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宣化上人:大佛頂首楞嚴經五十陰魔淺釋(5-6)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佛頂首楞嚴經五十陰魔淺釋(5)

唐天竺·沙門般剌密帝譯

宣化上人主講  

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成就破亂”:他們不能成就他們的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你心裡五陰的主人,“主人若迷”:你這個主人若是迷惑了,那麼“客得其便”:客就得了方便了。如果你這主人不迷,他就沒有你的法子。誰是主人?就是自性。你自性假使迷了,那魔就有辦法了,就可以惱亂你;你自性要是不迷呢,魔就對你沒有辦法,他就束手無策。

當處禅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陰消入明。則彼群邪。鹹受幽氣。明能破暗。近自消殒。如何敢留。擾亂禅定。

 “當處禅那”:當你得到三昧的靜慮,得到正定正受這種禅那的時候,“覺悟無惑”:你只有一個覺悟的菩提心,而沒有一切的疑惑。“則彼魔事”:那麼魔的本能,“無奈汝何”:他就不能奈你何,不能把你怎麼樣,他對你沒有辦法,也沒有法子給你麻煩。

“陰消入明”:那麼魔是屬陰的,陰會消去了,就好像這魔就是冰,你自己就好像熱水似的,熱水把冰化了,這就叫陰消。入明,你的智慧火高懸,所以就入明了。“則彼群邪”:那一班的邪魔外道、妖魔鬼怪,“鹹受幽氣”:他們所有的本事就是黑暗的幽氣。“明能破暗”:你自己有真正的定力,有真正的慧力,慧光的發明,明能破暗,這暗就破了。

【注二】上人於一九八三年一月補述

這種陰魔,其實不止五十種,五百種、五千種、五萬種、五十萬種都有。每一種又可以分出來十種;若細分析起來,千千萬萬種都有。歸納起來,什麼叫陰魔呢?本來是沒有什麼東西的,它就是一股陰氣。這股陰氣從什麼地方來的呢?也就是從我們每一個人的陰念來的。這股陰的念就是屬於貪、嗔、癡之類的念,所以就生出來色、受、想、行、識,那每一個蘊裡頭就生出來這種種的陰相。

這種陰相是功夫到了,它必然現出的一個情況。你若功夫不到,想有這個陰魔,也沒有的;你若到了,它就現出來。

現出來那也不要緊的,不用說是怕著魔了。不用怕!那怎麼樣呢?陰相現出來的時候,你能處之泰然,好像沒有那麼回事似的——見如不見,聞如不聞,都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嗅之無味。你能不入色、聲、香、味、觸、法,這個陰魔它一點辦法也沒有了。你若能沒有貪、嗔、癡,也就把這陰魔都降伏了。沒有自私、自利、有所求、有貪、有爭這五種的毛病,什麼魔也對你沒有辦法。

所以我們各位現在研究,不要說研究這陰魔就怕魔了。不需要怕,它這一股氣就像什麼呢?這也是用一個粗的比喻,什麼呢?就好像我們燒熱水一樣,水燒滾了,它會有熱氣出來。那熱氣一出來了,就是水開了。

你修行有魔現出了,那個魔的現出也正是因為你自性裡頭那個陰念、陰氣所幻化出來的。雖幻化出來,你能不為它所搖動,也就沒有事了。好像你燒開水,那熱氣出來了,這沒有什麼奇怪,等它出過去了,那水就可以喝了。

人有這一股魔氣現出來了,就好像鍛煉這個金,精金剩下了,那金裡頭的渣滓都鍛煉出去了。修道也就像鍛煉真金一樣的,所以說:“真金不怕洪爐火。”你要煉出精金來,煉出金剛不壞身來。金剛不壞身就是要時時刻刻,念茲在茲地用功修行。

