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品是別序,這是《無量壽經》單獨所有的序,阿難看見世尊放光,以前從來沒有見過,所以他就長跪合掌來問佛,這是我們今天開始要一塊來參研的內容。「而白佛言」,就向佛來禀白,說「世尊今日入大寂定,住奇特法」,入了這個殊勝的定,安住於最奇特之法。這是什麼法?底下他就說了,是你住在「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因為他放光,阿難就了解到是這個情況,所以他就問,佛佛相念,現在是念什麼佛?底下我們就詳細講了。
首先是「入大寂定」,大寂定是指的什麼定?大寂定,《涅盤經》裡頭說,佛要涅盤,在雙樹之間,「我於此間娑羅雙樹,入大寂定」。佛涅盤的時候在雙樹之間,我在這入了大寂定。所謂大寂定是佛最後圓滿涅盤時候所入的定。「大寂定者,名大涅盤」。涅盤三德,法身德、解脫德、般若德,三德都圓滿,這是大涅盤。所以大寂定是什麼?就是大涅盤。《甄解》它解釋,它結合我們這個經,它說「普等三昧」,普等三昧是殊勝的三昧,普等三昧和大寂定都是什麼?「並是念佛三昧異名」,是念佛三昧另外的一個名稱。「今佛為說念佛法門」,現在佛要給大家說念佛法門,所以就安住於念佛三昧。根據《涅盤經》,大寂定就是大涅盤。《甄解》結合我們淨土,就是念佛三昧,佛要教大家念佛,所以住於念佛三昧。這兩說有矛盾嗎?沒有矛盾,念佛三昧就是大涅盤。所以大寂定通說就是佛的禅定,這是通指一切,可以這麼說,按我們本經就指念佛三昧。
「住奇特法」。奇特這兩個字,《淨影疏》的解釋,「佛所得法,超出余人」,不是菩薩、其他的人所能得到的,「在世所無,故雲奇特。」《合贊》是日本疏,「濟凡秘術」,救濟凡夫,對於一個奇的、不可說的、難宣的方法,「今日將說,故曰住奇特。」這些解釋都對。《甄解》這裡頭特別來贊歎、來發揮,說明這個奇特。所以這些書這麼大膽的來贊歎淨土,這些日本的古德很突出,因為他們親承善導大師之教。他們對於善導是恭敬到極點,也親近到極點。因為善導大師他也是特弘《無量壽經》,特別重視第十八願。這樣傳下來,日本的古德對於淨土宗有很深的體會,所以這個贊歎也是很突出的。而在中國要是這麼說,就有很多人要來跟你辯論。《甄解》說,「奇特法者,如來正覺果海」,這是一個果海,所以叫做奇特。這個果覺,果就是廣大,這個廣大怎麼來形容它?如海之廣來形容如來的果覺,這個叫做奇特,這才是奇特。奇特到極點,就是在《無量壽經》的蓮花光中,蓮花裡出了很多很多光,一個光又出了很多很多佛,這段文就「彰矣」,就是明顯了,把今天世尊住奇特法,這個奇特就顯現出來了。
底下它就比較,比較《華嚴》、比較《法華》,說《華嚴.性起品》裡頭佛就說,「一切眾生身中有正覺智。歎之雲奇哉!」這是《華嚴》裡頭,佛就是贊歎,奇哉!奇哉!一切眾生都具有佛的正覺的智慧,這個智慧德相跟佛一樣,唯以妄想執著就不能證得。它光引這一句話,一切眾生都有本覺智,歎之曰奇哉奇哉,這釋迦牟尼佛贊歎奇哉奇哉,奇就確實是奇了,然而奇不是特,只是奇。佛都說奇哉奇哉,怎麼不奇?奇,然而不是特。為什麼說不是特?人人都有,就不特別,蒼蠅、螞蟻也有,地獄眾生都有,一切含靈都有,所以不特。《法華.提婆達多品》,「龍女成佛」,八歲的畜生女,確實特別。這麼一個龍的女兒,畜生之女兒,僅僅只有八歲,而且是個女的,確實很特別。然而「特而非奇」,這個不奇,一切眾生本來都有如來的智慧德相,她已經恢復到本來,這個事情不奇,人人有分,個個現成。所以特是很特,一個幾歲的龍女就成佛,這個事是很特,然而並不奇。「唯此一法,最奇最特」,只有這個經,下面世尊要說的這個念佛法門是最奇,而且也最特。
它就要解釋,說話你要有論據,不能夠只提出一個論點,你要有論據,你得說明。經裡頭說,後頭這有,後頭寶蓮花品,「寶蓮佛光第二十一」,蓮花周滿世界,一一花有百千億葉,各種的光明,有無量的光,每一個光裡頭又出三十六百千億佛,每一個佛又放無量的光明,給十方說法。極樂世界蓮花周遍其國,每個蓮花有無量的蓮花瓣,每一個瓣放無量的光,每一個光中就現無量的佛,普為十方世界說微妙法。這是經文,為什麼引這段經文?它這段議論很好,我們可以全部的把它介紹一下。「經說:眾寶蓮花,周滿世界」,寶蓮遍滿世界。蓮花你說它是依報、是正報?「欲言是依」,你說它是依報,可是花裡頭能出這麼多光,光裡出這麼多佛,它是依嗎?蓮花能放光,光中能現佛。說是依報,說是佛身以外的,就是境界,不然,它怎麼出光、出佛?所以是依的話,花以外就沒有佛,沒有正覺,就不能放光、不能見佛。若說是正報,極樂世界的蓮花就是正報。佛、菩薩這是正報,這一切花、木、山、水、七寶池,這都是依報。你說是正報,可是它講,百千億個蓮花瓣、蓮花葉子,就是蓮花,那不是佛,怎麼能說是正報?所以說是依報也不行,說是正報也不行。眾生的情見到這個地方都用不著,所以叫做奇特。
底下它又說,「欲言是因」,有因有果,說這個是因的話,這個花是阿彌陀佛果德之所成就,阿彌陀佛萬劫的修行、萬德的莊嚴來成就他的願,願成就了,這個花現出來了,你說這是因,這是果德,果上所現,就否定了是因。「欲言是果」,這個花,十方世界都有蓮花,你說蓮花是果就說不過去。所以是因也不行、是果也不行,這個奇特。有主有伴,極樂世界是有依有正、有因有果、有主有伴,真正的主是阿彌陀佛,其余的這一切都是伴。如果它是主,可這個蓮花它能包括十方三世無量無量種種的莊嚴、種種的差別和種種的慧,含攝一切,它的侶伴多極了,不單純是個主。所以現佛、放光、說微妙法、安度十方的眾生於佛正道,無量的慧,不僅僅是主,包含了很多伴在裡頭。若說是伴的話,「欲言是伴」,實是心外無法,這一切都是如來正覺。彼佛世界尚無三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沒有。鹦鹉、捨利都在說法,那是哪來的?《阿彌陀經》不是說嗎?這是如來變化所作,「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所以這一切鳥,什麼都是彌陀的變化。所以水鳥樹林都說法,水也說法,樹也說法,都是彌陀變化所作;這一切蓮花,放一切一切,都是彌陀自心變化所現。所以你說它是伴不行,它純粹就是如來正覺。所以主伴也不可說。這麼看來,極樂世界的依正、主伴,一切一切等等,都是阿彌陀如來自心所現。「欲說是一法」,若是一法,可是一個花裡頭有無量光,無量光裡頭出無量佛,無量佛給十方都在演說妙法,度脫眾生,它就生出無量法,一又出了無量。「若說是無量,則只是一句名號」。所以《往生論注》說西方極樂世界三種莊嚴,佛莊嚴、菩薩莊嚴、國土莊嚴,主伴都莊嚴,這是一法句,一法句就是清淨句,清淨句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也就是這一句名號,萬德之所莊嚴。所以說一裡頭有無窮無量的妙法;如果說是多,它只是一心所現。所以這個是「奇中之奇,特中之特,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之法」,也不可以安名,你給它安上名也不對,勉強稱之為奇特法。這就是《甄解》的一段注解,我把它解釋了一下。
