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口氣,養氣就是養命:氣,是人體的動力。老百姓形容某某人死了,常會說:某某昨天斷氣了。斷氣實際上就是指人體的氣散了,身體沒有了動力,生命也就結束了。如果將人比做一棵樹,氣是樹根,身體是樹干和樹葉。根深才能葉茂,氣長才會命長。養氣就是養根,我們將氣養好了,養足了,身體才會硬朗、結實,才能百病不侵。如果根弱了,樹干和樹葉就會枯黃。
氣虛則胖
一天,一個老干部活動中心請我去講養生,課間休息時,一位胖子走上前來問:“胡教授,你說氣血平衡是長壽之本,講得太好了,不過,我們普通人怎麼知道自己的氣血是否平衡呢?你給我摸摸脈,看我的氣血如何?”
我說:“不用摸脈,你一定是氣虛!”
胖子很驚訝地問我:“你不摸脈,怎麼知道我氣虛呢?”
我說:“氣血嚴重失衡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來,不需要摸脈,這個方法也很簡單,我一分鐘就可以教會你。”於是,我就向他介紹了一分鐘判斷氣血平衡法。
一分鐘判斷你是否氣虛
首先,你要弄清楚自己的體重(公斤)和身高(米)。
然後,用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這樣就會得到一個數,這個數叫體重指數,計算方法為:
體重指數=體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如果體重指數在18.5~25之間,那麼,你的氣血就是平衡的。如果體重指數超過了25,你就有點氣虛了;如果超過了30,那你就嚴重氣虛了。如果體重指數低於18.5,那你一定是血虛了。
人的體重與氣血有著直接的關系,人為什麼會胖呢?有人說胖是因為吃得太多,營養過剩。這話有點道理,但又不全面,我們周圍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吃得比誰都多,可是人卻很瘦,還有一些人,吃得很少,照樣很胖,按照他們的說法,就是“喝涼水都長肉”。
人之所以胖,是因為氣虛。氣虛之後,人體內氣的運動就沒有了力量,氣化功能就弱了下來。氣化功能一弱,脂肪和其他雜質就不能正常被代謝出體外,於是,人就胖了起來。要具體說清這個問題,就需要了解氣在各個髒腑中的功能。人吃了一頓飯之後,胃氣會對其進行消化,脾氣會將消化後最精微的物質上傳給肝,化生成血液,再輸入心髒,而將其廢棄物向下傳給大腸,轉化成糞便排出。
脾胃是人體內食物能量轉化最重要的工廠,中醫說它們是後天之本。在脾胃這座工廠裡,推動工廠運轉的動力就是脾胃之氣,也就是人們說的中氣。《黃帝內經》說“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可見這個脾胃之氣的重要性了。
心髒接收脾氣上傳的精微物質之後,會將它們溶進血液,並輸運全身,而推動心髒運轉的動力就是心髒之氣。
肺呼吸了新鮮空氣之後,會將氧氣下輸給心髒,並由心髒融進血液,而推動肺運轉的動力就是肺氣。
除此之外,人體內還有元氣、衛氣和營氣等,它們共同推動著身體內能量的轉化和新陳代謝。
一個氣血平衡的人,身體內氣的運動充分,進餐之後,該吸收的營養物質吸收了,該排洩的排洩了,該氣化的氣化掉了,他的身體就會不胖不瘦。一個氣虛之人,身體內氣的運動不充分,進餐之後,該吸收的營養物質沒吸收,該排洩的沒排洩,該氣化的沒氣化掉,結果,這些沒有被氣化掉的物質就被轉化成脂肪,堆積起來。脂肪是什麼?脂肪就是體內沒有被氣化掉的垃圾。
肝上沒被氣化掉的垃圾叫脂肪肝。
血管裡沒有被氣化掉的垃圾叫高血脂。
肚皮上沒有被氣化掉的垃圾叫小肚腩。
所以,氣虛才是肥胖真正的原因,而肥胖則是判斷一個人氣虛最明顯的指征。
氣虛者適合吃什麼來調整呢?
多吃根莖類、塊莖類的植物有助於補氣,比如土豆、山藥、紅薯等等,人參也屬於這一類。因為這類植物生長時全埋在地下,更多地吸收和凝結了地氣。可以說,生長環境有時可以從根本上決定植物的藥性。了解了這一規律後,大家就可以依據自己的體質有目的地選擇一些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