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大德、諸位仁者,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太上老君說百病崇百藥」。我們今天看第五條:
【憎欲令死是一病。】
憎恨,這是心裡面的一個大惡。仁慈的人對一切人都沒有憎恨的心,所謂仁者無敵,仁慈的人心裡面沒有敵人。這個無敵不是說這個人武功高強,打遍天下無敵手,不是這個無敵。仁者無敵是講他心裡愛一切人,心裡只有好人,不會有壞人,更不會有敵人。所以,無敵是他心中沒有對立、沒有沖突、沒有矛盾,這是真正博愛。如果憎恨別人,甚至盼著別人死,憎恨人還要讓人家死,把人置之於死地才高興,這是心中一個大病。要知道,我們想人家死是什麼?心中把災禍種在心頭,別人未必會得到災禍,自己首先注定會得到災禍,因為災禍已經入了自己的心,而境由心造。
在宋朝有一個人叫盧某,有一天晚上他就拿著一百兩黃金,送給當時的宰相(宰相叫王旦)賄賂,請求王旦幫助他得到江淮發運這個職位,用錢買官。王旦是一個賢明的宰相,就對這個人說:「你的才能尚不足以擔當這樣的一個職務,你雖然是我的好朋友,但我也不敢以私廢公。」結果這個盧某聽了王旦的話當然心裡就很不服,但是又不好意思,很窘迫、很沒趣,只好帶著黃金離開了宰相府,從此以後這個盧某就懷恨在心。小人,自己所求不能順意,就憎恨人,於是他每天到黃昏的時候就焚燒一些咒語,咒王旦早點死。結果有一天晚上,盧某就夢到了一個神明來到他夢中呵斥他說,「王旦忠心為國,你卻要咒他早死,上帝因此要加罪於你,你會很快得到處罰」。果然沒有幾天,盧某就死了。所以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到,憎恨別人實際上就是把災禍邀請到自己身上,想別人死這樣的心,實際上也等於是想自己死一樣。這個宇宙當中,實際上一切眾生是一體的,我們怎麼能夠把這一體分開,希望別人不好、自己好?想別人不好,就是自己不好;你想別人好,才能得到自己好。這個道理要是不明白,真的是冤枉造業受報,這個就很痛苦。
這盧某怎麼死的,歷史上沒記載,但是一般來說,人死,如果不是天災人禍,一定是得病。人得病到底原因從哪來的?實在講,大部分的病就是從氣和火上得來的。一個人要是老生氣,老有憎恨心,火往上冒,這一生氣、一上火,要知道這身體像房屋一樣,氣和火進來了也就會燒起來,這個毒就會攻遍全身。所以中醫,我們看到劉善人講到五毒,這實際上是民國時代王善人講的,王鳳儀老先生,他是開悟的人,他沒有文化,但是他竟然能悟出這些道理。他說人如果有五毒,難免就會生病,哪五毒?所謂怒、恨、怨、惱、煩,怒是發怒,恨是憎恨,怨就是埋怨、抱怨、怨天尤人,惱就是整天煩惱、憂惱,煩就是心煩、不耐煩。這五毒實際上都跟瞋恚心相關聯,只要你有這五毒,你這五髒六腑就會出毛病。
怒傷肝,老是發脾氣的人,肝肯定不好。我就曾經遇到這樣的一位同修,她眼睛不好,看不清楚。我說你是不是肝有問題?因為肝開竅於目。她說,你怎麼知道?對。我說你是不是老生氣?她說你又怎麼知道?怒傷肝。她說是,她老跟她先生怄氣,成天到晚看她先生這不好、那不好。你看傷害自己很嚴重。要學會化解自己的瞋恚心,你要是不化解,天天這個毒往身上攻,再好的身體也會攻出毛病來。所以,要把不順眼的事平掉、化掉,什麼時候你把一切不順眼的人、一切不順眼的事都看得順眼了,你這修學就有功夫了,你就不生氣了,你身體就好。
恨傷心,憎恨,就是這裡講的憎恨還想讓人死,這麼恨,心髒會出毛病,包括心血管,這都是恨的意念使得內髒出這個毛病。怨傷脾,一個人老是埋怨人,非常的挑剔,很多事情放不下,怨天尤人,這脾胃就不好。還有惱傷肺,老是會憂惱,動不動就惱了,這肺部往往出問題。《紅樓夢》裡的林黛玉很愛惱,她跟賈寶玉在一起整天都惱,所以她得的是肺病,肺結核。還有一個煩傷腎,如果大家留意一下在所謂的高科技的這些都市裡頭,或者是節奏比較快速,像香港這是很典型的,這裡的人你仔細留意,他比較心煩意亂。為什麼?因為他步伐太快了,人老是處在高速度、講究效率這樣一個緊張的精神狀態,久而久之他就變成心浮氣躁,他就很煩,很多事情他不耐心。還不如那些經濟不發達的地方,那些鄉下的人他們一天到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天做同樣的工作很耐煩,他不會老是生氣,那些人長命。都市裡的人往往都是多病,而且腎病會特別嚴重,這個跟不耐煩有關系。
我曾經見到一位同修,這個人他的耳朵沒有耳垂。有耳垂的人腎比較好,沒有耳垂的人是先天的腎氣不足。先天腎氣不足,生理會影響心理,他就會比較容易不耐煩,心浮氣躁,做什麼事情都想很快做好,稍微時間長一點,他就開始按耐不住。我就跟他講,說你要注意養腎,我建議他多吃點山藥,多吃點核桃,這都是補腎的。因為他現在很耐煩,學了佛。我說你很耐煩,幸虧你耐煩,你要不耐煩,恐怕你就腎虛了,你恐怕得腎病,什麼尿毒症、什麼…很多,現在的腎病特別多,是跟不耐煩有關。他說是,他以前很不耐煩,他說以前在公司裡做,現在因為學佛了,鍛煉得很有耐心。我就很贊歎他,我說幸虧你改自己的習氣,不然的話,真的你這病苦就會折磨你。所以凡事耐煩,養腎。
怒、恨、怨、惱、煩這叫五毒,五種瞋毒,傷我們的肝、心、脾、肺、腎。你想,當我們把怨氣、恨意或者怒火發洩出去的時候,對方要是不接受會怎麼辦?就好像你把一樣東西給人,給一個禮物,別人不接受,你還得拿回去,那是你的。你這些恨、怨、怒、惱、煩,你把它發洩給別人,別人要是不接受,行了,你也得拿回去,全部自己消受。所以可不能夠自害害人,應該是存著愛心,對待一切人都不能有憎恨心,恨人就是恨自己。
現在我們看到世界很不和諧,民族與民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都不能夠和諧相處、互助互愛,戰爭沒有一天停止過,什麼原因?就是每個人內心的怨恨太嚴重。二00六年四月份,在中國杭州舉行首屆佛教論壇,這個論壇的主題叫做「和諧世界,從心開始」。這個主題好,現在專家學者們都在探討如何構建和諧世界。和諧世界怎麼樣實現?你要知道和諧世界怎麼來的,佛法講得最清楚,《華嚴經》說的,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它是你的心現的、識變的,所以你要改造世界,只能改造你自己的心,把你自己內心裡面的怨恨、對立、沖突、矛盾都化解掉,你再看看這世界,肯定就和諧。古人有句話講得好,「冤仇宜解不宜結」,當人家對不起我的時候,我不能夠想到報復,想報復這個心本身就是把這怨恨開始加重。現在是一點點,我去報復人,然後他心裡又對我有報復的心,他又加重,這樣你來我往,怨恨心就像滾雪球一樣愈滾愈大。《無量壽經》裡講的,「從小微起,成大困劇」,起初這一念可能是很小,但是因為不能放下報復心、不能放下憎恨心,這種恨意就愈滾愈大,是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何苦來?