阿難當時看見世尊現殊勝稀有的瑞相,他就知道佛是住於奇特之法。這裡說「住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佛所住者,《淨影疏》曰:住佛住者,涅盤常果,諸佛同住。今日世雄(指釋尊),住彼所住,住大涅盤,能起化用。」這是《淨影疏》的原文,就是說今天佛住的導師之行、最勝之道,住了這個大涅盤,這個大涅盤能起殊勝教化的作用,來解釋阿難當時這兩句話。《會疏》說,「佛所住,不二乘,不字就是非。日本人的古漢語,有的時候不免就出這麼一點好像是很不符合中國習慣的用法,這裡就是這樣,不二乘就不合乎我們的習慣。佛所住的不是(非)非二乘、菩薩所能及的,「唯佛與佛住之」。它就解釋了,佛所住導師之行不是其他什麼,這解釋一下。它底下又說,這底下很重要,「佛說三乘隨他教時」,佛說阿羅漢道,像說阿含,後來又說唯識,這三乘都是隨他教。緣覺乘、聲聞乘、菩薩乘,這是三乘法,三乘法是隨他教,因為眾生的根器就只是這個根器,你要合乎他們的水平,對他們的水平來給他們進行教化,所以稱為隨他教。而不是佛暢開著心胸,暢所欲言,談自己的境界。今現在佛就是住自己的隨自所住,所以放稀有之光,這才叫做住佛所住。這一點就顯出來,佛之放光,因為平常說法都說其他的法,隨他教,今天才是隨自所住,住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因此放稀有之光。「又《甄解》曰:住佛所住者,住普等三昧。普等三昧及大寂定,並是念佛三昧異名」。這句話前頭已經引過,不過後頭又加上兩句,「三世諸佛皆住此念佛,故雲佛所住」,三世諸佛都在念佛三昧中念佛。那當然,佛都成就了,當然一切佛都得念佛三昧,得了念佛三昧要念佛,當然在三昧中念佛,這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住佛所住。也就是說,今天釋迦牟尼也是住於諸佛所住的念佛三昧。這就是對於這一句有幾個不同的解釋,都可以互相來補充。《甄解》跟我們這個經就更合了。念佛三昧稱為寶王三昧,三昧中之王,而且稱為寶王,就是從這個念佛三昧可以流出一切三昧。
「導師」,《十住斷結經》就解釋說,「號導師者,令眾生類示其正道故。」所謂導師者,你就給眾生指出一條正路。導是導引,我們導航,導航很重要,長江裡頭很多礁,水又那麼急,一個不小心船觸了礁,那就是一船的性命、財寶全完了。所以這個導字很重要,坐船那個導航那是極重要,導師在修行路上更比船那個導航還更重要,示其正道故,這個路應該怎麼走。這是一個解釋。第二個解釋,《華手經》說,「能為人說無生死道,故名導師。」能為人說法,讓他免於生死,出生死。無生死,不是講現在一般的世間人,他說人死就完了,如燈滅,什麼都沒有,不是那個意思,而是說你能出生死,叫無生死。不是根本沒有生死之說,無生無死。當然,這一切生死如夢幻泡影,你夢醒了就沒有這些事。所以「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覺後空空無大千正好是出生死。本來沒有生死,你在夢中不醒,那就是生死相續。導師者,這才是導師。
《佛報恩經》一樣,《佛報恩經》講「大導師」,加個大字,後頭有用大導師,偈子裡頭,在這就預先說了。「以正路示涅盤徑」,涅盤是佛最後之果,涅盤三德,一條正路給他示出《涅盤經》的涅盤三德,讓他得到無為,不是有為。我們現在往往,「若起精進心,是妄非精進」,起了我要精進的心,這個是妄念,不是精進,因為什麼?有為。所以我們要示正路能讓他得到無為、常樂,常樂我淨,我淨兩個字省了。所以凡夫四倒,阿羅漢四倒。凡夫的四倒,沒有我執著有個我,髒極的一個東西我都認為清淨,還追求,這個可美、可愛。明明是無常,轉眼就空,還以為出去遛個彎,商廈乘乘涼,命就沒了,這不是一切無常嗎?無常苦空,無常認為是常,無我認為有我,都是苦事而很樂,所追求的實在都是苦事,不知道,自己覺得很樂。實際都是苦,沒有樂,自己覺得樂,是苦。所以凡夫的四倒,無我當作有我,髒當作淨,無常當作有常,拿苦當作樂。到了阿羅漢這都解決,他就沒有這些,他又有四倒,菩薩的常樂我淨他不知道,他不知道沒有妄我還有真我。真我實際上也不可得,當然他不是斷滅,這個境界很微妙,是樂,這種樂超過一切世間,常樂。常,不是無常,本來無生死。本來無生就無滅,無滅就是常,常樂,最清淨,沒有什麼。這是阿羅漢的四倒。事實上一切的學問都有這麼一個過程,先是山是山、水是水,後來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然後山又是山、水又是水。寫字,「未能險絕,先求平正」,你不能寫到險絕,你先要平正;「既能平正,力追險絕」,能寫得平正,用大力去追求險絕,這個字寫得;「既能險絕」,能做到險絕,「復歸平正」。文章也是如此,先是沒有波瀾要有波瀾,有了波瀾還要趨於平靜。所以演經很難,這個地方是最難的地方,一個就是平正的,還是那個不能險絕的平正,還是既能險絕又歸平正的平正。形式是一樣的,內容全不一樣,這都是如此。所以這個大導師者,就用正路來示涅盤,讓他得到無為的常樂我淨。
《甄解》說,「導師行者」,什麼叫住導師之行?導師之行是什麼?「即彌陀世尊平等引接無所遺故。」前頭不是都解了嗎?是要導引眾生到常樂我淨。《甄解》的好處,它就是結合這個經。阿彌陀佛是平等的,他平等普度,沒有分別的,不是對於聰明的人跟愚蠢的人有不同,對於好人壞人一律是平等,大悲普度,更不是說這個人跟我有怨,那個人跟我有親,怨親是平等的。無所遺故,,沒有一個剩下的,把他遺棄了,遺就是遺棄,不要他了,不捨一個眾生,這是導師之行。所以大導師就指的是彌陀,「以本願引攝五乘」。把阿修羅這一趣打散就稱為五趣、五道,我們常說六道成五道,分別就在這。把阿修羅立為一道就是六道,把阿修羅打碎,有天阿修羅,可以歸到天;有人阿修羅,歸到人;有畜阿修羅,歸到畜生;有鬼阿修羅,歸到鬼,阿修羅就不單獨成為一類,這就是五趣。所以五趣、六趣都通。他還有特別的特性,他就是妒忌,他逞能、好勝,他這種特性,而且很有能力,所謂奇異功能,這都是屬於阿修羅類的。阿修羅不見得是罵人的話,阿修羅可以護法,但是一般他妒忌,他就要破法,他妒忌釋迦牟尼佛,他不服。這是五趣,讓本願來引攝五趣,其實五趣就是六趣,把阿修羅分到其他裡頭去了。現在釋迦牟尼佛正要演說《無量壽經》,「正是住彌陀之所行」,所以說最勝之道、住導師之行。
底下他就說,一定是這樣,今天是入了大寂定,住奇特法,是住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不但是導師之行,而且是導師之行中的最殊勝之道。底下就是他的想法,他說「去、來、現在」這三世,過去、未來、現在,佛跟佛都是相念的,他同心,他相念,同一個志願。現在這一種最勝之道,這就是他的話,為什麼說這話?沒有明說,他認為這個最勝之道必定是在念佛。所以他就說「佛佛相念」,今天世尊你是念過去佛還是念現在佛?這個文句就省了一點,不然你接不上氣,這文章接不上氣。住這樣的最勝之道是什麼?也就是問你在念什麼佛?這是他認為這個最勝之道就是在念佛,但是不知道今天佛念的是什麼佛?是念現在他方的佛,還是念過去未來諸佛,這就是他的問題所在。這個《合贊》的說法,他這一點說對了,他說佛佛相念,可以知道今天這個佛也是在念諸佛,然而現在現這個奇相是什麼緣故?做為兩個問題,佛一定是在念佛,現這個光明,這是一個問題;這樣的殊勝是為什麼?這是他的兩個問題,我這合起來了。經文就說,你是念什麼佛?「何故威神顯耀,光瑞殊妙乃爾」。這個意思前頭已經說了,最勝之道,現在佛佛相念,是念過去,是念現在?不是念佛的話,何以今天這個光明如此顯耀、如此殊勝?所以,我這個解釋只是一個問題,就是問念什麼佛。這都是一些小節,怎麼都可以,《合贊》的文字上也說得過去。
