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海天涯
——【本文的基本觀點屬於南傳上座部佛教】
佛法是心法,是“思維習慣的調整”。戒定慧基本三學皆不離此。譬如磨鏡,垢去明存。十四種不善的思一旦被一一制服,不善心的啟動從何而來?
一、禅定在佛法修證中的地位
佛教的禅定,有世間定和出世間定兩種。前者稱為奢摩他(巴利文為samatha),其修習攝於戒定慧基本三學的定學部分;而出世間定由毗缽捨那(巴利文為vipassana)的修習來獲得,攝於其中的慧學部分。世人所說的禅定,多數屬於世間定的范疇。
佛法是心法,戒定慧基本三學,說穿了都是心法。從這個意義上看,就不會高估或低估禅定在佛法修證過程中的地位了。
按照南傳佛教阿毗達摩對52心所法的描述,其中共有14個不善心所,它們都由思心所——具體說是種種不善思(思也有善思)——所變現,屬於行蘊。這些不善心所在各種不善心中得以現起,分別是(見《清淨道論》和《攝阿毗達摩義論》中的有關章節):
癡、無慚、無愧、掉舉、貪、(惡)見、慢、嗔、嫉、悭、惡作、昏沉、睡眠、疑。
只要不善的心啟動,這14個不善的思必會有某些隨之現起;反之,只要在內觀過程中發現自己當下心態中有屬於這些不善心所的思的現起,則可推知當下的心不是淨心。關於14個不善心所的具體定義,可見上面開列的參考文獻。
順便說一句,關於心法和心所法的理論,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在名相定義上雖有差異,但內涵基本相同。熟悉北傳《百法明門論》(或《大乘五蘊論》、《瑜伽師地論》),完全可以在北傳51心所法的6煩惱、20隨煩惱和南傳的14不善心所法之間建立很好的對應。(附:《百法明門論》中的6煩惱、20隨煩惱法。6煩惱:貪,嗔,癡,慢,疑,惡見。20隨煩惱:忿、恨、惱、覆、诳、谄、驕、害、嫉、悭、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
佛法是心法,整個修行過程就是思維習慣的調整。戒定慧基本三學皆不離此。譬如磨鏡、垢去明存。14種不善的思一旦被一一制服,不善心的啟動從何而來?
現在我們來看一下,戒定慧基本三學是怎樣制服這14種不善的思。
二、戒學
世人往往將“戒”與“禁戒”等具有不應該去做XX的特相聯系在一起,望文生義地錯誤認為,戒只有止持的作用。實際上,戒的巴利文是siila,其含義接近於現代人所說的道德品質和素質。本身包括了止持(諸惡莫作)和作持(眾善奉行)兩部分,其內涵遠遠不是“禁戒”一詞所能涵蓋。
所謂戒,關鍵在於守好心戒——《清淨道論》稱為根律儀(indriyasamvarasiila)。在嚴守心戒的過程中,必須鍛煉對自己的每個心念的啟動如實覺察,並分辨其善與不善,從而決定是否用意念干預下一刻的心態。這個過程對於修行者(不管是在家還是出家!)都是必不可少的,其意義不單單局限於在事相上做一個清淨行者。
一個剛剛開始修行的人,以聞思得來的解脫道知見為基礎,對世間過患進行反復的觀察思惟,產生了很強的厭離心,從而走上了正式修行的道路。但是,客觀地說,除了些許由前生善業帶來的善根之外,該人此時的心理狀態與其他不修行的人相比,只怕也高明不到哪裡,依然是十足的業障凡夫。
從心的角度來看,多數仍屬於不善心,特別是4種邪見相應和2種嗔恚相應出現的比率非常大。而且這類思惟習慣十分頑固。在少得可憐的屬於8種善心的路心裡,絕大多數又都是智不相應的。高質量的智相應無行心幾乎看不到。顯然,這種狀態與涅槃相差甚遠。
我們應該怎樣處理這些問題呢?此時,應盡快制止12種不善心的泛濫。所用的方法,無外乎諸惡莫作(斷)和眾善奉行(擠)兩種。
所謂斷,一種思路是象牧牛一樣,每天絕大多數時間花在看住自己的起心動念上。不管是五門路心還是意門路心,只要發現錯誤(雖然此時從聞思得來的正見還很幼稚),立即生起慚愧心,馬上將其改正過來。
此時,敵人(業障)最主要的罪狀是無慚和無愧。這種牧牛式的用心方式不僅能在當下切斷不善心的相續,減少造新業的機會,且能培養與正見和慚愧相應的良好思惟習慣,將舊有的、與邪見和無慚無愧相伴的思惟習慣擠走。這種牧牛式的用心方法,不僅能起到斷的作用,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擠的作用!
