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要幫得上團體,幫得上他人,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除非我們時時能夠誠敬謙和、真誠恭敬、謙退,然後和睦;以團體的和諧,處處以大局為重,這樣的心態。不然我們情緒伏不住,必然造成流弊,後遺症會出現。比方我們在家庭當中,哪一個太太不希望幫助自己的丈夫?都希望「助夫成德」,有幫夫運這樣的態度。但事實上假如當太太的,抱怨的心不能夠去除,遇到事情可能忍不住,開始complain(抱怨)。大家細細想想,我們在抱怨的時候是在幫丈夫嗎?不是。不只幫不了,比方跟婆婆鬧別扭,先生面對他整個家族的人事情況,包含他整個工作的人事情況,他的壓力已經不輕;太太本來要來幫忙,助夫,可是這麼一抱怨,先生還得要處理太太的情緒,又要再處理婆婆的情緒。甚至於太太一抱怨,還不是婆婆進來,連小姑都進來,親戚被點名的六、七個,丈夫要去協調所有這些人事關系,他每一天還承受著許多人事,還有工作、經濟的壓力。所以事實上,在我們人生旅途當中,我們假如不能設身處地,感同身受,很難去理解對方。哪怕是最親的夫婦,都不見得能體恤對方,進而去協助對方。能體恤對方,我們的言語會讓對方感覺受到體恤,受到認同,受到支持,無形當中丈夫的壓力就減一大半。可是假如最親的人反而不能理解他,然後還制造更多人事上的問題需要他去解決,他相對的壓力就會非常大。
所以聖哲人有講到,雖然我們讀聖賢書,都是讀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我們有目標成就自己。進而,「親民」是什麼?是利益家人,延伸開來,利益家族、鄰裡鄉黨,利益社會,利益國家,更有機緣利益天下。像我們師長老人家,這麼多國家的元首,向他請教治國之道,他可以利益天下。我們有利益他人的心,但不能這個心態變成我們覺得我們可以幫得上別人的忙,這個還要很冷靜看。因為假如我們的性格不能調伏,不能以和為貴,以大局為重,人事關系當中我們的性格馬上就容易起作用,一發脾氣,在眾人面前講一句氣話,後面要再來調整整個人和的關系。一句話出去一秒鐘,調整這個人事的協調,可能就是百倍、千倍,甚至萬倍的時間。所以古聖先賢讓我們慎言,提醒我們「一言興邦,一言喪邦」。
所以,我們在這個時代,傳統文化對我們來講,大部分是成年以後才學,跟師長老人家不一樣,他們從小扎根。所以我們學了以後,確實有那分承擔,而我們德行的根基都還不是很牢固。所以不能錯估了自己的德才、德能,覺得可以幫了;其實更重要的功夫用在哪?用在不斷的關照自己的心,不斷革除自己的習氣,不斷調伏自己的性格,這個才是根本。不然可能我們想幫的事愈多,延伸出來的人事問題會愈多。因為我們用性格做事,我們用習性在做事情。確實出了很多力,可是假如我們沒有內觀,沒有謙卑的態度,人家一給我們提意見,我們馬上火氣來了。比方說先生一提意見,「你不知道我付出很多嗎?」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給你提醒一下。「我付出那麼多,你連肯定都沒有,還給我批評。」麻煩了,講不通,這個叫「誰怕誰,烏龜怕鐵錘」,沒辦法了。
所以假如我們的心態沒有「要道」,沒有「要情」,才有可能幫得上忙。「要道」,就是要別人行道。在家庭當中,團體當中一看,某某人怎麼沒有做好,他都已經學多少年了,怎麼還這樣。這個話假如又出去講給別人聽,是非就來了。所以不能要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別人對不對不是最重要,首先自己要做對。「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我們現在沒有正己,要看別人不對自己有怨,還抱怨出去,別人的怨又來,所以不能要道。不只不能要道,要寬恕別人的不足,「先人不善,不識道德」,他爺爺又沒教,他父母又沒教,怎麼可以要求他?再來「要情」,要情就是我們只要付出有留在心中,就會想對方要回報我,付出愈多這個要情會愈強。突然有一天對方沒有感謝你的付出,還提出批評,馬上這個火山就要爆發,所有的舊帳全部都要翻出來,一樣一樣算。
