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經是個重度焦慮症患者,脾氣暴躁,喜怒無常,種種惡習都成了家常便飯。發現了《弟子規》以後,他終於在知天命的年紀裡改造了自己的命運,也改變了企業的風格。
“昨天晚上路上堵車我發脾氣,態度惡劣,向你承認錯誤。我錯了,對不起你,使你受到無辜的傷害,只因過去的惡習太重,改起來需要一段時間,希望原諒和理解,並給我一些耐心和等待。有你們的幫助我一定能改過來,感恩你的照顧和支持。常犯錯的胡小林。”
很顯然這是一條致歉短信,有點特殊的是,這是一個公司老板發給自己的司機的,而且老板的年紀夠得上當司機的父親了。
胡小林何許人也?高干子弟、紅色後代。除了令人羨慕的家庭背景,他還是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52歲前出國移民、做生意掙錢,旁人看來一路成功。那惡習一說又從何而來呢?
10歲趕上文化大革命,10年裡沒有規矩、目無一切;20歲開始改革開放,30年裡追逐名利、勞心勞力。胡小林給自己總結:“沒有做人的教育,人到這個世界是干什麼來的?人與人之間到底是什麼關系?不知道什麼樣才是一個合格的人。”
三年前,在鄰居的提議下,胡小林到寺院為剛去世的岳母做超度,開始接觸中國傳統文化,並被深深吸引。自此他以《弟子規》作為自己的行為准則,還在企業裡推行貫徹,三年來周圍的師長朋友、同行客戶都驚異於他的巨大轉變,公司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業績。
“我有奔馳,能坐頭等艙,住總統套,買LV的包。但心態很扭曲、很可憐”
清醒過來後,他也自責,覺得這種活法有什麼意思?明天堅決要改變,可到了明天,依然如此
胡小林曾經是個重度焦慮症患者,靠吃藥抑制情緒的波動。症狀嚴重的時候他天天發脾氣罵下屬,討厭合同討厭客戶,出去應酬一喝就醉,是員工眼裡敬而遠之的暴躁老板。
“我這個人一直在找幸福,實現自己的價值,本來是好事。當年插隊的時候,我想最幸福的就是從農村出來,弄一個城市戶口。後來出來了在一個法院當書記員,可以高考了,我又覺得只要考上大學,有學上最幸福。我在合肥上大學,家在北京,當時戶口管理制度很嚴,要不然分配回去,要不然考回去。我找了一個對象,是外地人,她有一個指標分到北京,我就必須得考回去。研究生考上了,到了北京又覺得迷茫。那時候開始改革開放,開始覺得沒錢不行,一個月54塊錢,又有小孩,哪夠啊?有錢最幸福,一定要掙錢。家裡也有點背景,掙了錢,又說出國好,流行換國外身份,等移民了還空虛,結果得了癌症了。”
35歲這年胡小林被確診為肺癌,醫生告訴他三個月都過不去。他萬念俱灰,躺在床上一個星期起不來,心裡祈求:只要讓我活著,掃大街都行。沒想到手術之後,經過八次化療,兩萬分之一的幾率,他活過來了。
人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病好了,北京開始搞房地產,胡小林又不滿足了。他又開始抽煙、喝酒,覺得做房地產當大老板厲害。地產商什麼勁頭?那是當時的風向標。等真做了地產,蓋了豐聯大廈,也掙了錢,胡小林卻陷入了極大的精神壓力中。“天天緊張、憂慮。飯桌上大聲說話、大罵服務員、說黃段子,博得客戶和領導的歡心,就為了趕快把手續辦下來,天天處在這種非正常狀態下。”
他每次和客戶吃飯應酬,六點半進去,先把自己灌倒,到九點給抬出來,十次有五次酩酊大醉。司機把他拉到家,也不敢叫醒他。夏天還好,抽顆煙散散步,冬天得在外邊等到凌晨三點,叫起來就挨一頓臭罵。清醒過來後,胡小林也自責,覺得這種活法有什麼意思?明天一定不能這樣了,堅決要改變,可到了明天,依然如此。