在南傳上座部佛教中,這種修行方式稱為根律儀,是增上戒學的核心內容。實際上,根律儀的修行能大大提高人們對起心動念的警覺性,為以後samatha和vipassana的修行打下必不可少的基礎。
除根律儀之外,資具依止戒的修習可極大削弱凡夫心中對生活環境的執著及相關邪見;活命遍淨戒的修習能培養行者少欲知足的良好品德,遠離那些足以障蔽解脫道修習、並成為新的惡業因緣的邪命,過每個出家人都應具有的、安貧守道、唯慧是業的清淨生活;而別解脫律儀則是正語、正業、正命中具有特殊意義的部分,它們都對應於八正道中正語、正業、正命、正思惟、正精進的一部分,主要起到擠的作用。
所謂增上戒學,實際就是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的一部分;而入道前行則是正見和正思惟的一部分。隨著修行的不斷進展,正見也在不斷增長,於是對善、惡又會產生新的理解,發現許多過去未發現的問題,返回來從頭開始......
如此反復修習前7個道支,日常生活中的12個不善心越來越少,乃至最後成了過街老鼠,只有匆匆流竄的份(因為五蓋尚未制服,心不可能完全被看住)。平時,絕大多數的心都已是8種善心,且其中智相應成分的明顯增多,戒行就會逐漸趨於圓滿。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戒清淨是一切修行的基礎。真正達到戒清淨的行者,心性與世間人相比已大有脫胎換骨之感。可以毫不誇張地說,12個不善心主要是這一階段得到對治的。沒有清淨的戒行,就沒有一切。
增上戒學的修習好比剿匪。首先恢復被匪徒擾亂的社會秩序,使群眾嘗到甜頭(眾善奉行),然後發動群眾全民舉報(看住起心動念),一旦發現匪蹤便猛打猛追,絕不讓其輕易逃脫。經過大部隊反復梳篦一般的掃蕩(諸惡莫作)之後。煩惱主力已被完全粉碎,在外流竄的蝦兵蟹將(各類與嗔相應的不善心的現行)和潛伏在社會中的匪諜(各類與貪相應的不善心的現行)基本已經伏法,剩下的只是些被擊潰的殘部或隱藏在深山老林遙控指揮的最狡猾的匪首(貪嗔癡三毒的隨眠)了。社會秩序基本穩定,良民從此安居樂業。後期剿匪的政策和方式也要改變了(進入下一步修行)。
從南傳上座部佛教的觀點來看,跟隨一位戒行清淨的和尚、阿阇黎和加入如法如律的清淨僧團,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反過來,那些由於種種原因遠離清淨僧團的人,是多麼地不幸啊!
對於一個對自己真正負責的修行人來說,修行道路一開始就無比艱苦,甚至令人感到一絲絕望和恐懼!(想想葉公好龍和愚公移山的故事吧)因為此時他的正見並未圓滿,許多問題還是看不開、放不下,事到臨頭只有借助信力和慚力、愧力的護持來強行忍耐。而壞的思惟習慣又是那樣頑固,改變起來如此痛苦,幾乎所有讓自己感覺良好的地方都隱藏著危險。不管怎樣做,總有你的錯。要過清淨生活,幾乎要將自己打得粉碎之後再一點點粘起來。那些意志薄弱的人,比意志堅強的人吃的苦還要多得多!沒有師長,沒有同伴,沒有人理解,沒有人真心幫助你,心目中那些曾經是如此光輝的宮殿一座座倒塌……人性的弱點時時威脅著自己的信和精進……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修行最艱難的階段,看看淘汰率有多高你就會明白了!不具有足夠的善根(主要是信根、慧根和慚愧),真的很難走下來。
隨著戒行的逐步趨於清淨,水到渠成,2種嗔恚相應的不善心將越來越少,乃至趨於絕跡。而8種善心不是悅俱的就是捨俱的,會給行者的身心帶來極大撫慰。使他基本安住在清淨的出家生活中,且心態與戒未淨時相比有了本質改變,不貪惜榮華富貴,不留戀安樂溫暖,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千重艱險不辭難,百折不撓志如山,不覺辛苦只覺甜,胸臆間時常充滿一股浩然正氣。無慚、無愧兩種毛病已基本被制服,進一步修行的最主要障礙已被清除,與善法相應的種種思惟已成了習慣,心中常常現起喜悅和躍躍欲試的感覺。雖未系統修過世間定的業處,心已能較快地遠離五蓋,現起五禅支並趨於等持(8種善心中都沒有五蓋,只是五禅支質量大有差異而已)。這對行者來說,是一個脫胎換骨式的變化!