國與國之間的戰爭那都是因果。釋迦牟尼佛當年,他的家族就是給我們做一個示現的。當時釋迦族被琉璃王所滅,琉璃王是帶著軍隊侵略釋迦牟尼佛的這個國家,迦毗羅衛國。釋迦牟尼佛想要勸阻,勸一次退兵了,第二次也退兵了,第三次釋迦牟尼佛知道不能再勸了,勸不住。這是什麼?定業難逃。琉璃王帶著軍隊入侵迦毗羅衛國,結果見人就殺,血洗這個國土。很多釋迦族人都逃跑了,逃到西藏,在那裡安家。當時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還想救釋迦族人(他神通第一,是阿羅漢),拿一個缽把釋迦族五百人裝在缽裡,然後用神通把這缽送到天上去。等到這場戰爭熄滅以後,目犍連把這缽取下來一看,這缽裡的人都變成血水了。他很不解,他問怎麼回事,會有這種現象?釋迦牟尼佛告訴他,這個不是你神通可以改變得了的,這叫業力,定業難逃,神通第一的目犍連都改造不了。別說神通第一的目犍連改造不了,連釋迦牟尼佛他也沒辦法,你看他阻止了一次不行,兩次不行他就知道,第三次他就不阻止。這是什麼?殺業。
琉璃王為什麼有這樣的恨意對釋迦族?其實都是因為琉璃王小的時候受到釋迦族人的侮辱。因為琉璃王他的母親是釋迦族的一個婢女,當時釋迦族他們為了聯親,本來說嫁一個女兒,就是公主嫁過去,但是因為看不起琉璃王的家族,就把一個婢女認作是公主,就把這婢女嫁過去,大家都知道這個事,後來這個婢女在那邊生了琉璃王。琉璃王有一次跟著母親回來,就是回娘家探親,結果就遭到釋迦族人的恥笑,說你是婢女生的孩子(印度的等級觀念很重,你不是貴族就被人看不起)。琉璃王懷恨在心,結果回去之後,他長大了就帶兵來打釋迦牟尼佛的家族。當時就是這樣一念憎恨,釀成了國與國之間的仇恨。憎恨的種子不能降伏掉,琉璃王就造了這個業,經上講他是現生就墮地獄,他殺害這麼多人,他墮地獄去了,他也沒好報。
當然,這個種子實際上也不是這一世才結的,不是說他的這一世遭釋迦族人恥笑就這麼一點,這是緣,因在哪?因在過去世。佛給弟子們講,在過去久遠劫的時候,釋迦族人是一個村莊裡的村民,琉璃王他們這一族人和他的軍隊都是這個村莊旁邊一個池子裡的魚,池魚。結果有一天這村莊的人就決定把池水抽干,把魚全部撈起來,叫一網打盡。結果只有一個小孩沒有吃這些魚,這池子裡有一條最大的魚,魚王,那個小孩只是在魚王腦袋上面敲了三下,覺得好玩,敲了三下,一口肉都沒吃,其他人都吃了。結果到了這一世,那池子裡的魚,魚王轉世就是琉璃王,這些魚轉生來就是軍隊,他們來滅釋迦族,報復。那小孩是誰?小孩就是釋迦牟尼佛,他沒有吃這個魚,所以他沒受這個報,但是他在戰爭期間頭痛了三天,因為當時敲了魚王腦袋三下,他頭痛三天。你看這因果報應真叫絲毫不爽。
這個業因果報我們看到,怎麼還敢起憎恨心!真的一念起來了,釀成來世無窮的業報,沒完沒了。所以懂得這個道理,真正學佛的人絕對不對任何人起怨恨。人家來怨恨我可以,我絕對不能夠有怨恨,我絕對不能有報復,無論他怎麼樣冤枉我、怎麼樣來侮辱我。甚至像從前歌利王割截忍辱仙人的身體,忍辱仙人都沒有一絲毫的怨恨心,他明白。為什麼?起怨恨只有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我現在受這個果報,我不再起怨恨心,這個債也就一筆勾消了。自己呢?自己始終保持心平氣和。真的一切都有業因果報,在這果報當中受了就了了。古德教給我們,「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再不要去造作新的這些業了,隨著緣,善緣也好,惡緣也好,把宿世的這些業消掉。這是講到第五條,憎恨欲令死,這個心是大病,下面我們再看第六條。
【縱貪蔽過是一病。】
這是講放縱自己的貪欲。蔽過就是掩蔽、隱蔽自己的過錯。從兩方面講,第一個是『縱貪』,第二個是『蔽過』,這個都是心中的大病。貪這個大煩惱,貪欲,我們有貪本身就錯,如果還要縱貪,把這貪欲放縱,讓它無止境的增長,那造惡就深了。老子在《道德經》上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這個罪,最大的罪起源於什麼?欲望多。這個欲望大分五種,財、色、名、食、睡。每個人貪的對象可能不一樣,有的人貪財,有的人貪色,有的人貪名,有的人貪吃、貪睡,反正有貪那免不了會有罪。貪本身是根本煩惱,叫三毒煩惱,而且是三毒之首,三毒是貪、瞋、癡,毒害我們的身心、毒害我們的慧命。儒家講的沒有佛家那麼徹底,儒家講「欲不可縱」,不能縱欲;佛家講這欲望要斷。為什麼?不斷,你不能出生死,不能出離六道輪回。不知足也是貪,招來的是災禍。