“我有奔馳,能坐頭等艙,住總統套,買LV的包。衣服一買買十萬塊,只要有我這個size,全給我拿來,發洩一樣,心態很扭曲、很可憐。”胡小林形容那些年內有貪、嗔、癡,外有引誘,把自己折騰得身體一塌糊塗,婚姻家庭破裂,脾氣暴躁、喜怒無常,種種惡習都成了家常便飯。他想從這種狀態中解脫出來,但找不到方法。“醫生給我吃藥,讓我回避刺激源,不想去辦公室就別去,不想見客戶就別見,可我公司有一百多人,還得生活呢。”
“過去我們那種想法和做法全錯了,賺錢跟那些沒關系”
周圍朋友一聽他要戒酒戒肉,在公司推行《弟子規》,都覺得不可思議
《弟子規》是清朝秀才李毓秀采用《論語·學而》第六條的文義編纂而成的,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規范原則。接觸了傳統文化之後,胡小林發覺真正優秀的心理醫生原來就在這裡面。他決定對照《弟子規》裡的113件事,每天檢點自己的行為,把從前缺少的“做人的教育”再補回來。
周圍朋友一聽胡小林要戒酒戒肉、在公司推行《弟子規》,都覺得不可思議。他們問胡小林:這東西老頭老太太學行,幼兒園的孩子背背行,商場上真刀真槍的能管用嗎?現在這個社會,做生意不喝酒、不應酬、不競爭、不說瞎話、不為自己考慮能掙到錢嗎?《弟子規》能當飯吃嗎?傳統文化在商場沒有生命力。
“我說我賭一年,這一年簽不下合同我再回來跟你們一塊兒喝。”對商人來說,能不能掙錢自然是重要標准,胡小林也不能確定“斷惡修善,說好話、存好心、辦好事、做好人”有沒有回報,畢竟這跟他以往的生活大相徑庭。
胡小林的公司是賣壁掛爐的,解決居民的供暖和生活熱水,在北京有20萬用戶。從1997年成立以來,每年的銷量在25000台左右,還都是以“非正常生活”為代價換來的。
“2007年賣了31000台,過去10年我就沒摸過30000台。一台掙1000塊,多出了600萬。”這回輪到胡小林覺得不可思議了,不喝酒也不忽悠了,銷量反而上升,是不是偶然撞大運?到了2008年,因為奧運會北京半年沒有工程,胡小林做好了心理准備,結果公司維持了正常年份的業績。最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去年,“我們每年的25000台中有20000台是供給保障性住房用的,可2008年10月市建委下了一個文,說保障性住房要采用集中供暖,也就是說壁掛爐不能用了。還有5000台基本上是商品房用,可又趕上金融危機,很多開發商手裡攥著地不開發。”
到7月底公司才簽了1800台,胡小林琢磨今年肯定做不成了,不料後三個月一下子達到了37000台,2009年的生意額達一億七千萬。
原來,金融危機導致北京GDP滑坡,市政府要加大基礎建設投資,在朝陽區開發30平方公裡的農業用地,近12萬戶農民要搬遷上樓,全部采用壁掛爐取暖。
過去的胡小林處在什麼樣的工作狀態?天天開會、發脾氣,所有的報銷條得簽字,所有的支出得查問。克扣分包的錢,打擊競爭對手,忽悠客戶,處心積慮,干的都是當今的老板們最常干的事。這三年他不再遵守所謂的游戲規則了,錢卻一分沒少掙。“過去我們那種想法和做法全錯了,賺錢跟那些沒關系。”
“現代企業的管理制度把員工當做被管理和不信任的對象,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不是這樣的”
他把公司的人事行政部改成“送愛心部”,把售後服務部改成了“捨得部”
焦慮症不治而愈,胡小林學會了氣定神閒地當老板。現在他從來不開會,也不布置,在企業裡按照儒家的思想貫徹管理制度,用他的話說:大家面對《弟子規》都是學生,《弟子規》讓做的我們就做,《弟子規》不讓做的我們就不做。