這個階段的修行,開始真的有點愚公移山的味道,只要持之以恆地干下去,後面,就象從梢頭開始吃甘蔗那樣越來越甜了!
佛陀的教法中邊皆甜,戒行的功德妙不可言。一般人都大大地低估了增上戒學在整個修行過程中起到的決定性作用。佛陀的遺教:以法律為師(見《長部·第16經·大般涅槃經》),真是一點也不差!總之,戒行必須投入自己的全部身心才能圓滿。千萬不可學好龍的葉公。
一個心戒守得好的行者,不僅無慚(做錯事不感到羞恥)和無愧(做錯事不知道害怕)兩個不善心所得到了有效控制,而且貪、(惡)見、慢、嗔、嫉、悭六個不善心所也會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信力和念力也會有極大長進。其自制力、覺照力和忍耐力必有本質上的長進。在世人的眼裡,頗有溫良恭儉、超凡脫俗的人格魅力!而且,平時不善念頭啟動較少,進一步修習止觀時的各種障礙也就相當稀少了。所以,真正的有修有證的大德皆將戒行作為修行不可缺少的基礎,絕不會以種種冠冕堂皇的理由降低標准!慚愧心是學佛基礎中的基礎,沒有慚愧心,便無法真正理解佛法精髓,更無法獲得佛法實益。
世人多抱怨:我修了這麼長時間怎麼不見長進?業障怎麼還這麼多?是不是禅修方法有問題?實際上,這些人的問題多半出在不修戒行上。粗的煩惱還沒伏住,煩惱根源還沒有正確認識,就想通過一心專修某種禅定伏住細的煩惱,如同刮風天掃大街——差不多是白費勁!
作為進一步修證的保障,按《清淨道論》的說法:首先必須達到戒清淨。即完整無穿破的身戒和心戒。達到戒清淨位的行者,雖然其出世間智慧未必圓滿,尚有戒禁取見等惡見,但是14種不善思中的8種無慚、無愧、貪、(惡)見、慢、嗔、嫉、悭都已得到相當程度的控制了。
三、定
按照《清淨道論》倡導的道次第,在證得戒清淨後,行者就可以進入以善心一境為其基本特征的世間定的修習,由此而證得心清淨。
所謂心清淨,是證得(欲界)近行定以上的諸種禅定境界。包括欲界近行定,色界、無色界諸定。
禅定是佛法與外道的共法。佛教行者修習禅定,不是為了證得某種定境,並將其作為身心皈依之處,而是通過禅修繼續消殒14種不善的心所——特別是與五蓋相關的不善心所(竟有11個之多),為進一步通過內觀獲得出世間智慧打下堅實基礎!為達到這個目的,並不需要證得很深的定境,欲界近行定就夠用了。
對於戒行清淨的行者來說,雖已基本改變了不善的思惟習慣並安住於愉悅、平靜之中,與初學者相比已發生了極大變化。但還存在如下兩個問題:(1)正見尚未圓滿,在一些重要地方只有聞思而沒有實證,尚存在一些疑惑;(2)雖然日常生活中五蓋已得到很好的制服,五禅支已能現起,但質量並不高,且心還不能迅速達到等至。為進一步解決這類問題,南傳佛教行者有如下兩類修行方案。
解決第二個問題的方法是:通過世間定的修習,培養心迅速遠離五蓋、現起五禅支的能力,進一步改善日用中心的質量,這類行者稱為samatha行者。
期待兩個問題一起解決的方法是:直接進入觀的修習,在觀禅中一並培養心迅速等至的能力,這類行者稱為vipassana行者,其依止經論是《大念處經》等。
不論samatha行者還是vipassana行者,心的訓練都是必不可少的。這種訓練能幫助我們進一步獲得鎮伏五蓋、現起五禅支的能力。在《大念處經》系統的修行方案裡,最初的修行都是圍繞心的訓練展開(主要是安般念)。所以,兩種方案實質上是一樣的,都是走戒清淨——心清淨的道路。
