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均耕地為3.75畝,中國只有1.6畝,僅為世界人均數的43%。全國有2800多個縣級行政單位,人均耕地小於0.8畝的有666個,占總數的23.7%。其中小於0.5畝的有463個。
全國1/5的耕地受到污染,干旱、半干旱地區40%的耕地嚴重退化。
近2年來中國耕地淨減595萬畝,其中,1997年淨減203萬畝,1998年淨減392萬畝。
荒漠擴大
到1998年底,中國荒漠化土地總面積262.2萬平方公裡。荒漠分布於全國18個省區市的471個縣(市、旗),90個縣屬於完整的沙區縣。
70年代,荒漠化土地面積1400平方公裡/年,80年代荒漠化土地面積2100平方公裡/年,90年代荒漠化土地面積2460平方公裡/年。每年奪走一個中等縣的土地面積。直接經濟損失540多億元/年。
沃土流失
中國水土流失面積已達367萬平方公裡,占國土面積的38.2%。每年至少有50億噸沃土付之東流。伴隨流失的氮、磷、鉀養分有上億噸。40年來,水土流失損失的土地超過4000萬畝。最嚴重的黃河和長江中上游地區,超過2/3的面積水土流失,年流失土壤16億噸。建國以來修建的8萬余座水庫,1/3被淤塞,黃河干流的幾大水庫,庫容被淤積2/5。
森林“赤字”
中國森林總面積134億公頃,占世界3.9%。位居世界第5位。世界人均占有森林面積0.6公頃。中國人均占有森林面積僅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11.7%,在世界179個國家中居119位。
中國森林總蓄積量97.89立方米,占世界森林總蓄積量3840億立方米的2.55%。中國森林每公頃平均蓄積量為96立方米,遠低於世界平均每公頃蓄積量114立方米。世界人均擁有森林蓄積量為71.8立方米,而中國人均森林蓄積量僅8.6立方米。
中國年均消失天然林40萬公頃。
目前,森林區已出現嚴重“赤字”,森林生成量約2.6億立方米,年采伐量為2.94~3.4億立方米,按近10年平均采伐和毀壞森林的速度,到2055年將失去全部森林。
大氣污染
據世界衛生組織對60個國家10~15年的監測發現,全球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中國占8個。
中國城市大氣中的總懸浮微粒和二氧化碳含量是世界上最高的,1997年全國煙塵排放量達1873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達2346萬噸。大氣環境符合國家一級標准的城市不到1%。62%的城市大氣二氧化碳日平均濃度超過3級標准。
全國酸雨面積已占國土資源的30%,華中酸雨區酸雨頻率高達90%以上。
全國因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造成的損失每年達1100多億元。大氣污染損壞人體呼吸道系統,危害心髒血管的健康,加大癌症發病率,影響人類基因,造成遺傳疾病。
垃圾圍城
全國垃圾歷年堆存量60多億噸。侵占土地5億平方米。666座城市中陷入垃圾包圍的有200座。
中國城市人均垃圾年產量440公斤。遞增速度8%~10%。預計到2000年中國城市生活垃圾1.5億噸/年。垃圾將對土壤、地下水、大氣造成現實的和潛在的各種污染和危害。
水源緊缺
中國水源總量28124億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資源量居110位,是世界21個貧水國之一。全國600多座城市中,300多座缺水,嚴重缺水的108個。農業缺水量為農業用水量的30.6%,工業缺水量為工業用水量的44%。
中國有82%的人飲用的淺井和江河水水質有不同程度的污染。細菌污染超過衛生標准的75%,飲用受有機物污染的飲水人口約1.6億。由於污染,水質達不到飲用標准的城市占1/4。80%以上的污水未經過處理就排入江河湖泊,全國有監測的1200多條河流中,850條受到污染。
水源浪費嚴重:生產一噸鋼,中國所耗水量是國際先進水平的10~40倍;開采一噸原油,中國所耗水量是國際先進水平的6~20倍;生產一噸紙,中國所耗水量是國際先進水平的3~10倍。
沿海赤潮
去年,中國沿海曾大面積發生赤潮,給海水養殖業造成嚴重損失。今年7月份以來,中國渤海、南海海域又相繼發生大面積赤潮。7月13日,渤海發生中國有記載以來面積最大、達6300平方公裡赤潮,至21日,大面積赤潮已經消退;9日,南海海域廣東饒平海面發生赤潮並迅速蔓延,面積達400平方公裡,至20日已陸續消退。
赤潮是海洋中浮游生物爆發性增殖並聚集而形成的現象,藻類在進行光合作用時大量消耗氧氣,或堵塞魚鰓,造成魚、蝦、蟹、貝類窒息死亡;另外,赤潮消退時,大量浮游生物死亡,會產生有害氣體,使海水腥臭,海域環境惡化。去年中國一半以上的近岸水體污染嚴重,外海水域也受到威脅,主要污染物為無機氮、無機磷、油類和重金屬;近海接納沿海地區直接排海的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逐年增加,無節制的陸源污染物排放入海是造成近海海域環境質量持續惡化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赤潮的主因。
災難頻繁
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少數國家之一。建國以來,自然災害的直接損失約為25000億元(1990年價),高於發達國家的幾十倍。中國是世界上因災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主要有:洪澇災害,干旱災害,地震災害,台風災害,生物災害等。受災面積由50年代的16.7%上升為90年代的33.0%,平均每年有1/3的農作物面積受災。成災面積由50年代的平均每年1050萬公頃上升為2500萬公頃,成災率由50年代的42%上升為90年代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