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如何很簡單地判斷一位善知識?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陀關於捨貪的清淨教誡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捨貪,成菩提道。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於殘生,旅泊三界,示一往還,去已無返。】

  教我們怎麼樣判斷一個善知識,佛陀對於這種比丘,即將面臨住持正法,統理大眾的責任,身為一個領眾修行的善知識,他必須有兩個條件:第一,他必須“循方乞食,捨其貪愛,成菩提道。”循方就是一家一家、有次第,不能選擇性的去乞食,就是說這個人貪愛的煩惱要輕薄。作為一個善知識,他的貪愛要輕薄。

  第二,他“不自熟食,寄於殘生,旅泊三界,示一往還,去已無返。”他對今生,只是把它當作一個人生過客,透過今生來成就來生的理想。

  所有的善知識,不管是修密宗、禅宗、淨土宗,什麼宗都沒關系,修的法門會不一樣,但是善知識一定有一個共同的相貌,他的人生一定是內因緣帶動外因緣,以願力主導生命。願力的相貌是無所求,隨緣,一個活在願力的人,人生是活在未來,不把今生看得太重。目的是透過今生實踐來生的功德,所以他忏悔業障,積集資糧,他的心住在來生,為了未來而活,所有的善知識沒有例外。也就是說善知識是“但有所願,無有所求”。因為有所求就是攀緣,活在外因緣,便是活在生死業力。怎麼樣是善知識呢?這是很簡單的判斷方法。

  善知識的修學對今生是完全隨緣盡份的。因為他只有願力沒有攀緣,這是佛陀說的,所有的善知識沒有例外。他一定是用願力來主導他的生命,而不是由他的業力來引導他的生命。


 

上一篇:蘑菇家族營養各不同
下一篇:誰是真正的觀世音菩薩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