障蔽定境的5種不善心所是:欲貪、嗔、昏沉、掉舉、疑。它們都屬於14不善心所的范疇。由於是禅定的直接障礙,特稱為五蓋。要證得心清淨,必須制服這五蓋!換句話說,任何在禅修中遇到的境界,如果不伴隨五蓋的制服,根本就不是正定的境界,只不過是與欲界妄想心相伴的境界而已,嚇唬不懂的人還可以,於佛法的進一步修行卻是幫不上任何忙的。
要有效制服五蓋,首先要如實認識當下心態中的五蓋。不識五蓋,皆是盲修瞎練,再精進對修定也沒有多大用處。有人認為不必通過聞思方式學習義理,只管抓住一個法門拋棄萬念去修,鼓吹久修必有禅,這種做法幾乎無法逃脫五蓋中的欲貪折磨,皆是以盲引盲,自誤誤人!認識五蓋之後,便可通過主動的心理手段對治五蓋。與五蓋相對的五種心所是尋、伺、喜、樂、心一境性,稱為五禅支。而制服五蓋的作意方法便是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念七覺支(又稱七菩提分)。在具體的禅修過程中,這七種武器各有對治目標,一開始就須穿插應用!關於五禅支和七覺支的教授,由於筆者禅修功夫尚淺,體會有不完全(甚至是不恰當)之處,而這又正是很難用語言准確說明的東西。因此,筆者推薦有興趣的讀者參考《清淨道論》第四品的有關內容。那裡對實修過程的真正有效的開示,相信不會使讀者失望的。
四、慧
對於證得戒清淨和心清淨的行者,14種不善心所中,除癡之外的其他13種已得到相當有效的控制。下一步,就該集中精力對付癡這個問題了。
南傳上座部佛教認為,這個過程應該通過四念處(satipa.t.thaana)的修習來完成。此處,sati被譯為念,含義為心清晰地了知其觀察的目標;pa.t.thaana被玄奘大師譯為發趣,有從XX對象出發,思考與之相關的其他對象的含義。四念處的原意,並非人們通常所認為的,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身、受、心、法四類目標上,而有從此四類目標出發進行清晰、專注的審察之意。
修慧的方法是內觀:即對身受心法進行如實觀察和思考。首先,如實認知身受心法(見清淨),然後通過觀察、思考,體驗其無常、苦、無我和緣起等特征,親證三法印、四谛、十二因緣等佛教與外道不共的核心義理(度疑清淨)。次第達到見清淨和度疑清淨的行者,在理念上已對佛法完全無疑,唯尚不能在每個心念啟動時保持正念現前。因而,此時的智慧是干慧。
繼而,行者必須進入對心態進行隨觀的階段,在觀照每個心態的同時,努力使正念現前,培養審查隨觀智和行捨智,徹底拔除已大大削弱的14種不善心所之根,將其消滅於未生前,次第完成道非道智見清淨、行道智見清淨和智見清淨,使一切以隨眠形式潛伏下來的煩惱無法現行,達到於順逆境界如實了知而不“動”心的境界,摧毀對五蘊諸法及種種施設法的一切執著——即十二緣起支中的愛與取,切斷現行心中煩惱的相續及無明,從而證得解脫道的諸種聖果。(這部分內容,請參考《清淨道論》18品到22品)
五、結論
由上面略述的《清淨道論》的道次第可以看出:
(1)戒行和禅定在整個佛法修證過程中的作用還是屬於培養福報,並非正面對治無明;而內觀則直接對治無始以來的無明。換句話說:修戒與修定增長的是福德,而修慧增長的則是功德。福慧雙修的含義概出於此。哪一樣都不能少!
