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一個溫暖的港灣,人們在家裡感受愛與被愛,讓生命得以滋養和成長。
家本來是美好的,但人們常常無法把握住自己的心,無法正確地去愛,將自己貪嗔癡的習性帶進了對親人的愛中,給家人和自己都帶來了很多的煩惱。
我們在付出愛的時候,要時時去覺察自己的心,看看你的心是如何運作,你愛的目的是什麼。
生活中很多人在付出愛的同時,內心隱藏著需要某種回饋的期許,又或是以愛的名義,將我們的願望強加給對方。
這種自私的、有條件的“慈愛”恰恰是痛苦的根源,會摧毀家庭的和諧,甚至由愛變恨,結下惡緣。
比如夫妻之間,妻子想“我對丈夫那麼好,可他對我卻如此漠視,這不公平!”同樣地,丈夫也會這麼想。
於是,當對方不能做到讓自己如願的時候,困擾、委屈、埋怨的情緒油然而生,彼此的矛盾、傷害便出現了。
我們引導孩子學會禮貌與感恩是對的,但在付出愛的同時,常常過度地希望孩子成為我們想要的那個人,“我為你付出了那麼多,你卻那麼不爭氣!”
不經意間忽視了孩子的興趣與理想,強加給孩子的願望,換來的卻是叛逆與對抗。
這些都是那顆需要回報的心所帶來的,這種痛苦的來源,其背後是強烈的“我執”。
如果能覺察和避免這種自私心態,家庭關系就會輕松許多,令人不快的抱怨與沖突也會大為減少。
愛,並不意味著必須執著,執著只能帶來痛苦。對愛錯誤的執著,只能起到負作用,難以給對方帶來積極的幫助。
其實,偉大的佛陀早就告訴過我們,真正的愛是慈悲,是不求回報的付出。
作為修學菩提心的佛子,慈悲家人和孝敬父母是必須的,輪回中的一切有情眾生都曾經做過我們的父母,所以對現世的父母和家人則更應慈悲,更應該為他們無條件付出。
總之,家庭的和諧幸福,是以慈悲心為基礎的,是以付出無所求為前提,是一次愛的修行之旅;是家人彼此珍惜、關愛、尊重、布施、開啟智慧和放下自我的一個過程。
不要以愛的名義綁架親人,出離愛的執著,幸福來自於慈悲而智慧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