他就提出這個問題,提出問題,底下就是世尊的回答。世尊告阿難言,「善哉善哉」,善哉就是好,連說兩個好是稱贊之辭。好,好,贊歎阿難提出這個問,「汝為哀愍利樂諸眾生故,能問如是微妙之義」。你為了哀憫,哀就是悲哀、就是悲憫,其實哀憫就是悲憫,古時候的文字跟現在的文字習慣上還是略微有點不同。你是悲憫,悲憫就是拔苦,利樂就是與樂,慈心,慈是與樂。善哉善哉,你是為救度眾生,給眾生拔苦,讓眾生得到安樂,讓一切眾生得到這樣一個正果,你是這樣的心,所以你才能夠問如是殊勝之義,你才能問這樣殊勝的意思,就表示世尊非常喜歡。淨影師說,他為什麼稱贊阿難?因為阿難這一問是稱機,正是與這個機相稱,稱機,相稱合的。這東西稱不稱,相稱,稱這個機,合乎這個機。當法,最恰當,這個法。任何你這個當令不當令,你這個事不當令就是不合乎這個時候。當這個法合時,時也是合的,機、法、時都相合。這個時機、這個時節、這個法都是相合,所以世尊就歡喜。
《甄解》就說,「所問稱可佛心故。」你所問的這個問題正稱佛的心。所以經中說,只有兩個人善報佛恩,一個是善問,一個是善答。所以提問題很重要,而且善問,提出好的問題,這樣的人能報佛恩。因為你善問,問的得人的時候,他就有善答,這就法輪就轉。佛就贊歎他,你是因為這樣一個好心,你才能問如是殊勝之義,能問如是微妙之義。微妙兩個字,「法體幽玄故曰微」,法體它本身是幽深玄妙就叫做微。不是微小的微,微小有什麼可稱贊的?這個微,現在所謂多空間,很多高度的空間它都極微小,所以咱們這個空間它就隨便透過。你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個籠子養個鳥,人也不能進去,鳥也不能出來,螞蟻隨便出入。微,這個微,要談到這微小之微,恐怕不是這微小之微,而是微妙之微。「絕思議故曰妙」,你沒有法子說。智者大師講《妙法蓮華經》,一個妙字講了九十天,九旬談妙,就是說不清楚,說九十天也說不清楚,絕思議所以稱為妙。佛法甚深甚深,講一個經題,講一個妙字,九旬。能問如是微妙之義,就是說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能問這樣的問題,這是問一個很深入的問題。
就稱贊他,「汝今斯問」,你現在這個問題怎麼樣?你這個問題,「勝於供養一天下阿羅漢、辟支佛」,這是一句話。底下是「布施累劫」,布施又是一句話,這兩句話。布施一切,連動物都在內。這個是說阿難問的功德很大。一天下,我們所謂四天下就是四大部洲,南贍部洲、北俱盧洲、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古時候有一些人把它誤解,有一些人他把四大部洲他都認為是在地球上,認為須彌就是昆侖,這樣來解釋,這個解釋很肯定是錯誤的。他說這個須彌山,日月都繞須彌,現在還說太陽繞咱們。真要須彌山在地球上,那就是太陽繞咱們地球,所以這句話錯了。那時候有人還附會,說北俱盧洲是共產主義,什麼都是極量的豐富,要什麼有什麼,男女之間毫無約束,種種的,這就是蘇聯。這是很荒誕的事情,這個就不對,首先是科學不發達,過去有些錯誤很難免。這個說法也不是佛說,婆羅門一貫有這些說法,佛也不需要把現在我們從最新的天文學所能知道的東西跟大家說,讓大家更多了一個不懂,所以就隨順,這個問題就是這樣。現在確實外天來的這個事情,現在很多在證明,屬於外天來人。前兩天電視還看見,英國就每天發現這個事情,那個麥子倒伏,全部都倒,而且它畫得比圓規畫的還圓,一片麥子倒了,一個圓的,這一個圓,這又一個圓。所以他們就懷疑這是外天來的人干的,後來科學家就去觀察,電視屏幕中沒有看見飛來的東西,可以看見遠處有地方在放亮,電視裡頭,就沒有幾天的事情。所以天外這個事情,它就是四大部洲,還有別的,它無量,這就是一個小天下。無量的天下,無量的銀河,銀河中有無量的日月,所以天是非常之大。一天下就等於一個南贍部洲,或者什麼這樣的。你這個供養,勝於供養一天下的阿羅漢、辟支佛,你都供養了。也勝於你來布施諸天的人民、蜎飛蠕動(蜎是帶翅膀的小蟲,蠕是爬的小爬蟲)累劫的時間,累劫,劫的時間極長,我就不解釋了。這一切人、天,各種生物,以至於小飛蟲、小爬蟲都布施。勝於這樣拿累劫的做這種布施,供養這麼普遍一天下的阿羅漢、辟支佛,這樣的功德大一百一千萬倍,就提這個問題。所以剛才我說,什麼人能報佛恩?善問,這一個問有這麼大的功德。
「何以故」,為什麼?因為你這個問,引出佛的回答,「當來諸天人民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故」。這就把這個問題答覆了,也就給我們現在極大的啟發。因為你這個問題,當來,就是從這一問以後,當來就是以後,以後要來的,就是未來的,諸天,不但是這個地球,各天界,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一切含靈,這就包括六趣,天是最高的,天、修羅、人、畜生、鬼、地獄,一切的含靈,含有靈性的就是眾生;皆因汝問而得度脫故,都因為你這一問,他將來得到度脫。因為這樣一問,佛就說這個法,佛要說了這個法,這個法就宣流,將來一切的含靈都是因為你這一問而得度脫。這一問,大家要知道,這裡頭當來一切含靈,包括咱們今天在座的諸位,咱們能在一切之外嗎?所以要把自己擺進去。當然現在我還不生信心,那是時節還不到,最後你還是要,將來你等到彌勒菩薩來,現在種了這個因緣,彌勒菩薩三會龍華,都得得度。彌勒菩薩就接受了釋迦牟尼佛囑咐,《無量壽經》就拜托彌勒,說彌勒也要弘揚《無量壽經》。所以皆因此問而得度脫,現在結了佛緣的人,到了三會龍華就全部都得度,不過就時間長得可怕,這個數字我上次,去年說過一回。所以這一句就是贊歎,而且這個經之重要。所以各種修持是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好處。真正可以得到很多,你看後頭其他佛國,很多大菩薩還是要往生極樂世界。所以你就不是直接,就是在凡夫,就去到凡聖同居土,你到了其他的佛國,成了菩薩之後,還是很多很多無量無邊的都在往極樂世界跑。
底下佛又說,「阿難!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你看是無盡的大悲心,因為《普賢行願品》就說,「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諸佛的本體就是大悲心,因為悲心是極端的重要,密宗大悲為根,菩提為因,方便為究竟,都是從悲心出發。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又說「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花果。」一棵樹要開花要結果,你得怎麼辦?你得拿大悲的水去澆這個樹木,就是饒益眾生,你才能夠得到智慧的花果。「無盡者,即《行願品》中無有窮盡」,他這個願裡無有窮盡的大悲。諸佛菩薩是無盡的大悲,「矜哀三界」,矜就是憐憫的意思,矜哀三界就是悲憫、憐憫三界的一切眾生。「所以出興於世」,所以在世間又出興了。佛早已成佛,佛就是為了度眾生故,開佛知見才是度眾生,這是一件事情,所以出興於世。《法華》就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法華經》就說要「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土法門就正是佛之知見。
