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無禮必傲慢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中國聖賢告誡我們後人,人生有四個習性要對治,叫做“驕、奢、YIN、逸”。我們對照一下,自己有沒有?所謂修身才能齊家,假如我們有就要趕快修正。
  “驕”是驕傲,傲不可長,人只要一驕傲不僅是學問無法提升,無形中也斷了遇貴人的因緣。一個有道德學問的人喜歡交什麼樣的朋友?當然是謙虛的朋友!所以只要你傲慢,這些人就會與你遠離。在初中時,我很幸運地遇到一位理化老師,有一天他寫了一行字,“人不可以有傲氣,但不能沒有骨氣”。當我看到他這句話,彷佛有一道光芒照入了我的心田,因為在升學主義之下,很少能聽到做人的教誨。而這句話給我的印象很深,也期許自己不可傲慢。

  林則徐先生的“十無益”教誨中,歸結了人生有十件事情不可以做,假如你做了,對你的人生毫無益處;這十個教誨,我的感受是把做人做事的根本掌握到了。

  其中談到“行止不端,讀書無益”。一個孩子對人無禮,做事沒有章法,房間很零亂,縱使他經典背了再多也沒有用處,這和德行不相應。雖然讀的是“出則弟”,但是看到長輩不會行禮,也不會讓坐,他的心不恭敬,一不恭敬,讀的書就無益。而且不只無益還有害,有什麼害?《弟子規》指出“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
  有一個學生沒有先從《弟子規》做起,但《論語》背得很熟,有一次他母親訓斥他所做的事,他跟母親說,“你憑什麼講我,你有孔夫子的溫、良、恭、儉、讓嗎?”他可以拿句子來跟大人對質,而不是反省自己。所以教導孩子一定要讓他了解聖賢經典不是拿來背的,而是要一條一條落實做到,當他能真正做到,進而形成恭敬心,他的心就能與經典相應,這時讀一句就利益一句,這樣讀書才有益處。

“心高氣傲,博學無益”。一個人長傲慢,學問愈高愈瞧不起人,所以現在高學歷者離婚率最高,因為他不懂得體恤別人的感受跟需要,只覺得我讀那麼多書,我比你厲害,所以確確實實傲不可長,長了傲慢一定跟學問背道而馳。
  中國文化在民國初年時毀在誰的手上?毀在有讀經典的人手上,為什麼?他們覺得這些經典我都會背了,中國的東西我學會了,然後他又去西方留學,就覺得西方很多東西比中國好。因為他學的是記問之學,而不是中國的聖賢之道,聖賢之道唯有真正身體力行的人,才能不斷的對學問的深度加深,廣度加廣,所以只要他不立身行道,必然長傲慢之氣。

  我們不要高興孩子會背很多東西,一定要仔細看有沒有落實,有沒有愈讀愈謙卑,這才是真實學問。以上兩句是林則徐先生對於學問很重要的提醒。

 

上一篇:蔡禮旭:夫妻要時時提起使命跟正念
下一篇:蔡禮旭:經驗、歷練都有可能會讓我們產生執著點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