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字面上的解釋是,父母叫我們,我們要馬上答應,不能遲緩。這是要求小孩從小就要學對父母恭敬。如果父母叫我們,我們拖拖拉拉、遲遲疑疑,表現出來的那個樣子就是傲慢,恭敬心就沒有了。因此,孝第一要培養的是敬,“孝敬”,孝字後面還有一個敬字,沒有敬,就沒有孝。
有一次子游請教老師(孔老夫子)孝道,如果對父母能夠用物質去供養,給父母很豐厚的生活的補助,這算不算是盡孝?孔子否認,這不算是孝。孔子說,“至於犬馬皆能有養”。是說你養狗、養馬也是養,如果是那樣的話,養狗、養馬跟養父母有什麼區別呢?夫子說,“不敬,何以別乎”?孔子說,如果對父母沒有恭敬心,那麼你養父母,不就等於養一個寵物?有什麼區別?那怎麼能叫盡孝?因此,孝必定要跟恭敬心連在一起。而真能夠有這種恭敬父母的存心,這個人就有福了。他在家裡已經養成習慣了,對父母溫和柔順的態度,恭敬的存心,踏入社會,他這種氣質一定會引起很多人對他的重視。領導一定喜歡這種人。這種恭敬的存心,就是他幸福成功的源泉。
“父母呼”,這個“呼”字,如果是父母開口叫了,我們當然要“應勿緩”。父母沒有叫呢?我們也要去體會,父母有沒有什麼需要。父母有時候不一定是口上在呼叫我們,口上呼叫已經是萬不得已了,我們要懂得聽到父母的心聲、父母的需要,不待他開口,我們就要應勿緩,這才是真正孝道。
孔老夫子的學生曾子,就是個大孝子。“父母呼,應勿緩”,他做得很圓滿。有一天他上山砍柴,母親一個人在家,結果一個朋友來找曾子,曾子母親就慌了神,不知道怎樣招待這個朋友。想到曾子上山砍柴,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怎麼樣才能把曾子喚回來呢?那個時候也沒有手機。老人突然心生妙計,用牙齒把自己的手指咬了一口,流出了血。十指連心啊!母親一咬破手指,曾子在山裡面已經感覺到心痛。曾子念念都是想著父母,所以母親的心一痛,他在山裡面就有感應,不知道家裡發生了什麼事,於是趕緊跑回家。回到家裡一看,原來是有朋友來訪。母親就告訴他說:“因為朋友來了,我想趕緊把你喚回來,又不知道怎麼喚你,就只好咬自己的手指,讓你能夠感應。”純孝之心,可以有超越時空的感應。《孝經》說,“孝弟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孝悌存心到了極處,可以與天地萬物一切生靈感通。稱之為“通於神明”。為什麼四海能感通?因為是一體的。只是我們太麻木了。何以會麻木?因為我們自己的心裡存著欲望,妄念把本有的感通的功能障蔽住了,屏蔽起來了,所以不能體會到父母的呼聲,不能感知父母的需要了。
一個單位,有位年輕女子,休息日都和朋友到KTV去唱歌。一唱唱到很晚,然後又去酒吧喝酒,玩夠了回家的時候,已經是夜靜更深。在回家的路上,才看到手機上面顯示有很多個未接電話,都是父母打來的。回到家裡看到父母依然在等待她,而且等得面色憔悴。
為什麼曾子可以感受到母親的呼喚,而我們有手機,父母的呼叫都沒能聽到?表面看是被KTV的大喇叭音響覆蓋住了。其實是物欲把自己的心給覆蓋了,所以不能感知到父母焦急的呼聲。父母的呼叫哪裡是喇叭音響的聲音可以覆蓋住的?