佛是這樣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群萌」。光是光大,闡是開演,我就要光大開演這個正教。拯是救,來救度、幫助;群萌,萌是發芽,群萌就是指群生,就是眾生,預備來光顯佛的教化、來救濟眾生。《會疏》說,說法有漸法、有頓法,佛都稱眾生之所宜,隨緣讓他們都能得到解脫、度脫,這是拯群萌,這是解釋拯群萌的意思。欲拯群萌,欲這個字就代表願,我有這個願,我要來救一切眾生,所以這個欲就是願。這裡頭就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就是承上,上面不是說大悲為體嗎?所以就是要度脫一切有情,沒有度的讓他得度,已度的還不安讓他安。所以要光闡道教就為的是這件事,就是為了要拯群萌。第二,就接著下頭說,為什麼要欲拯群萌?我要「惠真實之利」,因為如來願一切眾生都能夠進入彌陀大願之海。這就是《會疏》說明這個欲字,因為大悲,我就要救度;底下就說我要給他們真實之利,所以這樣來救度。這就是解釋這個欲字它的內容。《甄解》就特別著重,說諸佛出興於世就是要說彌陀的願力,拿這個來救眾生,這是顯出諸佛的本懷。
「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這個欲字往下要來連系的這個力量很足,欲拯群萌,我怎麼拯?我就是要給他們真實的利益,不是做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有的人忙了一輩子,你沒有給眾生什麼真實利益。所以佛之出興於世,這樣的一個心,阿難這一個問這麼要緊,那是因為佛的本懷就是這麼一件事,是要給眾生得真實的利益。徹底的、究竟的、真實的、長久的利益,不是暫時的、虛幻的,是真實的、徹底的、究竟的。惠就是惠施,就是恩賜之義,賜,賜給他。真實之利,按善導大師的意思,就指的彌陀誓願是真實之利。所以日本承善導大師的教化。我們中國對於善導大師,中間有一個錯誤的記載,有人說他自殺。我當年看,他自殺了,我對於他也覺得不滿,後來才知道。所以在居士林,我在那個時候特別給善導大師另外寫了一個傳。不是他自殺,他沒有自殺,自殺那是問話的人。所以有很多記載,讀書你不能太片面,有的時候常常就有錯。盡信書不如無書。書裡就像沙裡,我老是說像沙裡淘金,那沙裡淘金的事情,金子就這麼一點點,其余都是沙子。善導大師他不是這樣,人家來問,實際上這個在哪誰都不知道,日本人考證出來的,在道宣著的《高僧傳》裡頭,列在焚身那一類裡頭。也沒提善導,他就提了這個怎麼焚身,那個怎麼焚身,就提了這一段。有一個人就問善導大師,他說念佛,最後要是念著佛死就能往生嗎?善導大師說你念著佛死,死的時候還是念佛,可以往生。他說好,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他就跑到山外,就上了樹,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啪,一下下去。所以上頭有人說,跳下去的是問話的人,不是答話的人。但是後來記載錯了,說善導大師上了樹跳下去,這是個錯誤,很大的錯誤。日本人他對於善導恭敬到極點,他說第一代祖師是阿彌陀佛,第二代祖師是善導,第三代祖師是日本人。他不大看得起中國這些淨土宗的大德,他就把他日本人接過去了,有的時候加一、二個,加上昙鸾、道綽,後頭人他不怎麼樣。善導大師的意思,真實之利就是彌陀誓願所能給眾生的利益。善導大師自己的偈子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十方如來所以出興於世,為什麼?「唯說彌陀本願海」。所以善導大師這個講得很絕對,唯就是唯心、唯物那個唯,唯說,唯說什麼?唯說彌陀本願海,只是說彌陀本願之海,善導大師的贊歎。在中國,實際上中國後來很多大德他們都從禅宗開悟,不能像日本大德說話這麼暢,大暢本懷,沒有什麼委曲。他尊善導,一直他是相承的,一代一代他老有人。
《甄解》就贊歎善導這個話,「此今家」,今家就是日本人稱善導親切的稱呼,他也有稱許多之類的,都是說的善導,今家,還有些類似的。「獨步妙釋」,這是善導獨步,只有他單獨可以走到這,獨步一切就是走得最高的,獨步妙釋,沒有人能跟得上的,微妙的解釋。真實之利,善導大師有個解釋,《甄解》就來贊歎,「他人所未談也」,別人談不到這裡。「順此祖釋,以彌陀本願為真實利」。所以惠以眾生真實之利就是什麼?就是轉達彌陀的本願教化眾生,以這個為真實之利就可以八萬四千法門做為光闡道教,這樣的話如來光闡道教就是弘揚八萬四千法門。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就是教導他們彌陀大誓願海,第十八大願,只要持名,十念必生,至心的念十句必定往生。
底下《甄解》講了很多,我們抽它重要的講一講。「真實利者」,就是佛的智慧的名號。善導大師所說的,在因地中法藏(就是在阿彌陀佛發這個大願的時候,他當時是國王,出了家,出了家之後,法名叫做法藏),在這個時候發四十八願,法藏在因地中所成的真實,這個所成的真實你把它開展,就是四十八願裡頭的五願,包括第十八願,合起來就是一句名號。所以我們常說,「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一乘大願之海,這一乘,一切眾生成佛稱為一乘,一乘之願海;六字洪名,這個名號,南無阿彌陀佛。所以因中所成就的真實之際,開演了真實之利,就是有這個真實的五願,你把它再合起來就是一句名號。這個真實貫通於教行信證,立的這個教、這個修行、所信、所證。所謂之利是什麼?就是名號的大利。這個大利的究竟是指什麼?這個大利的徹底是什麼?就是無上的涅盤妙果。這也是《甄解》的解釋。為什麼把一切的真實最後歸到一句名號?因為這句名號它究竟說來就是無上的涅盤妙果。