你用功修行無論修到什麼程度上,也不要生歡喜,也不要生恐懼心,這是修道人最要緊的一個根本解決魔障的辦法。

 “近自消殒”:如果他想近前來惱亂你,來給你麻煩的話,他自己就會消滅了。“如何敢留”:他怎麼樣還敢在這兒留難你,在這兒給你添麻煩呢?他就不敢“擾亂禅定”:他就不敢在這個地方來惱亂你了。

若不明悟。被陰所迷。則汝阿難。必為魔子。成就魔人。

 “若不明悟”:假使你不明白、不覺悟,“被陰所迷”:被這個五陰魔所迷,“則汝阿難”:那麼現在你阿難“必為魔子”:一定做魔子魔孫了,“成就魔人”:你所成就的,此是屬於魔之類的。

如摩登伽。殊為眇劣。彼惟咒汝。破佛律儀。八萬行中。只毀一戒。心清淨故。尚未淪溺。

“如摩登伽”:像摩登伽女,“殊為眇劣”:這是一個很渺小、很平常的魔事。“彼惟咒汝”:她就用先梵天咒來迷你,“破佛律儀”:她破壞佛所有一切的規矩,在這“八萬行中,只毀一戒”:就只毀壞了一戒而已。

 “心清淨故,尚未淪溺”:因為你心裡清淨,你這時候證了初果,所以尚未被她魔住,還沒有墮落。

此乃隳汝。寶覺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沒。宛轉零落。無可哀救。

 “此乃隳汝”:這個是令你墮落的一種行為。“寶覺全身”:你這個寶覺的全身,“如宰臣家”:就好像做大官的家裡頭,“忽逢籍沒”:忽然被皇帝給抄家了。“宛轉零落,無可哀救”:那麼就互相輾轉地零落,你沒有地方去求救,沒有地方求哀憐,叫人可憐你、來救救你,沒有的。

阿難當知。汝坐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動靜不移。憶忘如一。

“阿難當知”:阿難,你應該知道,“汝坐道場,銷落諸念”:把一切的念都沒有了。你只修反聞聞自性這種的功夫,所以把一切的諸念都銷落了。“其念若盡”:這個念若沒有了的時候,“則諸離念”:則所有的一切離開你想念的,“一切精明”:所有一切的精明,所有的這種智慧和定力,“動靜不移”:你動,它也不會改變的;靜,它也不會改變的。“憶忘如一”:想起來和忘了,這兩種道理是一樣的,是一個,沒有兩個的。

當住此處。入三摩地。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精性妙淨。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

“當住此處”:阿難啊!你應該知道,修這種的定力,住在清淨、動靜不移、憶忘如一這種的境界上,“入三摩地”:得到一種定力。“如明目人”:就好像有眼睛的人,“處大幽暗”:居住到一個大幽暗的房子裡頭。“精性妙淨”:雖然有這種精明的妙性,這種妙淨,而“心未發光”:心裡沒有得到真正的智慧光明。“此則名為”:這個名為“色陰區宇”:就是色陰所管的一個地方。

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黯。名色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劫濁。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

“若目明朗”:假設你這個人的目明朗,則“十方洞開”:十方世界都給洞開了。“無復幽黯”:再沒有幽暗的情形了,這個時候叫什麼名字呢?“名色陰盡”:這個名字叫色陰盡。這五蘊——色、受、想、行、識——中的色陰就沒有了。“是人則能超越劫濁”:這個人他還能超越過去劫濁這時候,“觀其所由”:觀看觀看他這個人這種行為、行動的所由。“堅固妄想”:他這種堅固妄想,“以為其本”:以做他這個根本。

弟子:這個色陰盡的時候,是人則能越劫濁,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

上人:他還有妄想。堅,就是他在那裡執著得太厲害了。

弟子:是不是堅固妄想做為色陰由來的根本?

