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寬運法師:喜見富貴逼人來,更行好事存方寸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改革開放三十六年以來,經過全國人民的努力奮斗,今天的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有錢的國家——據中央銀行2014年4月15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本年3月底,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3.95萬億美元,這一數據較2013年底增長了1290億美元。截至一季度,我國外匯儲備排名世界第一,占全世界外儲總量的三分之一,比世界第二的日本還要高出2.85萬億美元。事實上,中國的外匯儲備資產要高於其他幾個金磚國家之和,而且是遠遠超過。僅以印度為例,根據印度央行4月初公布的數據,印度目前外匯儲備約為3066.5億美元,不到中國的十二分之一。

問題是,錢多了是不是就意味著國家富裕、人民富足了?金錢是不是衡定一個國家國民幸福與否的決定性尺度?這就涉及到財富觀問題。所謂「財富觀」是指人們對財富價值的理解認識觀,財富觀亦是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富的「財」字從「貝」,貝也就是錢的原始形態,因此財富首先著眼的就是金錢的積累。

金錢或財富,可以說是世間人人所希求的,它是一般人共同的願望。而財富可以分為很多種類,有物質的財富,也有精神的財富;有外在的財富,也有內心的財富;有染污的財富,也有清淨的財富;有世間的財富,也有出世間的財富;有狹義的財富,也有廣義的財富;有現世的財富,也有未來的財富;有一時的財富,也有永恆的財富;有有形的財富,也有無形的財富。那麼,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財富?而財富的真正的意義又在哪裡?

一、財富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欲望

前面說到世間財富可有多種,但概括起來主要分為三種:物質財富、情感財富和精神財富。物質財富很容易理解,它是人們生存的基本需求;情感財富能提高我們處理消極情感如壓力、焦慮等的態度和能力,同時包括對物質財富的正確態度;精神財富就是正確對待生活的態度;因為人的一生難免會碰到許多無法預期或控制的、突發性的災難和困難,當我們遇到後應該如何處理、如何面對,即牽涉到我們對生活的理解和態度;精神財富教會我們超越問題本身、追求卓越,賦予生命真正的價值和意義,令我們在「心」與「物」之間取得平衡。

就像以下「一碗面」的故事,給予了我們很好的啟發:

十五年前的除夕夜,一家面館老板正准備關門之時,一個女人帶著兩個小男孩走進來,低聲地喊著:「一碗湯面!」老板自動多丟了半個面團,煮了滿滿一大碗,老板娘和客人都不知道。

母子三人匆匆地吃完了,同聲誇贊:「真好吃,謝謝!」並且微微地向老板鞠了一躬;當他們走出面館時,老板和老板娘則向他們說「謝謝你們!新年快樂!」

第二年除夕夜,他們又是最後的三位客人,同樣地只叫了一碗湯面。老板娘問丈夫:「煮三碗面給他們吃好不好?」丈夫回答道:「不行,這樣做他們會不好意思的。」隨即多丟半團面條到滾燙的鍋子裡。

第三年的除夕夜,這三人又出現,點了兩碗湯面,老板丟了三團面進去;後來這三人就沒有再出現了。不過三人原來所坐的位置後來成了面館「幸福的桌子」。

直到十多年後,兩個青年穿著筆挺的西裝與一名穿著素雅的婦人走進面館,婦人慢慢地說:「麻煩…麻煩…為我煮一碗湯面…。」老板娘才發現眼前的三人就是合叫一碗湯面的母子,不過這次三人終於點了三碗湯面。

他們向老板夫婦道謝,並表示「我們母子三人曾在十多年前的除夕夜叫了一碗湯面,受到那一碗湯面的鼓勵,才能堅強的活下去」,並敘述了十多年來的奮斗過程;老板夫婦感動得眼眶裡溢滿了淚水。

由此可見,物質或身體的滿足並不能帶來真正的幸福,唯有心靈的充實與富足,才能克服貧困艱苦的環境。

因此,在佛教經典《增支部》的《鴦覺經》》(AndhaSutta)中,佛陀把人類分成三種:

1.盲人,這種人既不知如何使自己擁有的財富增長,亦不知如何創造新的財富,當然更無法區分道德上的好壞。正因為這種人什麼都不懂,所以稱之為「盲人」。

2.獨眼人,這種人眼裡除了金錢以外,其他什麼都看不見,一輩子只知道如何使自己擁有的財富增長和創造新財富,但不知道如何培養高尚的道德質量。這種人只有一只金錢眼,而沒有道德的慧眼,所以稱之為「獨眼人」。