《甄解》又說,「真實之利對權假方便」。權假之說,一個是真實之利,一個是權假之說。權假之說,說到阿羅漢,後來到了《法華》就告訴他們,你們要知道這是化城,你們走累了讓你們在這歇一歇,實際是沒有的,不存在的,你們還是都要成佛,這是權假。真實之利和權假就是相對的,不是一樣的。既然是這樣的話,你把世間法來看小乘的法,那就小乘法是真實,世間法就是假的。你得了諾貝爾獎金,一天到了八寶山,那都是假,還是假,還有什麼你帶得去?所以這一切世間法都假,小乘是真,證阿羅漢是真。以小乘來相望權教的大乘,權教這些世度菩薩要入世去度眾生,就好像捨利弗前身,到處去修菩薩六度,後來人家跟他化眼睛他退心了,這是世度菩薩。你拿小乘跟世度菩薩比,就是所謂權的大乘,那權大乘是真,小乘是假。佛說阿羅漢是焦芽敗種,他沒有利他的心,權大乘要肯利他。以權大乘對實大乘來說,對於《華嚴》、《法華》來說,所謂小始終頓圓,你把始教、終教來對圓頓教來說,始教、終教那就是假。終教當然不錯,《大乘起信論》,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有如來藏,但是它就規定你必須三大阿僧只劫。《法華》是剎那間龍女就成佛。它這個不真實?因為他的根器只能聽這個,就這樣的話,等佛說《法華》還有五千人不聽,他聽不下去,這些不能勉強。所以把權的大乘來望實教的大乘,就實教大乘是真,權大乘就是假。把《華嚴》、《法華》這種實教的大乘還跟彌陀第十九願來比,就指的《魏譯》本,《魏譯》本的第十九願說,「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這個就是要發菩提心,修功德,發願,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就比《法華》、《華嚴》都真。「聞我名號,系念我國,植眾德本,至心回向」,就可以往生,就第十九願假,第二十願是真。要拿第二十願跟第十八願比,「十念必生」,二十願又假,第十八願才真。所以到了第十八願,念佛往生,十念必生,這是真實中的真實,圓頓中的圓頓。這是惠以真實之利。這一句佛號就是大涅盤,實際上這也很自然,因為這一句阿彌陀佛是阿彌陀佛證到大涅盤之後才成佛,這才是圓滿,這個佛號才出來。所以這個名號是佛所有功德之所成,它就代表了這一切功德,現在的話,代表這一切信息。因此你念你就是屬於果覺,因為這是佛的果覺,你現在念這個拿來莊嚴你自己因地的心。所以是真實之利,最直接,最了當。
底下,大家也不會有意見,《法華》、《華嚴》中國一直是認為登峰造極的,日本人說它是權假,獨贊《無量壽經》。《甄解》對於這個它有解釋,它說現在不是說真實之利嗎?就從這個利益上著眼,從利益上著眼,所以說《法華》、《華嚴》都是假,只有《無量壽經》是真。因為《法華》、《華嚴》說有疾速成佛的法,《法華》只是一個龍女成佛,而不是大眾,不見疾速修這個法而成佛的人。「故自成別時意趣」是什麼?就是聞了法之後,在另外一個時間所達到的境界。事實上法體,法之本體並不需要你等待,但是人的根器不一樣,所以讀了《法華》、讀了《華嚴》,你還是要再來再來再來,要等待時間,「人機劣故」。《無量壽經》,你只要相信不疑,但是這點很難,此是一切世間所難信法。要知道這個信,能信應當是很重視的,能信而不疑者,十個人就有十個人往生。現在還很多人往生,目前佛教還是一種衰微的情況,現在還是往生者不斷,而且往生就不退,一直到成佛。
而且這個法門,當法都滅了,為什麼說《無量壽經》重要?一切什麼經都沒有了,最先滅的是《楞嚴》、《涅盤》,《楞嚴》現在已經看出來了,很多人說《楞嚴》是假的。佛早就說了,第一部滅的經是《楞嚴》。慢慢這些邪說信的人就多了,信的人多大家也不念了,不念它就滅了。第一部《楞嚴》先滅,然後一部一部的滅,最後剩下《無量壽經》。到了最後,眾生為什麼還有智慧能夠來研究《無量壽經》?《法滅盡經》就預先給咱們講了,說一個油燈要滅的時候,它放光。蠟燭也有這個情形,蠟燭點到最後反而更亮了。到了法將滅的時候,這時眾生有智慧,這時眾生可以接受《無量壽經》,還有一百年的因緣。所以到最後最後,還有這個法存在度世,而是這個時候眾生所謂回光返照。人要將死的時候,忽然間精神又來了。現在看個病人,忽然間精神來了不是好事,這叫回光返照。整個佛教的回光返照就最後這一百年,《無量壽經》還可以度眾生,這個之後就剩一句佛號。所以現在我們也不能要求很多人水平很高,到了末法只有這水平。當然到了最後的時候,你會念阿彌陀佛就是法師,就是金剛阿闍黎,一般人不會,人壽也短了。這是一個緣故,一個緣故就是說依此得利益的人多,都可以得利益;第二個,最後法滅還完全靠這個經來度眾生。而且凡聖都是念佛,都是相等的,都得這麼做,凡也念,十地菩薩不離念佛,佛佛還相念,所以凡聖齊等。蓮池大師的《彌陀疏鈔》,「齊諸聖於片言」,就是這一句名號,大家就相等了。因此說這是真實之利,最後還要靠這個,凡夫也得念,聖也得念,你開悟之後還是得念。開悟不求往生,恐怕你要欠悟。憨山大師說開悟之後,他《憨山夢游集》說,開悟之後人都持咒,他不肯說,說怕大家執著,實際都還持咒。
底下,剛才是《甄解》的辯論,底下是我在寫的時候我做一點解釋。本經能夠給眾生真實之利的原因,就是因為咱們這個經所開化顯示的都是真實之際。前頭已經講了真實之際,真如實相的究竟之內容。由於真實之際,所以這個極樂妙土是什麼?底下就說這個經有三個真實,這是第二個,第三個,底下跟著就來了。阿彌陀佛就住真實慧,在真實慧中勇猛精進,一志莊嚴淨土,一心,一條心的在那莊嚴淨土,在真實慧中。這三個真實,所以極樂妙土等於就是從真實之際所開演,而國土之種種莊嚴就是真實智慧的流現,因為彌陀就住在真實慧而莊嚴國土。《往生論》說了這句話,「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淨句」,說到這,這句話就很像禅宗。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淨句,不再往下說,這點破了,點破了成教,清淨句是什麼?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就是教。說到上頭,不往下說,很有宗的意思。所謂真實之際就是無為法身,所以流現出極樂國土三種莊嚴。
「故《要解》雲: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贊所贊,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所以這個淨土法門,你得能說這個法,所說的內容,你在這度化大家,你所度的,你能夠信和你所信的內容,以至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贊所贊,都是實相正印所印出來的。所以用這個印字的好處,比如說圖章,圖章它代表要蓋章才能兌現,才能有效。而且這個印章不是一筆一筆寫出來的,這一點最要緊,一下就出來了,沒有前後。所以佛法裡頭,這一切譬喻它都有很深的意思,一時就全兌現,一成一切成。你要寫一篇字,你寫半天才寫完,你要蓋圖章的話,篆字,七、八個字,一蓋,一下子都出來了,而且這個印出的印文跟這個印是一致的。你要印證就這個意思,我們要印證一下。所以這一切一切都是從實相這個圖章所印出來的。咱們就拿今天來說,能說所說,能聽所聽,這能說的人、所說的內容,你們所能聽的人、所能聽的內容,你們能發願往生的人跟你所願要往生的國土,這一切一切,你能念所念,能念的是你這個人,你所念是這句佛號,都是實相正印。所以,首楞嚴的含義是一切事究竟堅固。一切事為什麼能究竟堅固?無一不是實相,無一不是法身,沒有這一切分別。所以密宗稱為大圓滿,在大圓滿中沒有一件事情不是大圓滿。所以這一句佛號就是大圓滿,就是真如實相。所以密宗說聲字皆實相,你不是執著有相、有聲、有色都有嗎?耳之所聞是聲,目之所見是色,這都是六塵,密宗說聲字,觀這個字種、聽的這個聲音都是實相。所以就是能修所修,能修的人是實相,你所修的法,觀這個咒、念這個字,那都是實相。你這麼去體會,你之所行就跟那個求保佑我發點財,那麼去念的是天淵之別,效力不一樣。我們從這可見,入到淨土這個法門就是入實相。所以說能惠真實之利,那是真實之利,真實之利還有能超過這個的嗎?