上人:他到那境界就是這樣子,不管它由來不由來。這沒有法子追根窮底的,這都是虛妄的,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五蘊浮雲空去來,三毒水泡虛出沒”,這都是假的嘛,無論什麼境界都是假的。

弟子:就好像作夢一樣,夢裡沒有道理可以講的。

上人:嗯!“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大佛頂首楞嚴經五十陰魔淺釋(6)

唐天竺·沙門般剌密帝譯

宣化上人主講  

阿難。當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織。少選之間。身能出礙。此名精明。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現在講到這五陰魔上,文當五陰魔,五陰是什麼呢?是色、受、想、行、識。色有十種魔,受有十種魔,想有十種魔,行有十種魔,識有十種魔,合起來就是五十種陰魔。修道的人必須對這五十種陰魔認識得清清楚楚的,如果不清楚這五十種陰魔,很容易就做了魔王的眷屬。等做了魔王的眷屬時,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就做了魔王的眷屬呢!還不得其要領,還不知道。所以這要特別注意的。

 “阿難,當在此中”:當在什麼中呢?就在這個色陰將盡的時候。在這個人十方洞開、無復幽黯的時候。“精研妙明”:因為這時候有一種光明,在精研這個妙明。“四大不織”:四大互相都不起作用了。

 “少選之間,身能出礙”:在這個十方洞開、無復幽黯的時候,就等了少選,就是沒有好久的一個時間,在很短的一個時間之內,這個身已經沒有障礙了,好像等於虛空一樣。這時候叫什麼?叫意生身。這個身能出礙,就是離開這個肉體,另外還有一個身。就像前面講的我那個徒弟,他到了天上去,這叫法身,又叫意生身。這意,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這個意,是由意生出來的這個身,這叫出礙了。

“此名精明”:這個名字叫精明。“流溢前境”:這個精明,流溢前邊的這種境界。

【注四】上人於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日補述

弟子:“此名精明,流溢前境”這句話怎麼說?

上人:這就因為他太精、太明啦,就好像假聰明——世間智慧,那也就是太精明了嘛!

弟子:前境是指什麼?

上人:前邊所說的那個境界。

弟子:還是他在用功當前的境界?

上人:就是他所得到的境界,以前所得到的。  

  “斯但功用”:這一種的境界,只不過是一種功用而已。不能常,它是偶爾的。如果你隨時可以自由出入,我願意到什麼地方去就到什麼地方去,我願意回來就回來,操縱自由。“放之則彌六合”,放開了滿三千大千世界,“卷之則退藏於密”,收回來呢,隨時可以收回來。你若不能這樣子,不能隨你自意,這叫什麼呢?這是暫時的一種功用,你用功用到這個地步了,就有這麼一個境界。“暫得如是”:暫時間得這麼一個境界,不是永遠的,不是常常都能這個樣子,不是常常能身出礙。“非為聖證”,這不是一種的證果,聖人證果不是這個樣子的。

“不作聖心”:你若不作證果這樣的解法:“你看,我這修行真有了功夫啰,我簡直地又能怎麼樣出玄入化!”你若這樣一自滿,怎麼樣啊?那就完了。不作聖心,“名善境界”:你若不作證聖、證果,這還算可以,這種境界還算沒有大的妨礙,沒有大的過錯。

“若作聖解”:假使你若說:“哦!我現在的功夫不得了了,我真了不起了,我現在就是出世的聖人,我就是阿羅漢了!”你若一這樣子,認為自己是阿羅漢,證了聖果,“即受群邪”:這時候一切的魔就都會來了。魔既然來了,那將來是墮地獄的。

阿難。復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內徹。是人忽然。於其身內。拾出蛲蛔。身相宛然。亦無傷毀。此名精明。流溢形體。斯但精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這是五陰裡色陰的第二種魔的境界。這種魔境為什麼來的?就因為你修行,你用功它才有的。如果你不用功,你想找這種魔的境界也找不著,他不理你的。因為什麼呢?因為你是個窮人,他到這兒來,也沒有什麼好處。現在你修行修到有寶貝了,你有了寶貝,所以他就來了,想要把你的寶貝給搶去。

那麼來的時候,你要怎麼樣子呢?你還要如如不動,了了常明,不要著相,不要生一種執著心,也不要想:“啊!這種境界真好啊!再來一次吧!”不要去歡迎它,也不要不歡迎它,就像沒有那回事似的,非為聖證,這不是一種證果的境界。不作聖心,你要是不作證果這樣想,名善境界,這個還不錯的。

