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學佛就是要出離苦惱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現在常有很多人來找師父開示,我問開示什麼?他說他要學佛,我說:“你為何要學佛?”他說:世間有苦。

那就有資格學佛。假如說學佛就是要保佑兒子、女兒考上大學,保佑不生病,保佑一生不會死,那這個人不夠資格學佛。他不具備學佛的動機,不是針對要離苦而修的,他就是要求保佑感應,雖然有些人可以由求感應心態轉悟入正見,可是有些依然被迷信拉走了,再說的簡單一點,若我們不生病,醫院醫生再好也跟我們無關,那麼你如果生病,醫生在哪裡你就追到哪裡,原理就是這樣,學佛就是你知道苦,而想要出離苦才有希望,那麼你不知苦,感覺世間很寶貴活得很快樂、很好,永遠想要來當人,那你學佛做什麼?所以學佛就是要做出離苦惱無煩惱者,出離不是說要趕快死,死後要生到其他世界,不是這樣,這樣就有求生、求存、求再生,如果有想求再生的心態,你要如何出離?永遠只是在換一個地方生存輪回而已,不能真正出離一切生死的痛苦,是不是這樣呢?

所以在我們學佛當中一定要想求出離,出離就是要有捨除一切煩惱痛苦的決心,你有這種決心,你也有慈悲喜捨的大願心,當我們要出離生死之後,我們還有一個大願的心,將體證之後的心得教導給別人,所以叫做菩薩,時時刻刻念眾生長期生活在苦海中,思惟如何來救渡他們出離苦海。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要度人必須先度自己,假如我們看到一個人掉下水時要將他救起來,自己不會游泳,你跳下去自己也會死,反讓別人增加麻煩,是不是這樣?

所以要先救度自己,你無法救度自己,要如何去救度別人呢?要救度自己必須要深入佛法,包括要修持法之前,一定要先持戒,在戒中不犯惡,所以你內心就會定,不犯壞事,心理自然就會產生定,“定”就會思惟佛法開智慧。但是不要誤解只持戒就會開智慧,持戒本身不會,也不要誤解修定的本身會開智慧,這都不會,這要相依相緣的,因為你持戒之後心才能安,安才能定,定才能思惟佛法。並不是持受戒而已,你不修定,或是只修定,卻不思惟教義,這都不會開智慧,不要說持戒自然就會開智慧,這種說法不圓滿。也不能說修定就會自然開智慧,外道修定的人一大堆,有些人禅定功夫非常好,強強滾都有喔!這樣是否會開智慧,若會開智慧佛陀就不會以一大事因緣來成就佛,來建立一個佛教,佛教是自體證,並不是別人賜給我們的,是佛陀親身體證的。

這個地方我們要了解,了解佛法,以佛法的戒律行持,達到自己體證,將自己體證離苦的方法一一來教導給眾生,讓一切有情的眾生同樣得到解脫,所以菩薩是由於實踐成佛之道而得名,成就佛道是因為他實踐了菩薩之行而得果,簡單說菩薩是因,成佛是果,其實說回來應該是怎樣呢?要先有自體證之後才行菩薩道,這樣說才對;無體證怎樣行菩薩道?這樣就誤人了。你自己沒成佛,怎樣教給別人?所以說菩薩這種解釋是叫我們平常既然要修行,就要開始培養菩薩自覺覺他的心,你培養自覺覺他的心,有出離心及有度化眾生的心,這兩種也就是要學佛的法、律,學佛的方法,成就的方法,就像佛陀所說應該必須要做的戒律,所以學法和戒律,兩種的意思就是這樣。千萬不要認為我去行菩薩道這才會成佛,不是這樣,不能誤解,這樣就變成錯誤了,要能利益眾生必須要學佛,智慧開啟了,覺者才能教導別人,否則就容易把別人帶偏了。

所以這是提醒我們,要如何在菩薩的因地當中培養我們出離心,培養我們慈悲心,出離就是要對治自己,以慈悲心來思念眾生跟我們息息相關,不忍心看他痛苦,要培養慈悲心,就一定要想到我們人並不是獨居的生活,而是群居的生活,今天我有衣服穿,也要有做衣服的人,雖然你用錢去買,但是若沒做衣服的,我們有錢也是沒有用,吃也一樣,住也一樣,所以在群居的生活當中,大家都不能被否定的。我們不可瞧不起他人,我們一定要了解跟大家都有相當密切的關系,如果依佛法來說,我們在還沒有學到究竟之前,並不是一期生命就結束,如果依據業力的輪回來說,我們有緣見面說不定是過去具有親戚關系,也可以這樣說,培養你自己本身有一種慈悲的心態,不要把它誤解了,因此菩薩是成佛的正因,成佛是菩薩的結果。

 

上一篇: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下一篇:宣化上人:一念瞋心起 百萬障門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