《大學》上講“格物致知”。真正盡孝,平時要懂得在“格物致知”上面下手。格物就是革除我們的物欲,才能夠得到真知、真智慧。如果不格物,沒有辦法致知。因為智慧都被物欲給蒙蔽了,真正把物欲放下了,我們的心地就清明、透徹了,這樣才能與天地萬物有感應。這時父母有絲毫細微的起心動念,我們也能感知。這是一個純孝之人才能做得到的。所以我們學習,要先從“父母呼,應勿緩”開始,慢慢提升自己的境界。真正做到“父母呼,應勿緩”的人,已經是積德、積福了。如果父母呼不肯應,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意孤行,往往會出亂子。
有一個青年男子,讀到“父母呼,應勿緩”這一句,心裡面非常感慨。他想起自己少年時代遇到的一件事情,讓他刻骨銘心。上初中的時候,他住在父親單位的宿捨裡,常常跟院子裡的同學們一起玩。有一天,幾個男同學邀他一起去給一個女同學過生日,開生日Party。就在他正要出門的時候,接到了媽媽打來的電話,告訴他“今天澡堂開放了,你跟我一起去澡堂洗個澡”。這個孩子當時很是猶豫,是聽媽媽的話,還是跟自己的同學一起去玩?這個人算是有孝的根基的,他想到媽媽從小到大,為自己日夜操勞很不容易,媽媽叫了,就應該聽媽媽的話,所以毅然拒絕了同學們的邀請沒去玩,跟著媽媽去洗澡了。
這件事看起來好像很平常,當他第二天上學以後才知道,原來昨天晚上那幾個同學一起喝酒作樂搞到很晚,幾個男生都喝醉了酒,竟然把那個女生給奸污了,當場被警察抓住,幾個男生都被送進了少年管教所。
幾年後,這個聽媽媽話的孩子,考上了重點中學,後來又考上了重點大學,畢業以後,到了一個很好的單位工作。有時他工作之余回到家裡,偶爾也會遇到那些兒時的玩伴,當年曾經住過少年管教所的人。看見這些從管教所出來的人,雖然年紀已經不小了,十幾年過去,也沒有振作起來,有的人蹲在大院裡下下棋,有的人搞一點小經營混日子。他們看到這位事業有成的人回來,也都顯得很不好意思,躲躲閃閃的,或者是跟他苦笑一下,也沒什麼話好講。
面對兩條截然不同的路,要抉擇的時候,也就是這個孩子一念之間的事。他一念生起感恩父母的心,做到“父母呼,應勿緩”,因此就走上了正路,沒有隨波逐流而墮落。假如那時候“父母呼,應勿緩”他沒做到,跟這些同學們去玩,很可能也會喝醉酒,也難免會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來。因此,回想起過去,這個年輕人非常感激自己的母親。或許他的母親至今都不知道有這麼一回事,但是他真正明了,聽父母的話多麼重要。
我們回想一下從小到大,父母在無意之間,救過我們多少回。所以父母的恩德,真的是恩重如山,我們要報答父母的恩德,要常常體會這句“父母呼,應勿緩”。很多年輕人長大了,也有很好的事業了,但是對父母的呼聲卻是充耳不聞,對父母的需要,更是麻木,不能感知了。
有一年的母親節,《廣州日報》采訪了不少的父母和兒女,而且特別采訪了幾位母親。記者首先問這些兒女,母親節到了,你們都談一談,你們要怎麼樣盡孝。結果不少兒女們都說,我要掙大錢、買洋房、買汽車供養我母親。他們認為這樣是盡孝。又問一下這些母親,你希望你的兒女為你做些什麼?結果這些母親,沒有說要兒女給她買洋房、買汽車,很多父母都說:“我只希望兒女不要太忙了,這個周末能夠陪我吃一頓飯。”父母對我們這樣的一個小小的希望,我們能不能夠體會得到,我們能不能夠“應勿緩”?我們常常將一個“忙”字作為借口。這個周末太忙了,公司還有事情,或者是說領導請吃飯。反正種種的理由就把父母給搪塞過去,總是心裡沒有把父母放在首位。把他的公司,把賺錢,把討好領導放在首位。所以,別看這是生活的小事,這小事當中能夠看到,我們有沒有真實的孝心。如果忙於名聞利養的追逐,心就會越來越麻木不仁了。忙到最後,人生的方向都盲目了,到最後心裡只剩一片茫然。那麼忙到底,人生的意義又何在呢?所以父母的呼聲,我們不可以忽略。
當然父母要培養孩子孝心,也要懂得用正確的方法。也許不少人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一幕情景,一個年輕的母親,帶著一個三四歲的小孩正在地上玩,母親想要拉小孩回家,但是這個小孩在地上耍賴、打滾,就是不肯跟他母親回去。盡管這位母親叫了好幾聲,這個孩子都不理會母親。於是這位母親就從口袋裡掏出一顆糖果,然後胸有成竹地走到孩子跟前,對著孩子把糖果晃了一下,就這麼一晃,孩子眼睛就盯在糖果上面,然後母親拿著糖果,在他眼前慢慢地拉了起來,就看著小孩一下子身體就直立起來了。我們看到這幕情景,就會聯想到馬戲團訓練動物,就是這個樣子。結果當這個孩子站起來的時候,這位年輕的母親就問他,你想不想吃糖果?那個小孩二話不說就要用手去抓。結果母親早有預防把手立即收回來,你想吃就得跟我回家。於是這個孩子就服服帖帖,跟著他媽媽回家去了。
