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修行人的氣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今天是元旦,新歷的第一天。也講一講修行人的氣節,來供養大家,也是一種感恩。古人講,做人要有氣節。就是說做人高尚的的准則。修道人,和人相處時,也要有氣節,就是修道人的准則。今天我就說兩點:

第一,不要去攀緣。比如說,有人學佛後,覺得佛法很好,自己想去印經,或者做善事,但沒有錢,就找朋友親人要。然後想著,我是給你們提供種福田的機會。但被化緣的人,他可能是礙於你的面子,就給錢,而不是因為他真的以為有功德了。如果經常化緣,就會讓朋友反感。所以佛教講,要隨喜,就是他歡喜的就去布施,這樣做大家都有功德。

作為佛弟子,最好的弘法,就是開發每個人的自性的光芒,讓每個人都能感覺到自己的富貴。然後他念經,學佛,布施就會歡喜。他已經得到了真正的加持。我常勸在家人,要先照顧好家庭,做任何事情功德都要歸於家庭,歸於祖先,歸於父母。如果你對家人這份感恩,都沒有發起來,想要到佛門求福報,那是求不到的。因為福報也好,功德也好,都來自富貴的心。富貴就是什麼,就是感恩父母,感恩三寶,感恩一切。這就是富貴啊。

修道人不攀緣,而且要培養出高貴的氣節。也不是說你故意表現的很清高,然後好像自己高人一等。那也是錯的。

如果大家都很歡喜,用錢來支持你做事業時,這時要感恩,更要很謹慎。要知道錢是一種能量,一種業力。很多人來寺院,投一些錢,就說保佑我這個那個。可見錢裡面是帶著業力的。因為錢是辛苦賺來的,他是帶著能量,他來求福報的。如果用的不當,消的是帶頭人的福報。做善事的帶頭人,培福報也快,損福報也一樣很快。你說,我帶眾人做善事,怎麼還會損福報。因為用的不當,就損掉了。

第二點,就是和人相處,多問我能為你付出什麼,而不是想著從別人那裡得到什麼。攀緣和結緣有什麼不同。攀緣是有自己的私心,覺得有利於自己,就去攀。結緣就是你去付出,沒有私心,這個叫做結善緣。不要攀緣,你去付出,一直去做,自然護法會幫忙。你有一念善心,天地的正能量都會到你身邊,自然會吸引到善緣,貴人來幫助你。而且你會發現,當人去真心付出時,他的潛力和能量是去窮無盡的。不管有沒有學佛,那些真心付出的人,他身上都有天龍八部。這就是他們感召到了宇宙正能量了。相反的,如果很自私的,他的能量就越來越狹窄,結果只能感召到餓鬼,貪心鬼。

比如做生意也一樣,有人開店,就想著我開什麼最賺錢。憑著這個念頭,這個人就發不了大財。那些大企業的,他一定有個念頭,就想著我能為社會付出多少。能幫助多少家庭解決就業問題。這些能如是想的,就是菩薩道。他自然家業越做越大。

修行人,先修好自己,自己去做,默默的做,去奉獻。這時,你要做事業,就容易成功。修道是反過來的。世俗人是先為自己想,我要做什麼什麼。都為自己想。修道人剛好要相反,先為別人想,先幫別人實現他的理想,他的夢想。你就修成功了。

佛陀開示《華嚴經》,說每個人心都達到最富貴狀態。就是人去付出,去覺悟時,他的心量能達到圓滿。所以真正付出的人,他自性的能量開發出來,智慧就源源不斷,福報也增長。所以說,智慧來自大心量,心量沒有打開,縱然能講三藏十二部,那也是大腦思維而已。

修道人要有高貴的氣節,你認真的去做,天地之間必定有感應。你不用去化緣,攀緣,因為緣分你是無法攀來的。你付出了多,宇宙就會還給你。這個是宇宙的能量守恆定律。

大家不要看,人家福報大,緣分多,就以為是偶然的。其實都不是偶然的。宇宙有個定律,就是能量守恆。你為多少人付出,就有多少人為你付出,不增加一分,也不減少一分。佛是名聞滿十方,十法界都知道,就是因為佛付出最多。不要看那些高僧大德,他們要蓋廟,要弘法,不僅是財力還是人力上,來的都很快。是因為高僧的修行,是他們的能量感召啊。

學佛跟要明白,感召的道理。你想要什麼樣的人,就要先以福德去感召。感召有感化,有召喚的意思。那別人為什麼來呢,是因為他的功德,付出的能量在召喚。大家念經時,一定要功德回向,回向給你身邊的親人,朋友,讓他們都能平安吉祥。而且要真心的回向,不是應付了事。你真心回向,他們就得到這個功德,緣分也結的比較深。你看出家人,怎麼跟齋主結緣,就是念經給他們,把修行的功德分給他們。讓他們得到平安吉祥。有佛法,特別好。結善緣特別快,只要用真心。

轉自:福安觀音寺 新浪博客


 

上一篇:智慧來自大心量的證明
下一篇:修行就是提高生命的層次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