在美國,我們看到這一次金融危機是從美國發生起來的。二00八年年底時候,因為美國次級貸款市場出現了危機(它的導火線是房地產市場裡面有問題的貸款很多,利率一提高的時候,很多人就還不起貸款,利息很高就還不起。一還不起來,銀行發出去的這些債券也就還不起,因為銀行是看它有多少貸款,就用多少債券來融資,它這邊發債券收回來的錢,那邊可以貸出去。那些貸款人還不起貸款了,銀行也就可能還不起債券的利息和本金。這一連鎖反應,整個金融市場是連帶著受影響,因為債券是根據所謂的房屋抵押貸款的債券。這麼一起來,很多的金融機構就出現了大虧損,股票大跌),當時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出現了二十億美金的現金短缺。
當時英國巴克萊銀行想要出資十七億美元收購雷曼兄弟,因為雷曼兄弟是一個很大的、歷史很長的金融公司,它的垮台會對整個美國金融界有很大的打擊,而且全世界持有雷曼兄弟證券的很多很多,那是不可估量的損失。所以政府也希望收購得以成功,因為收購了之後還不至於讓公司垮台、倒閉,影響不那麼大。當時雷曼兄弟八名高級主管,在談判當中就根據美國公司法的「金色降落傘」條款,這種條款就是保護被兼並公司的高管,因為在公司兼並當中,原公司的這些高級主管往往會被炒掉,新公司的這些領導人他們會接替。這些原公司的主管為了保護自己,所以就要求補償。這個「金色降落傘」條款等於維護這些原公司高管的權益,維護他們權益當然也是希望兼並的談判能夠順利進行,不至於他們從中障礙。結果他們根據這個條款要求巴克萊銀行支付給他們本人二十五億美元的紅利。這個要求太離譜了,你看當時公司虧損二十億,巴克萊銀行出資十七億要收購,而這些高管要求二十五億的紅利給他們個人,這樣的談判當然不可能成功。最後,大家也都知道,雷曼兄弟真的就倒閉了,它的倒閉就標志著美國金融危機從本國蔓延到全世界,成為世界性的金融海嘯,那就無數的人、無數的國家遭到了巨額的損失。你看八名主管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全球人民的權益,太自私了!而且他們這個貪欲也太過度了,人家收購公司才十七億,他們自己「袋袋平安」要二十五億。
縱貪,自己得不到什麼好處,造的業就無窮盡了,所以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大學》講的「格物致知」,格物是什麼?把自己的物欲格除掉。人之所以喪失了天良,昧了良心,就是因為貪欲之所致,你能把貪欲格除掉了,良知才能現前,這叫致知。格物致知,我們才能有誠意正心,才能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底下我們再看「蔽過」。這個過就是過錯、過失,這要忏悔,要改過自新,不能夠掩飾,不能夠隱藏、文過飾非。《弟子規》上講,「過能改,歸於無,倘揜飾,增一辜」。我們有過錯這也很正常,為什麼?凡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誰都會有過失,不足為奇。有過失之後我們應該用什麼態度?一定是勇於改過。過能改就歸於無,你就沒過了,你成君子、成聖成賢就是改過而成就的。孔子為什麼贊歎顏回是最賢的弟子?顏回的本領就在於不貳過,過失犯一次就好了,第二次不再犯,這不貳過,歸於無。無過了你就能成聖賢,因為「人之初,性本善」,本性都是一樣的,都是佛性。有過失的時候,佛性顯不出來,沒過失了,佛性就全顯,就是這樣而已。所以學聖學賢、成佛成菩薩也就是改過而已,沒別的。我們的過失如果不肯改,還要掩飾,那就過上又加大過。掩飾這個過失,比你犯的過失更嚴重,為什麼?那心是虛偽的,等於說把你的良心給切掉了,沒有了,那是最大的過。所以有過要怎麼樣?勇於忏悔、勇於承認,這是改過的首要條件。自己不承認自己過失,你怎麼可能改?首先你得承認,要敢於發露,發露就是把過失說出來。如果對別人傷害了,向對方道歉,真誠道歉,甚至跪下來求他原諒,「自己糊塗,不能控制自己的煩惱,傷害了您,請您一定原諒,我以後再也不這麼做了」,忏悔。你敢說出來這是表決心,自己犯的罪業不肯說,就說明你不肯改。
你說我要把過失說出來了,別人批評我、笑話我、毀謗我,怎麼辦?你不要擔心這個,要知道,人家批評你、毀罵你是幫你消業障。你那個過錯本來可能要墮地獄的,他這一毀謗,你不用墮地獄了,你罪業就消了,多好!《金剛經》上講的,說一個人要是好好修行,讀經、念佛好好修行,他還遭人毀謗,那是先世有造了地獄罪業,本來是要墮地獄的,結果給人一毀謗,幫他消了。你看你應該感恩人家,別人幫你消罪業,哪還要擔心、還要害怕?甚至你還要報復人,更大錯特錯。所以,敢於說出來,你的罪業消了。罪業上哪了?上毀謗你的那個人身上去了,他毀謗你、他批評你,行,他幫你背了這個業。所以他是什麼?你的恩人。你看他寧願背你的罪業來成就你,幫你消業障,是不是你的恩人?