底下佛也就贊歎,「難值難見,如優昙花」,值是碰著,你難遇,難相見。如優昙花,「希有出現」,優昙花是一種花,很像咱們這的無花果,葉子像梨,果大,像拳頭這麼大。咱們這的無花果不開花就結果,它這也是不開花就結果,花很難逢。《般涅盤經》說,「有尊樹王,名優昙缽」,翻的音稍有點不同,「有實無華」,只有果實沒有花。如果開了金花,「世乃有佛」。所以這個優昙花,它的這個花是難得出現。所以誰說看見無花果開花,那是很奇怪的事情。無花果南方很多,南方來的知道這個,也很好吃,無花果。這也是一種無花之果,印度的。《出曜經》說,「數千萬劫,時時乃出」,這個花才出來,多少劫才出來花。「群生見華,謂曰如來將出」,看見這花,有佛要出世了,極大的祥瑞。所以佛就打譬喻,佛的難遇難見就像優昙花稀有出現。
底下再進一步的鞏固阿難的信念,因為這個話它超情離見。大家一般都是為常識所束縛,好像這個超了我的常識就不是真的。我就批評一些人,我說這些人是唯常識論,只有合乎常識的是真實的,一不合乎常識,這裡必定有假。現在就是這些話,佛說這句佛號這麼殊勝,超過這麼多經,大家聽了之後是不是還有一點將信將疑?這個很難免。所以佛再鞏固,釋迦牟尼佛說,「阿難當知!如來正覺,其智難量,無有障礙。」你要曉得,如來的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智慧是難以測量、難以思量,沒有障礙。
如來的正覺,《甄解》說,「如來正覺者,乘彌陀一如來成正覺故」。現在佛跟大家說法是應化身,就是大家在法會上所見的釋迦牟尼佛是應化身,所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我們所記載的佛相,種種的記載,所見的佛都是應身佛。報身佛只有菩薩境界的人才能看得見,一般看不見,太微妙,太廣大。咱們上博雅塔就可以知道,看是個圓的,事實上誰給咱們畫了一個半截的圓圈?你的眼的視力給你畫的,因為你視力只能達到這,所以以視力為半徑,就看了一個圓的,在外頭還有你看不見。以這種的視力你看佛,看到真的報身,一根汗毛你也看不著,也找不著邊,多少多少由旬,一個由旬就四十裡,這個微妙也非你所能見,法身更是一樣。所以我們所能見的和經裡所記載的佛是應身佛。底下《甄解》就說,「應身即本地身」,就是這應身就是法身。因為佛從法身流出報身,從報身流出化身,其本源就是法身,智慧跟法身是一體的。所以今天說法之釋迦牟尼即是毗盧遮那,法身,這個智慧是難於量。常住於念佛三昧,他住念佛三昧能夠發出極殊勝的妙智慧,所以說其智難量,這個不是地上菩薩、等覺大士(等覺就是離佛只差一個位子)所能測度的。所以告訴他,佛是如此的智慧、如此的通達。我所告訴你們的話,連地上菩薩、等覺菩薩都難以測量,大家不要用自己這個水平來測度,尤其是拿自己這個水平來所謂批判接受,我想得通的我就接受,我想不通的就一定是不對,這就很不好。
如來其智,無有障礙。「能於念頃,住無量億劫」。念頃這是《唐譯》裡頭的話,一念我們上次已經說了,我們采取多數的意見,就是一剎那,一彈指裡頭有六十個剎那,有六十個念頃。這還是最長的,我們選了個長的,不然還要復雜,這樣好記一點,因為有兩部經論都這麼說。說一彈指就六十個剎那,一剎那就是一個念頃,也是六十個念頃,一個念頃就是一個剎那,一個剎那是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這麼一個時候能夠住無量億劫。所以我們說這部經就是中本的《華嚴經》,這種打破時間就顯在《華嚴》的十玄裡頭。無量億劫是多長的時間,這個劫,要把這個石頭,多少天人下來用袖子輕輕的把這個石頭磨光了是一劫。而且這麼多的劫,釋迦牟尼佛他一念之間就住這麼長的劫,諸根,身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沒有增減、沒有變化。就是說在一念之間就住了這麼長的劫,住這麼長的劫只是在一念,這個就是《華嚴》裡頭「十世隔法異成門」。
《華嚴》,「知無量劫是一念,知一念即是無量劫」,這是時間。現在最新的物理學把這個空間、時間、物質都有了新的認識,這是一個很大的提高,這一切都是人類的錯覺。徹底突破了時間,一念和無量劫平等平等,所以就超思量。就拿作夢來說,你做了一個很長的夢,你醒了之後,其實就一會。所以說夢熟黃粱,做了宰相,後來又被人殺了,幾十年的時間,結果就是煮了一頓小米飯的時間。他打個盹,就睡覺,就作夢,夢了之後,再叫他起來,他已經遇難了,這是一生的經過,就是一頓煮小米飯的時間。這種事情很多,夢中就可以體會這個,很短的時間你可以變得很長。事實上咱們現在就是在作夢,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咱們這個夢沒醒,咱們這個夢醒了就好,現在就是作夢。「延促同時」,就是說這一點。所以叫阿難要相信,如來的智慧,一念就住無量億劫。
「所以者何」,為什麼如此?因為如來之定、如來之慧是究竟通暢,無極,沒有窮極。定就是禅定,慧就是智慧,戒定慧就是三無漏學,三無漏學戒當然攝在裡頭,定慧。「究謂究竟,暢謂通暢」,這是《會疏》的話,「簡異」就是不同於,不同於因位所得的定和慧,如來的定、如來的慧是究竟通暢到了無以復加,無極,無以復加,就不同於別的。這句話什麼意思?叫阿難你要仰信。
「於一切法,而得最勝自在故」,對於這一切的法得到最殊勝的自在。自在兩個字,《華嚴經》有十個自在。「一、命自在」,長壽,沒有障礙。「二、心自在」,有智慧調伏自心,入種種三昧沒有障礙。三是「資具自在」,可以出現無量的珍寶來莊嚴世界。第四是「業自在」,菩薩能隨種種業,示現受種種果報。「五、受生自在,菩薩隨其心念能於諸世界中,示現受生無障無礙」。第六「解自在」,勝解殊勝信解行證的解,也能夠示現種種的身相,演說妙法,這是第六,這個自在。第七「願自在」,菩薩可以隨他的願,在諸剎中,一切佛剎佛土出現,來成佛,沒有障礙。第八是「神力自在」,神通威力隨意變化。第九「法自在」,得了大的辯才,於諸法之中能夠演說無邊的法門,無有障礙。十是「智自在」,智慧具足,能在一念之中,顯現如來的十力無畏,成等正覺。你看佛的智慧,這還不是佛的,菩薩的智慧,在一念之中就能現如來的十力無畏(十力、四無畏),成等正覺,等等妙法,無有障礙。現在說的這個,這個最勝的自在,就是這十種自在都已經圓滿究竟攝在裡頭,稱為「最勝自在」。就如《法華經》裡所說,「我為法王,於法自在」,這是釋迦牟尼佛自己所說。因為佛就是真實,也用不著謙虛,我是法王就是法王,我為法王就於法自在。所以這個地方是一貫的、一致的,「於一切法而得最勝自在故」。
「阿難谛聽」,阿難你好好聽。「善思念之」,要深入,善巧的去思念。「吾當為汝,分別解說」,我要給你來解說,答應說了。別序的內容就到這裡。這一段,別序又叫做發起序,發起這個正教,發起本經的正文。這個裡頭,序都是為了證信,前頭六種成就是證信,別序也是證信,這裡有五重的證信。第一重就放光,放稀有的光明。所以這個地方我們都是要很好的去體會,他說這個經的時候,阿難跟佛這麼多年他沒有見過,這是第一重。第二重,阿難就請問,他這個請問就有兩個含義,他這個問,看見這個稀有之光,他就知道這是奇特之法、導師之行、最勝之道,而且知道這個道、這個法就是佛佛相念,這也是證信;第二是阿難能問這種的意思,就表示阿難也是德遵普賢、從果向因的大菩薩,所以就不是凡小所能問得到的。會中這麼多菩薩,無量無邊,而且有二萬的四眾弟子,都來敬聽淨土法門,佛來演說這個圓音,正是時機,「今正是時」,大家歡喜。所以這個阿難之問,就知道是在念佛,這大家的時機,都很契機,這是第二重證信。第三重證信,就佛贊歎這一問,佛贊歎這一問就告訴他,「當來一切含靈,皆因此問而得度脫」,將來的一切眾生就因為你這一問問得好,他們因此而得到度脫,這是第三步證信。第四步,佛就告訴阿難,佛之所以出興於世為了什麼?就是為了要給眾生真實之利,真實之利就是下面要說的彌陀的願海,彌陀的名號,念佛往生,這是第四重。第五重,佛在說佛的智慧是如此,這一剎那和無量劫平等,這什麼智慧?定慧都究竟的通暢,就是法都自在。佛這麼說,又為了眾生真實之利,這麼大的智慧,又這麼大的慈悲,這個所說我們就不能夠輕率,我們應當是歡喜、尊重,所謂仰信。有些地方就是佛既然這麼說,我就應當這麼信,我們慢慢去修去,就會一天比一天明白。所以這個地方是五重證信。
