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在我小時候,在台灣的社會裡面還很注重家庭教育。而且我們在街頭巷尾常常看到一個現象,就是街坊鄰居有的他會在自己家門口擺一個水桶,這個水桶裡面放了開水,在這個水桶的上面寫了兩個字叫「奉茶」。為什麼會有奉茶?因為我們知道在七0年代(我是一九七0年後出生),在七0年代那個時候沒有礦泉水,沒有什麼方便的飲料,所以在路上行走的行人口渴的時候怎麼辦?這個時候很多的人就想到,為誰著想?為趕路的人著想。他就想這些趕路的人,為了他們的方便,很多人就在家門口擺了免費的茶水,方便這些過往的人們。
我記得在一個鄉下,新竹的鄉下流傳了這樣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講到,有個地主,這個地主他有很多的田地,這個田地要租給佃農去耕作;我們知道佃農都很辛苦,可是這個地主他有接受過傳統文化的教育,他很仁慈,是一個很仁慈的地主。他就告訴這個佃農,就是來租他這個田地的佃農,他告訴他說,我不要你的租金,我的田可以讓你白耕,讓你耕作,但是你要答應我一件事情。什麼事情?他說你只要在我們那個田的田埂,行人來往比較頻繁的地方,你每天燒一壼開水放在那裡,讓來往的行人,奉茶,可以喝那個茶水。你只要做這件事情,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你只要每天都做,我這個租金可以不要。結果這戶人家(這個佃農),因為時過境遷,從他的爺爺到他的爸爸,到了他,其實到了他父親的時候,他們已經不是佃農了,家庭環境改善了,他們已經擁有自己的土地、自己的田地。可是很奇怪的是什麼?到了他的兒子這一代,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燒開水,就是劈柴、燒開水,做什麼?奉茶。這個故事給我們什麼樣的一個訊息?那就是在我們祖先那一代,不需要有任何的契約,就是一句口頭上的承諾,一個家庭都可以用他三輩子的人去履行這個口頭上的承諾。這是奉茶的故事。我小時候還看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