其實坦白講在這個時代經營家庭不容易,經營一個事業、經營一個因緣也不容易!為什麼?第一個,自己自身的德能都不夠,有壓力,得要下很多功夫提升。再來,自己福報不夠,眾生的福報也比較薄,很多因緣不容易。福報為什麼薄?福報跟心相感應,人愈厚道,心量愈大,這個時代、這個家庭就有福報!人心量小的時候,整個社會團體的福報就相對小。福報小,要做事難度就高。所以弘揚傳統文化,像我們在大馬,有這麼多護法、社會大眾支持,這太難得、太不容易,要很珍惜這種因緣。很多因緣很不容易,但是要起變化,這個因緣要繼續維持,都是要很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才辦得到。所以不容易保持,很容易這個緣就不能成就了。《了凡四訓》講,「善事常易敗,善人常得謗」。這些道理是讓我們冷靜的去了解現在的情況,而不是去懷疑或者指責任何人。為什麼?因為傳統文化已經斷了好幾代,所以大家的基礎扎得沒有那麼牢,不能苛刻,不能要求。
其實不要說別人,我們就說自己就好。我們遇到任何事情,第一個念頭是會為對方想,還是為自己。比方今天走在路上,突然有一個人撞到你一下,你第一個念頭是什麼?干嘛撞我。第二個念頭,很痛!第一個念頭,那是最准的,就是我們最習慣起的念頭。假如突然有一個人撞過來,是他撞你,你馬上扶著他,「對不起,你有沒有受傷,痛不痛」,那你修養很好。他突如其來給你,你不只沒有不舒服,馬上是先跟他說對不起,有沒有受傷,那是修養。你這麼反應,保證對方說:「對不起,對不起,是我撞你的。」你那種沒有先想自己都是想對方,你就感動他。其實都可以在我們每一天,每一個情境當中看出自己的第一念。比方在團體生活當中,可能我們做了一件事,別人誤會了,「某某人,做哪一件事這樣很不好。」結果說我很不好,人家來提醒我,某某人說你做這個事這樣很不好。我又不是那個意思,他怎麼可以誤會我?您看,第一個念頭就是要證明自己是對,就是受不得任何委屈,誰都不能誤會我,這一口氣咽不下去,下一秒鐘要去找那個人理論了。假如有修養,第一個念頭:雖然我沒有那個意思,但是我這個行為造成別人的誤會,可能是我做得不謹慎,可能是我做這件事的分寸確實沒有拿捏好;我雖然是善意的,但是已經造成別人的誤解,是我做事不夠慎重,而且這個分寸確實沒有拿捏好,我可以修正,免得因為自己的行為造成別人的誤會。這第一個對自己來講,受益非常大,因為我們會愈來愈謹慎每一個言語跟行為。其實人每一天講的話幾百句,沒有藉由別人這一些提醒,增加我們的這種警覺性,有時候言語失誤了,自己不知道。第一個自己得受用。第二個受用是什麼?當別人誤會,最後厘清,人家想他誤會你,你不只沒有不高興,還反省調整自己。甚至去道歉說:「不好意思,讓大家誤解了,惱害了大家,是我不對,我做調整。」對方了解以後說:「他出發點都是這麼好的,我誤會他,他不只沒生氣,還來道歉。」德就能服人。
所以師長說,修道,從念念為對方著想。我們現在冷靜,在每一個境界當中練這一句話。比方我們現在跟親人、跟朋友、跟同事在談話,突然要抱怨的事上來了,想到念念為對方著想。我先想,我講這句話會不會增加他的壓力?我能不能自己去處理,能不能自己去化解?再想想,他現在的處境如何?我能分擔哪一些工作?念念為對方著想。其實說實實在在的話,人真的能擴寬心量把怨化掉,自己的受用很大。假如怨化不掉,又要批評,又要抱怨一場,其實又把自己的氣又調動了好長一段時間。甚至於抱怨完,當天晚上又不好睡覺,為什麼?不愉快又復習了一次。所以知人善任,在用人,這個都是有很多學問在其中。包含要用這個人,能夠把他可貴的地方講給大眾聽,讓大眾了解到,他的過去經歷過那麼多事,忍了很多的侮辱、委屈,這個人很能為大局著想,讓大家對他生起一種信心,而不是一種嫉妒。這個都是一種鋪墊。包含事先做一些安排,讓他好去發揮他的所長,人情練達皆文章。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九十八集) 2013/01/05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