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時臨末法,眾生福薄。
明師難遇,正法難求。
我等末世行人,當遵佛遺教,以戒為師,實行實做,自覺覺他,荷佛家業,住持正法。
佛法為慈舟,正見為導航。正知正見,乃修學佛法之前提,藉此因緣我等發心每日匯集大德開示、佛陀經典淺釋,願與見聞者共同學習進步,樹立正知正見,趣入佛法正道,如法修學,早證菩提,同歸淨土。南無阿彌陀佛!
法 華 偈
六萬余言七軸裝 無邊妙意廣含藏
白玉齒邊流捨利 紅蓮舌上放毫光
喉中甘露涓涓潤 口內醍醐滴滴涼
假饒造罪過山岳 不須妙法兩三行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
在這個時候,還不能停止,還要用功修行;用功修行修得怎麼樣子呢?修得能見著本來的面目了──在禅宗裡頭叫“本來面目”,你本來是一個什麼樣子;在天台教,這叫得到“一心三谛”的境界。三谛,就是“真谛、俗谛、中谛”,也就是“真谛理、俗谛理、中谛理”。在淨土法門裡頭來說,後世大德將念佛至“一心不亂”,分為“事一心不亂”和“理一心不亂”;得到了三谛,這就是“理一心不亂”。怎麼叫一心不亂呢?這一心不亂的境界,就是你念“南無阿彌陀佛”,這一聲“南無阿彌陀佛”,念得風也吹不透、雨也打不漏,成了一個;盡三千大千世界,就在這念佛的一念裡頭包含著。
這時候,也沒有山河大地、也沒有房廊屋捨,也沒有我、人、眾生、壽者,什麼都空了,你念佛念得想要停止這個念也不可能,想要不念“南無阿彌陀佛”也辦不到了,就像瀑布的流水似的往下流,你想停止也停止不了,這叫“一心不亂”,得到“念佛三昧”;念得不念自念,你想要不念佛也停止不住。你說:“我不要念佛了!”但是心裡頭還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就像流水似的,“嘩嘩嘩……”不停止了。這個時候,我告訴你,才妙呢!這妙到什麼程度上呢?你聽人家說話,也是“南無阿彌陀佛”的聲音;你聽見刮風,也是在那兒念“南無阿彌陀佛”;你聽見流水,它也是念“南無阿彌陀佛”。“水流風動演摩诃”,水流、風動,都是演這個摩诃大法。啊!這種境界你說妙不妙?太妙了!這叫“理一心不亂”。
你要是用功的人,那種奇奇怪怪的境界多得很;可是你不要著住在境界上,一旦心生執著就會容易著魔。在禅宗所謂的“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就是佛來了,你也不要動心。你要修得有定力,不要說:“哦!佛來了,我歡喜了!”生了一種歡喜心。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你生的什麼歡喜心?你生歡喜心干什麼?一切有相都是虛妄的。你在那個有相裡看得空了,這是個“真空”;在那空的地方,你又能看著是有,這是“妙有”。啊!“真空本不空,妙有也非有”,你說這妙不妙呢?到這個時候,這叫什麼呢?這叫“分證即佛”。分,就是“一分”的“分”;證,就是“證得了”。雖然分證即佛,可是還沒有究竟,必須要像什麼呢?像釋迦牟尼佛要徹底悟道,徹法底源,究竟證得了;這又有一個名稱,叫什麼呢?這叫“究竟即佛”;這時候,才親證得妙法的本體。這是以“六即佛”的理論來解釋這個妙法。
