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五教團結,提倡多元文化是真理
五教是指儒教、道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五教和諧相處的問題,大德都是明確的教導。
一、南懷瑾老師:
所以真正的佛法,對於世間出世間一切,都是恭敬的,這是佛的精神,他沒有看不起人,只是教你不要亂學。佛在經典上講,“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裡又告訴你,“一切法皆是佛法”,這可是佛說的啊!不是我說的。所以說,宗教分門戶、分派別,這一種胸襟就根本不能學佛。
二、淨土法門法師:
1、宗教是平等的,沒有高下,我們講的是個個都第一。我在新加坡團結宗教,個個都是第一,沒有第二的。我比喻好像一個人的身體,基督教是眼睛,伊斯蘭教是耳朵,佛教是鼻子,眼睛第一,耳朵也是第一,鼻子也是第一,這個人身體健康;如果說我眼睛第一,其它都不行,那你不就生病了?你問題不就來了?個個都是第一,沒有第二,沒有一樣不好,平等的尊敬,認真的學習,成就自己的德行,成就自己的智慧,這叫大圓滿。
2、所以藉這個機會把這些信息告訴大家,世界宗教是一家,宗教能夠和睦團結,有助於社會安定、世界和平,那這就是宗教對社會的貢獻。所以不能夠自贊毀他,門戶成見這個不好,這個要不得,希望把成見放下,不要有門戶之見。你看經教裡頭,佛菩薩,其它宗教上帝、真主,都是以仁慈博愛去關懷一切眾生,沒有一個宗教只度它自己信徒,沒有,都講要愛眾生、要愛人類。
3、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就真的曉得了,世界宗教是一家。我跟許多宗教往來,所有宗教創始的這些聖人都是一個真神的化身,我說你們相不相信?這麼多年沒人反對,大家都覺得這個有道理,確實是一個真神在那裡示現。
4、我告訴他,世界上所有宗教教義的核心也就是愛。你看佛教講慈悲,基督教、天主教講神愛世人、上帝愛世人,伊斯蘭教說真主確實是仁慈的。所以仁慈博愛,我說這四個字是全世界所有神聖教學的核心,它就是自性、就是性德、就是根、就是菩提、就是方便。
5、佛家沒有門戶之見,要有門戶之見不就對立了!一開頭就叫你把對立放下,認識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跟阿彌陀佛是一體。佛經上沒有說信仰其它宗教是除外的,沒有,沒有這句話,統統都有。
6、世界宗教是一家,它會給世界帶來安定和平,繁榮興旺,它能夠化解許許多多的糾紛、矛盾沖突。這是我們學佛副業,我們的正業呢?正業是念佛求生淨土,這正業,副業是幫助這個世間化解沖突,促進安定和平。經教裡面佛常常鼓勵我們正助雙修,這就是自利利他。
7、我們真誠希望,由聯合國或各國政府,開辦「宗教大學」,培育各個宗教優良師資,各自深入教義,彼此互相學習。同學們日日講課,教學內容,可透過國家主持的審查小組審核,凡於社會安定、世界和諧有所助益者,則由國家電視台、網絡衛視,向世界普及遠程教學,全民教育。並撷取宗教金句匯集成冊,增進多元宗教的交流認識,真正肯定「世界宗教是一家」,多元文化、族群、學術同為一體。如此,則種種矛盾沖突自然化解,和諧世界欣然可期,普令眾神歡喜!