(2)佛教行者修習禅定的目的與外道行者不同,不一定要證得欲界近行定以上的定境。因為再高深的定境本身都是無常、無我的,不可能作為究竟皈依。佛教行者用來制服煩惱的不是禅定,而是與審查隨觀智和行捨智相伴的觀慧!觀慧達到一定程度時,可以直接將行者帶入離欲的色界禅定,這種在觀禅中證得的與色界禅定相應的等至(samaapatti,三摩缽底,《清淨道論》譯為等持,就是在《沙門果經》等經典中提及的出世間定),在南傳上座部佛教中,被作為證得須陀洹以上聖果的標志,而不需要刻意保持善心一境。
(3)並非任何與身心樂受或捨受相伴的境界(如無上樂觸、渾然忘身或安祥等)都是正定的境界,在這些心的當下,可能隱藏著嚴重的欲貪,而欲貪屬於五蓋范疇。對於禅觀行者來說,此處必須提起足夠警惕!沒有五蓋的被制服,根本就不可能有禅定!這個事實,對於識別人們聲稱的、神秘到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內證境界非常有效,也有助於改變對修行的種種誤解。
(4)修行過程是很精細的,從修習根律儀開始,就必須將七覺支根據自己當下的心態反復穿插應用。為了對付以不同形式表現的煩惱,必須使用不同的對治方法。絕沒有一招鮮、吃遍天、以一種用心方法解決一切問題的道理。大德在接引徒眾時,不一定每次都說了義的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根據對方的具體情況說方便法。可是偏偏有一些無慚無愧、不知羞恥的人,聽了一點就覺得了不起,為保持圓融無礙的權威、行家的形象,竟將自己所知的那一點以穿鑿附會、東攀西扯的方法胡吹成圓滿的了義法!為滿足虛榮心肆意賤賣佛法,直接破壞佛法在世間的弘傳,後果極為嚴重。這類人在古今中外都有不少,有些還被愚癡的人們奉為比佛陀更高明的權威,流毒百世!我輩均非連經書也看不懂的文盲,還望各位珍惜這一善根,發心聞思研修佛教的法相、義理和道次第,力求准確、完整地掌握佛陀金口親宣的清淨教法,一是一、二是二,力求解行相應,在明白處下手。再勿宣傳“知識越多越反動”之類壞人慧根的惡見!更不要自作聰明,隨意以與時俱進、應機逗化為由,輕率立下在經教中找不到足夠依據的異說。
(5)佛教經論不僅義理精辟,與現實的結合也十分緊密。特別是《清淨道論》等以教科書方式出現的論典,看不懂的覺得稀松平常,一旦看懂(哪怕是一點點!),就會發現它們都是修行過程中無與倫比的導師,佛法修證的精要概出於此!若真能發心讀懂中間任何一本,何至於芒鞋踏遍嶺頭雲後還不得要領?
(6)真正的佛教義理,必與實修緊密結合。從南傳上座部佛教的角度來看,都是直接來源於修行實踐的理論,不存在無法以理論直接指導的修行實踐。如果一種理論學了之後不知如何將其運用於實踐中,在排除個人理解偏差及修行不到位的因素後,大概可以判定這種理論不是佛法正見了。
(7)禅定的方法並不復雜,也不神秘。實際上,七覺支就是禅定技巧的全部內容。神通(巴利文iddhi,原意為成就)之類,除阿羅漢才能證得的漏盡通之外,現起時皆未脫離欲界,更枉談其它的一些神異境界了。正信佛子完全不必羨慕這些,更不能將其當作修行有所成就的標志。這種對欲界中的對象的錯誤隨喜和希求,將使人們無法擺脫對欲界諸法的執著,直接障蔽解脫道聖果(甚至僅僅是度疑清淨)的獲得。關於這方面內容(如何分辨這些境界,及各種世間神通的修法),各論典說的都很明確。由於太長,這裡就不引用了。
無上法寶,唯真誠發心者可得!謹以此與眾道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