我們聽到這個也要想到,我們可不能批評人、毀謗人,你這一批評、一毀謗,他的罪業全上了你身上去了,這可得小心。所以說人兩舌是非,等於把別人的罪業往自己身上拉,自己承當罪惡。所以,不能夠把自己的過失隱蔽起來,要敢於發露。而造作的善,我們應該把它隱蔽,不要讓人知道,對人好也不讓人知道。為什麼?你行善不讓人知,這是陰德,陰德天報之必厚。如果讓人知道,人家贊歎你,你真的是善人,你是聖賢,給你歌功頌德,行了,你這什麼善都報掉,後頭沒有了;甚至,如果別人吹捧你吹捧過了,你沒那麼善,別人把你說過了,那你就完了,你反而有罪業。因為什麼?名過其實了。《了凡四訓》裡面講的,世間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你不是那麼善,別人把你吹捧得很高,虛名,虛名的人往往有奇禍。所以有時候我們看報紙看新聞,某某慈善家怎麼死得這麼慘?外國很多,很出名的一些慈善家做慈善事業的,報紙拼命吹捧他,車禍死了,或者死得不明不白。什麼原因?就應了這句話「享盛名而實不副者」,他沒那麼善,奇禍就發生了。
所以這個我們要懂得,過失讓人知道不怕,罪業就消掉了;善行不讓人知,你就愈積愈厚。如果你反過來,那就麻煩了,所做的善讓人知道了,馬上就沒了,報了;積的惡不敢讓人知道,惡愈積愈多,將來那個報應不堪設想。我們再看第七條,第七條是:
【毀人自譽是一病。】
這個『毀』是毀謗、诋毀,『譽』是贊譽。诋毀別人,自己稱贊自己、吹噓自己,這是一個大病。老子給我們開的這都是大病,沒一個是小病的。這就是佛法裡面叫「自贊毀他」,自贊毀他在菩薩戒裡頭那是重戒,所以這個是大病。一個人待人處事接物心要存厚道,即使看到別人做錯了,造惡,我們都不應該說。這是什麼?養自己的厚道心,也給人以改過的機會。如果你說了,你去批評他,他認為你是在毀謗他,他會起逆反心,他跟你對抗,他也就沒辦法改過了;你包容他,讓他覺得自己不好意思,自己會受到良心責備,他就能改,所以這是厚道,絕不能夠毀謗別人,顯示自己很正直。真有這種人,《感應篇》裡講的「毀人稱直」,好像他不去罵人就顯現不出他自己是正直的,這種心是良心壞了。
對自己應該常常去反省自己的過錯,忏悔自己的業障,怎麼可以說自己了不起,覺得好像是善知識,到處去顯露,到處跟人講自己的好處,讓人家對你好像恭敬一些?其實你想錯了,真正謙卑的人才會令人恭敬,驕傲自大的人怎麼可能讓人恭敬?《尚書》上講的,謙受益,滿招損。只有謙虛的人才受益,就像大海,海納百川,因為什麼?以其處在下,它在最低處,所以水都往它那流;它高高在上,誰往它那去?
所以程伊川先生,這是宋朝程頤,大儒,理學家,他是朱熹朱夫子的私淑老師,他倆不是同一個時代,朱子是尊他為老師。伊川先生講過一句話說,「君子於人,當於有過中求無過,不當於無過中求有過。而責己當反是」。這話說得好,真正君子是什麼?對別人心存厚道,別人有過還要求無過。譬如說一個惡人他十惡不赦,壞透了,我們還要看他那個好,有沒有好?肯定會有,看你能不能找得到。譬如說一個十惡不赦的人,殺人放火的強盜,可能他還有義氣,盜亦有道。你看這是從有過中還要求無過,你這樣看他好的,他就會感覺到自己是應該學好。人都有良心,強盜也有良心,再惡的人也有良心,他都有一念好善好德,你在他的良心上來幫助他,這是使他真正能回頭。你就看他的好處,不看他的不好,這就讓他回頭了。所以佛看眾生就是這樣,佛看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華嚴經》上講的。我們眾生造作很多罪業,貪瞋癡慢、殺盜YIN妄都在干,佛說我們都有如來智慧德相,你看看佛的心多厚道。他沒有說我們不好,他說我們就是跟佛一樣,就是有妄想執著而已,你把妄想執著放下,你就成佛了,就這麼一點,你看看那個存心。當然他說的也是事實,所以讓我們聽到之後,我們好善好德的心生起來,是,佛能做到,為什麼我們不能做到?所以我們就生起向佛的心。
你看《法華經》裡面,釋迦牟尼佛跟弟子們講,提婆達多這樣的人也能成佛。提婆達多是十惡不赦、五逆重罪的罪人,他為了自己當佛,他對釋迦牟尼佛嫉妒障礙,不服,破壞僧團。跟六群比丘一起想著把釋迦牟尼佛打倒下去,自己當新佛,受人家的供養尊敬。甚至要害佛,佛走到山澗的時候,他在山上把大石頭往下推,要砸死佛。當然佛是二足尊,福德、智慧都圓滿的人,福報太大了,沒人害得了佛。所以石頭落到空中,護法神用金剛杵把它打碎,保護佛。雖然沒傷到佛,但是那個碎片掉下來劃破了佛的腳,出佛身血,這是五逆重罪。五逆罪是殺父、害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提婆達多干了很多這種罪,生身就墮地獄。這種人我們說這是一闡提,沒辦法救,但是佛於有過中求無過,佛看他的佛性,他有佛性,既然有佛性,皆當作佛。所以《法華經》裡面給提婆達多授記,說他無量劫後當得成佛,佛號也告訴他,就是授記了,當然是無量劫後。那個地獄的苦得受,得輪回夠了。因為他遇到佛了就種善根,一歷耳根都永為道種,何況他跟佛接觸這麼多,善根種得不少。雖然他這一世迷惑顛倒他墮地獄了,但總有一天他能成佛,他有這個佛因。所以佛沒有從他的過錯中來宣揚。於有過中求無過,不當從無過中求有過,這是厚道,這是慈悲。
反過來,「責己當反是」,責備自己那就得反過來,於無過中還得求有過。自己好像都已經很好了,人家都很贊歎,說你真是很難得,你孝敬父母、尊重老師,你能夠肯布施、肯放下,各方面都很好了。但自己看看自己毛病習氣一大堆。這就是真正修行人,像印光大師那樣。我在十多年前還沒出國的時候,曾經跟我母親到過靈巖山,去拜過印祖的祖庭,他老人家晚年在那修行往生,那邊有一個他的紀念館,還有他的關房。我在紀念館裡面就看到有副對聯,是他寫的,全聯我都忘了,其中有幾個字我記得特別深刻,寫的什麼?說若不往生,「餓鬼畜生尚難求」。印光大師何等人物?大修行人。他說如果這一生要是不往生,自己的罪業累積起來這麼多,你想得一個餓鬼、得一個畜生都得不到。三惡道得不到餓鬼、得不到畜生,只剩下哪個?就地獄了。印光大師真的是修行人。今生不了道,將來真的是有得還,先受地獄苦,來生還得還,還施主的債。你看這樣的大德,相傳他是大勢至菩薩再來,人家責己責得多麼的深刻,真是於無過中都求有過,這是我們應當學習的。