再有,這個裡頭我們已經有兩個真實,在前頭一開始的序裡頭,一個是真實之際,因為我們說了本經,這個都是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所以可信。所以佛也說,佛說將來你們有四依,因為經和經文是可以矛盾的。現在大家都反了佛的四依,跟著始教來否定圓頓教,這是不遵佛旨。佛指示四依,你是「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佛的經不都是了義教,有好多不了義,一部經裡頭有不了義的地方,也有了義的地方,這兩個之間要不同你依止誰?依止那個了義的部分。什麼是了義的部分?是那個講實相的地方。所以這個真實之際所開化的,這是我們應當依的。而這部經,這用是惠以真實之利。我們也願意度眾生,我們還不是僅僅為了就自度。你要度眾生你要給他真實之利,你不是今天給他一張大團結(注:指人民幣拾元,在那時候很值錢)就算完了,明天他又沒有錢了。所以,一個是真實之際,一個是真實之利。這就和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一開頭的兩段話就一致了。《彌陀疏鈔》一開口就說,「靈明洞徹,湛寂常恆;非濁非清,無背無向。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欤。」所以我們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真實的究竟之處就是這個自性,就是這個靈明洞徹,湛寂常恆,大哉之真體。第一個真實就是如此。
第二個,《彌陀疏鈔》接著說,本來是沒有濁沒有清、沒有背沒有向,但是眾生已經濁了、已經背了,背覺合塵,所以澄,我們說澄,澄一澄,「澄濁而清」,把這個濁的東西把它澄清。「返背而向」,你本來是背覺,你現在把背覺變成向覺,返背為向。「越三只於一念」,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才能成佛,這是《大乘起信論》所堅持的,但是一念可以超過,圓頓教就不同於終教。所以這個判教,大家都要知道,你們到底是要學什麼教。到底我們只是喜歡小乘,可以,都好,沒有一個不好的。始教、終教、頓教、圓教,圓頓教那就是三只一念之間齊等。你需要修三大阿僧只劫,好,你去修;我一念也可以成就,越三只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諸聖,文殊、普賢、觀音、勢至這些聖人,所謂片言,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平等平等。「至哉妙用」,這個至矣哉,無以復加,這個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議」,跟本體一樣,不可思議,體上起的用。「亦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佛說《阿彌陀經》」。《阿彌陀經》和我們《無量壽經》是一部經,有的稱那個經為小本,我們這個為大本,有的稱那個為小經,我們為大經,所以是一部經。《彌陀經》的宗是「信願持名」,我們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信願也就是發菩提心更簡明的根本內容;持名,一向專念,是一致的,所以兩部經是一個宗旨。這兩個真實跟《彌陀疏鈔》蓮池所贊歎的相同,也就說「如是妙法,三輩齊收」,上輩、中輩、下輩。「遂令凡夫,頓同補處」,就是讓凡夫,甚至於下劣的凡夫,頓然間同於補處菩薩,一往生就不退,再無退轉,頓然間就同於補處。「大哉妙用,不可思議」,真實之際的體所產生,能夠發揮的妙用,給予眾生真實之利。這個就是本經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可以得到往生這樣的一個真實之利。這樣的妙用,在一念之間超越了三大阿僧只劫;念了一句佛號,在你正當念時無有雜染,你就跟諸聖平等。我們幸而得聞,你要知道這是「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也」。所以用這個,咱們結束第一卷。
正宗分,下面第二卷,打個比方,序分如頭,正宗分如身體。身體很重要,心髒是血液系統,肺是呼吸系統,腸胃是消化系統,都在這,還有神經。所以正宗分很重要,這就打個譬喻。下面正宗就很多了,我們現在就進入正宗分,前頭一段大家可以自己看看。我們現在就是直接,因為我們談了一年還沒有談到彌陀的大願,這是講釋迦牟尼佛會上來會的聖眾,只是序。佛就告訴他,他問這個事,阿難啟問。「法藏因地」,這是第四品,這是正宗分的頭一品。「過去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有佛出世」,無央數者就是無盡數,劫就很長,上次說過,說不清那麼多的劫,有個佛出世,「名世間自在王如來」,名字叫做世間自在王如來。佛是通號,世間自在王是別號,那個佛他獨有的號。《甄解》它的解說,它說這個配般若三德,說這個王,法身出現一切如王,他說這個王,世間自在王,王就是配這個法身。自在就是解脫,你為煩惱所縛就不自在,你自在就得到解脫,解脫德;你通達世間,通達世間要智慧才能通達世間,這是般若德。所以在「世自在王」這幾個字就把涅盤三德包括了,王代表法身,自在是解脫,世間了達這是智慧,「三德圓攝」。所以這個就是三一相即,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涅盤三德「如∴字三點」。這是名世自在王,就解釋這個佛的名號。
「如來、應供……佛世尊」,這是佛的十號。佛的十號常見有三種不同的提法,《成實論》、《淨影疏》都是這樣,依著《成實論》把無上士跟調御丈夫合成一號,佛和世尊是兩號,這樣成十號。《涅盤經》、《璎珞經》、《大智度論》就不是這樣,它是把無上士和調御丈夫分成兩號,把佛和世尊單獨成為一號,這是第二種。這都是小事。我們現在根據《涅盤經》的,無上士、調御丈夫還是兩號,佛跟世尊合起來。如就是真如。這是十號,這個十號是通號,一切佛都有十號。實際是無量的號,無量的德號,但是簡之為十號。
日本的《合贊》說,根據《涅盤》,它說「雲何名如來?」為什麼稱為如來?「如過去諸佛所說不變。雲何不變?過去諸佛為度眾生,說十二部經,如來亦然,故名如來。」就是說如來者,如過去諸佛一樣而來,這是根據《涅盤》。《會疏》說,如來義有三個,如來實際是「法身、報身、應身」。《金剛經》說的,「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本來無來去的,這是說的法身如來。所以《金剛經》很多境界是法身境界,他無所來,亦無所去。《轉法輪論》,「第一義谛名如,正覺名來」。什麼是如?第一義谛是如,空有本來圓融不二,這如,從第一義谛這樣叫做如,而證到正覺名如來。這就是從自然契合第一義谛,成等正覺這麼而來,這就是報身如來。《成實論》,《成實論》本來是小乘的書,「乘如來道,來成正覺」,乘是乘坐的意思,也就是說行於如來的這個道來成無上正覺,「故名如來」。這是所現的應身如來,像釋迦牟尼現身為太子,而後在樹下睹明星成道,這是應身如來。「《天台壽量品疏》(《法華壽量品疏》)雲:如者,法如如鏡」,它是以如如為法,也如鏡。如如,兩個如字,如如,如那個如。「非因非果」,離開因和果,也離開「有佛無佛」,但是不管是因是果、有佛無佛,這個如「性相常然」。如,都如它就沒有變異,變了就不如,性相常然。遍一切處也沒有兩樣,空間、時間都突破了,「不動而至為來」,這個就是說的法身如來。如來有法身、報身、化身,對於如來的解釋也有三種不同,剛才已經說過了。
「應供」,《大論》說,佛的一切結使都沒有了,「得一切智慧,故應受一切天地眾生供養」,應受供養,稱為應供。其余的,《淨影疏》、《會疏》沒有什麼新的意思,差不多,大家自己看看。
「等正覺,梵語三藐三菩提,具雲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舊的翻譯就是「無上正遍知」。「阿耨多羅,秦言無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肇公注解這麼說。「道莫之大,無上也」,道沒有更過於此者,稱為無上。這個道是真的、正的,他沒有不知道的,所以就稱為正遍知。這是第三個號。