8、我們編了一個小冊子《世界宗教是一家》,諸位翻開來看看,你都看到。沒有一個宗教不講孝養父母的,沒有一個宗教不講奉事師長的,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個思想每個宗教裡都有。佛家講五戒,不殺、不盜、不YIN、不妄語,這所有宗教都有,不飲酒有一些宗教裡頭沒有,不殺盜YIN妄全有!所以我們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認真去學習。
三、弘揚中華傳統的王鳳儀善人:世界五行(五大教)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釋迦”二字,意譯是“能仁”。本是中印度淨飯國王太子,出家在正覺山樹林中,苦修六年。又到陀迦耶地方,畢波羅樹下,發誓說:“我今若不證無上菩提,寧可碎此身,終不起此座。”到三十五歲十二月初八,夜睹明星,豁然大徹大悟,說法度生四十九年,留大藏經(三藏)十二部傳世。
耶稣的母親,童貞女瑪利亞,從聖靈懷孕生的耶稣,在約旦河受約翰的洗禮,天忽然為他開了,上帝的靈降落在他身上,從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到曠野受魔鬼試探,禁食四十天,到加利利開始傳道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給人攆鬼治病,有種種奇跡,為救世人,被釘十字架。三日復活,應驗了先知的話升天。
道教尊老子為教主,是玉女蘿五色霞光煥倏流珠入口凝聖胎,生於李樹之下,故姓李、名耳、字伯陽。倒騎青牛出函谷關,默默中垂示天下後世,一條永恆不變的大道,就是“以退為進”。所騎的牛,一步一步地前進。老子的身形,一步一步向後退。倒騎著牛,眼睛不注視前途,心裡也不用計算路途的遠近。牛比喻是命,老子比喻是性,信著命一切由天,才真能養性得道。
伊斯蘭教,又稱回教、清真教。教主穆罕默德,一生說真話,不論遇到任何情況,絕對不說謊話。穆聖當年在麥加城宣傳道,受盡了多神教徒的侮辱與壓迫。有一天,多神教徒一齊暴動,要殺死穆聖,有一個人,背著穆聖出城,守門的人問:“你背的是誰?”他回答說:“穆罕默德”,守門人笑道:“要是穆罕默德,你還敢說嗎?”遂放他們出了城。其實這個人是預先問明穆聖,才那樣從容不迫地講老實話。穆聖傳《可蘭經》行世。
儒家主張有教無類,孔子是春秋時魯國人,父叔梁纥,母顏氏,禱於尼山而生孔子,名丘,字仲尼。曾問禮於老聘,為魯大司寇,誅少正卯,魯國大治。後周游列國,在陳絕糧,於宋被人所辱,坦蕩自如。以後見道不行,回魯,刪詩書、訂禮樂、贊《周易》、作《春秋》,後世稱為聖先師。
五大教教主,全是存善心、行天道,寧可犧牲身體,保全天理,發揚天性,沒有是己非人的心。各教教主,既能忍辱,哪會有爭強奪勝的心?不過各教信徒,以人心體會不透聖意,才發生教爭,這是最可惜的事。各教信徒,應當努力糾正是己非人的錯處,教爭不息,世界不能清平。各教教徒,所負的責任太大了!
小康時代,以排斥異教為尊敬自己的教主;大同時代,得改變作風,以能容納萬教,才是抬高自己的教主。所以人類全是一個,不分什麼你我,各教最好分工合作,各教信徒,各行各道,獻心獻身,立志做教主的化身,普救人類,去惡向善,道氣才能貫滿全球。神盼人全成神,佛看人都能成佛,聖人願教人成聖成賢,正象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一樣。
四、各教都是至善的教育,從下述各教的經典名句中就可以看出。
1、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論語》儒家)
2、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老子》道家)
3、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不貪、不嗔、不癡)。(《無量壽經》佛教)
4、摩西說:「當孝敬父母」。又說:「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
5、誡命你是曉得的:不可殺人、不可奸YIN、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不可虧負人,當孝敬父母。(耶稣基督)
6、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法句經》佛教)
7、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行。(《太上感應篇》道家)
8、你們行善,那麼,你們是為自己而行善;如果你們作惡,那麼,你們是為自己而作惡。(《古蘭經》伊斯蘭教)
9、行一個小螞蟻重的善事者,將見其善根;作一個小螞蟻重的惡事者,將見其惡報。(《古蘭經》伊斯蘭教)
10、行善惟在今日。(《摩诃婆羅多》印度教)
五、總結:
五教的宗旨,都是以復性作目的,道曰煉性,儒曰養性,佛曰見性,耶曰圓性,回曰全性,此乃五教共同之要點。實則一花開五瓣,五教是一家。"道"化出為五,故道曰抱元守一,儒曰執中貫一,佛曰萬法歸一,回曰清宜守一,耶曰默禱親一,這都是以一如,作立教之基本也,可見五教,本是言殊而理同的。
總之,回教與耶教為普化西方之眾生而設教,與儒、道、釋三教,合為五教,均為應運,負天命下凡度眾之教,均以勸人棄惡向善,早登天堂為教之主旨。所以,五教的信徒,應秉承教主立教之苦心,信奉教理,修身養性,以仁德心、善良心、慈悲心、博愛心、恻隱心,發揮其至善,則人人均可登天堂。
五教團結合一,樹立多元文化的觀念,在現在社會已經變成了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只有宗教之間平等相處,和諧共存,才能為世人樹立良好的榜樣,也是響應國家的宗教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