3.雙眼者,這種人既有能力使自己已有的財富增長,不斷的獲得新財富,又能培養良好的道德質量。由於這種人既有金錢之眼,又有道德之慧眼,故是一雙完整無缺眼睛。

這部經典較深刻之處,正在於它對只有一只金錢之眼的人進行了生動的描繪。而對僅有道德之慧眼而無金錢眼之人,並未被單獨列為一類人,因為滿足最基本的物質需求,比單純的道德更有實際的價值。

為了進一步論述這個道理,在南傳佛教《中部》的《巴陀伽摩經》中,佛陀又把人類的最基本的渴望分為四種:

1.願我的財富通過正當的途徑一天天地增加。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富有,財富是人們最渴望得到的東西。2.當一個人富有後,他所渴望的是美名遠揚。他如此地祝願:願我的美名傳遍四方,特別是要在我的親朋好友、師長中流傳。3.當一個人既擁有了財富而又有了好名聲,他就會祈求健康長壽。他如此地祝願:願我健康長壽。4、當一個人富有、美名遠揚又健康長壽,他自然就會希望死後幸福。他如此地祝願:願我死後生天享福。

雖然追求財富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欲望,但是正如俗話所講:「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也就是說,財富是可愛的,但我們必須以合理、合法的手段去追求,這樣得來的財富才會心安理得。在佛教的根本教義的「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之中,有「正命」一道;所謂「正命」,就是從事正當的經濟活動,使色身生命得以延續保養。雖然眾生最重要的生存意義是延續「法身慧命」,但是其前提是延續色身;要延續色身就必須依賴飲食長養,這就必然涉及社會上的經濟生活。《雜阿含經》中說:「營生之業者,田種行商賈,牧牛羊興息,邸捨以求利。」只要合理合法,勤勞努力,無論是農牧收成、經商貿易所得,還是企業經營、投資生息所得,都是正當的。可見保全身命與資業,是眾生的願望,在佛法中具有合理性。

又佛陀在《善生經》中為善生童子開示生存之道時說:「先當學技藝,而後獲財富。」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必須有一定的謀生之道,即使擁有福報,也還需要通過相應的技能才能得以實現。而更為重要的是,必須如法地追求財富。佛教認為財富是一個人生命價值的體現,是福報、尊嚴、貢獻和地位的象征,佛陀便是福慧具足的聖者。也因此,佛教把財富當做「淨財」。所謂「淨財」,就是清凈的財富;凈財不但是維持生計的必要條件,同時還能利益社會、造福人類。

如果從事商業經營,應該以自利利人的心來賺取應賺的利潤,並把賺來的錢作合理的支配,而不僅是為了個人的物質享受和滿足虛榮而花費,若能如此,就不算是因貪心而賺錢了。《善生經》中說,居士的收入最好分做四分來處理:①家計的生活,②營業的資本,③儲存在家以防意外,④放款生息。在兩千五百年前的印度,這是非常安全而合理的分配,到今天,儲存在家和存入銀行生息應該合而為一。此外,也應在這四份之中,酌量取出一部分作為三種用途:①供養父母,②周濟親友和部屬僕從,③供養三寶,作為宗教的奉獻。前面的四分法,是保障自己的生活安定;後面的三種用途,則是為了孝養父母、社會福利及宗教事業。

對於財富如能取之有道並用之合理,如此,才能令我們身心健康,擁有幸福圓滿的人生。

二、物質財富不是真正的財富

不過,在世間種種財富面前,很多人難免感到迷惘與迷惑,究竟哪一種才是人生真正的財富?人生應該追求哪一種財富才是正確的?

我們偉大的佛陀,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已為此作出了解答。在南傳《中部》中佛陀曾說:「般若(智慧)勝過任何財寶。」這裡所說的「般若」實有三層的含意:世間智慧、出世間智慧和世出世間智慧。也就是說,智慧才是人世間真正的財富。

(一)物質財富是人生痛苦的根源

對於生活在世間的凡夫俗子來說,要否定物質財富的作用實在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它是人類賴以維持生命的基本保障,即使是佛弟子亦不例外。但是,在賺取金錢的同時,我們必須清楚地看到,它是貪、瞋、癡的根源,尤其在現今社會中,幾乎每個人都在盲目地追逐財富,努力構建心中輝煌的財富金殿,然後把自己關在裡面,陶醉於這種囚籠的生活,忘了自己身在何處,更不知將走往何方。在這種追逐財富的瘋狂狀態中,善良、真誠、正義等人性中一切曾經被認為是最美的東西,已被毫不猶豫地拿來與財富作為交換。每個人都以為交換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可能在占有的短暫快樂過後,卻是更大的失落、絕望、痛苦和空虛。