第四「明行足」。明有解釋為神通的,《會疏》、《淨影疏》都是這麼解釋。但是《淨影疏》它另外又一個解釋,「明是證行」,是證所行,「證法顯了」。明,用這個明來證所行,證這個法很明顯,叫做明,明就是智慧。《涅盤經》說,「明者,名得無量善果」。什麼叫做明?就是得了無量的善果。「善果者,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這個明字就不是指神通,不是三明六通那個明,後頭說是證行,這個已經進了一步,這就是得果了,所以就以無上正等正覺這個覺作為明。我們現在解釋名號也是根據《涅盤》,用它第三種的說法。「行足者」,《涅盤經》說,「行名腳足」,行就叫做腳,就是我們的腳。腳足是什麼?「名為戒慧」,我們持戒跟智慧,乘著戒慧的足,就是修戒修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名為明行足。」依止戒慧,修行戒慧,功德圓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稱為明行足。實際明行就是戒慧。《會疏》也就沒有多少,大家自己看一看,稍微有點不同。再把《淨影疏》說一說,《淨影疏》也是這個說法,就是龍樹的話,「戒空慧等,名之為行。此二」,二是什麼?就是戒和空慧這兩個,都圓具,圓滿具足,「故名為足」。所以明行足就是戒和空慧都圓滿具足的意思。許多的解釋我們可以合參。
「善逝」,善就是好,逝是去。《大論》說,什麼叫好去?就在種種甚深的三摩提(就是三昧),無量的大智慧當中去。就說怎麼叫好去?到種種的三摩提、無量的大智慧去。像偈子說,「佛一切智為大車」,佛以一切的智慧做為一個大車,以「八正道行入涅盤」,這個叫做好去。入無量智慧三昧中去,一切智做為大車,由八正道證入涅盤,叫做好去。底下簡單一點,這個文字大家可以自己看一看。
「世間解」。世間就是五蘊,諸佛了達五蘊,照見五蘊皆空,叫做世間解,這是《甄解》的話。《淨影疏》說,「世間解者,是化他智」,能夠教化他,這個相當於差別智。「善解世間,名世間解」,這是《淨影疏》的解釋。《會疏》的解釋,「謂世間出世間因果諸法,無不解了」,不管是世間出世間,一切種種因種種果,如什麼因得什麼果都解了,「故名世間解」。所以我們把它綜合起來說,世間解就是化他的聖智,如來如實知道世間出世間種種因果諸法。
「無上士」,佛是最尊,所以稱為無上士。這個很好。「有所斷者,名有上士」,有所修有所斷,名為上士。「無所斷者,名無上士」。所以有學位就低,無學位就高,也是一樣的意思。有所斷是上士,無所斷名無上士。《智度論》說,佛涅盤是自己證得的,不是從他那得到的,也將導引一切眾生入涅盤。在一切法中,「涅盤無上,眾生中佛亦無上。佛以「持戒、禅定、智慧教化眾生」,也沒有一切能夠跟這個相等的,所以稱為無上士。
「調御丈夫」,調是調伏,御是駕御。《淨影疏》說,「能善調伏眾生,名調御丈夫。」《合贊》說,自己是丈夫,又能調伏其他丈夫,「故號佛為調御丈夫。若具四法,則名丈夫」,要這四法你都有,你才能稱為丈夫。什麼是四法?一個是「近善知識」,要親近善知識,善知識者即是如來。在這個時候你能夠遇到善知識,你應當像對如來一樣的去尊重他。善知識也不遠,你們可以互相為善知識,這位同學做得有點不對,旁人提醒他一下,就是善知識。他這個地方沒有明白,你能給他解釋一下;他某個地方思想上有個扣,幫他解一解。這都是善知識做的事,近善知識。「二、能聽法」。這個話大家聽了很奇怪,怎麼能聽法做為一個條件?要知道,聽法有人跟不聽是一樣,那就不叫能聽法。還有佛說《華嚴》,連大智慧、大神通的人都如聾如盲。所以能聽法不是小事。所以做為丈夫,第一個條件是親近善知識,第二個是能聽法,很虛心,無有厭足,願意聽,就表示聽你能聽得進去。三是「思惟義」,不但能聽,而且善於思惟,要消歸自己,不是一些文字上的東西、經論上的東西,那都是書,或者你再有學問,你是個活的佛學大詞典;你要善於思惟,消歸自己,消化、融入到自己殊勝的智慧裡面去,也就是讓它來薰發自己的本覺。所以這個有內薰外薰,我們的本覺勝智在自己內部老在那薰這個無明,變就變這個無明,所以無明薰真如,真如薰無明。現在我又有所聞,我這外面又在這薰無明,這樣的話,這個無明它轉變就快了。而要知道,最徹底的話,本來無無明。第四「如說修行」,這就是丈夫。能知能說而不能行,這就不是丈夫。它有四條,說得很簡單,但是做到很不易。又有一個問題,說是這個還有女人,怎麼單提丈夫?《智度論》說,這就包括了,提丈夫就包括女人、包括黃門(就是二根),其他種種都包括了。
「天人師,《淨影疏》曰:能以正法近訓天人,名天人師」,他能用正法來教導人和天。這底下都有解釋意思,這沒有什麼新的意思,不說了。
「佛世尊」,就是「三覺圓滿」。佛,我們講很多了,世尊就是佛的含義,這講過了,就不重復。「世尊,梵名薄伽梵。圓備眾德」,一切德都圓滿具備,「為世欽重」,世間尊重,「故號世尊」。這個是如來所有的通號,世間自在王是別號。
世間自在王如來,也就是佛世尊,「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教導四十二劫,時間很長。時間長短都不一定,釋迦牟尼佛是很短很短只有八十歲,有的就很長,古佛還要長,這尊佛他住世時間就很長。「時為諸天及世人民說經講道」,他給大家說法開示。這個時候,「有大國主名世饒王」,他是一國之主、一國國君,這個國君的號叫做世饒王。「聞佛說法」,正在同時,他聽到世間自在王說法,他就歡喜。這個歡喜很重要,所以經中最後說「皆大歡喜」,就是樂這個法,歡喜、踴躍。我的老師(夏老居士)聽見淨土法門,他回來之後一直在屋子裡笑,笑了二、三天,跟個神經病一樣就一直笑。他說我笑什麼?我笑我這回可能有出去的道路了。咱們這個不是拿來做一種裝飾品,或者做一種什麼資本、做一種什麼工具,我們是要真正,萬劫千生,今天有個機會得了人身、聞了佛法,我們要惠予眾生真實之利,我們自己也要了脫生死,這才是真正我們所應當做的事情。這事這麼大,我們怎麼去做?演慈辯,授法眼,用法眼替我們選好、給我們,我們自己哪裡能選得到?老實說,我們要不是佛的加被也不可能,這個就是說真正要知道慶幸。所以他才歡喜。開解,「頓然心開,了解實義」是開解。所以我們說能聽就是這個意思,你聽了之後你得有所開解,你要去掉點東西。
我們要知道,修行跟搞學問,為學則日增。我們現在也不能不搞點學問,佛學院,我們在最初也需要有一定的學問。所以為學日增,你三年級就比二年級多知道一些,四年級又多知道一些,以後又多知道一些,求學問是一天比一天有所增長,但這不是道,與道無關。為道是日損,你去掉什麼,一天能去掉點東西,這才綽綽入道,不是搞學問。所以開解,就是這個扣開開,去掉這個扣了,叫做開解。法藏當年也是國王,一聽見佛法就「歡喜開解,尋發無上真正道意」,跟著就發無上的真正道意,就是發了無上的大菩提心。「棄國捐王」,國我不要,王位也不要。我看見過棄王位出家的,不丹的王子,皈依了活佛,跟著活佛來修法,很莊嚴,王子。釋迦牟尼佛什麼都扔棄了不要,所以這個最有說服力。因為他不是為一些目的,他也不要我們一文錢,釋迦牟尼佛不要你一文大光錢,不跟你要錢。和尚,廟裡的那些俗僧要錢是另外一件事,不代表如來,如來不要你一分錢,也不拉你一張選票。他是棄國捐王,「行作沙門」。
「沙門」,《四十二章經》說,「辭親出家」,親是難捨而能捨,「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為沙門。」所以做為沙門,要看看沙門的定義,什麼叫沙門。你們頭一班的一位,他就跟我說,他說我就希望我這一生老穿這衣服。我說你穿這衣服有什麼了不起!他希望一生不脫這衣服。所以最可怕的是在袈裟下失卻人身,披著袈裟你把難得的人身丟掉了,再也沒有人身了,這是最可怕的事情。所以要識心達本,識自本心,達自本性,要能夠解無為法,不是搞有為。我和通願法師我們第一次見面,我就說可惜,明明是無為法,但是到很多人手中變成有為法。她回我一句說,明明是無漏法,到大家手中變成有漏法。所以這就叫做沙門。
「號曰法藏」,這個名號就是當年世饒王出家,法藏將來成就就是阿彌陀佛。而且是「高才勇哲,與世超異」,不同。「信解明記,悉皆第一。又有殊勝行願」,願力最大,「及念慧力」,念力、慧力,來「增上其心」,使他的心增上,念慧日有增進,「堅固不動」。「修行精進,無能逾者」,沒有人能比。底下就到世自在王前發願,這個留在下一學期了,修菩薩道以後,就是阿彌陀佛這個時候已經出家,法藏很突出,棄國捐王,行作沙門。
資料恭摘:無量壽經(大經解) 黃念祖居士主講 (第十五集) 1991 檔名:51-001-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