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明如居士:什麼是“太上感應”?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學習正文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題目“太上感應篇”的意思。實際上,“太上感應篇”這個題目,有外內兩層含義。

先說這個題目的外義。“太上”是道教祖師老子的尊稱,“感應”是指人的思想——無論有無言語和行為與之配合,都具有招感未來痛苦與快樂的作用,“篇”就是“文章”的意思。因此,“太上感應篇”的外義就是“老子向人們闡述哪些身口意會招感痛苦、哪些身口意會招感快樂的文章”。

再說這個題目的內義。“太上”中的“太”是“最大”的意思,也就是“大得能夠包容一切萬法”;“上”就是“在一切萬法之上”的意思。

什麼東西“大得包容一切萬法並在一切萬法之上”呢?這個東西就是道家所謂的“道”。什麼是道呢?《道德經》中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說,可以用言語表達的道不是真正的道,真實的存在是沒有任何形狀與顏色的,也就是說,真正的道不是言語與思維的對境,無形無相,無色無味。又說:“視之不見,名曰微;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意思是說,“道”這個東西,眼不能見,所以微細;耳不能聞,所以稀薄;手不能抓,所以無形;用眼耳手這三者根本無法探究“道”是怎麼回事;在上方也沒有變得明亮,在下方也沒有變得黑暗,到處都是,無法用言語說出來,又與萬物同體,故沒有任何形狀;也不是任何物體,所以也稱為“惚恍”;既不能看到它的開始,也不能看到它的盡頭,執受這個恆古長存的道,就能駕馭當下的萬法,也能知道過去、現在與未來,所以道是萬法的源頭。又說:“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意思是說,道,心與之相應就可以駕馭它,但卻沒有任何痕跡;深遠啊,好像是萬物的源頭,在道中,萬法的形狀、紛繁、明暗、質地,都化為烏有;皎潔啊,道若有若無。我不知它從何而來,好像沒有開始。

道家所說的這個“道”,其實也就是佛教常說的真心、如來藏、空性、心性、法界等。《肇論》中說:“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秘在形山。”意識是說,天地萬法之中,有一個寶貝,雖然與萬法一體,但不為人所知。《黃檗禅師傳心法要》中說:“諸佛與一切眾生,唯是一心,更無別法。此心無始以來不曾生,不曾滅,不青不黃,無形無相,不屬有無,不計新舊,非長非短,非大非小,超過一切限量名言蹤跡對待,當體便是,動念即乖,猶如虛空,無有邊際,不可測度。”又說:“此心明淨,猶如虛空,無一點相貌,舉心動念,即乖法體。”《起信論》中說:“真如自體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常恆;從本已來,性自滿足一切功德。”知讷禅師《真心直說》中說:“《菩薩戒》呼為‘心地’,發生萬善故;《般若經》喚作‘菩提’,與覺為體故;《華嚴經》立為‘法界’,交徹融攝故;《金剛經》號為‘如來’,無所從來故;《般若經》呼為‘涅槃’,眾聖所歸故;《金光明》號曰‘如如’,真常不變故;《淨名經》號曰‘法身’,報化依止故;《起信論》名曰‘真如’,不生不滅故;《涅槃經》呼為‘佛性’,三身本體故;《圓覺》中名曰‘總持’,流出功德故;《勝鬘經》號曰‘如來藏’,隱覆含攝故;《了義經》名為‘圓覺’,破暗獨照故。由是,壽禅師《唯心訣》雲:‘一法千名,應緣立號,備在眾經,不能具引。’”而在禅宗裡面,“有時呼為‘自己’,眾生本性故;有時名為‘正眼’,鑒諸有相故;有時號曰‘妙心’,虛靈寂照故;有時名曰‘主人翁’,從來荷負故;有時呼為‘無底缽’,隨處生涯故;有時喚作‘沒弦琴’,韻出今時故;有時號曰‘無盡燈’,照破迷情故;有時名曰‘無根樹’,根蒂堅牢故;有時呼為‘吹毛劍’,截斷塵根故;有時喚作‘無為國’,海晏河清故;有時號曰‘牟尼珠’,濟益貧窮故;有時名曰‘無鑐(xū)鎖’,關閉六情故;乃至名‘泥牛、木馬、心源、心印、心鏡、心月、心珠’,種種異名,不可具錄。”