在胡小林看來,現代企業的管理制度體現的是一種對立思想,無形中把勞資關系推到了對立的位置上。“上班要打卡、讀指紋,電話、電腦設密碼,以人為壑,畫地為牢。把員工當做被管理和不信任的對象,制定勞動制度就是怕你傷害我的利益,你傷害我的我就要傷害你的。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不是這樣的。”
胡小林把公司的人事行政部改成“送愛心部”,還成立了愛心基金,他每月放進去2萬元,其他人隨份隨利。一旦員工在“四險一金”之外遇到什麼困難——諸如母親住院沒有醫療保險,孩子上學要交贊助費——公司就啟動愛心基金幫助他。胡小林跟行政經理說,我再也不看你的過失單了,你的眼睛要挑出員工有什麼困難,而不是毛玻如果他們出現了過錯,那是我們當領導的沒有做好。古人說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每個人都應該從這三個方面盡到自己的責任。
過去遲到早退就是扣錢,員工也逆反,扣就扣吧,你不就會扣錢嗎?現在這規定依然實行,一個員工累計三次,按照規定扣錢,但公司了解到他媽媽血壓高,把扣的錢再添上一些買了血壓計寄到農村送給他媽媽,員工很感動。現在胡小林的行政經理壓力很大,因為老板總找員工聊,家裡出什麼情況他都清楚。
更讓外人瞠目的是,胡小林把售後服務部也改了,叫“捨得部”。每月公司的售後服務有150萬的收入,但很多用戶是危改、經濟適用房的住戶,下崗職工、低保戶多。胡小林對售後經理說:“這些人要照顧、關心,免費給他們維修,真有困難還要送錢。老祖宗都說了要捨得,不捨不得,捨財才能得財。”他每年拿出100萬給售後部“捨”出去,而且要“捨”在點上,這比掙錢還有壓力,售後經理每月交上來的報表都是減免了多少,減免給哪個小區哪個住戶。
“我希望我的員工每天生活在愛的海洋裡,被感恩的海洋裡。他們天天存好心、做好事,得到的都是感謝。”胡小林感慨,過去賣了那麼多年爐子從來沒人給他們送過錦旗,現在一個月有八九面,都是“道德高尚”、“為人民服務的榜樣”這些贊揚。
“本來維修要收費,現在免了,用戶問為什麼,服務人員就說公司在學傳統文化,落實《弟子規》,再遞上一份我們的教材。”
給用戶送光盤書籍,也是胡小林公司的一大創舉,內容都是健康養生和人大、黨校關於孔孟教育的最新講座。不少用戶看過了,還想給自己的親戚寄一份,就打電話來要。“他們說我們送的這些東西書店裡沒有,電視上也不講,這才是人真正的活法。”
“該給人多少就給多少,其實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他不再為獲得合同揭競爭對手的短,金融危機的形勢下他給員工加薪
商場如戰場,商人講道德在常人眼裡似乎有做作之嫌。誇誇其談不難,難在落到實處。三年裡,胡小林深刻體會到執行《弟子規》須有定力,作為老板,一個決定拍板下來就可能讓公司面臨經濟損失。
一次投標會,銷售部興沖沖向胡小林匯報:競爭對手有把柄在我們手裡,這個單一定能簽下來。原來這個廠家曾經和胡小林公司競爭過一個項目,因為對方有關系拿到了標書。原本標書上要求300升的水箱,這個廠家仗著有人,在回標時變成200升,等真正供貨時為降低成本又變成120升,裡面還沒銅管,無法保溫,最後被開發商發現。放在過去,這是打擊競爭對手的大好機會。從前跟競爭對手招投標,成天就是揭別人短,別說有短了,沒有都得編。把對方在上個項目裡做的事跟現在的開發商一說,合同手到擒來。
結果胡小林拿出《弟子規》給銷售看: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銷售辯解:咱可說的是實話啊!胡小林回答他:《弟子規》裡沒說是實話就可以揭,這是德行。我們有短願意讓人揭嗎?而且揚人善即是善,揚人惡即是惡。咱這110萬不要了,你的獎金我照樣給,就當你簽下來了。