了凡先生在他的家訓裡面講,一日無過可改,則一日無步可進。人怎麼說一天沒有過失?肯定會有過失,如果沒有過失說明什麼?這一天沒有進步。你除非成佛了,才能說沒有過失,就連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煩惱沒斷盡,那都是過失,所以普賢菩薩他忏悔業障,業障就是過失,過失就是業障。他怎麼忏悔的?他說自己的罪業如果累積起來(他不用過失,他說罪業),如果有形相的話,盡虛空界不能容受。普賢菩薩是等覺菩薩,後補佛位,他是華藏世界的補處佛,他這些罪業都這麼多,無量無邊,我們凡人更沒得談了。所以人家忏悔罪業是念念相續無有窮盡,我們還覺得今天找不到自己的過失,了凡先生講叫「心粗而眼翳」,粗心大意,眼睛受了障礙,看不見自己的過失,滿身「過惡猬集」,就像刺猬的刺一樣這麼多都看不見,太粗心大意了。
所以,真正想進步沒有別的,天天忏悔、天天反省、天天改過,這就是修行的要領。對自己不能有半點姑息縱容,哪怕小小的過惡都要把它斬絕干淨,讓自性能夠顯現出來。自性就是被我們的過失掩蔽了,你蔽過其實就是蔽自性,把自性給掩蔽起來了,那永遠當凡夫。所以真正修行人,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我自己就深有體會,不學則已,一學習,你會發現什麼?自己真不是人,一天到晚這些念頭真的是太惡了,滿身都是過失。如果你有這樣的心態,你有這種境界,恭喜你,你上路了。
夏蓮居老居士他就有這麼一句話說,見到自己滿身不是處,就是功夫得力處。這話你聽懂了嗎?你見到自己滿身都不是,真的沒一處好的,那你就是功夫得力的地方;感覺到自己還不錯,行了,功夫不得力,早著呢!這都是過來人給我們說的話,有過不憚改,不要怕改,更不能夠把它掩蔽起來。我們再看第八條:
【擅變自可是一病。】
『擅變』就是擅自改變,擅自就是憑自己的意思,我感覺到我是對的,固執己見,甚至沒有把祖宗成法放在眼裡,擅自改變原定的規矩和成法。『自可』就是自以為是,這個也是個大病。往往歷史上我們看到很多英雄豪傑,他失敗就是失敗在擅變自可上。擅變自可,根本原因就是傲慢,感覺到自己很不錯,甚至強過前人了,沒有細細去思惟前人為什麼立這個規矩、為什麼定這個成法,我們沒好好的想想就擅自去改變。你當政你有權去改變,可是改變了之後,你得背那個後果,你負那個責任。
在三國時代,我們讀《三國演義》,這裡面確確實實有很多人生哲理值得我們學習。談到關公,大家都很敬佩,這是一位忠義之人,忠心耿耿、有勇有義,可是他死確實死得很冤枉(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想起來他怎麼死的),很可惜。在孔明(就是諸葛亮)臨死前交代,以後蜀國的國策,就是戰略方向,應該怎麼樣?南聯孫吳,北拒曹魏。這是諸葛亮定的國策,像赤壁之戰就是最典型的南聯孫吳,抵抗曹操,最後把曹操打敗了。赤壁之戰,歷史上有名的戰役,後來三國鼎立,魏、蜀、吳。蜀國一定要跟孫吳聯在一起,這是個大的戰略。可是關公,關羽他掌權了,因為他是元老,劉備也死了,張飛也死了,孔明也死了,剩下就是他最大了,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三兄弟就剩他了。他這個人也比較自以為是,最後跟東吳搞得關系很僵。果然,有一次跟孫吳打仗,結果自己就死在了跟孫吳之戰當中。之後蜀國也就一落千丈,最後就被滅了。
這就是什麼?犯了擅變自可的毛病。孔明定的規矩,人家有韬略,看得遠、看得明白,我們應該遵守祖宗成法,就能保國,保存基業。祖宗留下來很多成法,你看所有的聖賢典籍都是祖宗成法,像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德,祖先留下來的成法,不能改變。還有五倫、五常,這些都是古今不變的真理。我們能遵守它,我們就能夠得到幸福,社會就能和諧;不遵守它,我們就不幸福,社會就不和諧,這已經是經過幾千年的印證了,不需要我們再操心,再去質疑。五倫講的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常是仁、義、禮、智、信。仁者愛人;義者循理,循理就是合理,合情、合理、合法;禮是禮度,做什麼事中規中矩,不過分也沒有不及,過猶不及,這是禮;智是理智,不能感情用事,用智慧;信是信用、誠信。這些都是性德,就是自性,自性是不生不滅無有動搖,它是永恆不變,我們怎麼能改變?如果我們改變它、不遵守它,自己得不到幸福,家也不像家,國也不像國,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這就是亂世。
現代人提出說這些倫理道德都已經過時了,現在是進入E時代(E是electronic那個E),電子時代、信息時代,還要用那些老舊的東西嗎,還要固守成規嗎?他不懂。這些規矩、這些道德仁義上的真理,不管是什麼時代,古人和今人、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全都適用。可變的就是生活的方式,過去到一個地方得靠走路、靠騎馬,現在可以坐飛機,這是變了;過去洗衣服用手洗,現在用洗衣機,這個變了;過去人寫信,現在人網上發email,這個變了。那都是形式上的。本質上的,你只要是人,就得遵循著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除非你不是人。真的,你不遵守這個就不是人,那叫禽獸,穿著衣服的禽獸,肯定不可能有幸福。這是一個例子。
