如是。任憑日用紛繁,決不許忘其佛念,則得其要矣。

五、小結

果真生死心切,唯恐墮入三途惡道,受苦無量求出無期,必然這句佛號常念不絕;果真痛念無常,如救頭燃,時時作臨終想,必然這句佛號常念不絕;果真真信切願,念念求生淨土,一刻都不願停留,必然這句佛號常念不絕。相反,這句佛號還常常中斷,常常忘記,我們的信願出了問題,要在真信切願上再下功夫。果真常念不絕,必然則得道捷,像海賢老和尚一樣。

最後,供養大家蓮池大師一段話:「古人教親近明師,求善知識,而善知識,實無口傳心授秘密法門,只替人解粘去縛,便是秘密。今但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此八個字,即是解粘去縛秘密法門,即是出生死堂堂大路。朝念暮念,行念坐念,念念相續,自成三昧,莫更他求也。」

報告至此,懇請師父上人及諸位善知識批評指正,不吝賜教。阿彌陀佛。不肖弟子釋自了叩呈。

 

上一篇:任憑風浪驟起,閒看花開花落
下一篇:孝順父母,為改命之源—30天轉運氣,1年一切順遂的方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