你若一作聖解說:“啊!我現在真是了不起了,連在我身裡的蟲,我都能把它拿出來。”這種認為自己得了神通自在,這就錯啦!你只要有這一念的貢高心,魔就來了,隨著你的貢高心,就鑽到你心裡來。鑽到你的心裡怎麼樣啊?就把你擺布得搖搖蕩蕩,得不著定力了。

所以修道你一定要真正地明白這個道理,才不至於墮坑落塹,不至於走錯路。你若不明白佛法,好容易就走錯路的。你沒有功夫,那不成問題;有功夫的時候,那個魔王時時刻刻都看著你的,看著你一有機會可趁,他就來惱亂你了。

“阿難,復以此心”:再用這個心,“精研妙明”:精研這種微妙而光明的情形。“其身內徹”:內裡通徹光明了。這個人修行修行,啊!自己身體裡邊,什麼東西都看見了。要是常常能看得見,那就可以;要是不是常常看得見,只是偶爾看見,這就是一種境界,這是五陰中色陰的一種境界。

 “是人忽然”:這個人忽然間,“於其身內”:在他的身內,“拾出蛲蛔”:他可以在肚皮裡面自己拿出蟲子來。這蟲子有長的、有短的、有大的、有小的,他都可以伸手就拿出來。拿出的蟲子,是清清楚楚、真實不虛的,但是肚皮也沒有壞,你說他怎麼拿出來的?你若伸手到肚皮裡頭拿這蟲子,肚皮應該壞了,可是肚皮也沒有破裂。“身相宛然,亦無傷毀”:這個身相宛然,這個地方就有兩個解法:可以說這蟲子身相宛然,一點都沒有壞,是整個的,是完整的,是活的,是生動的,這是一個講法。又可以說,你自己的這個肚皮,也宛然沒有損壞,這也是一個解法。

“此名精明”:這叫什麼呢?這就叫精明。精到極處,也明到極點了,所以就其身內徹,”流溢形體”:這不是你用手到肚子裡面去拿出來的,是從你身子裡邊流溢出來的。

所以,“斯但精行”:這個就是你用功用得精微,得到一種奧妙,發生一種妙行。“暫得如是”:暫時間這個樣子,不是常常這個樣子,你若是常常這個樣子,那又另當別論了。“非為聖證”:這不是證果聖人的境界。

“不作聖心”:你若不是作證果聖人的想法,“名善境界”:這還可以,過得去,沒什麼大問題,沒有大的麻煩。

“若作聖解”:你要是說:“我現在證了聖果啰,我肚裡邊的東西,我隨便可以拿得出來,你說這有多妙!這個境界,你是沒有的。”你若一有這種貢高我慢心,一有這種的執著心,“即受群邪”:就會被魔王拖去了。拖去,就變了魔王眷屬了。

南無佛陀釋迦牟尼授記師燃燈古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東方淨琉璃世界消災延壽藥師佛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接引導師阿彌陀佛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南無大行普賢菩薩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诃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摩诃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摩诃薩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摩诃薩。

至誠頂禮一切見聞者共沾妙法,法喜充滿六時吉祥。

心開意解走向解脫成就佛果。

南無盡虛空遍法界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菩薩一切尊法,

一切賢聖僧摩诃薩,感恩龍天護法護持正法,感恩一切覺悟者摩诃薩

願一切過去未來現在未覺悟的眾生、無論僧俗、男女、任何種族

種種有情六道眾生見聞聽聞心聞者

共同慚愧累世因貪嗔癡所犯的身口意而至誠慚愧後不更做

至誠祈願盡虛空法界一切正覺

慈悲威力加持萬源苦眾清淨自性離苦得樂究竟解脫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上一篇:一個軍人,醫務工作者的血淚忏悔
下一篇:家常素食:香炒豆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