這樣的一幕場景,大概很多人在大街小巷都看到過。現如今很多年輕的父母,都是用這種方法管教孩子。我們試問一下,這樣的方法管孩子對不對?想一想,糖果可以讓孩子服服帖帖跟著回家,而母親多少次的呼叫聲,孩子居然充耳不聞。在這個小孩的心目中,糖果比他母親更重要。這麼小,父母就已經給孩子心田裡種下了這種功利的種子,他可以為了功利而不要道義。這個孩子長大以後,可能他為了要一個手機,而千般地來打擾他的父母,隨著他的欲望的增長、年齡的增長,已經不只是要糖果了,他要的是手機。再長大一些,手機不能滿足他的要求了,可能父母要去買一台手提電腦,才能夠滿足他的欲望。上了大學,可能父母要給他買一輛小汽車才行。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他的欲望也就無止境地在擴張。最後當父母已經沒有能力滿足自己兒女欲望的時候,兒女會怎麼做?多少的父母年老的時候,被兒女遺棄街頭。還有些兒女,為了爭奪財產而謀害父母,釀成了種種的人間悲劇。
這都是從小教育理念的錯誤。父母在孩子幼年的時候,教的不是“父母呼,應勿緩”,教的是“糖果呼,應勿緩”,“手機呼,應勿緩”,“電腦呼,應勿緩”,說到底就是“物欲呼,應勿緩”。孩子長大後,他所應的也不是父母的需要,而是自己的物欲。長此以往,社會怎麼能不亂?所以,挽救世道人心的道德教育已經到了緊要的關頭。
父母呼,這已經不僅僅是我們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包括社會中每一個家庭的父母,他們的呼聲我們有沒有聽到?他們的呼聲是什麼呢?呼喚兒女們回頭,孝順父母。面對社會大眾那種急切的盼望,希望倫理道德教育的恢復,我們年輕人也要“應勿緩”。首先我們自己要去依教奉行,然後再將它廣泛地宣揚,介紹給社會大眾。
我在去年底,辭掉了昆士蘭大學終身教授的工作,重新來到我的老師老法師身邊,做一名學生,繼續學習傳統文化。學習的同時也來講習,把優秀的教育介紹給大眾,“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和諧社會也是教學為先。
“父母”引申出來不僅是指自己的父母,包括我們的老師、長輩,也包括我們的領導,他們的呼聲我們同樣也要“應勿緩”。
哪一個父母,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希望我們做一個有德有才、有一番事業的人。真正的好老師也是這樣,希望我們做一個有道德、有學問的人。我們的國家、祖國、人民,對我們也是這樣的期許。
對於父母、老師、長輩、祖國和人民對我們的希求,對我們的盼望,我們要去實現,要去真正落實。做一個有德有才的賢德君子,報效國家,報效人民,這才是真正做到了“父母呼,應勿緩”。再進而把心量擴大,涵蓋宇宙萬物,這才是孝。
《弟子規》在這裡體現出一個最高的哲學精神,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就是任何一條,《弟子規》所講的任何一條,都涵蓋著一切的意思。僅“父母呼,應勿緩”這一條,就涵蓋著聖賢圓滿的修學,因為當我們不能夠事親,不能夠忠於祖國,服務人民,貢獻社會,不能夠成聖成賢,孝道就不圓滿。父母、老師對我們的呼聲、盼望,我們就沒有圓滿應到。而聖人所做的也就是這“父母呼,應勿緩”而已。
《孝經》中將孝分為三個層次,“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第一個層次,孝始於事親。孝養自己的父母,這是事親的階段。第二個層次,中於事君。從侍奉雙親到侍奉君國,君就是領導,他代表祖國,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忠於祖國,服務人民,為社會做出貢獻。第三個層次,終於立身。立身行道,修養聖賢的品格,將孝做圓滿。
我們的老師淨空老教授講,《弟子規》打印出來僅一頁紙,天平上面左邊放一本《弟子規》,右邊放《四庫全書》,甚至將儒家所有的典籍都放在右邊,天平上它們的重量平等。老教授用這個比喻來說明《弟子規》的分量,它的重要性絕對不亞於儒家一切典籍。《弟子規》是根,根涵蓋著樹木花果。這一句“父母呼,應勿緩”,也涵蓋了所有儒家的典籍。
儒家典籍是教你成就聖賢,成就聖賢就是父母呼喚,你“應勿緩”。從這裡就能夠體會到,《弟子規》不是簡單的一本給童蒙養正的小教材,它是一本幫助我們成聖成賢的大教材。懂得這樣學習,這就是有悟性。縱然不能夠學到像孔老夫子最得意的弟子顏回那樣聞一知十的悟性,也得會舉一反三,這樣學就學活了,不是呆板的。如果只是把“父母呼,應勿緩”理解為父母叫我一句我就動一下,那就學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