另外一個例子,古人關於教學方面的。《三字經》,這也是難能可貴的經典,它總結了古人的很多成法,用三字一句,童蒙都能接受的方式寫出來,裡面就講到教學怎麼教,「教之道,貴以專」,教學最高的指導原則就是貴以專。專,不能雜,學習要學完一門再一門,不能同時開多門,開多門你肯定學不好。現在的學校都是搞多門教育。我過去也在大學教書,我很了解,今天上語文,明天上數學,後天上英語。小學一天下來上好幾門課,每天背著書包大大的、重重的。為什麼?裡頭很多參考書、很多教科書,很累。現在的孩子,說老實話都比不上我們小孩的時候,我們小的時候也比不上我們上一代。我們的爺爺輩是最輕松的,他就讀一本書,四書五經,而且把它背下來了,書都不用帶,老師帶著學生出去旅游,學生也會背,老師也會背,走到哪隨口拈出一句,跟這裡的名勝古跡結合起來,就把孔子的這些道理講出來了。他們只需要帶酒、帶菜出去外面旅游,他不用帶書本,全在肚子裡,專。你能夠把「四書五經」讀透,你就能治國安邦。你看古人考試就一篇文章,沒有那麼多科目,現在小學就考好幾門,過去不用,過去考狀元都是一篇文章而已,就一門。他把這門讀透了,你讓他治理個國家都沒問題,貴以專。
古時候,未冠及第的有很多,未冠就是不到二十歲,虛歲二十現在我們講十九歲,不到十九歲就不能行冠禮。冠,戴帽子了,這是成人。二十歲以前叫童子,童子考上進士(最高學位)的很多。考上以後,朝廷就給他一個縣官、縣長干,治理一個縣,甚至做一個知府治理一個州,他能治理得井井有條。十八、九歲的孩子,你想想現在十八、九歲的孩子出來能做什麼?讀的書不會亞於以前的人,比過去是讀得有過之而無不及,為什麼現在人都沒這個智慧、沒這個能力?學得不專,專你才能出智慧,有智慧你能把問題處理得很好。現在人讀的書很多,他常識很豐富,沒有智慧。你問他什麼都懂,你讓他辦事,百無一能,什麼都不會,甚至你讓他煮個飯他都可能不會。這是很現實的,所以專太重要。
所以我們師父提倡說,學校應該可以考慮做一個改革,可以搞一個實驗小學、實驗中學。怎麼學?用「貴以專」的教學方式。國家一定要考這麼多科目也可以,那你怎麼學?學完一門再學一門。譬如說小學升初中你得要考六門課,這六門怎麼學?現在是六門同時學,這一天下來第一個鐘點學語文,第二個鐘點學數學,第三個鐘點學英語,反正一天下來就六門課。孩子也很苦,剛聽完語文,腦子還沒轉過來就聽數學,數學那些數字還沒消失馬上就得讀英文,所以一天下來腦子像漿糊一樣的,亂七八糟,什麼都沒學到。最後為了考試使勁的背,背完了就又還給老師。我們以前都是這樣過來的,真正要學的時候就是考試之前使勁背。那是點上蠟燭,以前在宿捨十點鐘得停電,那就點蠟燭攻,攻到第二天早上然後去應試,應完試睡個大覺,好了,睡完覺起來什麼都忘了。應試教育的結果就是這樣,所以改變一下怎麼改?你這六門我第一年級學語文,第二年級學英語,第三年…反正你就一門完了再學一門,時間是一樣的,但是效果就不一樣,你那個專,你的心集中在一門上容易領悟,容易觸類旁通,這是智慧。為什麼?專得到定,定才能開智慧,沒有定沒有智慧。
世間法都尚且要講定、講慧,那學出世法、學佛更需要修定。所以我們師父上人提倡一定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八個字是真理,是成功的秘訣。所以我現在就把全部心思放在一部《無量壽經》上,中間插入其他的,像這篇文章,是師父老人家指定讓我講的,是為了利益大眾。當然我們也有責任去推動因果教育。講,怎麼講?這一篇文章也不離《無量壽經》,它是《無量壽經》的注解。所以我給這篇文章起了一個總名題叫「身心淨潔,與善相應」,這是《無量壽經》的經文,這篇文章講什麼?還是講《無量壽經》,不離《無量壽經》,還是堅持一門,觸類旁通。
當然這是看我們各人的能力,有的人學習能力強,有的人學習能力弱。有能力的可以兼學,兼學還要堅持一門,你觸類旁通。譬如說《法華經》能不能學?當然可以,但是你一定要導引到《無量壽經》來,蕅益大師講淨土法門是「華嚴奧藏,法華秘髓」。那天我就起了疑惑,我問師父上人,《華嚴》奧藏我能明白,因為這「普賢行願品」講得很清楚,《華嚴》末後普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導歸到《無量壽經》來。《法華》秘髓怎麼解?《法華經》裡有沒有真正這樣的經文說到極樂世界、說到淨土法門?師父沒告訴我,讓我自己回去找答案,我就把《法華經》從頭到尾翻了一下,我一看,真的是有講到淨土。
我就從《法華經》摘了四品的經文片段,有關淨土的,包括阿彌陀佛的前世,曾經做過一個王子,跟他的老爹出家,他老爹後來成了佛叫大通智勝王如來。他們十六位王子都跟著出家,阿彌陀佛是第九位(這有講到他的身世),釋迦牟尼佛是第十六個王子,所以他倆以前都是兄弟,釋迦牟尼佛能贊阿彌陀佛,都是宿世因緣。我們跟阿彌陀佛也是宿世因緣,肯定的,所以我們聽了他的法號、聽了他的淨土法門,我們就願意去、願意念他的名號。然後還摘出提婆達多將來怎麼成佛的,龍女八歲怎麼成佛的,都是念佛成佛。《法華經》到末後「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就講到,如果能夠有人在末法時代,它是講「若有女人」,能受持這部經,那她臨終必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當然說到女人,男人也包括,因為一般來說,女人好像情執比較重一點,普遍來講。