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持教誨有深度,還有廣度。
從廣度來講,對人要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對一切萬物也有這樣學習的態度。你看經典當中,提到要向水學習,「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包含要向天地、向日月學習,「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一顆謙卑的心處處都有悟處,你學習從對人到對一切萬物現象,都有好學的心。所以有德行的人,他們的恭敬、好學的心處處都保持,這是廣度。
深度(是指)這效法的心可不能做樣子,做樣子,其實是好一個名。像春秋時候衛靈公,天下都傳他尊賢,結果孔子去到衛國,事實上他也沒有實質重用孔子,因為他還是好一個美名而已,不是真正尊賢、愛賢。
在貞觀時期,有一天唐太宗跟大臣們宴會,旁邊坐著黃門侍郎王珪。宴會中有一個美女在旁伺候,這個女子本來是廬江王李瑗之姬,就是他的太太,當時李瑗犯錯,他的妻子被收入宮裡面去。太宗就對王珪講到,說廬江王不守道德,殺害了這個女子的丈夫,又把她娶做太太,暴虐到了這種程度,哪有說不滅亡的道理?
王珪一聽完就站起來,對著唐太宗講到,陛下,你覺得廬江王殺人家的丈夫,然後奪取人家的妻子,這是對、還是不對?唐太宗一聽很驚訝,連這麼簡單的問題都問我,我難道連這個都分不出來嗎?
結果王珪說,我曾經看《管子》這本書說到,齊桓公經過郭國的時候,因為郭國已經滅亡,他就問當地的老百姓,一個老先生,說這郭國為什麼會滅亡?老人家回答,喜歡善行,討厭惡行。齊桓公一聽很驚訝,假如是這樣的話他應該是賢君,怎麼會滅亡?接著父老講到,郭國的國君「善善而不能用,惡惡而不能去」,所以才會亡。他雖然喜歡善行但是是做表面,贏得別人的稱讚,事實上並沒有用有德行的人。有德行的人他是要為國家、為人民謀福利的,他又不求什麼,你不尊重他、不重用他,他一定會離開的,所以賢者有怨。惡惡而不能去,討厭惡行,但是卻不能把這些沒有德行的人罷黜掉。這樣子的話,這些惡人知道不會被重用,但是並沒有被罷黜,他們會想國君終究還是不會用,他會心存仇恨。所以賢者有怨,無德者有恨,這國家鐵定會危險,這個善善惡惡就落在一個做表面功夫而已。
現在這個婦人還在陛下你的身邊,所以臣子私下心裡想,您是覺得留這個女子是對的,不然您怎麼把她留在身邊?假如陛下覺得廬江王搶人家的太太是不對的,卻沒有趕緊去處理,這也是惡惡而不能去,那跟郭國的國君不就是同樣的問題!明明知道是錯的不修正、不處理。那愈多人知道,太宗皇帝的威信就愈差了。太宗一聽很高興,臣子勸得對,他很感激,稱為至善,覺得他說得很好,馬上就把這個美女還給她的族人。所以太宗皇帝還是非常奉行「其不善者而改之」,明白這是不善的,趕緊修正,決定不恆順自己的錯誤,不恆順自己的欲望。
恭錄自《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一集) 2011/6/30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