什麼是“感應”呢?“感應”是太上,也即是心性,所具備的功用。感,是指它能沒有任何差錯地感知一個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應,是指它感知後能回應人的思想,將人們思想的內容呈現在其面前。譬如,一個人心中想的全是極樂世界的場景,心性就會感知到,並且會將極樂世界呈現在他面前;如果心中想的是天堂的場景,心性也會感知到,也會將天堂呈現在他面前;如果心中想的是三惡道的場景,心性也會感知到,最終將三惡道的場景呈現在他面前。如《道德經》中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裡,“天網”指的就是太上心性,“恢恢”是說心性遍滿虛空,到處都是,“疏”是指心性不為肉眼所見,“不漏”是指不會遺漏掉我們的任何一個念頭,也就是說,它會感知到我們的所有所思所想,並會將所思所想呈現在我們面前。憨山大師《參禅法要》中說:“一切善惡因果,除此心外,無片事可得。”《淨水如意寶講記》中說:“一、沒有如來藏單有發願能不能實現?答:實際上,沒有如來藏的話,就算發百千萬億條願,也一條實現不了,沒有本具的自性功德,單憑發願怎麼能實現?就像對著石頭再怎麼發願,也不可能讓它流現無量色身、無量淨土莊嚴。二、只有如來藏沒有發願能不能流現?這也不可能,比如六道眾生都本具如來藏,但沒有發起建立淨土、普度眾生的大願,也只是隨染緣變現穢土,輪轉六道。……所以,流現色身、眷屬、剎土的關鍵因就是兩個:一是如來藏,二是發願。前者是根本,後者是俱有緣。”也就是說,我們的心向如來藏輸送什麼,如來藏都能感知到並能做出回應;心向如來藏輸送淨土,如來藏就會呈現清淨的淨土;心向如來藏輸送六道輪回,如來藏就會呈現雜染的六道輪回。

實際上,道家教法的精髓就是“道德”二字,其中“道”就是這裡所說的太上,而“德”就是這裡所說的“感應”。“道德”二字的含義用佛教二轉法輪的詞匯來說,“道”對應著空性,“德”對應著因果,或者“道”對應勝義谛,“德”對應世俗谛。用三轉法輪的詞匯來說,“道”對應著如來藏,“德”對應著如來藏可以隨眾生心變現世間萬象的德用,心相是怎樣的,變現出來的外境就是怎樣的。用禅宗的詞匯來說,“道”對應“心性”,“德”對應“心”。

所以,“太上感應篇”的內義應該理解為“闡述心性隨人的善惡念而呈現禍福的文章”。

不少人都看過阿拉伯的神話故事《阿拉丁神燈》,故事中說神燈可以滿足人的願望,只要你向它祈禱。大多數人在看這則故事的時候,都覺得這只是一個神話故事,根本不相信現實世界中存在著這樣一盞神燈。實際上,現實世界每個眾生都真的背負著這樣一盞永遠都無法丟棄的“神燈”,它有求必應,可以滿足一切眾生的心願。不過它不是以神燈的形式呈現在人們面前的,而是以無形無相的方式遍滿宇宙一切處。任何人向他祈禱,都可以滿願。問題是,絕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這盞心性“神燈”的存在;而且更不知道,無論我們心中起什麼樣的念頭,即便是那些招致痛苦的念頭,也會被這盞“神燈”感知到,並且沒有任何偏差地將這些念頭的內容呈現出來。我們之所以痛苦,就是因為誤用了這盞神燈。所以,當務之急,應該好好學習如何正確使用這盞心性的“神燈”。應該說,《太上感應篇》就是這盞心性“神燈”的使用說明書。

摘自《太上感應篇淺釋》(明如居士 著)

 

上一篇:男子患癌症用救命錢還銀行貸款 稱還了沒遺憾
下一篇: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注(第160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