情執就是業障,業障重一點都能往生,業障輕一點的更能往生。所以說女人也包括男人,說男人未必包括女人。《法華經》上就提到這個,最後也是導歸極樂世界,勸導我們也要求生淨土。《法華經》龍女八歲成佛,沒有講得很明顯怎麼成法,說得很簡單那段經文,而且我們辦不到,她是一發菩提心即成佛,即身成佛。我們成不了,很難落實,唯有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你就即身成佛,因為你一往生極樂世界就證阿惟越致菩薩,就不退成佛,叫即身成佛。這是把《法華經》的理落實了,還能不是《法華》秘髓嗎?我把總結的心得報告給師父上人看,師父點頭,「是的,是這樣」,老人家鑒定了。蕅益大師說得沒錯,確實淨土法門是《法華》秘髓,秘密的精髓。
所以一門深入,你看到別的經典你一樣能夠觸類旁通,而且你也會導歸到這個法門,充實你自己所學的那一門。如果你要暫時沒有這樣的能力,那更應該一門。你把這一門學透,自自然然看到別的全部通了,這是祖宗教給我們的學問,治學之道太重要。所謂「一經通,則一切經通」,這是祖宗成法,不能改變。我們可不能擅變自可,以為自己好行,最後都學不成功。尤其我們現在受現代的西方教育成長起來的這一代,要回頭是很不容易。我算是一個幸運者,拿了博士學位,在美國拿的,能夠回到中國老祖宗這個成法上來,我看不多。還算宿世有點善根,就是還算聽話,比較老實,要不然真的是這一生也就恐怕荒廢了。下面我們再來看第九條。
【輕口喜言是一病。】
『輕口喜言』就是講話不慎重、很輕率,而且喜言是喜歡多講、愛說話,多言是個大毛病。《朱子治家格言》裡面就講到,「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處世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慎言,愛講話的人肯定會有很多過失,特別是那些口沒有遮攔的,什麼話都說,看到好像很有口才,滔滔不絕的講,其實這人沒智慧,而且肯定無意中會得罪很多人,甚至為自己種下禍根都不知。所以孔子教我們敏於行而慎於言,行動要敏捷、要快速,講話要慢三分,不要那麼快就出口,甚至給別人的感覺你好像說話有點結巴都沒關系,慢點說。
《論語》裡面有一章是「司馬牛問仁」。司馬牛是孔子的學生,他是宋國人,他的哥哥司馬桓魋謀反。司馬桓魋是一個惡人,甚至他要殺孔子,他的弟弟司馬牛跟孔子學,在他哥哥還沒有造反之前他就知道了,心裡七上八下很難過。因為什麼?兩難。這個事情要是說出來了,人家都知道他哥哥謀反,哥哥肯定被斬首,甚至有滅族之禍;如果不說,若是他哥哥謀反弑君篡位,這也是天下人人得以誅之的大罪業,所以他很為難。他來問孔子什麼叫仁?孔子老師真是視思明、聽思聰,君子看人看事都很清楚、很明白,聽話也聽得很懂,一聽他來請問,就知道他的心意。所以孔子說,「子曰:仁者,其言也訒」。真正的一位仁者講話必定是訒言,「訒」就是說話很謹慎,甚至有點說話不太連串,那個訒就是很難說出來。仁者表現講話很少,不多,我們說沉默寡言,這是仁者的特點。這一點也是提醒司馬牛,在這樣的一個處境當中,你更需要慎言,如果你言不慎,可能過失難以挽回。因為可能司馬牛是屬於多言浮躁之人,一個人心浮氣躁就喜歡多說話;心要是沉定的、安詳的,他一定少言。
司馬牛沒聽懂孔子說這個話,他心浮氣躁,所以「曰:其言也訒」,這是司馬牛說的,「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其言也訒就是說話謹慎,這就是仁嗎?你看他把話聽錯了,孔子說仁者其言也訒,沒有說其言也訒就是仁。一個仁者他的特點有很多,很多優點,其中一個優點是說話謹慎。司馬牛把這個仁者看淺了,以為能說話謹慎就是仁者,搞錯了。所以夫子在底下就跟他說了,「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夫子看到司馬牛心浮氣躁,就告訴他為之難。「為之難」就是為仁難,你要想做一個仁者這是很難,所以說話怎麼能不謹慎?這也是再次提醒他。這是對司馬牛對症下藥,司馬牛最大的特點就是說話不經大腦,沒想好就說,他當然就不是仁者。你首先把這個病給去除掉,你才能夠談到說仁者,這對病下藥。所以,輕口喜言者跟仁者就相背離了,特別是遇到一些大事,像司馬牛所遇到的,關系到國家、關系到家族,這都是大事,在這種大事當中形勢非常嚴峻,更要沉著應戰,眼睛要看得准,心裡要有底、有主宰,話語要謹慎,可能說錯一句話,後果都不堪設想。如何能化解這個災難,如何能使得這些危險化成平安?一定要有定慧力,定慧一定是少言。
我記得南宋時代,跟岳飛是同時代的,有一位大將叫宗澤,抗金的。他在有一次帶兵打仗,一早就開始軍事行動,他在路途上寫了一首詩叫《早發》,發是發兵,早上就發兵。這首詩是這樣寫的,我很欣賞,說「傘幄垂垂馬踏沙,水長山遠路多花。眼中形勢胸中策,緩步徐行靜不嘩」。這是講他行軍過程中,大將行軍非常安靜,只聽到傘幄垂垂,那個傘蓋被風吹動的聲音、馬踏著沙上面的聲音,沒有任何的聲音。水長山遠這是講風景,路多花,這都是一語雙關,藉景來顯示這裡頭的玄機。路多花是什麼?形勢多變,可能是千變萬化的。特別是做大事的人,往往你要遇到很多很多的障礙,很多復雜的情形你要去面對,臨時要去處理,這不是你能預想得到的。像現在一句流行話,叫「計劃趕不上變化,變化趕不上一句話」。一句話可能就得變了,那你就得跟著變,你得有定慧,你才能夠處變不驚。所以眼中有形勢,胸中有策略。緩步徐行,就是你慢慢走、慢慢看。靜不嘩,你很安靜,不喧嘩。你想想,一個人愛說話的時候,肯定都是心跑到外面,他神都不守捨,他怎麼有智慧?