過去有一個大富翁,家有良田萬頃,身邊妻妾成群,可日子過得並不開心。

挨著他家高牆的外面,住著一戶窮鐵匠,夫妻倆整天有說有笑,日子過得很甜蜜。

一天,富翁小老婆聽見隔壁夫妻倆唱歌,便對富翁說:「我們雖然有萬貫家產,還不如窮鐵匠開心哩!」

富翁想了想笑著說:「我能叫他們明天唱不出聲來!」於是,拿了兩根金條,從牆上扔了過去。

打鐵的夫妻倆第二天打掃院子時發現不明來歷的兩根金條,心裡既高興又緊張。為了這兩根不知從哪裡掉下來的金條,他們連鐵匠爐子上的活計也丟下不干了。

男的說:「咱們用金條置些好地。」

女的搖搖頭說:「不行!金條會被人發現,會懷疑我們是偷來的。」

男的說:「你先把金條藏在灶洞裡。」

女的反對地說:「藏在灶洞裡會叫賊偷去。」

他倆商量來,討論去,誰也想不出好辦法。

從此,夫妻倆吃飯不香,覺也睡不安穩,當然再也聽不到他倆的歡聲笑語了。

這時,隔壁的富翁就對小老婆說:「你看他們不再說笑、不再唱歌了吧!辦法就這麼簡單。」

由此可見,錢財是煩惱與痛苦的根源。上面這個故事會讓我們得到很好的啟迪。

(二)物質財富不是永恆的

以佛法來說,世間之「財」,除了前面所說的多種分類外,簡單地說,可分成「內財」與「外財」。「內財」是指自己的身體,如四肢五官、五髒六腑等;「外財」即指錢財或一切物資、產業。無論是外財還是內財,到人命終時,其實都是無法帶走的。一般人不了解這個道理,因而急急忙忙地苦追求,以致成為金錢、物質的奴隸。所以《大智度論》說:「富貴雖樂,一切無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輕躁不定。」「五家」即王、賊、火、水、惡子:

1.官府可以任何一種借口掠奪我們的家財。

2.盜賊可以搶走我們所有的金錢。

3.一場大火可以令我們的財富變為一片焦土。

4.洪水可以淹沒我們的財產,令我們一貧如洗。

5.不孝子孫又可以敗盡我們的家財。

這是大略的比喻。在以上五種危機當中,火災、洪水為自然災害,任何人也無法阻止,而其余三種皆來源於人類社會本身。盡管人們有保護自己財產的權利,但如果沒有社會群體的合作,個人是無能為力的。

除了這五種危機之外,如政治變化、金融危機、戰爭爆發等,也會使財富失去;又如社會上股票、期貨、外匯買賣等,時升時降,都是變化無常的;有人今天仍是個億億萬富翁,可時一夜之間,可能變成身無分文的窮光蛋。那有永恆不變的財富?可是一般人得不到金錢時,就拼命去爭取;當擁有之後,又怕會失去,處處設防保護自己的財產,因而時時處於恐慌與痛苦的狀態之中。所以當一個人擁有財富之後,無形之中就會成為生命中最重、最大的負擔;擁有了它,雖有很多「樂受」,但難以久享,因接踵而至的,是無常到來「壞苦」的相繼;當千金散盡時,心中的無助、失落又豈是語言所能形容,普通人所能想象的?所以,我們對錢財的無常性,必須要有深刻的認識。

(三)金錢並非萬能

我們都知道,在現實生活中,沒有錢就無法生活,可是是否有了錢就能解決一切問題了?事實並非如此。就好像以下的故事:

陳經理和李老板一直都有生意往來,他發現李老板非常的精明,為了取得合理的價格,經常貨比三家,想要多賺他的錢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經過幾次往來後,他才知道陳老板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家公子,擁有的財富幾輩子都花不完。所以他感到很疑惑,心想:「我如果像他那麼有錢,一定天天跷著二郎腿在家享福,何必那麼辛苦呢?」

有一次,他問李老板說:「你已經這麼有錢了,為什麼還要工作呢?」他說:「沒有錯!我是很有錢,但工作可以讓我有成就感,這是金錢買不到的。」他又問:「如果只是為了有成就感,為什麼你做生意時會那麼計較呢?」