談到這個妙法,妙是妙,但是會用的人很少。古來有個龐居士,他開悟之後就想:啊!由無始劫以來,生生世世,到現在才開了悟,這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他就說了:“想明白妙法這個法門,這真是難!難!難!十擔芝麻樹上攤。”想要明白這個妙法真是難,說了三個“難”字。怎麼難法呢?芝麻粒是最小的,擔了十擔芝麻,把它放到樹上,你說困難不困難?樹上根本是不平坦的一個地方,你放一個芝麻粒,它就會滾掉地下;十擔芝麻,你說要用多少時間可以才把它放在樹上呢?啊!是不容易的。
因為你想要修行、改毛病,它偏偏要犯毛病;你想不發脾氣,嚇!偏偏有事情來了,好像考驗你似的,看看你發脾氣不發脾氣?譬如想要不喝酒了,就會來幾個朋友請你去喝酒,你說:“我要戒酒了!”“嘿!這是最後一次,你喝一次就再也不喝了!”本來想不喝,又要再喝一次;喝了這一次,明天又來一個朋友說:“他請你,你就去喝酒;我請你,你就不給我面子。這不可以的!”又請去喝一頓。這喝酒的想要斷也不容易;甚至你所有這一切的壞習氣、壞毛病,想要把它鏟除了,真是不容易!就像“十擔芝麻樹上攤”是一個樣子的。
他這麼樣自言自語,自己討論這個問題。龐居士是有太太的,也是開悟的;不單龐公、龐婆開悟了,他的一個兒子和閨女,也都開悟啦!那麼他這個開悟的太太就說:“你說難是嗎?我看才不難呢!”“你看怎麼不難呢?”她說:“照著我說,這得妙法,易!易!易!百草頭上祖師意。”最容易、最容易、最容易了!怎麼易法呢?這所有一切的草木,都是佛的心印法門、西來的妙意;祖師的心,都在那百草的頭上。
她又說:“翠竹黃花,無非般若。”說這竹子和花,都是般若智慧的表現。蘇東坡說過:“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山的顏色,就是清淨法身;溪流的聲音,就是佛的廣長舌。這個溪,就是“曹溪”的“溪”。現在在美國就有一些所謂的“佛教徒”,冒充自己的法是“曹溪真傳”。流水那個聲音就是佛的廣長舌,在《阿彌陀經》上不是說六方諸佛都出“廣長舌相”嗎?這都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你說哪個不是妙法?“一草一木都是妙法呀!有什麼難的?”龐婆這樣講。
他們這老倆口子,一個就說“難”,一個就說“易”。龐女靈照也說了幾句話,說什麼呢?她說:“也不難,也不易!饑來吃飯困來眠。”你說難嗎?我說也不難;你說易嗎?我說也不易。怎麼樣子呢?我啊!餓了就吃飯,疲倦了就睡覺,你說這有什麼難、什麼易呀?
這表示什麼呢?這表示這個妙法,就在日用倫常、動作雲為,所有一切都是妙法;所以吃飯、穿衣服、睡覺,都是妙法。怎麼吃飯、穿衣服是妙法呢?修道的人,“終日吃飯,未吃一粒米;終日穿衣,未穿一縷紗”。一天到晚穿衣服,一條線也沒穿,這是不是打妄語嗎?不是的。這是什麼呢?這是“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這是到“無心”的境界上,吃而未吃、穿而未穿、睡而未睡;他雖然睡覺,和醒著是一樣的。為什麼和醒著是一樣的呢?他不糊塗。我們糊塗人一睡覺,就作這個夢、又打那個妄想;他睡覺就是睡覺,睡覺和醒著的時候一樣,都那麼明白。
在中國清代有個玉琳國師,他很聰明。有一天,他的師父叫他一天一宿要把《法華經》給背會;因為玉琳國師有一個師兄玉岚,他們兩個人誰先念熟《法華經》,他師父就傳法給誰。他這個師兄怎麼樣呢?一天到晚都在睡覺。這個玉琳國師一想:“我一定會先把《法華經》能背得出,我一定能爭得到第一。”殊不知,他背出來了,去對他師父一講:“我可以背得出了,我師兄他怎麼樣呢?”他師父說:“你師兄呀?他昨天晚間已經能背得出了!”
