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人是“火柴棍”脾氣,事無大小,一擦就著,發完火他轉眼就沒事兒了,倒是把旁人氣夠嗆。他自己一直努力想改掉這個壞毛病,但關鍵時刻還是兜不住火,事後又總是後悔:我怎麼又沒管住自己呢?!
其實他這暴脾氣讓我也挺糾結的,既傷身體又傷和氣的,多不好啊!我總是想,要是有什麼辦法能徹底改掉他這個壞毛病就好了。3月底,我拿到那期以“居家學佛”為專題的《淨土》雜志,讀到朱景東的《君子九思與生活中的修行》一文,不禁豁然開朗,把文中關於“忿思難”部分的解析重點推薦給他看,尤其是“格物致知的五個步驟”對愛人的啟發很大,他反復看了好幾遍,很服氣地跟我說:“講到根上了,這本雜志辦得真好!”這是他第二次贊揚《淨土》了。
愛人和我不一樣,他是無信仰主義者,平時雖然很熱衷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但對我的逢寺必拜、隨喜功德之行為很不以為然,尤其是某些旅游景點的寺院行為讓他心存偏見,認為當今社會真正修行的人比母雞嘴裡的牙齒還要少,因此對我的恭敬僧寶行為一直持“既不反對也不贊成”態度,反倒總是講一些網上或報紙上的負面消息給我聽,提醒我“小心上當”。我知他是一葉障目,但因自己也是初識佛門,對佛法知解甚淺,根本沒有能力說服他轉變觀念。我拿回家的一些相關書籍,他更是從來不聞不問。可是現在,愛人對佛教的態度漸漸地發生了變化:從漠然到接受,再到能將所學受益於心性修養……一切的一切,不得不從《淨土》雜志說起。
身在以藏傳佛教為主的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與《淨土》實屬偶遇。2011年國慶前夕,因上網查找資料,我誤打誤撞地進了《淨土》雜志責任編輯的博客。於是給博主留言請刊,沒想到博主當天就回復了我,並且很快我就收到了第一本《淨土》。實事求是地講,就算不看內容,單從雜志的排版上,就能真切地感受到編者的良苦用心。平凡如我,此生卻能有幸遇此善知識,實在是要發自內心地感恩佛菩薩的慈愛加持。
那一期刊出的大安法師《重奠道德基石,力挽世道人心》一文,讓我特別受益。法師以切切的悲憫之心由淺入深地從根本上剖析了現在普世道德缺失的根源,讓我再次對佛法救世生起堅定的信心。書中的其他文章也都與生活悉悉相關,非常實用。我覺得這麼好的一本雜志絕不能讓愛人錯過,而且據我對愛人的了解,我敢肯定《淨土》雜志這種“以入世的角度講出世的道理”的辦刊模式,愛人只要肯看就一定能接受。鑒於以往推薦讀物被拒絕的經驗,這次我很用心地動了動腦筋。愛人平時喜歡關心時事,每每和我討論社會風氣每況愈下類時事,總能真切地感受到他發自內心的痛惜。我想,如果把大安法師的那篇文章推薦給他,一定能引起他的共鳴。為確保萬無一失,我還是先上網查閱了大安法師的簡歷,趁吃晚飯的時間把大師的故事和那篇文章簡單地介紹給他聽,果然激起了他的濃厚興趣。他一口氣看完了《重奠道德基石,力挽世道人心》一文,深以為是,跟我說:“這本雜志辦的還真有水平,有時間要認真拜讀一下……”他竟然用了“拜讀”這兩個字,我特別開心,因為從這個細節可以肯定:愛人內心對待佛教的態度已經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了。這真的要非常非常感謝東林寺,感謝《淨土》編輯部全體同修的辛苦工作。後來愛人讀到《劉桂蘭居士往生記》一文,沉默了好久,我知道他是想起了已故的父親。愛人跟我說:早看到這本雜志就好了。
現在,每收到一期《淨土》,愛人都會主動和我一起看,一起交流心得,他的為人處事也更加和善起來。昨天愛人出差,我打算給他包餃子吃,一向愛吃肉的他竟然主動跟我講:就包素的吧!阿彌陀佛!一定是《王剛講故事》之殺業果報觸動了他!愛人的這種轉變讓我滿心歡喜!我不禁再次合十,感恩《淨土》雜志,感恩東林寺,感恩佛菩薩加持!現在,每看完一期《淨土》我都會再轉出去,我的一位好友因為對《淨土》雜志的閱讀,也對淨土法門生起了堅定的信願。對於我們這些初識佛法的人來說,無論是恭敬三寶、居家學佛,還是修身養性、為人做事,《淨土》雜志確實是一盞指路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