所以愈到大事來臨之前,心要愈安靜,「每臨大事有靜氣」,安靜的那個氣質很重要。我們看一個人將來能不能有大成就,從他氣質上能看得出來。這個人很安詳,心很清定,他不會妄想很多、心浮氣躁,這個人可堪大任,他能擔當大任。為什麼?他有這樣的一個深厚的根基。一個人如果是浮浮躁躁的,說話不經大腦,那種人可不能把大事交給他,交給他准會出錯誤。這個人就是所謂的他辦事靠不住,特別是年輕人容易犯這種錯誤。諺語中說,「嘴上無毛,辦事不牢」,就是指這個意思。這都是我們學佛人當戒。修行那是出三界,是大事,你要是沒有這樣的一種修養,沒有那種定慧,當然很難以成就。下面我們再看第十條:
【快意逐非是一病。】
這個『非』就是非義之事,不應該做的事情,所謂為非作歹。這為非作歹已經是錯了,還要快意的去做,『快意』就是你覺得做這個心裡很爽、很痛快、很喜歡干這個事。《太上感應篇》講的「以惡為能」,以惡為樂,這個是大病。你想想以惡為樂的,喜歡得到惡,那惡報就加在他身上。特別是有權有勢之人,要知道權勢是天借給我們的一個工具,用這個工具應該來幫助苦難的大眾,幫助那些無權無勢、沒有能力的人,這就對了。怎麼能說我有權勢,我有這個福報,我在那裡為非作歹,我還以惡為能、逞強好勝、逼凌孤寡?這種人下場一定是很不好。為什麼?他不用這些福報來做好事,天一定會把福報收回去,而他只剩下惡報。
我們看到歷史上這種故事太多了。在《舊唐書》裡面,這是唐史,唐朝的歷史,有一篇叫「喬知之傳」,這是記錄當時有一個人叫喬知之,他有一個婢女,這個婢女叫窈娘,善歌善舞,長得也很漂亮,結果被當時武承嗣看中了。武承嗣是誰?武則天的侄子。武則天是女皇,他是皇親國戚,他是武則天的侄子,就等於像太子一樣。當時武則天還考慮,是把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還是傳給自己的侄子,就是傳給李家還是傳給她們武家,還在考慮這個問題。武承嗣本來想著他要做太子,你看他那個權勢有多高。可是這個人心術並不是很好,有權有勢他不干好事,他干很多那些傷天害理的事。
他看見喬知之的侍女窈娘很漂亮,還能歌善舞,就把她搶奪過來,納為自己的妾。結果喬知之也因為喜歡窈娘,朝思暮想,但是自己沒權沒勢,不能跟人家抗爭。有一天他自己寫了一篇文,叫《綠珠篇》,偷偷的托人送給窈娘,就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對窈娘很愛慕,但是現在居然被武承嗣給奪走。窈娘看了之後非常感憤,最後就自殺了,為情自殺。於是武承嗣就非常的憤怒,知道這個事情是喬知之干的,寫了這封信導致窈娘為情自殺,所以他就編造了一些罪名處死喬知之,這是以勢欺人,結果害死兩條人命。武承嗣當時這麼做,沒人敢說話,沒人敢去動他。但是要知道,人有福報的時候沒人敢動你,福報終於有一天它就沒有了,特別是給你這樣來折騰,你有多大的福報趕得上這樣去折騰!本來武承嗣很可能會做太子的,但是當時的朝廷重臣,像狄仁傑、像吉項這些人不斷的勸說武則天應該立子不立侄,武則天終於就把王位還是傳給自己的兒子,就是還給李家,還是唐朝,本來武則天是改國號為周,現在還是唐朝。武承嗣做太子的幻想就破滅了,最後他自己也憂憤而死。
我們表面上看這是他運氣不夠,沒辦法做皇帝。內在的因果,學了佛的人就看得明白,做皇帝你得有那個福報才行。福報是修善而來,你不修善不積德,想福報那個是空想。像了凡先生他也想福報,他沒有兒子希望得兒子,沒有功名希望得功名,但是他真正斷惡修善,如理如法的去求,他就求來了。命是可以改造的,福是可以自己求來的,不是自己在享福的時候作威作福。武承嗣令人憂憤而死,最後自己也憂憤而死,如是因如是果。我們看到的憂憤而死是花報、現世報,來世報他決定是墮惡道。惡道罪受滿了還要出來還命債,你看看這樣的事能去做嗎?能夠快意逐非嗎?做壞事還要逞自己痛快,要是能想想那個後果,那種快意立刻就淡下來了;想到報應之可怕,那個為非作歹的心就不敢起來了。所以因果教育真的是太重要了,能夠使人免於造惡。
乾隆年間的周安士先生說過,「人人知因果,大治之道也。人人不知因果,大亂之道也」。所以我們學《太上老君說百病崇百藥》,這也是一部很好的因果教材,可以說它是《太上感應篇》的重要補充。真正學透了,你一定能得到身心健康、無病無災、家庭幸福、事業美滿、社會和諧,最後你自己念阿彌陀佛決定得生極樂世界。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有講得不妥之處,請諸位大德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資料恭摘:《太上老君說百病崇百藥》學習心得—身心淨潔 與善相應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三集) 2010/9/3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7-036-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