李老板回答說:「做生意本來就是將本求利,如果我不本著這個原則去做,對員工、對公司都是不公平的。何況如果沒有真正的投入工作,充其量只能說是在工作中混事而已,更談不上什麼成就感了。」他接著又說:「其實金錢對我來說,只是一個數字而已,並沒有實質的意義。」他還表示:他捐給慈善機構的錢,比他所賺的錢還要多。

很多東西是金錢買不到的,所以並不是所有的有錢人都是快樂的。

人生有生、老、病、死,世間萬事萬物,都是苦、空、無常的。盡管你有萬貫家財,富有金山銀山,但仍然無法阻止死亡的降臨。俗語說:「人來時兩手空空,去時什麼也帶不走。」也就是佛教所說的:「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亦如《紅樓夢》中《好了歌》所說:「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金錢忘不了,終身只恨聚無多,積到多時眼閉了。」盡管有人認為金錢萬能,但有些事情是任何人永遠無法用金錢賣到的,它們是:

1.無法用金錢買到快樂

2.無法用金錢買到幸福

3.無法用金錢買到愛情

4.無法用金錢買到長生不老藥

5.無法用金錢去改變事物的發展規律

所以金錢並不是萬能的,更不是永恆的。它不可能成為真正的財富。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財富?

三、真正的財富──世間的智慧

1.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古語道:「家存萬貫不如薄技在身。」學會了一種技能,比擁有任何財富都好。因為金錢再多,也有用完的一天。唯有一技隨身,它隨時都可以幫我們渡過難關。這種思維方式便是世間智能的具體體現。這種世間智能並不是單純的「知識」,而是一種心靈的素質或能量。它能幫助我們正確對待人世間的冷暖炎涼,化解我們生活中的一切困惑,使人生充滿意義,使生活更加美好。

反過來看,如果一個人沒有這種智慧,他對萬事萬物都是執迷不悟,就會活得很苦很累,沒有希望,沒有信心,處處受人愚弄,受環境擺布。沒有錢時他感到苦惱,有了錢後苦惱更甚;有了錢再失去,其苦惱更是加倍。他往往是財迷心竅,挺而走險,然後誤蹈法網,終不知悔;若僥幸成為暴發戶,窮奢極侈,縱情縱欲,沉淪酒色,乃至玩物喪志;或因不懂理財而旋復失去,到頭來往往落得身心交瘁,狼狽潦倒,其結局可能比原先貧窮之時更為淒涼、落魄。

一個人只有具備了世間的智慧,才能對自己的人生作出合理的安排;才能明白事物的前因後果;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正確的方向;才能應付不同人生階段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從而實現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2.聖賢的人生哲學

根據儒家的經典,我們可知儒家把「智慧」列為第一優先。如《中庸》中講三達德:「智、仁、勇」,智為第一。在《大學》中:「大學之道,在明明德」,「致知在格物」。這裡《大學》所講的道理,是在於彰顯人人本有天賦所具的靈明德性。而所謂「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事物物的道理,以獲得圓滿的智慧。《論語》子夏曰:「博學而笃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學、切問、近思都是求取智慧之法,有了智慧便能引發仁愛心,所以說仁在其中。《中庸》孔子曰:「博學之,審問之,笃行之。」為什麼不是將順序倒過來說:「笃行之,審問之,博學之。」顯然是因為「知在先,行在後」的緣故。所以到了後代,王陽明才會說:「真知乃能力行。」還有《老子》中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說明智者才能體察道體精微,勤而行之,心與道合,不言而順乎自然。由此可見,無論是儒家、道家,乃至近代的哲人、偉人,其最高的人生目標即是「智能」。

這些古今聖哲,都能對生命有深刻的悟解,深明人性所具的潛能皆無限而平等;深知人人皆有成功之可能,深知道德修養之重要性,既不自卑亦不自大;了悟「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莊子語)的道理,所以具有民胞物與的精神,不僅愛國、愛家、也愛全人類,而且能推而愛及萬物;當居高位、掌大權、享厚祿之時,都能善用其聲望、權力和地位,擔天下之重任,發揮一己之長以利濟生民;若不幸而時不我與,小人道長時,他們也都能「遁世無悶,不見知而不悔」(《易經》),悠游於山水林下,了其余生。其道理何在?簡單地說,所憑借的就是「智慧」。

四、竟究之財富──出世間、世出世間智慧

《金剛經》雲:「若有人受持四句偈,其功德勝過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這就是說,財寶雖多,終有盡時;法施雖少,功德無量。所以說最大的財富是法寶,而不是萬貫家產。最大的布施是法布施,而不是財布施。因為物質財富是無常的、短暫的,它只能給人以一時之樂,解除人們一些肉體上的痛苦。而精神財富卻是永恆的,給人以長久的享受,能醫治心靈的創傷。