胡小林堅信:我命裡要有這110萬,何必采用這種方式得到呢。東邊不來西邊來,早晚要來,你們不信我信。果然,第二個星期合同順利簽成了。
在經濟危機期間漲工資,是《弟子規》對胡小林的又一次考驗。2008年年初,胡小林決定給70%的員工加薪,幅度在30%-40%。
“我們進行了一次調查,發現我們這個行業裡,外資企業比民營企業的工資要高30%。本來這個現象很正常,都是這樣,可我想做個榜樣漲上來。《弟子規》裡說: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該給人多少就給多少,我希望員工走進我的大門有種光榮感,在同行業中他們掙的算高的,是被尊重被善待的。其實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不料計劃趕不上變化,金融危機來了,同業中三分之一的公司倒閉。人事經理找到胡小林:“胡總,不用漲了,現在能有份工作就不錯了。”胡小林告訴他:“不能聽這個,先把自己家裡的人照顧好。”
工資如期上調,旁人笑他你虧不虧啊?小心把家底弄光了。胡小林算算賬,不吃虧反得利。“原來我給售後工人的工資比一般水平低,能省就省,結果每年流動量38%,換句話說年年都得搞培訓,一年工和兩年工可差得很大。漲上來以後,去年流動不到5%,而且老員工去維修,有經驗,省時省材料,投訴還少。公司一點不吃虧,還掌握了主動權,因為給的高工人都願意來。”
“人最大的問題就是發現不了自己的過錯,這就會影響我們一生的幸福”
認識他的人都感歎他的變化,在知天命的年紀裡改造自己的命運
年前,很多用戶和客戶都收到了胡小林公司送來的橙子,而且是公司老板親自帶領售後服務人員。這又是唱的哪一出啊?原來經好心人介紹,胡小林了解到贛南一個村子的果農遇到了困難。
“2008年初因為雪災,他們種的臍橙嚴重滯銷,金融危機又導致出口減少,收入很慘淡。去年又遭凍雨,他們對今年也不抱什麼希望了。”
胡小林得知這個情況,便出手買下了4000箱。只是這些“愛心橙子”把公司上下累得人仰馬翻。
“送橙子幫助江西果農很有意義,不過要在節前把4000箱全送出去也不容易埃”胡小林還囑咐下屬,送,還要優先送那些現在跟我們沒有利益關系的老客戶、老朋友,“用的著朝前用不著朝後”的事咱們得改變。這下果農們不但收回成本,還有盈余,高高興興過了個年。
胡小林說,乍看之下,錢和道德好像是沖突的,實際上不是,錢沒有好壞,就像科技沒有好壞一樣,關鍵看存什麼心。三年裡助學、傳播傳統文化等等,胡小林捐了2500多萬,是他公司一年的收入。有錢是福,但有錢沒智慧就是癡福。
如今,認識胡小林的人都感歎他的變化,在知天命的年紀裡改造自己的命運。不過人家老板很坦誠:這個過程看似順利,但過去的習氣也時時有犯。好在孔子也說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改之,善莫大焉。開頭的道歉短信就是反省的結果,他也不覺得有什麼丟臉。
“日日知非,日日改過。老板也是《弟子規》的學生,要放下架子放下面子,有錯就改。”
胡小林的故事在圈內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不少公司請他辦講座,講述自己的心路歷程。因為都是自己的切身經歷和體會,得到聽眾的熱捧。也有人替他擔心,你到處抖落自己當年的丑事、錯事,不怕失去尊重嗎?
胡小林搖搖頭:“不會啊,人最大的問題就是發現不了自己的過錯,這就會影響我們一生的幸福,是一件可悲的事。如果我們對照經典,檢討我們的日常行為,再糾正過來,長存此心,功德無量。”