玉琳國師的師兄玉岚為什麼能這樣?他這種境界就和龐靈昭所說的道理是一樣的,雖然睡覺,可是他並不一定睡覺;在干什麼呢?他在那兒入定,他睡覺就是入定。會用功的人,行、住、坐、臥,躺著也一樣入定,坐在那兒也一樣入定,走路也一樣入定,站那地方也一樣入定,這是會用功的人。不會用功的人呢?說這兒也吵、那兒也不清靜了。你若心裡清淨,到處都清淨。所以龐靈昭說:“也不難,也不易,饑來吃飯困來眠。”這都是妙法的表現。
還有一個公案,也是關於這個妙法,也是一個念《法華經》的和尚。這個和尚,在以前的中國是很有地位的,他也到朝廷裡邊去隨著研究國家政事。他不坐轎,就騎著馬,由廟上到皇宮裡去;他一騎到馬身上,就開始背誦《法華經》,到皇宮時,恰恰可以把第一卷背誦完,天天是這樣子。
有一天,這匹馬忽然間就死了。在他廟的對門,有一位居士的家裡剛好生了一個男孩子;在生這男孩子之前,他母親就作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夢。什麼夢呢?就夢見這和尚天天騎的這匹馬到她家裡來,來了就撞她的懷裡,於是她就生了這個小孩子。這個母親就想:“哦!怎麼我看見這匹馬來到我這兒,就生這個小孩子?”於是就叫家裡的人到對面去看一看,這個和尚所騎的馬還在不在?他們去一看,這和尚騎的馬方才死了。那麼她就知道這個小孩一定是這匹馬來托生的;於是這個小孩子出世之後,她就把他送到廟上去做和尚。
可是這個小孩子愚癡得不得了,最愚癡不過。你教他寫字,他也不會寫;你教他認字,他也不會認;怎麼樣教他,他也沒有法子認識字。但是有一個和尚教他《法華經》,不需要認字,就這麼一句一句教他,他卻記得很快,把第一卷都記住了;以後的,就都完全不能記了,又不能念了,僅僅可以記得住這第一卷。為什麼他僅僅記得第一卷呢?就因為他做馬的時候,這和尚在他脊背上就背誦第一卷,天天是這樣子,所以他能記得第一卷。這就證明小孩子是這匹馬轉生做人了–這匹馬被這個和尚騎著,聽《法華經》就可以去做人了。想一想,這《法華經》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
還有一個相類似的情形,怎麼樣呢?在晉朝的時代,中國雲南有一個姓陳的人,叫陳東淵,他相信觀世音菩薩,於是他到南海普陀山去朝拜觀世音菩薩。朝拜完了,他見到有一位和尚在那兒誦《法華經》,他就請這位和尚為他誦念《法華經》來超度他的母親,令他母親離苦得樂;這個和尚就給他念經。
他的家裡有一頭牛,這頭牛很有力量,突然間這牛就死了。牛死了,本來也沒有什麼關系,可是這頭牛晚間就給他托一個夢,告訴陳東淵說:“我就是你的母親來的,因為我的口業太重,造的罪孽太深了,所以投生做牛。現在你請法師給我念《法華經》,我已經離開這個牛身了,可是還沒有離苦,還是在地獄裡。你再請這和尚幫我念一念經。”
陳東淵得到這麼一個夢,覺得很奇怪,於是又到普陀山上去請這個和尚給她念經。可是偏偏這和尚念《法華經》是念《法華經》,他念經是很誠心,但是酒瘾還沒有斷,有時就很隨便的飲一點酒。他聽陳東淵說他母親死後投生做牛,又死了,請他給超度,他也就很誠心幫她超度。怎麼樣超度法呢?他跪在佛前給她念《法華經》。大約因為他很早就起身念經,念到四卷時,口裡頭就渴得不得了,想要找茶飲,但是也沒有茶;一看他平時喝酒的酒杯裡還有一點酒在那邊放著,於是把那杯酒拿起來就喝了。等喝完了酒,他又接著把後面的幾卷經都念完,然後告訴陳東淵說《法華經》念完了。
很奇怪,陳東淵又作了一個夢,他夢見他這個牛媽媽又來了,說:“法師念《法華經》第一卷到第四卷的時候,地獄都放金光,都有金蓮華生出來,我本來要離開地獄之苦了,正想要投生去;但是忽然間,就有一股酒氣充滿地獄,所以第五卷、第六卷、第七卷都沒有這麼大的功效了。你再對這個法師講,請他幫我重念過!”他這個兒子聽了,就對法師這麼一講。
這個法師過去以為飲一杯酒嘛,不要緊的!由這一次之後,他就知道了:原來沒飲酒之前,念經就放金光;飲酒之後,連銀光也沒有了。從此之後,這位法師也堅守酒戒,認真修行了。
由這兩件事看來,《法華經》的這種妙處,你說可以思議嗎?所以這個妙法,真是妙不可言。
佛陀正法本意大回向文
南無佛陀釋迦牟尼授記師燃燈古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東方淨琉璃世界消災延壽藥師佛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接引導師阿彌陀佛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南無大行普賢菩薩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诃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摩诃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摩诃薩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摩诃薩。
至誠頂禮一切見聞者共沾妙法,法喜充滿六時吉祥。
心開意解走向解脫成就佛果。
南無盡虛空遍法界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菩薩一切尊法,
一切賢聖僧摩诃薩,
感恩龍天護法護持正法,感恩一切覺悟者摩诃薩
願一切過去未來現在未覺悟的眾生、無論僧俗、男女、任何種族種種有情
六道眾生見聞聽聞心聞者
共同慚愧累世因貪嗔癡所犯的身口意而至誠忏悔後不更做
至誠祈願盡虛空遍法界一切正覺慈悲威力加持萬源苦眾清淨自性
離苦得樂究竟解脫!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