據增支部《優伽經》(UggaSutta)中記載,一次,優伽對佛陀說:「尊敬的世尊,我有個朋友富能敵國,令人敬佩。」佛陀問:「他到底有多少財寶呢﹖」優伽回答道:「大約有十萬兩黃金,無數白銀。可敬的世尊。」佛陀問:「優伽,這些是真正的財富嗎﹖盡管我們不能說這不是財富,但這些財富都是無常的、暫時的,大火可以把它燒毀,洪水可以把它沖走,小偷可以把它偷走,政府可以任何一種借口將它充公。但世間有七種財富是真正的財富。它們是:信心、美德、精進、布施、聞法、喜捨、智慧。」而且,「智慧」被佛陀視為人世間最高的財富、最究竟的財富。

出世間智慧之所以不同於世間智慧,是因為它高於世間智慧,比世間智慧更為究竟、更為圓滿。因為,它必須通過甚深禅定才能獲得,它能幫助人們正確了解宇宙人生的真谛,解除一切的煩惱,最終獲得人生的徹底解脫。這就是人生最高的智慧。

而從出世間智慧再往上升,就是世出世間的智慧,此即大乘菩薩的智慧,既證人空(即人無我),也證法空(即法無我),得大解脫而不離世間,這就是「般若」智慧。「般若」有四種意思︰①是慧(通達空性);②是明(無無明);③是清淨(無煩惱);④是遠離(去執著)。這個「般若」智慧是無價之寶,是人人本具,只待我們去證實、去體現。般若是永恆的真理,是無窮無盡的智慧,因此,我們如能證悟般若,就好像虛空擁有了萬有。

由此可見,「般若」智慧才是我們真正的財富。因為有了般若,人生一切問題都會豁然開朗,都能迎刃而解。正如《心經》中所說: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以深廣的智慧來超越煩惱的障礙。因此學佛之人,當以「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之中的「般若」波羅蜜為起點,也以般若波羅蜜為終極。藉佛法的智慧,來指導我們,如何修行其他五種法門。如《大智度論》雲:「般若為導,五度為伴;若無般若,五度如盲。」世間法因般若才能成為出世法。

「般若」就好像是佛法的雙眼,因此菩薩行六度波羅蜜,以般若為首;若不以般若為前導,那麼所修只是人天善法,而非航出苦海的究竟佛法。

結語

因此,從佛法的角度來看,世間財富的價值,在於以智能及正確的手段去賺取,同時要合理地分配與使用。然財富被使用了,就不再為我們所有,而保存著亦不一定是我們所有,唯有布施出去,才真正屬於我們所有。所以佛教鼓勵我們布施、幫助他人;明確主張菩薩行圓修六度,廣行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布施居「六度」、「四攝」首位,可見其重要性。而布施行中,又可分為財施、法施與無畏施;財施又最為基礎而直接。

所以說,一個人的偉大不是因為他擁有財富,而是擁有財富後如何通過智能去使用財富,造福人類。也就是說,我們有錢,還要善於用錢,要爭取實現「布己所有,施與眾生」,如此才能實現財富的真正價值。

總而言之,財富雖然是每個人都喜歡的事物,但它並非與生俱來,同時也不是任何人可以隨身帶走的。人經由各自努力程度之不同,在其一生當中固然可能累積或多或少之財富,然而當生命終結,辭別人世之時,這些財富將再全數歸還社會,無人可以例外。因此如果我們能透視財富的本質,它終究只是上天托付我們作妥善管理和支配之用,沒有人可以真正擁有。面對財富問題,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正確予以認知,並且在這樣的認知基礎上營造充實的人生。

我們必須堅定相信,人生最大的意義和價值所在,乃是藉由一己力量的發揮,能夠對社會作出實質貢獻,為人群創造更為美好的發展前景,同時唯有建立這樣的觀念和人生目標,才能在漫長一生當中持續不斷地自我期許勉勵,以服務奉獻社會、造福人群為宗旨,而非只以私利做為追求目標。如此才能建立廣闊和宏偉的見識及胸襟,永不懈怠,充分發揮智慧的力量,而不負於生命之意義。

值此2015年元旦之際,祝願各位網友讀者朋友新年進步,身心康泰,家庭幸福,生活美滿,法財無量,富貴吉祥!


 

上一篇:幫助斷氣的人助念十二個小時,是否必須三天或甚至七天以後火化?為什麼?
下一篇:淨空法師:請問如何才能求得善終?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