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愛語的聯想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作者:趙令钲 

  四攝法指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事,是菩薩道的重要內容之一。而愛語則是以語言作為溝通的重要手段。在佛學大辭典上其定義如下:“謂隨眾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親愛之心,依附我受道也。”因此須先善知眾生根性,才能善言慰喻,也才可能產生親愛之心的結果。而語言溝通的方式是否適當常是團隊運作四攝事是否和睦、同心的重要關鍵所在。

  例如在四攝事中的布施,若施者出言不當,有可能對方來個“不食嗟來食”的反彈,不領情,造成雙方不歡而散的結果。其他三事亦同。世間常見許多團體在創業之初,共同打拼,不分你我毫無怨言,卻在局勢平穩之後常因語言不當,再加上傳話者發酵造成團體分裂或因而衰頹,消失的結果。或許有人認為這是因個人理念不同所造成的結果。但別忘了,在任何團體中不同的理念、意見本來就會存在,如何去適當的處理並運用良釨的語言互動關系,才可能適時化解危機,而不是制造更多問題,產生更大的裂痕,甚至導致不可收拾的後果。所以古人才有“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的警語。本文只是拋磚引玉,期待大家能在參與各種團體(抱括家庭)、面對各種問題時能藉由適當的語言對話模式,使彼此能共同切入共鳴區,產生良好的默契、共識,以帶動團隊的運作。

  語言起源甚早是人類異於其他動物的特質之一,隨著文字的發生,人類文明的演進,使得不同民族的語言內涵產生質的變革。然而由於人類社會系以群居結構形成,有團體形成就有君臣等倫理關系存在,再加上統治者刻意愚民加強領導地位使得上尊下卑的信念深植人心以利統治。古人有言“伴君如伴虎”的感歎就是人治氾濫的最佳寫照。

  傳統長執輩在這種文化薰陶下在指責後生晚輩所使用的口氣如:“你(你)“老是”,……,”或者“從未”……或“絕不”的判定性語辭。相對此種語氣如“我不干了總可以吧……”“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前者在早期心理學家歸類為父母式的語言,而後者則屬孩子式的反射語言。這兩者是無法達到溝通結果的語言模式。效果不佳但使用的人多習以為常。心理學家建議盡量使用成人式的語言模式,以減低情緒性失控的可能。所用語辭盡可能中性、理性,並預留對方退路,有下台階的可能性。所謂“責善切戒盡言,處事須留余地。”就是這個道理。

  筆者記憶中在小學時期曾碰到一位情緒化的師長,在那個時侯老師具有極高的權威。老師情緒好時,同學們如沐春風很開心,可是在情緒不佳時,同學們動則動咎,開罵時常反覆重提曾犯過的錯事。同學心知肚明這不是“真心”關心而是二度、三度的傷害。處在當年這段日子可說並不好過。另外在年長時遇到這麼一位老師因為課上得不怎麼樣,因此常有同學翹課。每當遇到缺課人數較多時就開始訓話,結果聽到的不是那些翹課的同學,反而是乖乖坐在課堂上打算學習者。坐在下面即使修養再好也難免起念“老師您罵的對象並不在這兒,您罵錯人了”。在醫學院碰到一位老師對缺課的同學處理方式是交待班長通知今天沒來的同學口試內容、時間,然後繼續上課。如今回憶兩者的作法,後者則明理多了,且“怨”氣也少,對於缺課者也有“明確之處置”,有令人賞罰分明之感。

  語言只是我們用來表達情感、思惟的工具,使用得當,主客兩悅,好比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一旦使用者EQ不良,即使只是轉述,也會因參雜自己的情緒而使得真象被扭曲。語言的使用者一旦進入不良EQ情境時,所使用的語言往往立場偏頗,且極易引起對方情緒性的反彈,好比打擊皮球,用力越大,反彈越強。其結果只會增加彼此防衛的態度,如此對立的結局對於營造良好溝通環境是一大障礙。當彼此極難放下自我的防衛心理,而無法進入理性思惟的空間時,好比“雞同鴨講”,各唱各的調,毫無交集可言。如果是夫妻長期處在這種情況時常會有各行其是的結果,最嚴重的還會發生言語或肢體沖突導致悲劇發生。如果修行人也如此,則極易陷入不認同對方的知見,產生紛爭對立的結果。歷史上不乏宗派分離宗教戰爭等事件莫不導因於此。

  學習理性的語言對話是參與者共同的責任,而不能單靠某一方,否則單方面時日一久也會心老力疲。而如何產生理性語言的互動,提升團體的涵養,則有賴全體的共識與認同感才可能做到。




 

上一篇:不生病與生大病的關系
下一篇:總是控制不住食欲怎麼辦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